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敬文;赵晖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胶囊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胃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奥美拉唑40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温胆汤.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6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祝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后期出现肾功能减退,水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功能减退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慢性肾病的治疗过程中,饮食疗法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医食同源的认识源远流长,现对吕仁和关于慢性肾脏病饮食治疗的经验进行总结,旨在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作者:李晓翠;郭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中医、西医治疗方法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用西医的方法治疗,分析两组治疗过程中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见效时间、临床总治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经治疗,西医组有80%症状开始好转,中医组有43.33%症状好转,两组见效速率有显著差异(P<0.5);在经过8周的治疗后,西医组治愈率为70%,中医组治愈率为93.3%,两组治愈率达到显著差异(P<0.5).在并发症方面,中医组并发症出现率为3.33%,西医组并发症出现率为23.33%,达到显著差异(P<0.5).结论 西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见效快,但治愈率低,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虽然见效慢但是治愈率高,且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西医,值得以后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魏绍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选取100例,依据1:1配对法划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接受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护理中.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我国近年来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情况,以便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方案.方法 例举了近年来治疗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针刺治疗、药物治疗及多种治疗相结合的疗效对比.结果 目前临床上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采用的方式方法较多,且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结论 目前多以临床观察研究为主,缺少疗效机制的实验性研究.虽然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仍是中风后遗症的一个治疗难点,故而统一治疗标准、寻求佳的联合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宋雅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此例鼻咽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起病、临床表现、诊断特点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的报道,为早期诊断及治疗鼻咽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收集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此例淋巴瘤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此例以“颈部淋巴结肿大”起病,经历误诊后以病理确诊,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好转.结论 因此应对临床上怀疑为鼻咽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详细询问病史,积极采取必要的检查方法,根据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具体分析疾病的类型.早期发现及恰当的治疗对疾病的预后起到关键性作用.
作者:吕风霞;李慧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对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阴部神经的解剖学研究、阴部神经的定位研究以及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结果 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中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但研究者不多.结论 阴部神经阻滞虽然在肛门直肠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但因定位仪器的限制,目前仍没有广泛开展,有进一步研究并推广的价值.
作者:吴锋;赵斌;王小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电针及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穴位埋线组、西药组3组,分别采用电针、穴位埋线、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共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月经情况,以及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 治疗后电针组与穴位埋线组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治疗后BMI、LH、LH/FSH、T、FINS、HOMA-I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电针组与穴位埋线组BMI、LH、LH/FSH、T改善情况均优于西药组(P<0.05);电针组与穴位埋线组治疗后月经情况及WHR水平明显改善(P<0.05);3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各组间F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穴位埋线疗法不仅能减轻体重,对卵巢功能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在减重、改善月经及性激素水平方面疗效优于二甲双胍,是治疗肥胖型PCOS的有效手段.
作者:蔡贤兵;李亚;王俊玲;曹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情景式教学法在中医急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11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班55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2班57人设为实验组,采用情景式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考核两个班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成绩.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与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P <0.05.结论 情景式教学法比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法能明显提高中医急诊学的教学效果,在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急救操作水平和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方面取得了优势.
作者:贺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桃花膏联合电针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mg iv qd+甲钴胺针0.5mg iv qd+甘露醇注射液250ml vd q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50例加用本院制剂桃花膏外用贴敷及电针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症状及腰椎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桃花膏联合电针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上效果显著,可对其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并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梁文艳;廖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唐宋教授从湿热治疗盗汗的临床经验.方法 运用中医学相关理论的学说,从湿热角度解读盗汗的理法方药.结果 唐宋教授认为湿热是盗汗的主要病机,治宜益气健脾,清热燥湿,方选半夏泻心汤合牡蛎散加减.结论 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凿.
作者:位磊;李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月经过少往往是闭经的前驱症状,影响女性的正常生理及生育功能,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进一步发展形成月经停闭、甚或不孕.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观察导师金凤丽教授运用益肾调肝化瘀序贯分期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临床疗效,为临床分期治疗月经过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益肾调肝化瘀序贯分期治疗.结果 针对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采用本法治疗,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实际治疗中多以一证一方进行治疗,没有更好地反映出动态的调治优势.导师遵循气血盛衰动态变化,结合女性阴血偏不足、血脉多留瘀之实际,采用益肾调肝化瘀序贯分期治疗,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鲁晓玲;高俊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选取儿童支气管哮喘8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西医方案治疗(对照组40例)与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40例)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前两组哮喘发作率无明显差异(P>0.05),组后均有降低,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保障患儿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秦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为改善院内中药制剂五虫溶栓通脉丸的外观性状,在保证容散时限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其毒副作用,提高其配制效率、节省人力物力,需要改进其配制工艺,改革其剂型.方法 通过选用水、面粉、糯米粉三种不同的赋形剂,分别用饮用水、面粉煮糊法和糯米粉冲浆法三种不同配制方法制备的五虫溶栓通脉丸分别在外观、性状、溶散时限等方面研究.结果 三种配制方法中,使用面粉、糯米粉赋形剂制作五虫溶栓通脉丸的外观性状、容散时限等符合要求.结论 五虫溶栓通脉丸的剂型糊丸是佳剂型.
作者:杨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成都中医药大学李培教授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成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第二届十大名中医之一,临床经验丰富,尤擅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现重点介绍李培教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思路及临证经验等方面的认识.
作者:袁嘉仪;李丽贤;罗梦霞;韦长林;李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脾消糖颗粒对糖尿病前期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当中选取1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血糖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健脾消糖颗粒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β细胞功能指数等各项胰岛素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消糖颗粒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素功能各项指标,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预防的一个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彭发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复方补筋片对绝经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绝经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复方补筋片组和壮骨关节丸组,每组30例,通过VAS评分、ISOA评分及改良症状、体征评分进行疗效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4周随访,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ISOA评分、相关症状体征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补筋片及壮骨关节丸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均疗效明显,但以复方补筋片组疗效更优.
作者:林石明;钟树玉;张嵩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升陷汤合苓桂术甘汤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压、心率、左室收缩功能、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和住院天数的影响.方法 80例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升陷汤合苓桂术甘汤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的心功能分级、收缩血压、心率、心脏超声指标和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和住院天数,评估其有效性.结果 升陷汤合苓桂术甘汤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治疗中能够显著升高血压、改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NT-proBNP(P<0.01),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P<0.05),缩短住院日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P<0.05).结论 升陷汤合苓桂术甘汤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的心脏功能,升高血压,缩短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克清;李彦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补肾宁络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口服肾炎康复片;治疗组(30例)口服补肾宁络方,均治疗2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P<0.05).结论 补肾宁络方可有效减少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蛋白尿.
作者:张虹;梁晶;武嘉兴;刘运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心脾两虚证多动症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对照组42例,针灸治疗组43例..针灸治疗组针刺体针耳针治疗,中药组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三周.结果 针灸治疗组疗效优于中药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治疗多动症心脾两虚证疗效显著.
作者:吴西志;吴运畴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