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辛艳;辛东玲;李立;黄少花;许妹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以大限度提高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方法:收集216例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6例患者只行常规护理,实验组11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行科学的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控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协同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更有效地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护理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韦兰花;蒋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面对产房护理较高的风险性,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产房护理中存在着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制定严格的对策和制度来大程度的消除其中的不安全因素,保证产房工作的安全进行了论述。并就加强产房护理安全的相关对策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作者:李瑞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这日,在中原腹地某县城我应邀参加书画笔会,目睹了一场极其奢华的婚礼,宛如刘姥姥初进大观园,大开眼界,并惊叹不已。
作者:刘战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心脏肿瘤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础资料、病理特征、诊治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40-49年龄段的发病率高,为32.44%,其次为50-59年龄段,为24.34%,40-59年龄段患者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占比为89.20%,其中,黏液肿瘤占比为81.10%;左房22例,右房10例,左室3例,右室2例;总存活率为78.38%,保守治疗存活率为70.59%,手术治疗存活率为85.0%。结论:大部分心脏肿瘤均为良性,且中年群体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肿瘤通常位于心房,而手术摘除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肿瘤病理类型以及侵及范围决定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马志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火麻仁是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中药火麻仁地榆炭粉末(M粉末)对小白鼠皮肤表面深Ⅱ度烫伤愈合情况的研究)中所研究中药粉末的主要成分,本文对火麻仁的来源、原植物形态特征、种类、规格、鉴定、种植技术及功效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全面了解中药火麻仁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信息。
作者:吕文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实现高职护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打破《护理学基础》课程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不足与瓶颈问题,本文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了《护理学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高职护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高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在中国进行细菌战,给中国军民带来了巨大伤害。
作者:岐黄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捏脊是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具有简便、有效、安全的优点。捏脊疗法具有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培补元气、强健身体、安神定志等功效。近年来,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结合小儿体质的特点,捏脊疗法对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提高智力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均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王筱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糖原合成激酶3α(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α,GSK3α)在神经元死亡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于探讨GSK3α是否参与了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引起的SH-SY5Y细胞损伤。方法:本研究应用糖原合成酶激酶3α的特异抑制剂Compound 27抑制SH-SY5Y细胞中GSK3α的活性,以观察其对6-OHDA引起SH-SY5Y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Compound 27可减轻6-OHDA对SH-SY5Y细胞的损伤,并可下调细胞内Caspase 3和Caspase 9的表达。这说明了,阻断GSK3α可缓解6-OHDA对SH-SY5Y的损伤。结论:阻断GSK3α可部分缓解6-OHDA对SH-SY5Y细胞的损伤;GSK3α可能介导了6-OHDA对SH-SY5Y的损伤。
作者:李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神经质是人格特征的一些特点(如:敏感、求全、疑病、反思、情绪不稳定等)。以团体或个别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李振涛教授创立的神经质所致病感心理疗法对2014年云南“8.3”鲁甸地震后出现紧张、焦虑和强迫等应激症状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训练,效果明显并有效。
作者:杨宛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当代临床经验和技术在治疗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上的应用。方法:对入院治疗的一例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结果:临床检查发现腹软,肝右肋下4cm,质软边锐。实验室检查:谷氨酰胺基转移酶59.0U/L,总蛋白56.6g/L。CT平扫示及增强示(图1-图5):肝内见多个圆形、散在分布的低密度囊状影,大小不一,大者直径约8.08mm,小者直径约2.70mm,边界清晰。病灶动脉早期即显著强化,呈葡萄串样,可见迂曲增粗的供血动脉,并可见静脉显影;小病灶一开始即均一明显强化,大的病灶造影剂由边缘向中心逐渐填充。多数病灶均一强化,个别病灶中心可见始终未强化的低密度。于增强末期,病灶密度逐渐均匀性降低,但仍高于肝脏密度。腹主动脉远端的降主动脉和肝以上水平主动脉内径分别为3.36mm、5.73mm。考虑为“婴儿型血管内皮细胞瘤”,疑伴动静脉瘘。结论:本病主要与海绵状血管瘤鉴别。本病绝大多数在婴儿期发病,而后者多见于年长儿及青少年,成人更多见。一般单发,也可多发,以肝右叶后段外周多见,CT表现与血管内皮细胞瘤相似,强化方式为“早出晚归”,腹主动脉远端的降主动脉与肝以上水平的主动脉相比管径无明显缩小。另外本病还需与肝脏血管肉瘤、肝母细胞瘤、肝脏淋巴瘤、原发性肝癌、肝脏转移瘤等相鉴别。
作者:刘祥龙;赵鑫;张小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比较钙通道阻滞剂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钙通道阻滞剂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方法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比较钙通道阻滞剂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均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吲达帕胺在治疗效果比钙通道阻滞剂的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略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我院实施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前后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共36420张。对比分析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前、后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不合格处方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后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较活动前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我院实施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处方应用趋于合理化,不合理处方率明显降低。
作者:陈宝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传统手术治疗与微创治疗剥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严格采用随机的分配方式把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期限为2周,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治疗方式。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多于观察组。终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治疗剥除子宫肌瘤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林树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疗效,为血府逐瘀汤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甲钴胺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传导速度(MNCV)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感觉传导速度(SNCV)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NCV和SNCV变化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NCV和SNCV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4.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MNCV和SNCV情况,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张义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应用“阴道炎五联检”对苗药“紫天液”外用洗剂治疗阴道炎的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为苗药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征询我院符合课题纳入条件妇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用药为“紫天液”洗液,对照组为红核妇洁洗液,治疗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天,洗液为100mL,每天2次,7天为一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七天后作“阴道炎五联检”检查,并结合妇检结果作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治疗阴道炎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有效率为94.67%。结论:苗药“紫天液”外用洗剂能有效治疗妇女阴道炎,药物治疗的主要机制是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消肿止痛,凸显出苗药天然药物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光兰;郭伟伟;杨兰;熊玉兰;杨晓红;叶校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方法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骨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老年性桡骨远骨端骨折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骨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平均疗程为(26.6±4.7)d,56例患者中,治愈49例,治愈率为87.50%,好转6例,畸形愈合1例。结论:临床上对老年性桡骨远骨端骨折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彭鹏展;游国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内服法中中药茶饮(生化汤加减等)在产后促进子宫复旧及泌乳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的产科在临床运用中药茶饮(生化汤加减等)3年间,取400名产妇(包括第一次剖宫产及顺产)用中医内服法中中药茶饮(生化汤加减等)和400名产妇(包括第一次剖宫产及顺产)按传统肌注或静脉滴注缩宫素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分析她们在治疗期间,及产后30天和42天产妇症状及超声复查情况,结果:第一组产妇(中医内服法中中药茶饮)出现恶露延长,子宫偏大及泌乳不足约12人,第二组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出现恶露延长,子宫偏大及泌乳不足的约56人,结论:中医内服法中中药茶饮(生化汤加减等)在产后促进子宫复旧及泌乳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突出个体化且服用简单,无痛苦(注射),无副作用很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田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考察中国荐论文以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闻名的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于1942年来到重庆,担任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来华之前,李约瑟在鲁桂珍影响下,已经对中医药有所了解。鲁桂珍出生于医药之家,“鲁桂珍是鲁茂庭(字仕国)的独女。她有两位弟弟。鲁茂庭是南京的—位富裕药商。她曾在上海雷士德研究所工作,当时伊博恩认为传统中医对脚气的食疗方法有合理性,指导鲁桂珍等进行了一次用西代科学检验中国传统医学疗法治疗脚气的尝试,治愈了80名患脚气的纱厂工人。1937年鲁桂珍来到李约瑟的英国实验室工作,促使李约瑟对中国科技产生了很大兴趣。1939年李约瑟、鲁桂珍就撰写了第一篇医学史论文《中国营养学史上的一个贡献》,介绍中国古代对营养缺乏病的认识,在战后发表。
作者:岐黄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纵观全球,糖尿病病患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中国更是较为严重的地区。糖尿病的上升趋势之所以成递增的形式主要是以遗传原因为主。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认知度是我们的首要目的。方法:查阅国内外的各种资料和文献,深入分析这些文献的影响。结果:根据近几年的临床研究表明,高血糖病越早发现就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治疗。结论:为了让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手段,糖尿病的研究对我们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刘伟;孟凡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