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研究进展

房可一;王稚英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 growth factor, 转化生长因子, 脱钙骨基质, 组织能力, 活性蛋白, 定向分化, 成骨细胞, 质细胞, 未分化, 提取物, 蛋白质, 超家族, 命名, 胶原, 合成, 钙化
摘要: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是1965年由Urist等人首先从脱钙骨基质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有活性的蛋白质.这种活性蛋白具有使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并进而合成胶原,形成钙化的骨组织能力,因此命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州市乡镇、农村社区临床医学与护理学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湖州市农村社区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的现状,为区域医护人力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湖州市乡镇医院和村卫生室的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普查,数据以软件SPSS12.0.1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农村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临床医生数为1.25,护医比为0.5,并且村卫生室无护理人员,乡镇医院医生学历中专以下者占66.1%,护士中专以下者占84.1%.村卫生室学历均在中专以下.乡镇医院医生职称初级以下者占77.4%,初、中、高级职称之比为38:9:1,护士职称初级以下者占86.8%,护士初、中、高级职称之比为7:1:0.结论 湖州市乡镇、农村社区服务站人员总数配置严重不足,学历水平明显偏低;具有较高职称者比重明显偏小,职称结构不合理.建议:本区域积极做好临床医生及护理人才引进工作;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进修培训;加大本区域内高等医学院校对专科以上临床医生及护理人才的培养;科学制定本区域卫生规划.

    作者:殷淑琴;马亚娜;王春生;叶明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浅谈儿科护士的职业压力与应对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医疗技术、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现代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1],尤其是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的对象大多是不能表达自己痛苦的幼儿及过分疼爱孩子的家长,且儿科疾病大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这就在治疗与护理方面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嘈杂的工作环境、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这些均可成为应激源对护士产生影响.

    作者:毛培红;吕秀玲;丁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以声带麻痹为首发表现的胸部病变的影像诊断

    目的 探讨胸部疾病引起声带麻痹的影像检查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以声带麻痹为首发表现的胸部病变的影像诊断及其方法 .结果 以声带麻痹为首发表现的胸部病变中肺癌18例、胸主动脉瘤8例、转移性病变14例、肺及纵隔结核3例、食管癌11例.大多数病例在胸片上易于发现,但位于主肺动脉窗的在胸片上较难检出;增强CT检查在所有检查病例中都有阳性发现.结论 以声带麻痹为首发表现的胸部病变的诊断中,胸片检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对胸片检查阴性的病例增强扫描是必要的.

    作者:王克善;徐建伟;尹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胃肠道滞留型微粒释药研究概况与中药新剂型

    近年来,复合微粒-微球、微囊、纳米粒及脂质体等在胃肠滞留释药系统中的应用尤为引人注目,已不仅仅局限于延长制剂在胃中的滞留时间,制剂中的微粒单元以独立个体形式分散在胃内,可自由通过幽门,因此可广泛分布在胃肠道内,比单一单元制剂有更长的胃肠道滞留时间、更小的个体差异、更高的局部药物浓度和更好的稳定性.

    作者:魏雁飞;李长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胃癌及癌前病变c-erbB-2、p53和ki-67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c-erbB-2、p53和ki-67基因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96例胃癌组织标本、10例正常胃粘膜、22例萎缩性胃炎、6例慢性胃溃疡伴肠上皮化生标本进行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自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粘膜异型增生到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c-erbB-2、p53和ki-67基因表达不同.在整个胃癌的演变过程中,基因表达是逐渐增强的.在不同阶段,基因表达高低也不一样,c-erbB-2在异型增生和胃癌表达强,高于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在低分化腺癌和高分化腺癌表达率分别是69.2%和32.3%,有显著差异(P<0.05).ki-67在整个胃癌演变过程中的表达是逐渐增强的,而且在未分化癌中的表达高于c-erbB-2和p53.结论 癌前病变和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c-erbB-2、p53和ki-67基因蛋白表达不同.说明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分子水平变化的多个阶段进行性过程.多项基因蛋白检测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更有意义.

    作者:王洪远;许敏;王绍田;郭彦敏;侯素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微波联合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143例体会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适宜的治疗方法 .方法 143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为分二组,分别用单纯微波治疗(对照组65例)及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治疗组78例).结果 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各型宫颈糜烂治愈率(94.9%)高于单纯微波治疗(84.6%),有显著性差异(P<0.05),副反应较单纯微波治疗少.结论 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优于单纯微波治疗.

    作者:韩宗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浅谈老年病人的临床心理特点及护理要点

    当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1],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病人将逐渐增多,只有了解老年病人的临床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为老年病人做好护理工作,促进老年病人的康复.

    作者:杨秀兰;魏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阿托品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抢救有机磷中毒的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品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在抢救有机磷中毒中的价值.方法 52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达阿托品化后,观察组使用微量泵持续静点阿托品,对照组按常规用法间断静推.结果 观察组痊愈26例(96.29%),死亡1例;对照组痊愈21例(84.00 %),死亡4例.观察组无反跳病例,过量3例,量不足1例;对照组反跳3例,过量2例,量不足6例.结论 用微量泵输注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操作简便,易于观察和调整阿托品用量,抢救成功率高.

    作者:陈仁辉;陶福正;吴利云;陈英姿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方法 对25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4.7%(163/252),其中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87.2%,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51.3%;心电图异常的主要表现是ST-T改变,其次是心律失常.结论 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检查应作为一项急诊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王艳;王文;邹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影响肺结核病人规律服药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影响肺结核病人规律服药的因素及病人服药依从情况.方法 对曾用过抗结核药品的526例肺结核病人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病人规律服药情况及影响因素,评价患者对抗结核正规治疗的认识并总结分析. 结果 病人规律服药率49.4%.影响病人规律服药的因素多为人为的主观因素,并与病人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及对结核病的认知情况相关.结论 加强防痨宣传教育,重视肺结核病人的督导管理,是提高全程、规律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者:崔萍;赵辉;周志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于1987年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成功[1].该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冠心病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它是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后的原狭窄部位置入支架,以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改善心肌供血,达到治疗目的.具有效果可靠、手术简便、创伤小的优点.近年来与之相适应的护理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玉珍;代淑艳;赵洪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增强院前急救护理中的法律意识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人们运用途法律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渐成常识,对医疗纠纷、差错事故不再局限于卫生部颁发的事故处理办法,有时还通过民事诉讼的方法来解决,这就要求每位护士应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不能停留在用过去的护理道德观来评价自己的护理行为[1].

    作者:彭小兰;陈小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胃窦癌前哨淋巴结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胃窦癌前哨淋巴结分布规律并探讨其在早期胃窦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对病人行胃癌手术前先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即开腹后在原发灶周围注射亚甲蓝,切除在5 min之内被染色的所有淋巴结),然后行胃切除手术和扩大淋巴结切除术.结果 本组病人30例有29例均找到SLN(成功率为99%),均为幽门下淋巴结(第六组淋巴结),并对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研究,为胃窦癌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参考依据.结论 对于SLN阴性及早期胃窦癌施行D1或D1+切除可获得A级根治度,并通过亚甲蓝术中间接淋巴染色,可提高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和阳性淋巴结清除的绝对数,避免不必要的标准手术,减少并发症.

    作者:任志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90例脑梗死患者、78例脑出血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广泛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提高护患沟通技巧降低护患医疗风险

    我科是新建科室,建科前两年护患纠纷不断,分析原因均是由于护士与病人家属沟通不畅引起.为此我们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带领全科护士学习沟通技巧,将尊重、耐心、诚信和同感心4种沟通技巧运用到不同护理对象身上,既提高了护士的人际交往能力,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达到了将护患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的目的.

    作者:魏红;李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107名学龄前期儿童龋病患病率调查

    龋病是发生在牙齿硬组织上的慢性细菌性渐进性疾病,造成牙齿硬组织的颜色、形态、质地的改变[1],是口腔的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为了解儿童龋病发病情况,做好龋病的预防工作,笔者于2006年10月对宁波市海曙区幼儿园入园儿童的龋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腹婵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2006年麻疹疫情分析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自麻疹疫苗广泛应用后,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1].为及时掌握我街道麻疹疫情的情况,提出科学防控措施,对我街道2006年1~12月报告的104例临床诊断病例、11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共计222例麻疹病例,进行疫情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艳;江志荣;彭伙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医院的社区职责

    医院历来都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救死扶伤、促进社区群众健康的重大责任.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县、乡、村三级医疗网,对医院的社区职责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该网络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新中国卫生成就的基石.

    作者:朱志忠;董学文;刘朝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皮下自控镇痛用于晚期癌痛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微量泵皮下自控镇痛术对晚期癌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晚期癌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的肌肉注射镇痛药度冷丁1 mg/kg或吗啡0.1~0.2 mg/kg镇痛和微量泵自控皮下注入吗啡40 mg+咪唑安定20 mg+生理盐水至50 ml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两组镇痛效果,调查病人对镇痛方法 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比较,皮下自控镇痛在治疗后评分和病人满意度优于传统方法 (P<0.01).结论 皮下自控镇痛用于癌性晚期疼痛镇痛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

    作者:孙百华;宋守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评价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中国气象局2005年职工体检检出的521例高血压患者中,选取89例作为干预对象,男性56例,女性33例,年龄45~68岁.其中高血压Ⅰ级25例,Ⅱ级37例,Ⅲ级27例.进行了包括门诊、咨询、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健康教育形式,以及低盐、低脂、高纤维平衡膳食、控烟、加强运动和改变不良饮酒习惯、心理平衡等各种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并随访1年.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结果 干预后收缩压由(156.5±11.5)mm Hg降至(133.8±8.5)mm Hg,舒张压由(95.7±8.6)mm Hg降至(84.5±6.3)mm Hg(P< 0.01).干预后高血压控制的显效率为62.9%,有效率为23.6%,总有效率为86.5%.结论 社区干预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董仓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