张玉杰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慢性胃病患者中抽取96例作研究对象,并遵照随机抽签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应用常规西医联合方案,治疗组(48例)则在常规西医联合方案应用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7.92%,平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是(6.58±1.72)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5.42%,平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是(10.87±2.31)d;两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积极改善病情,值得借鉴.
作者:崔喜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甘草有效成分的作用与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分析及汇总甘草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文献查阅法及总结归纳分析法.结果 现代药理研究资料表明甘草及其有效成分如甘草甜素对肺纤维化还有着较强的非特异性抗氧化能力,能对肺纤维化产生干预作用,从而起到防治肺纤维化的功效,因而甘草具有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结论 通过分析及汇总甘草对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表明甘草对肺纤维化具有防治作用.
作者:王明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芳;袁清茹;栗晓乐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医自古以来就是一门具有极强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科学.中医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诸多国外的先进思想和理论,也引进了诸多国外药用植物,这些文化的交流是中医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中医开放性与包容性的体现,身为现代中医人,面对西方医学对中医的冲击,只有始终坚持中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尝试中西医结合,才能使中医的理论更加完善,使中医获得更快更高的发展.
作者:李文文;王奕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运用中西医不同的临床思维,西医的循证医学与中医的哲理思辨有机的融合去阐述和镶嵌中医辨证思路,角度和手段不同却结果相似.绝经前过渡期妇女卵巢功能低下,雌二醇下降,FSH、LH的上升,导致一系列不同病症,其临床表现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性激素替代也具有异质性,发扬中医药的独特性,用整合的思路尝试,也不失为创新意识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茯苓桂枝白术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1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茯苓桂枝白术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5.51%相比,观察组疗效明显更好,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茯苓桂枝白术汤加减治疗利于改善患者症状,稳定心电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春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将养阴清肺汤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9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分别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常规西医+养阴清肺汤治疗.观察指标为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安全性.结果 中医组临床疗效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后组间数据对应比较也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养阴清肺汤治疗效果理想,且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并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郭兵权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对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疗效及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治疗,观察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的疗效、焦虑评分、胃泌素及胃动素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9.63%,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动素均升高,观察组患者的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用于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患者的治疗,可提高患者疗效,提高患者胃动素水平.
作者:刘锡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四妙散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2月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于我院就诊的8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44例联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及四妙散口服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红肿及活动障碍等症状积分均降低,观察组数值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UA)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观察组为93.18%(41/44),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四妙散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关节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邓平征;张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研究中医辨证论治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为71.4%(25/35),两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4;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可以有效的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树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观察中药通腑理气方对湿热内蕴证型老年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湿热内蕴证型老年结直肠癌住院患者23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12例和西医治疗组11例,中医组给予口服中药通腑理气方治疗,西医组给予口服化疗药卡莫氟片,两组均服药14天休息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观察4个疗程.结果 通腑理气方组无进展生存期(PFS)低于卡莫氟片组(分别为6.5个月和7.2个月),但治疗过程中出现Ⅱ级以上神经毒性(分别为0例和7例)、Ⅱ级以上骨髓抑制(分别为0例和4例)例数明显低于卡莫氟片组.两组患者KPS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5±5.22分和72±4.67分)、Ⅱ级以上胃肠道反应(分别为2例和5例)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药通腑理气方治疗湿热内蕴型老年结直肠癌疗效好且毒副作用较低.
作者:张勇;马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探讨加味桂甘龙牡汤治疗心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心悸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加味桂甘龙牡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采取加味桂甘龙牡汤进行治疗后,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而且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的比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的要好,两组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心悸的患者,采取加味桂甘龙牡汤进行治疗,不但治疗效果显著,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今后心悸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比较有意义的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李晓芳;汤凤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清气化痰丸既是中医经典名方,也是清热化痰的要方,主要由胆南星、瓜蒌、陈皮、半夏、杏仁、枳实、茯苓、黄芩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理气化痰之功效.清气化痰丸由于其药物组成的独特性,使其能治疗多种由痰热内结所致的病症,无论是对于咳嗽、哮喘等常见病,还是对于惊风、癫痫、多发性抽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疑难病,都可收到很好的疗效,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张慧媛;张丽琛;周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祛湿活血补肾方对妊娠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3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祛湿活血补肾方组)20例,对照组(茵陈口服液组)14例,用药期间停用其他拮抗或协同药物.结果 祛湿活血补肾方能有效降低抗体效价,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祛湿活血补肾方治疗母胎ABO血型不合的有效率高于茵陈口服液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祛湿活血补肾方可有效降低血清抗体效价值;祛湿活血补肾方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如流产、死胎、溶血性黄疸等)的发生;祛湿活血补肾方可减少母胎ABO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64例,将其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规范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63%,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63%.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可发现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的主观积分、客观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良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薛保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养阴清肺法辅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肺结核病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西药联合化疗展开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养阴清肺法展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红细胞沉降率.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痛风关节炎、末梢神经炎、肾功能异常等情况.实验组有1例发生恶心、呕吐.对照组有12例患者发生瘙痒、皮疹,所有患者停用异烟肼后均已恢复正常.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上,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西药联合化疗相比,联合应用中医养阴清肺法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主要介绍王光辉教授利用中药熏洗配合红外线理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经验.KOA在临床的治疗上一般可分为三期:早期可选用保守治疗,包括减少膝关节负重、锻炼股四头肌肌力、各种中医中药治疗(包括中药内服、膏药、外用中药熏洗、中药离子导入、针灸、小针刀、拔罐、推拿等)、理疗(红外线、紫外线、电磁波等)、西药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选择性COX-2抑制剂、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玻璃酸钠)等.中期选用微创治疗,一般采用关节镜冲洗清理治疗.晚期选用手术治疗,一般采用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等.
作者:张敬波;王光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具有原因不明、病损不可逆、病情易反复等特点.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温中补虚治法的文献进行研究,总结临床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的临床治愈率,更好地缓解患者不适提供指导.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看来,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阳虚为主,故治疗上当重视对疾病本质的治疗,以温中补虚为重.
作者:王永森;周晓凤;王瑞伟;贾斌;姜璐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与针刺联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将其随机等分入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实验组则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和针刺,10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尤其是Lysholm评分及WOMAC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针刺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能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并能改善其膝关节的功能,且改善程度优于止痛药.
作者:李凤;林洁;郑昌岳;俞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疏肝活血法治疗月经期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月经期偏头痛患者56例,治以疏肝活血法,随证加减,于经前1周服药,一个月经周期服药10剂,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经治疗,患者经期头痛发作次数减少,疼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降低,伴随症状如恶心、烦躁、焦虑等症状均减轻,总有效率达89.2%,总显效率为73.2%.结论 疏肝活血法治疗月经期偏头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借鉴和应用.
作者:魏燕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