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珍
肝胆管结石是目前发病率极高的胆道疾病,该病症发病人群广泛,具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对发病的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对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具有很大的威胁,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后期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出现晚期肝损害和肝硬化的可能性较高,因此需要加强对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方法和发病情况进行探究,以提高其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病情。本文着重从肝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面进行探究,并针对该病症的治疗提出相关的建议。
作者:李永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5年全年共收治急性心绞痛患者150例,急性期给予扩冠脉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中药静脉制剂,对症治疗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稳定期维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中药复方制剂、维生素等药物,部分患者对药物不敏感或存在禁忌症,选择特殊药物。结果:住院时间3~9日,平均(5.4±1.5)日,患者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治疗后8周后,速效扩冠药物停用52.0%、减量40.0%、不变或加重80.0%, APTT高于治疗前、FBI、TC、TG、hs-CRP、HCY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0%。结论: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可分为急性期、稳定性两个阶段,急性期以扩张血管、控制合并症、抗血栓形成为主要目的,减轻急性心肌损伤,预防心肌梗死,稳定期以维持用药为主,预防复发,稳定病情,减少速效扩血管药物用量。
作者:江俊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作为国家的上层建筑,作为社会生活中非常有影响的意识形态,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并没有因科技的进步和政治制度的完善而减弱,其在某些领域如对人的心理调节和心理疾病治疗方面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宗教信仰的心理调节是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原来心态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心理状态,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和生理上达到健康状态。
作者:刘勇;冀晓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由于受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等因素,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该病症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凶险,且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上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存在较大的床上,对患者的身体功能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次研究着重对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和特点进行阐述,意在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杨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131I治疗Graves甲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Graves甲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31I治疗,观察甲亢临床疗效、甲亢复发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甲亢临床疗效显示,131I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0.8%和95.8%。随访2年,复发率为4.2%。无甲亢性心脏病、肝功能损伤发生,其中甲减发生率为18.3%。结论:尽管有较高的甲减发生率,131I治疗Graves甲亢疗效高,复发率低,甲亢性心脏病、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好,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祖拉亚提·库尔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将114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53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的基础上加用西医进行治疗为一组(治疗组);51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为另一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疗效更佳。
作者:程云杰;孙红玮;罗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改变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6例,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并发感染组(34例)和非并发感染组(22例),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并对两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并发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非并发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水平检测有助于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的诊断,评价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程度及预后效果,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魏世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文将从《金匮要略》中治疗湿病的方剂入手,去探寻其八纲辨证分析治疗思想。“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阴阳为八纲之首,为其总纲。本文着重从表里寒热虚实入手,以表里分部位,以寒热虚实别病性,阐释每一条文的病机所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湿病篇共谈到6首方剂,本文将从这6首方剂着手探求其治法思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作者:谭张奎;陶春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风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随着现代临床医学水平的提高,患者存活率大大提高,但后期仍可遗留严重功能障碍,这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2]。如何大限度提高中风病的康复疗效,提高生存质量,成为当前中风康复的研究热点。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在治疗中风病方面积累了诸多的经验,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本文仅列举一些中医康复疗法对中风病恢复期的帮助,以指导广大患者进行更合理的康复治疗。
作者:陈阿贞;兰岚;俞征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失调子宫出血运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稀缺雌醇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进行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106例进行探究,将这106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53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刮宫手术后采用去氧孕稀缺雌醇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刮宫手术后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稀缺雌醇治疗。患者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等进行对比。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都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其效果更加突出,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项指标后,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佳,在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运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结合去氧孕稀缺雌醇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董宪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性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及相关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至12月血液检验科出现的6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差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防范对策。结果:6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标本采集原因(占41.7%)>标本送检原因(占25.0%)>标本检验原因(占23.3%)>患者自身原因(占10.0%)。结论:血液检验影响因素较多,不合理操作是造成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从多方面综合入手,规范血液检验工作,对各环节进行针对性防控,可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以及检验的准确度。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妇科2013年5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于妇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护理前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8.18±6.25)分和(37.38±6.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43±6.02)分和(46.74±5.98)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极大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郭婧;陈敏;刘晶岩;夏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药物、支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冠状动脉-主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冠脉搭桥术”)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
作者:李宁;王守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肺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CT检查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38例经CT检查结果为肺间质改变为主,经病理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前后给予CT检查,并对肺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抗结核病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所有患者CT征象检出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对肺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前后进行CT检查,能够将其临床特征和改变特点清晰显现,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志永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针灸治疗腰痛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和控制症状,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全国第二批中医药专家路绍祖教授以针刺为主治疗腰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通过对针刺治疗腰痛的配穴特点进行阐述,以期望名医经验得到传承及发展。
作者:许一鹤;崔瑾;路绍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实现高职护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打破《护理学基础》课程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不足与瓶颈问题,本文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了《护理学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高职护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高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患者为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营养不良患儿120例,根据随机法将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给予患儿赖氨肌醇维B12液口服,每天2-3次,7天为一个疗程,患儿治疗8个疗程。观察组患儿采用个性化喂养指导、捏脊按摩、配合适当药物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患儿治疗8个疗程。结果:两组患儿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60例,痊愈38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儿60例,痊愈29例,好转1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7%。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结论:在对家长进行个性化喂养指导、捏脊按摩的同时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从整体上改善患儿的营养不良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俞建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术后,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共收治行椎体成形术的老年患者89例,其中17例术前并未配合进行肺功能测量,因此本次研究选取其余72例患者,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以手术后一周为观察周期,结果表明,行椎体成形术的老年患者其肺功能改善显著,与术前数据比较呈现为p<0.05,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经过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明显,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先红;刘家素;丁学铭;刘川江;秦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为相关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及奥美拉唑制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凝血酶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3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伊倩;袁浩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给予天麻钩藤饮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8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n=40)和常规组(n=40),给予结合组患者西药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患者疗后血压变异性各指标与常规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能有效改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各指标,可推广运用。
作者:包锋;周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