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翠文;杨秀兰;毛铁英
目的 了解湖州市农村社区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的现状,为区域医护人力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湖州市乡镇医院和村卫生室的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普查,数据以软件SPSS12.0.1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农村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临床医生数为1.25,护医比为0.5,并且村卫生室无护理人员,乡镇医院医生学历中专以下者占66.1%,护士中专以下者占84.1%.村卫生室学历均在中专以下.乡镇医院医生职称初级以下者占77.4%,初、中、高级职称之比为38:9:1,护士职称初级以下者占86.8%,护士初、中、高级职称之比为7:1:0.结论 湖州市乡镇、农村社区服务站人员总数配置严重不足,学历水平明显偏低;具有较高职称者比重明显偏小,职称结构不合理.建议:本区域积极做好临床医生及护理人才引进工作;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进修培训;加大本区域内高等医学院校对专科以上临床医生及护理人才的培养;科学制定本区域卫生规划.
作者:殷淑琴;马亚娜;王春生;叶明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适宜的治疗方法 .方法 143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为分二组,分别用单纯微波治疗(对照组65例)及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治疗组78例).结果 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各型宫颈糜烂治愈率(94.9%)高于单纯微波治疗(84.6%),有显著性差异(P<0.05),副反应较单纯微波治疗少.结论 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优于单纯微波治疗.
作者:韩宗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影响肺结核病人规律服药的因素及病人服药依从情况.方法 对曾用过抗结核药品的526例肺结核病人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病人规律服药情况及影响因素,评价患者对抗结核正规治疗的认识并总结分析. 结果 病人规律服药率49.4%.影响病人规律服药的因素多为人为的主观因素,并与病人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及对结核病的认知情况相关.结论 加强防痨宣传教育,重视肺结核病人的督导管理,是提高全程、规律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者:崔萍;赵辉;周志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当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1],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病人将逐渐增多,只有了解老年病人的临床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为老年病人做好护理工作,促进老年病人的康复.
作者:杨秀兰;魏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对武汉市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就医行为的现状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武汉市9个社区的908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 武汉市社区老年人的生活主要靠其亲属照顾,其中64.76%是配偶,26.76%是子女.对于患大病,3.19%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点看病,78.08%选择去综合医院, 10.46%去专科医院,0.99%去私人诊所,2.75%人去药店买药,4.55%采用其他方式看病.影响社区老年人家庭关系的因素有年龄、原职业、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收入、受教育年限和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结论 亲属是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仍有不少老年人就医意识淡薄;社区老年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陈静;张黎明;高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脊髓损伤(SCI)可分为原发性损伤与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主要由于机械压迫、出血所致;继发性损伤主要由于水肿、炎症反应、局部缺血、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脂质过氧化作用、钙离子超载所致.
作者:金传峰;王宁;陈允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以后的处理方法 及人工晶体植入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2002年至今54例后囊破裂的病人,根据术中后囊膜破口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和植入不同的人工晶体.结果 有40例病人植入后房型晶体,12例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例植入悬吊晶体.病人出院时平均裸眼视力0.5,后期随访,大部分矫正视力达0.8.结论 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只要处理得当,选择合适人工晶体,是可以取得良好视力的.
作者:吴钦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的损害情况.方法 分析6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毒后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的变化.结果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心肌酶学在急性期变化明显.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除了出现中毒性脑病以外,还有心肌受损情况.中毒越重,心电图ST-T改变越明显,心肌酶越高.
作者:邹健红;牛海青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胃窦癌前哨淋巴结分布规律并探讨其在早期胃窦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对病人行胃癌手术前先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即开腹后在原发灶周围注射亚甲蓝,切除在5 min之内被染色的所有淋巴结),然后行胃切除手术和扩大淋巴结切除术.结果 本组病人30例有29例均找到SLN(成功率为99%),均为幽门下淋巴结(第六组淋巴结),并对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研究,为胃窦癌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参考依据.结论 对于SLN阴性及早期胃窦癌施行D1或D1+切除可获得A级根治度,并通过亚甲蓝术中间接淋巴染色,可提高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和阳性淋巴结清除的绝对数,避免不必要的标准手术,减少并发症.
作者:任志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供应室担负着医院各类无菌器械、敷料及物品的供应,供应室管理质量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甚至病人的安危,确保各类无菌物品的质量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核心.供应室无菌物品下送是保证无菌物品不受污染的重要工作,在医院开展整体护理、推行优质服务、实现医院跨越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加强供应室下收下送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是防止无菌物品在下送过程中被污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人们运用途法律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渐成常识,对医疗纠纷、差错事故不再局限于卫生部颁发的事故处理办法,有时还通过民事诉讼的方法来解决,这就要求每位护士应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不能停留在用过去的护理道德观来评价自己的护理行为[1].
作者:彭小兰;陈小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90例脑梗死患者、78例脑出血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广泛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在医患关系伦理教学中,强调儿科实习中注意处理好医患关系十分必要.因为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儿科实习对许多实习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一关.其面临大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与患儿及其家属的关系,如何让患儿及其家属接受他们,给他们提供实践机会,这对学生在儿科实习能否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鲍作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了解临沂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现况,以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方法 随机抽取国有企业30家、集体企业77家、私有企业132家,采用全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表进行逐项调查.结果 职业卫生管理指标合格率、职业病防护设施配备率、有害作业点检测率、检测点合格率、有害作业工人职业性体检率国有企业均高于私有企业;工作场所粉尘、毒物、噪声超标率私有企业均高于国有企业.结论 集体企业和私有企业应作为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
作者:陈洪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龋病是发生在牙齿硬组织上的慢性细菌性渐进性疾病,造成牙齿硬组织的颜色、形态、质地的改变[1],是口腔的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为了解儿童龋病发病情况,做好龋病的预防工作,笔者于2006年10月对宁波市海曙区幼儿园入园儿童的龋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腹婵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社区使用手动吸痰器对院前急救的意义.方法 2005年10月~2006年12月在院前急救中使用手动吸痰器30例.结果 27例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时间1~20分钟,3例因痰液粘稠度大改用电动吸痰器.结论 手动吸痰器在院前急救中切实可行,特别在社区,适用于分泌物较稀的患者.
作者:凌淑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而单纯的输尿管息肉临床上少见.我院1991~2005年共收治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息肉患者32例,均经过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旭;翟国炜;袁兆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小肠沙门氏菌是人兽共感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疾病谱可因杆菌血清变种和宿主反应而异,产生从系统感染到胃肠炎一系列疾病[1].伤寒是由小肠沙门氏血清变种伤寒杆菌高侵袭小肠引起的一种系统性疾病[1].是一种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105个菌体就可引起发病,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每年发病率位于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的5~7位[2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伤寒全球年度发生率大约每年1.6亿,死亡约占60万[1].
作者:李妤蓉;马涛;赵金媛;李朝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微量泵皮下自控镇痛术对晚期癌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晚期癌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的肌肉注射镇痛药度冷丁1 mg/kg或吗啡0.1~0.2 mg/kg镇痛和微量泵自控皮下注入吗啡40 mg+咪唑安定20 mg+生理盐水至50 ml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两组镇痛效果,调查病人对镇痛方法 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比较,皮下自控镇痛在治疗后评分和病人满意度优于传统方法 (P<0.01).结论 皮下自控镇痛用于癌性晚期疼痛镇痛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
作者:孙百华;宋守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设立和新生儿抢救技术的进步,使许多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高危儿)生存率提高.但NICU是一种多噪音、强光线、作息时间不规律、侵入性操作频率高、疼痛无法预期、缺乏母子交流的压力环境,是一个潜在的、可能会对高危儿持续造成不良影响的环境,例如,警报信号、呼吸机声音、电话铃声、说话声及脚步声等,以及不同专业人员参与的各种诊疗操作过程,都是对高危儿的不良刺激[1].
作者:陈建华;孟庆梅;陈梦婷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