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研究

李伊倩;袁浩锋

关键词:奥美拉唑, 凝血酶, 上消化道出血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为相关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及奥美拉唑制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凝血酶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3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推广应用。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核心构架

    目的:对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影响的核心构架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后的自我效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可以提高,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恐慌情绪,有效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研究。

    作者:吴晴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性羊水栓塞成功救治病例报道

    羊水栓塞(AFE)是指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或突然死亡的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该病发病凶猛,临床表现各异,平日发病率极低,无一定临床经验可积累,无快速可靠的确诊手段,发生在孕足月分娩者死亡率可高达70%-80%。

    作者:刘彩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社区公共卫生慢性疾病防控调查报告

    目的:研究社区公共卫生慢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通过现场实地调研,对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3年的重点慢性疾病防控工作进行调查,包括工作情况、经费投入以及人员配置等情况展开调查分析,探讨当前社区防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总结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存在的问题包括重视度不够、患者发现率低和管理模式有待提高。解决对策提高认识、增加经费投入、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完善管理模式。

    作者:韩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4±4.8)%、93.3%,对照组分别为(83.4±3.7)%、70%,实验组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小剂量的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甘晓飞;金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7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LISS钢板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LISS钢板微创方法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和实用意义。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158例胫骨平台坏死患者,并按照他们就诊的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并根据他们的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7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普通解剖钢板对患位进行固定,观察组采用LISS钢板微创进行固定,观察这两组患者的进行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中出血量的多少,手术后愈合时间的长短,并发症的产生机率以及髋关节能否自由活动等,记录两组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1]。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愈合时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4.9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0.49%,并且观察组髋关节的自由活动度大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为94.7%,对照组的临床效果为8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结论:LISS钢板微创治疗的方法效果好,安全性高,并发症产生几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国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同一肢体两次骨折法医学鉴定1例

    在交通事故损伤案件中,同一肢体再次损伤而进行法医学伤残评定的案例相对鲜见,其既往损伤与再次损伤所造成的后果而进行的伤残评定,我国尚未有统一的评定标准。笔者就鉴定实践中遇到的案例作分析讨论。

    作者:陈燕嫦;罗斌;李丽清;陆东山;马伟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对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对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神经外科治疗的43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3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相对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在43例患者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例数为2例,是总研究人数的4.65%。导致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一旦护理风险事件产生,那么其对于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开展都是极为不利的。结论:护理风险事件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极大的影响,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为患者的康复奠定基础。

    作者:杨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国计生协产生新一届领导机构

    中国计生协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16年5月20日在北京闭幕。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中国计生协新一届领导机构,王刚继续担任中国计生协会长,王培安担任中国计生协常务副会长。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灸任脉、督脉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探析

    目的:研究针灸任脉、督脉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脑中风后出现尿失禁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4例。研究组采用针灸任脉、督脉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相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采用针灸任脉、督脉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对患者的尿失禁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珊;蔡宜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6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

    目的:总结性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及相关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至12月血液检验科出现的6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差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防范对策。结果:6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标本采集原因(占41.7%)>标本送检原因(占25.0%)>标本检验原因(占23.3%)>患者自身原因(占10.0%)。结论:血液检验影响因素较多,不合理操作是造成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从多方面综合入手,规范血液检验工作,对各环节进行针对性防控,可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以及检验的准确度。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并探究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副反应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于本院接受剖宫产术治疗的8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积极调查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副反应的发生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剖宫产产妇术后各类镇痛副反应中尤以恶心呕吐症状(9.8%)以及皮肤瘙痒症状(7.3%)的发生几率高,后经针对性护理后均痊愈。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剖宫产产妇术后出现镇痛副反应的几率较高,积极分析剖宫产产妇术后较易出现的镇痛副反应,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消除产妇的不良症状,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刘见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PFNA内固定联合中医中药治疗偏瘫侧股骨粗隆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PFNA内固定联合中医中药治疗偏瘫侧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合适病例,对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后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合并症、行走功能及术后生存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骨不连、神经损伤发生。所有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全部病例获随访3例分别于术后2-4年死亡,20例骨质均愈合,术后恢复独立行走11例,扶拐行走9例。根据按照Harris评分标准:优4例,良l4例,可2例,差0例。5例发生并发症,其中3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应早期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结合中医中药手段可获得良好恢复,该方法是积极可靠的治疗措施。

    作者:曾德清;李强;万仲贤;陈福洪;唐烽;钱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将114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53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的基础上加用西医进行治疗为一组(治疗组);51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为另一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疗效更佳。

    作者:程云杰;孙红玮;罗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16例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疾病类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脑梗塞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大幅度提升了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恢复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周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美托洛尔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8月临床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NYHA分级Ⅰ-Ⅲ级)合并室性早搏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即口服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美托洛尔(剂量每次从6.25-12.5mg开始,每天2次,根据患者临床情况逐渐增加剂量,达到目标剂量或大可耐受剂量),螺内酯等药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每次5.0g,每天3次,疗程为16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3.3%,有效率30.0%,无效率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率50.0%,有效率26.7%,无效率23.3%,总有效率76.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洪珍;孙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

    目的:研究分析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心脏肿瘤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础资料、病理特征、诊治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心脏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40-49年龄段的发病率高,为32.44%,其次为50-59年龄段,为24.34%,40-59年龄段患者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占比为89.20%,其中,黏液肿瘤占比为81.10%;左房22例,右房10例,左室3例,右室2例;总存活率为78.38%,保守治疗存活率为70.59%,手术治疗存活率为85.0%。结论:大部分心脏肿瘤均为良性,且中年群体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肿瘤通常位于心房,而手术摘除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肿瘤病理类型以及侵及范围决定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马志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一例

    目的:当代临床经验和技术在治疗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上的应用。方法:对入院治疗的一例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结果:临床检查发现腹软,肝右肋下4cm,质软边锐。实验室检查:谷氨酰胺基转移酶59.0U/L,总蛋白56.6g/L。CT平扫示及增强示(图1-图5):肝内见多个圆形、散在分布的低密度囊状影,大小不一,大者直径约8.08mm,小者直径约2.70mm,边界清晰。病灶动脉早期即显著强化,呈葡萄串样,可见迂曲增粗的供血动脉,并可见静脉显影;小病灶一开始即均一明显强化,大的病灶造影剂由边缘向中心逐渐填充。多数病灶均一强化,个别病灶中心可见始终未强化的低密度。于增强末期,病灶密度逐渐均匀性降低,但仍高于肝脏密度。腹主动脉远端的降主动脉和肝以上水平主动脉内径分别为3.36mm、5.73mm。考虑为“婴儿型血管内皮细胞瘤”,疑伴动静脉瘘。结论:本病主要与海绵状血管瘤鉴别。本病绝大多数在婴儿期发病,而后者多见于年长儿及青少年,成人更多见。一般单发,也可多发,以肝右叶后段外周多见,CT表现与血管内皮细胞瘤相似,强化方式为“早出晚归”,腹主动脉远端的降主动脉与肝以上水平的主动脉相比管径无明显缩小。另外本病还需与肝脏血管肉瘤、肝母细胞瘤、肝脏淋巴瘤、原发性肝癌、肝脏转移瘤等相鉴别。

    作者:刘祥龙;赵鑫;张小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研究进展

    一直以来,临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有高度重视,尤其是在临床研究上开展了大量研究,丰富了临床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对当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选择给予一定的参考。

    作者:王荣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调强放射治疗并同步化疗在D1/D2标准手术后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并同步化疗在D1/D2标准手术后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D1/D2标准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年、2年患者生存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厌食、恶心呕吐、中性粒减少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强放射并同步化疗治疗D1/D2标准手术后胃癌患者疗效显著,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董燕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胸腹水多参数检测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胸腹水多参数检测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胸腹水的100例患者,按照病变的良恶性进行分组:恶性组50例,良性组50例。对上述患者进行胸腹水检测。结果:良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参考范围或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而恶性组患者其各项指标均要高于良性组以及正常参考范围,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试验结果证明,CEA、CHOL与CA125、CA242、CA199、CA153等糖类抗原均可用于胸腹水良恶性的诊断,临床可通过多参数的联合检测来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于金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