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怡;王平
目的 研究通心络胶囊对脑梗塞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10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及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结果 在血脂影响上,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TC、TG、HDL-C及LDL-C上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仅TC、TG及LDL-C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TC、TG及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血液流变学上,观察组患者在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四项指标上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患者在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及纤维蛋白原上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四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hs-CRP、IL-1及IL-6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四项炎症因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有效调节脑梗塞患者血脂水平异常,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梗塞患者炎症反应.
作者:吕晓旭;邢铁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配合五行音乐疗法应用于普通胃镜检查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0例接受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穴位按摩配合五行音乐干预.结果 观察组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较对照组稳定,患者主观感受更好.结论 穴位按摩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有利于减轻普通胃镜检查中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胡乃毅;张江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陈美华主任以滋肾平肝、化痰活血法辨治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西药降压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以滋肾平肝、化痰活血.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4%,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下降(P<0.01),但治疗组降压疗效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更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改善眩晕、头重、胸闷、五心烦热、腰酸、肢体麻木方面更具有优势(P<0.05).血液流变学疗效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大聚集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大聚集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大聚集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陈美华主任应用其经验方滋肾平肝、化痰活血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改善血供促进骨折愈合.方法 笔者抽取我院自2009年-2014年23例骨折不愈合患者,分析之前采用的植骨加内固定疗法对血运的影响,和终采用自体骨髓血介入加补肾活血类中药汤剂口服的疗效.结果 排除感染性骨不连等其他因素.此23例患者之前或进行钢板内固定破坏了骨膜,或骨损伤的位置没有血管供应造成骨不连.经过系统的对症治疗、随访,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不断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把改善血运作为突破点,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如介入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在骨不连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葛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环境的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并成为其中利用率高的信息资源之一.特别是高校校园网络,拓展了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和知识领域,便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促进个性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针对目前河南中医学院学生对校园网的利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在获取利用网络资源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切合实际、易于实施的解决对策,进而有的放矢地促进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合理评价信息、深入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未来更好地为信息化社会服务.
作者:史占江;刘丹丹;刘文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对压疮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及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高龄股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同时对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理质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范雪梅;辛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214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体质进行观察分型,找出该类型患者常见的辨证论治方法,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收集患者病例信息,对该类型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找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体质类型,以指导老年H性高血压患者的预防和治疗.结论 通过对临床214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即Hcy水平的观察研究后,有了一些关于该类型患者中医体质学分析的体会,随着现如今老年病患的增多,H型高血压的特殊致病性,又因为H型高血压是诱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对临床214例老年H型高血压的中医体质分型研究后发现,气虚、血瘀、痰湿体质者相当,所占比例多,阳虚体质者居中,阴虚体质者少,所以把握以上特殊规律,有其特殊意义,能为临床更好的指导用药和预防脑卒中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赵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予阿洛西林钠针、喜炎平注射液、丹参酮Ⅱ-a针静滴,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配合针刺、拔罐和中药口服.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0.26%、总有效率97.37%、复发率11.48%,对照组治愈率48.61%、总有效率62.5%、复发率31.4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加快临床症状消失,减少复发,促进淋巴结消失的作用.
作者:刘素云;王喜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与单纯针刺对比治疗周围性面瘫(肝胆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及单纯针刺组各45例.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症状都有改善,针药结合组有效率为95.56%,单纯针刺组有效率为84.44%,针药结合组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肝胆湿热型)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且能较快的减轻耳后疼痛,缩短疗程.
作者:王乐荣;刘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呕吐病为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所至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症,分虚实二证.实证呕吐根本病机为多种原因引起脾胃升降失常、气机逆乱,辛开苦降法为调整脾胃气机,恢复中焦升降的有效方法.临床治疗实证呕吐之组方用药,以辛开苦降为法,常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论述辛开苦降法在治疗实证呕吐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王旭光;杨大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妇人产后腹痛多因气血骤虚,胞宫失养,不荣则痛,临床多以产后多伤气血,气血不足为常立法,治疗则以扶正以养荣血为主,然产后腹痛首当分清虚实,若以邪实为主,不可胶柱鼓瑟,扶正则壅滞气机,邪无出路,必腹痛加剧,又不可一味攻邪为主,临床上以下法中之和解法大柴胡汤为代表治之则可兼顾扶正与祛邪.
作者:龚鹏;胡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80例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予以合理护理方法,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均获得成功,对膝关节功能具有较为显著改善,无膝关节内翻、外翻等畸形发生,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医护人员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过程中应予以合理护理,由此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鲁素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是卵巢早衰(POF)的先兆,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机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未病”思想是经过历代医家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中医学术思想,它强调对疾病的早期干预和防治.本文结合临床实际,探讨和总结“治未病”思想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防治中的作用,即未病先防,扶正固本;既病防变,防微杜渐;病后防复,巩固疗效,体现了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优势和特色.
作者:李慧芳;谈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风药是指具有春气、风木特性的一类药物的总称.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中,根据肝脾致病的理论,运用风药收效明显.
作者:侯宇辉;程娜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胃脘痛采用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胃脘痛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胃镜检查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脘痛疾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应用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张雪梅;郭燕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通过在生理学实验双语教学中运用α脑波音乐作为教学背景,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结果表明,此法可使教学中的实验动物呼吸平稳、心率正常,同时可以缓解学生在双语课堂上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思维记忆力,提高实验成功率,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献敏;杜彩霞;高剑峰;王权;朱艳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压豆法防治妇科肿瘤化疗致呕吐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妇科病房90例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采用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压豆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昂丹司琼,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与6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压豆法具有良好的止吐作用,能够减少化疗所引起的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
作者:顾晓伟;徐慧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二味拔毒散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将90例肝经湿热、脾虚湿蕴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均按辨证论治分别给予龙胆泻肝汤、除湿胃苓汤内服,治疗组采用二味拔毒散外搽,对照组采用1%喷昔洛韦乳膏,共治疗一个疗程9天,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观察第3、6、9天的症状指数积分及疼痛缓解和消失时间,并随访PHN发生与否,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评定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6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二味拔毒散组治疗后d3及d9,症状及体征改善均优于喷昔洛韦组(P<0.01),神经痛减轻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二味拔毒散对带状疱疹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喷昔洛韦乳膏,尤其在促进皮损愈合、缩短病程及缓解急性神经痛、预防后遗神经痛方面,其联合中药辨证论治内服不失为治疗带状疱疹安全且疗效颇佳之方案.
作者:王丹;谌莉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我院中西结合科收治的所有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4例麻疹患者(男76例,女68例),未成年患者74例(<5岁占92%),成年患者70例;发病季节集中在1、2、3、4、5月份(共124例占86.1%);地域分布差异不明显(城镇患者68例,占47.2%);麻疹疫苗接种(含加强免疫接种)率低(接种患者16例,占11.1%);麻疹患者(儿)接触(含麻疹高发时段去往人口密集区)率高,为127例(占88.2%).发热体温偏高(≥39.0℃患者占66.0%);合并症多样化,由多到少依次为:消化道症状(含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为80.6%、心肌炎为75.7%、肝损害为45.8%、肺炎为43.1%、贫血为18.8%、喉炎为11.8%、上呼吸道感染为5.6%、鹅口疮为5.6%;麻疹抗体-IgM阳性检出率高,为79.9%.治愈率高,为100%(平均住院治疗5.79天).结论 此次麻疹的发生呈现两极态势,即8月龄~5岁儿童及18岁以上成年人多见,麻疹患者疫苗接种率偏低,麻疹合并症呈现多样化,持续时间长.因此有必要加强儿童及成人麻疹疫苗的免疫接种,加强医务工作者对麻疹的认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诊治过程中的作用,避免麻疹疫情的爆发及流行.
作者:崔涛;郭丽颖;贾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圭亚那人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电针方法对圭亚那乔治敦首都医院针灸科门诊3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VAS分别为(7.64±1.94)和(2.85±2.43),治疗前后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结论 电针作为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可以减轻圭亚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
作者:黄晓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