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宛青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疗效,为血府逐瘀汤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甲钴胺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传导速度(MNCV)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感觉传导速度(SNCV)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NCV和SNCV变化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NCV和SNCV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4.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MNCV和SNCV情况,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张义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FMD及IMT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冠心病患者,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综合血脂水平指标、FMD指标、IMT指标存在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患者中效果确切,而大剂量使用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作者:敖国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了越来越高,并且成为导致人们非正常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对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成为行业中的热点。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心肌肥厚、抑制血管炎症反应并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首选药物,所以对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研究中的主要内容。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对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川应用与进展进行研究。
作者:胡生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在高等院校《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应用PBL教学法结合案例讨论的效果。方法:将本校2015届新生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分别为实验组与普通组,各51例,对实验组新生进行《护理学基础》授课时采取PBL教学法结合案例讨论进行授课,对后组学生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观察其学期末考试结果。结果:普通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针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PBL教学法授课,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又能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好。
作者:胡宇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肝胆管结石是目前发病率极高的胆道疾病,该病症发病人群广泛,具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对发病的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对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具有很大的威胁,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后期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出现晚期肝损害和肝硬化的可能性较高,因此需要加强对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方法和发病情况进行探究,以提高其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病情。本文着重从肝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面进行探究,并针对该病症的治疗提出相关的建议。
作者:李永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循证护理应用在消化性溃疡病患中的临床作用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与经验。方法:随机抽取去年在我院治疗的的88例消化性溃烂病患,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比主要是进行常规性的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循证护理的方式。在治疗一个阶段之后,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比较两组护理临床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在整体护理中的满意程度与质量都高于对比组。结论:在消化性溃疡中运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是能够提高病患的满意程度与护理质量。
作者:顾云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科就诊的80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基础上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12周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并观察低血糖发生率。结果: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等血糖相关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7.30±1.05 vs 9.25±1.48 mmol/L;8.06±1.27 vs 13.28±2.14 mmol/L;7.15±0.96 vs 8.43±1.12%),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为5.0%。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在老年T2DM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改善血糖指标,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坎丽比努尔·买米提民;木亚斯沙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了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的干预护理管理,减少了家属对患者发生意外的担忧,受到了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和喜爱,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提高。但是,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的问题,包括护理人员水平发展不平衡、知识缺乏、知识缺乏等等。为了提高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医院需要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能力、要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管理机制、转变护理人员的观念等等。
作者:张晓蓉;鲍玉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文将从《金匮要略》中治疗湿病的方剂入手,去探寻其八纲辨证分析治疗思想。“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阴阳为八纲之首,为其总纲。本文着重从表里寒热虚实入手,以表里分部位,以寒热虚实别病性,阐释每一条文的病机所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湿病篇共谈到6首方剂,本文将从这6首方剂着手探求其治法思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作者:谭张奎;陶春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滋阴补肾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阴虚证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111例进行研究,将这111例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还进行滋阴补肾中药的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仅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6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滋阴补肾中药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何宏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颈舒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4年5月-2015年10月诊治的共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为35例,对照组应用颈舒颗粒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服用颈舒颗粒的基础上联合甲钴胺进行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分析患者的各项体征、症状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积极的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7%,研究组为94.3%,对照组比研究组要低,且研究组患者体征和症状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以上对比数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舒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能够积极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俞卫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性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及相关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至12月血液检验科出现的6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差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防范对策。结果:6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标本采集原因(占41.7%)>标本送检原因(占25.0%)>标本检验原因(占23.3%)>患者自身原因(占10.0%)。结论:血液检验影响因素较多,不合理操作是造成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从多方面综合入手,规范血液检验工作,对各环节进行针对性防控,可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以及检验的准确度。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高压氧舱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设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患者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在这种情况下,高压氧舱的安全使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很多高压氧舱的使用者和治疗病患对高压氧舱使用的安全隐患没有足够重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外,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高压氧舱的治疗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高压氧舱的安全使用防治措施,以期为高压氧舱的科学使用和安全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莫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风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随着现代临床医学水平的提高,患者存活率大大提高,但后期仍可遗留严重功能障碍,这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2]。如何大限度提高中风病的康复疗效,提高生存质量,成为当前中风康复的研究热点。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在治疗中风病方面积累了诸多的经验,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本文仅列举一些中医康复疗法对中风病恢复期的帮助,以指导广大患者进行更合理的康复治疗。
作者:陈阿贞;兰岚;俞征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组为早老年组(60-69岁)40例、中老年组(70-79岁)23例、老老年组(≧80岁)17例。收集患者在性别、年龄、心梗部位、基础疾病及心梗后并发症方面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在中老年组中,男女发病率的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础疾病、心梗部位、并发症方面,各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老老年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多种基础疾病的患病率越高,冠脉病变亦越复杂,但并非意味着高死亡率。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在治疗上不仅要抗聚稳斑,还要积极处理基础疾病。
作者:罗璨璟;邓翠东;孙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2015年7月-2015年9月选定18个病区(1775)例病人实施中医护理方案,选择单病种实施方案达到30例以上的进行评价分析,共对1655例病人进行中医护理方案评价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责任护士认为中医护理方案实用性强;接受中医护理方案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4%。结论: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保证了中医护理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临床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中医专科护理,用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能推动中医护理工作向专业化发展。
作者:马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中,女主角安迪虽然是高学历的海归,但身世却令人唏嘘:她的亲生母亲和外婆都有家族遗传性的精神病,因此安迪极有可能会患上精神病。安迪认为自己精神疾病发病率是46.3%,真的是这样吗?北京回龙观医院心身医学科病区主任边云说,从电视剧中透露的各种信息来看,安迪的患病率肯定低于46%,但应该高于10%,“介于两者之间”。
作者:艾伦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了了解广东佛山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为中小学生视力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2015-2016学年该地所有中小学21250名学生视力筛查结果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统计分析。发现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68%;学生视力不良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现加重趋势;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1.86%,男生57.65%,女生高于男生(P<0.01)。由此可见当地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较严重,应做好相关的预防保健措施。
作者:李文嘉;马祖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豆豆茶”治疗寻常痤疮进行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值的变化,初步探讨“豆豆茶”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豆豆茶”组及中药治疗组。每组30例进行为期20天的药物治疗。治疗前采取静脉血查血清细胞因子(TNF-α),观察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变化并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值组内比较“豆豆茶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TNF-α值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豆豆茶”组与中医药组治疗后(TNF-α)组间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3患者一个疗程后“豆豆茶”组与中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结论:①两组治疗方法对寻常痤疮均疗效且“豆豆茶”组优于中药组。②就减少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豆豆茶组”更能有效的降低炎性因子从而达到抑制皮肤炎性反应治愈痤疮的目的。
作者:王贵春;刘航;王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本院ICU治疗的93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分析感染原因并给予积极护理干预,观察对比各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93例患者中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其他原因并发肺部感染率分别为43.0%、25.8%、23.7%和7.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侵入性操作是导致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加强病房管理等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肺部感染。
作者:朱燕;左培仙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