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宫颈糜烂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100例

王中洁;曹智英

关键词:宫颈糜烂,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宫颈环形电切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宫颈糜烂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宫颈糜烂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100例,观察手术疼痛程度、术中、术后出血情况、阴道流液时间、术后3个月阴道镜检查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3个月,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为96.15%,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一次性治愈率为89.58%,治疗效果与病变程度有关.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副反应轻、恢复快,是治疗宫颈糜烂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有效方法 .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结石并息肉32例诊疗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而单纯的输尿管息肉临床上少见.我院1991~2005年共收治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息肉患者32例,均经过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旭;翟国炜;袁兆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甲状腺癌45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占全身肿瘤1%[1].近年来随着快速病理检查的普及应用,术中检出率有上升的趋势[2].与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相比,甲状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因此术后正确、合理的专科治疗及护理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手术治疗甲状腺癌45例,在护理上应用整体个性化的护理对策,把握关键,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术后施行的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李兰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微波联合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143例体会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适宜的治疗方法 .方法 143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为分二组,分别用单纯微波治疗(对照组65例)及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治疗组78例).结果 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各型宫颈糜烂治愈率(94.9%)高于单纯微波治疗(84.6%),有显著性差异(P<0.05),副反应较单纯微波治疗少.结论 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优于单纯微波治疗.

    作者:韩宗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90例脑梗死患者、78例脑出血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广泛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宫颈妊娠致子宫全切手术1例

    患者女,39岁,G6P1,农民.因不规则阴道出血19天,血量增多半天,于2003年9月5日22时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3年7月15日,行经4天干净.8月15日开始阴道不规则出血,少于平时月经量2倍,无腹痛.9月5日下午,阴道出血量突然增多伴血块涌出约600 ml,而急诊入院.查体:T 37℃,P 100次/min,R 24次/min,BP 14.4/7.2 kPa,神清能合作,贫血貌,心肺正常,心率106次/min,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末及,无移动浊音.

    作者:朱锡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加强儿科实习医生医患关系伦理教育的体会

    在医患关系伦理教学中,强调儿科实习中注意处理好医患关系十分必要.因为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儿科实习对许多实习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一关.其面临大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与患儿及其家属的关系,如何让患儿及其家属接受他们,给他们提供实践机会,这对学生在儿科实习能否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鲍作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增强院前急救护理中的法律意识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人们运用途法律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渐成常识,对医疗纠纷、差错事故不再局限于卫生部颁发的事故处理办法,有时还通过民事诉讼的方法来解决,这就要求每位护士应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不能停留在用过去的护理道德观来评价自己的护理行为[1].

    作者:彭小兰;陈小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浅谈老年病人的临床心理特点及护理要点

    当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1],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病人将逐渐增多,只有了解老年病人的临床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为老年病人做好护理工作,促进老年病人的康复.

    作者:杨秀兰;魏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研究进展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是1965年由Urist等人首先从脱钙骨基质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有活性的蛋白质.这种活性蛋白具有使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并进而合成胶原,形成钙化的骨组织能力,因此命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

    作者:房可一;王稚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胃肠道滞留型微粒释药研究概况与中药新剂型

    近年来,复合微粒-微球、微囊、纳米粒及脂质体等在胃肠滞留释药系统中的应用尤为引人注目,已不仅仅局限于延长制剂在胃中的滞留时间,制剂中的微粒单元以独立个体形式分散在胃内,可自由通过幽门,因此可广泛分布在胃肠道内,比单一单元制剂有更长的胃肠道滞留时间、更小的个体差异、更高的局部药物浓度和更好的稳定性.

    作者:魏雁飞;李长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医院的社区职责

    医院历来都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救死扶伤、促进社区群众健康的重大责任.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县、乡、村三级医疗网,对医院的社区职责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该网络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新中国卫生成就的基石.

    作者:朱志忠;董学文;刘朝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吡柔比星腹腔内灌注治疗胃癌癌性腹膜炎

    恶性腹腔积液是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常引起消化、呼吸和循环障碍.积液复发是治疗腹腔积液的主要难题,单纯腹腔穿刺抽液患者多在数日内很快复发,腹腔内灌注抗癌药物是治疗腹腔积液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于2002年5月至2004年10月采用吡柔比星(THP)腹腔内灌注治疗胃癌癌性腹膜炎1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瑞钦;刘月梅;赵素斌;李守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宫颈糜烂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100例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宫颈糜烂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宫颈糜烂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100例,观察手术疼痛程度、术中、术后出血情况、阴道流液时间、术后3个月阴道镜检查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3个月,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为96.15%,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一次性治愈率为89.58%,治疗效果与病变程度有关.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副反应轻、恢复快,是治疗宫颈糜烂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有效方法 .

    作者:王中洁;曹智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临沂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了解临沂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现况,以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方法 随机抽取国有企业30家、集体企业77家、私有企业132家,采用全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表进行逐项调查.结果 职业卫生管理指标合格率、职业病防护设施配备率、有害作业点检测率、检测点合格率、有害作业工人职业性体检率国有企业均高于私有企业;工作场所粉尘、毒物、噪声超标率私有企业均高于国有企业.结论 集体企业和私有企业应作为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

    作者:陈洪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浅谈儿科护士的职业压力与应对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医疗技术、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现代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1],尤其是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的对象大多是不能表达自己痛苦的幼儿及过分疼爱孩子的家长,且儿科疾病大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这就在治疗与护理方面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嘈杂的工作环境、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这些均可成为应激源对护士产生影响.

    作者:毛培红;吕秀玲;丁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谈供应室人员下收下送无菌物品的全程质量管理

    供应室担负着医院各类无菌器械、敷料及物品的供应,供应室管理质量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甚至病人的安危,确保各类无菌物品的质量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核心.供应室无菌物品下送是保证无菌物品不受污染的重要工作,在医院开展整体护理、推行优质服务、实现医院跨越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加强供应室下收下送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是防止无菌物品在下送过程中被污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破裂人工晶体植入分析

    目的 分析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以后的处理方法 及人工晶体植入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2002年至今54例后囊破裂的病人,根据术中后囊膜破口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和植入不同的人工晶体.结果 有40例病人植入后房型晶体,12例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例植入悬吊晶体.病人出院时平均裸眼视力0.5,后期随访,大部分矫正视力达0.8.结论 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只要处理得当,选择合适人工晶体,是可以取得良好视力的.

    作者:吴钦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影响肺结核病人规律服药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影响肺结核病人规律服药的因素及病人服药依从情况.方法 对曾用过抗结核药品的526例肺结核病人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病人规律服药情况及影响因素,评价患者对抗结核正规治疗的认识并总结分析. 结果 病人规律服药率49.4%.影响病人规律服药的因素多为人为的主观因素,并与病人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及对结核病的认知情况相关.结论 加强防痨宣传教育,重视肺结核病人的督导管理,是提高全程、规律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者:崔萍;赵辉;周志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皮下自控镇痛用于晚期癌痛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微量泵皮下自控镇痛术对晚期癌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晚期癌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的肌肉注射镇痛药度冷丁1 mg/kg或吗啡0.1~0.2 mg/kg镇痛和微量泵自控皮下注入吗啡40 mg+咪唑安定20 mg+生理盐水至50 ml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两组镇痛效果,调查病人对镇痛方法 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比较,皮下自控镇痛在治疗后评分和病人满意度优于传统方法 (P<0.01).结论 皮下自控镇痛用于癌性晚期疼痛镇痛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

    作者:孙百华;宋守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明显增加.由于老年人AMI的症状常不典型,临床确诊率低[1].但并发心律失常较为常见,如不及时抢救和治疗,病死率很高.本文对我院1994年3月到2005年12月住院中的184例老年人AMI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情况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高卫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