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医学对疾病治疗主要是从整体观念入手,实现辨证施治,特别在皮肤病治疗方面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它能够根据标本缓急来实现对皮肤病的分阶段治理,极大地提高了皮肤病的治愈率,提高了广大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我们应当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皮肤病学的特色,旨在实现中医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运用不同乳制品喂养对出院后早产儿实际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方法:择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达到临床出院条件且无法实施母乳喂养的早产儿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早产儿的出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早产儿使用常规配方婴儿奶粉连续喂养半年,观察组早产儿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连续喂养半年,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在喂养半年后的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的表现状况。结果:喂养半年后,观察组早产儿的身高、体重生长发育指标增长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出院后运用早产儿配方奶粉进行喂养,能够有效提升其生长发育指标的增长程度,改善早产儿的综合性生长发育质量,适宜在临床中予以广泛应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采取环孢素A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收的慢性再生障碍型贫血的患者一共有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慢性再生障碍型贫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孢素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病情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2016年5月20日上午,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全国妇联联合指导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共同主办的2016年“妇幼健康中国行”活动启动仪式在天津市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近几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来自世界的竞争和压力,怎样抓住时机、面对问题、采取措施来促进我国中药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我国中药在世界当中占据的位置,将成为我国中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总结了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有助于促进我国中药的现代化发展。
作者:戴先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系统地分析脑梗塞伴H型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塞伴H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8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脑梗塞伴H型高血压预后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较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外血管狭窄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生化指标、内膜增厚和斑块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伴H型高血压患者往往是颅内、外血管粥样硬化的高发人群,并且在治疗后的1年内,复发率高,预后差。
作者:刘华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疾病类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脑梗塞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大幅度提升了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恢复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周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诸病源候论》以疾病的病源、病证、症候作为纲目,不记载汤方,只记载相关的摄生导引法,导引的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呼吸运动、意念运动等,在中医的运动疗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把“导引”称作为是古代的“运动处方”。
作者:林强;严隽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西咪替丁与临床常用维生素及高危药品配伍稳定性。方法:按照临床上常规的用药配制相应药物溶液的浓度以及西咪替丁与各种药物的配伍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量西咪替丁和维生素C、维生素B6、异丙嗪、酚妥拉明的含量。外部环境是在25℃左右,在0、2、4、6h这几个时间段内取样来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以及含量的变化等。结果:经过观察,在配伍液静置了6个小时后,这些配伍液都没有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且也没有产生气泡和沉淀;配伍液在静置的6小时内,pH值没有变化,各组药品的含量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结论:说明西咪替丁与临床常用维生素及高危药品在室温下放置6小时,配伍液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不存在物理性配伍禁忌。
作者:黄微星;王露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心脏肿瘤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础资料、病理特征、诊治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40-49年龄段的发病率高,为32.44%,其次为50-59年龄段,为24.34%,40-59年龄段患者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占比为89.20%,其中,黏液肿瘤占比为81.10%;左房22例,右房10例,左室3例,右室2例;总存活率为78.38%,保守治疗存活率为70.59%,手术治疗存活率为85.0%。结论:大部分心脏肿瘤均为良性,且中年群体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肿瘤通常位于心房,而手术摘除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肿瘤病理类型以及侵及范围决定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马志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内服法中中药茶饮(生化汤加减等)在产后促进子宫复旧及泌乳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的产科在临床运用中药茶饮(生化汤加减等)3年间,取400名产妇(包括第一次剖宫产及顺产)用中医内服法中中药茶饮(生化汤加减等)和400名产妇(包括第一次剖宫产及顺产)按传统肌注或静脉滴注缩宫素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分析她们在治疗期间,及产后30天和42天产妇症状及超声复查情况,结果:第一组产妇(中医内服法中中药茶饮)出现恶露延长,子宫偏大及泌乳不足约12人,第二组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出现恶露延长,子宫偏大及泌乳不足的约56人,结论:中医内服法中中药茶饮(生化汤加减等)在产后促进子宫复旧及泌乳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突出个体化且服用简单,无痛苦(注射),无副作用很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田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阴道镜在绝经过渡期妇女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之间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接受病理检查的204例绝经过渡期宫颈疾病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作为标准,对阴道镜检查的结果予以评价。结果:阴道镜在绝经过渡期妇女宫颈疾病筛查的敏感度为77.78%,特异度为89.89%、漏诊率为22.2%、阴性预测值为95.74%、阳性预测值为57.14%。总的检出率为6.86%,且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上升,符合率也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道镜在绝经过渡期妇女宫颈疾病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高危人群筛查的手段之一。
作者:李秋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肺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CT检查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38例经CT检查结果为肺间质改变为主,经病理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前后给予CT检查,并对肺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抗结核病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所有患者CT征象检出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对肺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前后进行CT检查,能够将其临床特征和改变特点清晰显现,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志永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的临床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1-2016/1间收治的100例食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和营养支持。在1个月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淋巴细胞系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清白蛋白等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值,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患者在接受科学、合理的饮食干预和营养支持之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来利红;喻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风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随着现代临床医学水平的提高,患者存活率大大提高,但后期仍可遗留严重功能障碍,这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2]。如何大限度提高中风病的康复疗效,提高生存质量,成为当前中风康复的研究热点。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在治疗中风病方面积累了诸多的经验,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本文仅列举一些中医康复疗法对中风病恢复期的帮助,以指导广大患者进行更合理的康复治疗。
作者:陈阿贞;兰岚;俞征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坚果的营养价值是很多的,甚至有些好处是你所不知道的哦。因此,在闲暇的时候不如就来吃些坚果吧。在这里,就先来了解一下坚果的功效以及选购的窍门都是怎样的吧。
作者:寒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神经外科近年来发展迅速,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技术也随之有了巨大的发展,通过对其功能要求分析,有助于进行手术时麻醉药物及麻醉方法的选择。随后分别介绍了常用的监测方法及术后苏醒,在进行临床选择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后,对神经外科麻醉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陈宇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延续性护理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对我院门诊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244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延续性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和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对比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后血压水平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接受贝那普利联合延续性护理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病历反映医疗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是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料。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医保、新农合和民政救助政策的普及和商业保险的发展,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病历作为重要的医疗法律依据,被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1号)规定,医疗机构应患者的要求,为其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可以按照规定收取工本费,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近几年来我院病历收费工作经历了由兼职到专职、由自定到统一、由手工到计算机三次质的变化。
作者:刘洪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科就诊的80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基础上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12周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并观察低血糖发生率。结果: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等血糖相关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7.30±1.05 vs 9.25±1.48 mmol/L;8.06±1.27 vs 13.28±2.14 mmol/L;7.15±0.96 vs 8.43±1.12%),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为5.0%。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在老年T2DM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改善血糖指标,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坎丽比努尔·买米提民;木亚斯沙尔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