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专项整治活动前后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

陈宝福

关键词:专项整治活动,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实施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前后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共36420张。对比分析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前、后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不合格处方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后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较活动前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我院实施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处方应用趋于合理化,不合理处方率明显降低。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捏积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捏积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体质较弱的幼儿,给予所有入选患儿捏积疗法,观察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体质改善情况与家属对捏积疗法的满意程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所有患儿的体质得到明显改善,免疫力增强;35例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7.14%,表明捏积疗法能领绝大部分家属感到满意。结论:给予体质较弱的幼儿捏积疗法,不仅能明显改善患儿体质,还能收获较高的家属满意度,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尚爱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

    目的:探索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6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患者、患者家属对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护理常见问题依次为心理问题、皮肤问题、饮食问题、用药安全问题、日常生活问题。所占比率依次为81.8%、63.6%、53.0%、45.5%、40.9%,护理后,上述问题发生率显著下降,与护理前相比,P<0.01,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核心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皮肤护理等,护士需就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综合护理,以确保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廖方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为相关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及奥美拉唑制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凝血酶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39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伊倩;袁浩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莆田系”民营医院名单大揭秘

    近日,一则“大学生魏则西之死”的事件,让百度和莆田系再次被大众舆论口诛笔伐。提起福建莆田的仁爱医院、玛丽女子医院等名字,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似曾相识。这些医院绝大部分都是莆田人开设。莆田人从“老军医、一针见效”的性病游医起家,逐渐在全国各地开设医院,大部分是男科、妇科、不孕不育、整形等专科民营医院。

    作者:才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美托洛尔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8月临床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NYHA分级Ⅰ-Ⅲ级)合并室性早搏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即口服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美托洛尔(剂量每次从6.25-12.5mg开始,每天2次,根据患者临床情况逐渐增加剂量,达到目标剂量或大可耐受剂量),螺内酯等药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每次5.0g,每天3次,疗程为16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3.3%,有效率30.0%,无效率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率50.0%,有效率26.7%,无效率23.3%,总有效率76.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洪珍;孙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影响中药汤剂疗效的因素及解决措施探讨

    中药汤剂是中药为古老的剂型之一,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也为广泛。其疗效快,易吸收的特点备受广大中医的青睐。但是,由于中药汤剂的制作过程稍显复杂,从药材的采集、配方再到后的煎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重要汤剂的疗效。本文针对影响中药汤剂疗效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其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曾松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我遇关公--采访著名影视演员陆树铭小记

    在中国的众多的影视演员当中,陆树铭是一位很奇特的演员,他在1994年版的电视连续剧《三国》中,凭借着饰演关羽这个角色,走红大江南北,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我和“关公”见面是在北京市大兴区一个茶馆里,他上身穿着一件褐色的带有白色小方格的上衣,下身穿着牛仔裤,满脸写满沉稳、冷峻和坚毅,唇下黑白相间的胡须长长的,俨然像美髯公关羽似的。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关公”向我讲述了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他对于自己成功地饰演了关羽这个角色给出这样的评价“成也关公,败亦关公!”由于他演活了关公,他的形象被亿万观众刻印在脑海里,导致他在两年时间没有合适的戏可演。如他应《无字碑》剧组之邀去试镜,可是导演一瞅他就很无奈地说:“还像关公的影子,给我感觉关公怎么跑到唐朝来了。”其结果可想而知,“关公”吃了个闭门羹。

    作者:陈家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探究

    目的:对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选取60例患有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选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术后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观察。结果:通过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患者的疼痛症状有了明显改善,并且在术后患者椎体前缘及中间高度有了明显的恢复。结论: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来说,椎体成形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大程度减轻患者由于骨折而产生的病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应当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赵红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我用斑蝥治疗肝癌的体会

    斑蝥是毒剧药,治疗剂量极小,使用不当即可引起中毒。掌握其特性,突破限制,发挥疗效,避免风险。

    作者:王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到2015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均给予高压氧疗与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护理前两组的各项因子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护理后,干预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突发性耳聋发病较急,患者大多会出现各种不良心理,影响治疗及预后。

    作者:黄梦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术后使用永久起搏器后囊袋出现严重血肿问题的原因。方法:选取入院之间的100例患者采用临床回顾资料分析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0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囊袋血肿问题,发病率在8%。其中发生在7d内的患者有4人,7d至14d内的患者有4例。8里患者中有3例患者采用注射器进行局部性抽吸处理,1例患者采用抽吸后效果较好,切开囊袋止血。3例患者切开囊袋后,清创处理后,采用止血湿敷处理。2例患者采用芒硝外敷吹。无一例临床出现感染的问题。结论:老年患者使用清袋止血操作,提高药物的抗凝效果。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与患者的年龄、营养情况、抗药抗凝性有密切关系。高龄患者往往存在潜在的功能性障碍问题,囊袋血肿问题发生率较高,局部容易出现严重性囊肿问题。患者的皮肤出现瘀斑,出血速度、起膊袋张力大小因人不同。

    作者:李艳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刍议中风病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治疗

    中风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随着现代临床医学水平的提高,患者存活率大大提高,但后期仍可遗留严重功能障碍,这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2]。如何大限度提高中风病的康复疗效,提高生存质量,成为当前中风康复的研究热点。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在治疗中风病方面积累了诸多的经验,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本文仅列举一些中医康复疗法对中风病恢复期的帮助,以指导广大患者进行更合理的康复治疗。

    作者:陈阿贞;兰岚;俞征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时气管套管致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时气管套管致气管食管瘘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发生的6例械通气时气管套管致气管食管瘘病例进行说明,结合权威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造成气管食管瘘的主要因素,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分析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出现气管食管瘘的主要因素为气囊压力过高2例,气囊压迫时间过长2例,套管不稳定活动1例,气管结构异常1例;主要预防措施为严密监测气囊内压,防止压力过高现象,同时有效对气管套管进行固定处理,进一步减轻呼吸机相关器件对患者气管的压迫。对于躁动严重患者,要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镇静处理。结论:在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服务时,要加强人工气道、气囊管理力度,减少机械性损伤对患者气管内膜功能的影响,有效减少气管食管瘘发生率。

    作者:王英;马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进展

    由于受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等因素,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该病症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凶险,且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上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存在较大的床上,对患者的身体功能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次研究着重对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和特点进行阐述,意在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杨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妇产科疾病和常规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常规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44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38例应用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mL)少于对照组[150.77±15.81 vs320.61±33.58,P<0.05],手术时间(min)短于对照组[25.49±11.32 vs 66.04±19.18,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d)短于对照组[1.6±0.5 vs2.9±0.8,P<0.05],尿管留置时间(d)短于对照组[7.3±3.6vs13.1±4.8,P<0.05],住院时间(d)短于对照组[17.3±2.8 vs24.1±5.4,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妇产科疾病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手术治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倪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结果:所选患者在接受牙周基础治疗之后,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等各项主要指标均出现了明显降低,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经对比后P=0.00<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牙周基础治疗十分重要,患者只有接受牙周基础治疗,自身牙周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之后,才能接受后续治疗。

    作者:牟兴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传统手术治疗与微创治疗剥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传统手术治疗与微创治疗剥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严格采用随机的分配方式把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期限为2周,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治疗方式。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多于观察组。终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治疗剥除子宫肌瘤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林树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麻醉技术的研究

    神经外科近年来发展迅速,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技术也随之有了巨大的发展,通过对其功能要求分析,有助于进行手术时麻醉药物及麻醉方法的选择。随后分别介绍了常用的监测方法及术后苏醒,在进行临床选择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后,对神经外科麻醉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陈宇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第二产程延长对母婴的影响及护理干预决策

    对第二产程进行相关的介绍,分析产妇导致第二产程延长的可能原因以及产程延长给母婴双方带来的影响。并对这些原因提出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决策。相关护理决策主要包括:技巧指导、分娩时体位的指导、产钳助产等。

    作者:胡志敏;刘应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西咪替丁与临床常用维生素及高危药品配伍稳定性分析

    目的:分析西咪替丁与临床常用维生素及高危药品配伍稳定性。方法:按照临床上常规的用药配制相应药物溶液的浓度以及西咪替丁与各种药物的配伍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量西咪替丁和维生素C、维生素B6、异丙嗪、酚妥拉明的含量。外部环境是在25℃左右,在0、2、4、6h这几个时间段内取样来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以及含量的变化等。结果:经过观察,在配伍液静置了6个小时后,这些配伍液都没有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且也没有产生气泡和沉淀;配伍液在静置的6小时内,pH值没有变化,各组药品的含量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结论:说明西咪替丁与临床常用维生素及高危药品在室温下放置6小时,配伍液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不存在物理性配伍禁忌。

    作者:黄微星;王露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