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云;王喜聪
目的 探讨电员针运动疗法联合超短波配合功能锻炼对肩周炎患者疗效观察.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超短波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超短波配合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加用电员针运动疗法.结果 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4.4%.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员针运动疗法联合超短波配合功能锻炼对肩周炎患者疗效肯定.
作者:肖雪青;上官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配合五行音乐疗法应用于普通胃镜检查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0例接受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穴位按摩配合五行音乐干预.结果 观察组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较对照组稳定,患者主观感受更好.结论 穴位按摩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有利于减轻普通胃镜检查中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胡乃毅;张江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胃脘痛采用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胃脘痛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胃镜检查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脘痛疾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应用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张雪梅;郭燕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刘友章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身中医世家,曾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对中医疑难杂症的治疗尤有心得,现将刘教授应用甘露消毒丹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丁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压豆法防治妇科肿瘤化疗致呕吐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妇科病房90例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采用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压豆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昂丹司琼,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与6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温胆汤联合耳穴压豆法具有良好的止吐作用,能够减少化疗所引起的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
作者:顾晓伟;徐慧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近10年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慢性湿疹提供较好的针灸治疗方法和临床依据.方法 以“慢性湿疹,针灸”为检索词,查阅2004至2014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将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毫针剌、火针、自血疗法、梅花针、针药结合等不同的针灸方法,在治疗慢性湿疹上取得了较大进展.结论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临床运用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作者:张贵涛;何新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麻黄是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的常用中药,影响麻黄入药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为了保证麻黄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麻黄入汤剂质量的因素,从采收季节、贮存时间、炮制方法、煎煮方法几个方面,分析影响因素.采收季节不当、贮存时间过长或过短、生用或者蜜炙、煎煮不足等都会对麻黄的质量造成影响.现论述这几方面对麻黄的疗效的影响.
作者:孙建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对压疮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及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高龄股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同时对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理质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范雪梅;辛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初步建立中药材鬼针草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芦丁和金丝桃苷为对照品,对鬼针草药材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 建立了以薄层色谱法鉴别鬼针草药材中芦丁和金丝桃苷的方法.芦丁的线性范围为3.11~99.55 μg· mL-,回归方程为:Y=16.783X-7.895(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5%,RSD为2.77%(n=6);金丝桃苷的线性范围为3.14~100.6 μg·mL-1,回归方程为Y=22.425X-10.389(r=0.99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89%,RSD为1.98%(n=6).结论 本实验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鬼针草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有效控制鬼针草药材的质量.
作者:布紫云;曲婷丽;赵正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查询大量文献及资料总结目前布鲁氏菌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方法 查询文献资料后归纳总结.结果 中医对布鲁氏菌病病名、病机及治疗逐渐达成共识.结论 中医学认为布鲁氏菌病归属湿温,病因病机为感受湿热病邪所致;中医药治疗布鲁氏菌病方式多样,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许早荣;郑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王平教授治疗自汗症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方法 分别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等方面论述王平教授治疗自汗症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通过列举案例总结王平教授运用“中医元气论”治疗自汗症的独特之处.结果 自汗症多由体质虚弱、情志不调、饮食失节等原因引起,发病机制多为元气亏虚或元气输布运行失调,故王平教授提出调补元气治疗自汗的理论,并总结出温肾健脾、理脾升阳、益肺敛气等治疗方法.结论 王平教授运用调补元气法治疗自汗症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邱怡;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80例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予以合理护理方法,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均获得成功,对膝关节功能具有较为显著改善,无膝关节内翻、外翻等畸形发生,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医护人员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过程中应予以合理护理,由此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鲁素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清代医家叶天士认为脾属已土,脾宜升则健,脾主运化;胃属戊土,胃宜降则和,胃主纳.脾胃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传输,但各有特点,临证当分而治之.通过反复研读《临证指南医案》中胃脘痛篇,可归纳出其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治胃先治肝、治分气血、久病入络、温通胃阳、顾护胃阴、肝风内中等,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大的指导价值.
作者:康宜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加味五皮饮治疗慢性心源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因慢性心源性水肿而不愿住院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五皮饮中药汤剂口服两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水肿消退彻底.结论 加味五皮饮治疗慢性心源性水肿能显著改善水肿症状.
作者:李红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圭亚那人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电针方法对圭亚那乔治敦首都医院针灸科门诊3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VAS分别为(7.64±1.94)和(2.85±2.43),治疗前后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结论 电针作为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可以减轻圭亚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
作者:黄晓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予阿洛西林钠针、喜炎平注射液、丹参酮Ⅱ-a针静滴,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配合针刺、拔罐和中药口服.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0.26%、总有效率97.37%、复发率11.48%,对照组治愈率48.61%、总有效率62.5%、复发率31.4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加快临床症状消失,减少复发,促进淋巴结消失的作用.
作者:刘素云;王喜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二味拔毒散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将90例肝经湿热、脾虚湿蕴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均按辨证论治分别给予龙胆泻肝汤、除湿胃苓汤内服,治疗组采用二味拔毒散外搽,对照组采用1%喷昔洛韦乳膏,共治疗一个疗程9天,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观察第3、6、9天的症状指数积分及疼痛缓解和消失时间,并随访PHN发生与否,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评定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6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二味拔毒散组治疗后d3及d9,症状及体征改善均优于喷昔洛韦组(P<0.01),神经痛减轻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二味拔毒散对带状疱疹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喷昔洛韦乳膏,尤其在促进皮损愈合、缩短病程及缓解急性神经痛、预防后遗神经痛方面,其联合中药辨证论治内服不失为治疗带状疱疹安全且疗效颇佳之方案.
作者:王丹;谌莉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急性腰扭伤比较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探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简易方法,尽快解除病痛,恢复患者腰部功能.方法 采用腰椎斜扳法+三棱针点刺委中穴放血的方法治疗.结果 采用腰椎斜扳法+三棱针点刺委中穴放血的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总有效率97.9%,效果显著.结论 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效果显著,值得医务工作者推广应用.
作者:陈元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清热解毒汤联合碘甘油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从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咽炎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为50例.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方案为清热解毒汤联合碘甘油.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口服阿莫西林胶囊.7天后,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的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的有效率62%.结论 在治疗急性咽炎方面,清热解毒汤联合碘甘油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邓志峰;杨明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我院中西结合科收治的所有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4例麻疹患者(男76例,女68例),未成年患者74例(<5岁占92%),成年患者70例;发病季节集中在1、2、3、4、5月份(共124例占86.1%);地域分布差异不明显(城镇患者68例,占47.2%);麻疹疫苗接种(含加强免疫接种)率低(接种患者16例,占11.1%);麻疹患者(儿)接触(含麻疹高发时段去往人口密集区)率高,为127例(占88.2%).发热体温偏高(≥39.0℃患者占66.0%);合并症多样化,由多到少依次为:消化道症状(含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为80.6%、心肌炎为75.7%、肝损害为45.8%、肺炎为43.1%、贫血为18.8%、喉炎为11.8%、上呼吸道感染为5.6%、鹅口疮为5.6%;麻疹抗体-IgM阳性检出率高,为79.9%.治愈率高,为100%(平均住院治疗5.79天).结论 此次麻疹的发生呈现两极态势,即8月龄~5岁儿童及18岁以上成年人多见,麻疹患者疫苗接种率偏低,麻疹合并症呈现多样化,持续时间长.因此有必要加强儿童及成人麻疹疫苗的免疫接种,加强医务工作者对麻疹的认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诊治过程中的作用,避免麻疹疫情的爆发及流行.
作者:崔涛;郭丽颖;贾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