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清;李彦萍
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疗法,以压痛敏感点为主穴(均在肱骨外上髁部,部分在该点远侧约1cm处还有一敏感点),同侧手三里,肘髎为配穴,在主穴上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取穴同治疗组,常规电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VAS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3.8% (51/80)优于对照组的47.5% (38/80),治疗组愈显率86.3%(69/80)优于对照组的70.0% (56/80)(均P<0.05).两组均能明显降低VAS疼痛积分,治疗组VAS疼痛积分较对照组减轻更明显(均P<0.01).结论 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较显著.
作者:邱晓虎;谢晓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寻围绝经期失眠症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法,尽量规避常用镇静安眠类西药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8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运用酸枣仁汤合人参养荣汤加减,煎汁内服配合以心理护理为主的护理.结果 本病80例,痊愈42例,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结论 对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给予中药内服密切配合护理,显著改善了睡眠状况,避免了口服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效提高了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英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脾温肾活血利水法治疗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肾炎舒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健脾温肾活血利水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均有所降低,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 对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应用健脾温肾活血利水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成都中医药大学李培教授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成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第二届十大名中医之一,临床经验丰富,尤擅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现重点介绍李培教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思路及临证经验等方面的认识.
作者:袁嘉仪;李丽贤;罗梦霞;韦长林;李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测定芦荟、苦参2种中草药对大肠埃希菌等5种常见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MH(B)营养肉汤递倍稀释法,分别测定芦荟、苦参对5种常见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二者对5种常见细菌表现出不同抑菌作用,但芦荟的抑菌效果较好,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MRSA有较强抑菌作用,MIC均为15.625μg/ml.结论 芦荟和苦参对5中常见细菌均产生抑制效果,芦荟的抑菌效果更加显著,可为临床治疗由这5种细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梁士兵;王育纯;孙娜;张颖颖;王花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肺炎是指感染细菌,病毒或病原微生物或接触放射线、吸入性异物后,发生在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在内的肺实质炎症.该病起病急骤,以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1].西医主要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但由于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导致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得该病的临床治愈率不断下降.而探究中医在治疗肺炎中的作用很有意义.方法 中医将该病归为“风温肺热病”范畴,中医药以其作用靶点广泛,可同时作用于病原体及微生物的优势,在肺炎的治疗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现以中药治疗肺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验案为例做初步探究.结果 本例中患儿使用中医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中医药在肺炎的治疗中作用值得肯定,日后可行大样本观察验证.
作者:田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自制中药面膜与IPL治疗面部痤疮后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制中药面膜和M-22王者之心光子嫩肤系统对面部痤疮色素沉着的患者进行治疗,中药面膜组每周3次,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IPL组每次治疗间隔4周,4次为1个疗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中药面膜和IPL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疗效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疗效,治疗1个月后中药面膜组疗效优于IPL组,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2%.结论 自制中药面膜与IPL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疗效显著,且中药面膜起效快,周期短,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敬文;赵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前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有效手段,但是术后的高再狭窄率严重制约了其发展,且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因此,如何防治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已成为医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支架术后再狭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显示出了良好的优势,现通过总结导师李庆海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以期在此方面作出一份贡献,造福患者.
作者:郭小乐;谢秋利;宋亚茹;焦丽华;李庆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四逆汤加减治疗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符合心衰(阳虚)[1]诊断标准的病例共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在西医给予补充血容量、强心、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逆汤辨证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补充血容量、强心、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西医治疗,疗程7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2.22%.结论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四逆汤辨证治疗阳虚之心衰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艳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的临床辨证运用,从而扩大本方的应用范围,灵活运用古方.方法 从本方的功效和病机入手,介绍了李廷荃教授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痞症、泄泻、复发性口腔溃疡三个典型病例.结果 半夏泻心汤能够和胃降逆,消痞散结且有清湿热、补脾气的功效.结论 凡符合寒热错杂,气机升降失调所引起的病症,勿需拘于病名,只要从半夏泻心汤的功效和病机为切入点辨证论治就可随症治之.
作者:贺怡然;李延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扶正固本中药防治单倍体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法 我院自2009年9月-2014年10月对32例白血病患者进行非清髓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GVHD防治方法,中药治疗组16例,在常规GVHD防治基础上给予扶正固本中药;对比两组患者移植后血象恢复、嵌合变化以及GVHD发生情况.结果 中药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在移植后造血恢复及移植后供者干细胞植入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治疗组重度GVHD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扶正固本中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移植后机体免疫状态、减少重度GVHD的发生.
作者:田猛;王磊;刘俊玲;乌庆超;范传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美皮康联合疮疡灵粉对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原则.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1月我科52例Ⅲ期压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美皮康组、疮疡灵粉组、联合组,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美皮康组、疮疡灵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组治疗Ⅲ期压疮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舒煜;张珍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总结张骠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经验,张师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与小儿咳嗽病因病机的变化,提出疏风宣肺,降气化痰,利咽止咳三法,以及运用整体观念,注重小儿体质的调整与兼证的治疗,屡获良效.
作者:朱景维;张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伤寒易伤阳气,故临床救阳而远阴;温病易伤阴,故救阴而远阳.故众多医家常常忽略了“伤寒也应护阴,温病亦要救阳”这一重要思路.现从理论上谈及这一思路,望能为众医家提供帮助.方法 以众多医家书籍文献为基础,从理论角度证实“伤寒护阴,温病救阳”的重要性.结果 查阅古今书籍文献后,发现已有许多医家注意此思路并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结论 “伤寒护阴,温病救阳”亦很重要,临床切勿忽视.
作者:赵琳;曾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琥珀散临床治疗寒凝血滞型痛经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元胡止痛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琥珀散加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进行判定.结果 采用琥珀散加减进行治疗痛经,有效率达96.3%,疗效显著.结论 琥珀散临床运用确切,临床疗效突出.
作者:张美英;韩俊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痛风轻组合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诊断的临床病例90例,并要求为48小时内急性发作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治疗1组予痛风轻组合剂(痛风内服方口服配合外用药封包)进行治疗,治疗2组予外用封包治疗,对照组予醋氯芬酸片0.1g,2次/日口服,疗程均为1周,观察痛风轻组合剂、中药封包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0.00%、83.3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治疗1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1组在治疗1周后中医证候积分、积分降幅及伴随症状方面,治疗1组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1),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痛风轻组合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及研究.
作者:钟慧;张丽秀;周兆德;杨应坤;李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脾消糖颗粒对糖尿病前期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当中选取1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血糖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健脾消糖颗粒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β细胞功能指数等各项胰岛素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消糖颗粒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素功能各项指标,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预防的一个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彭发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论证血证论补血理论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疗效突出的原因.方法 分别运用清火补血法,化瘀补血法,补火生血法[1]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结果 运用血证论补血理论(清火补血法,化瘀补血法,补火生血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疗效突出,治愈率较前明显提高.结论 运用清火补血法、化瘀补血法、补火生血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恰对病机,疗效显著.
作者:张金艳;刘素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面瘫八透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对近六年间356例门诊患者采用面瘫八透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临床推广可操作性.结果 总有效率为96.6%,无并发症.结论 周围性面瘫的恢复期治疗中面瘫八透法的透刺针法,疗效肯定,操作简便易推广.
作者:吕靖志;薛景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讨论中医的学科属性和发展方向.方法 通过“科学”“非科学”“伪科学”定义及界定标准的溯源,以及中西医学不同文化基础、哲学基础、认识方法、研究方法的讨论,确定中医的学科属性和研究方向.结果 认为构建在经验总结、演绎推理等“形而上”研究方法上的中医理论体系是不同于建立在“实证”“实验”基础上西医“科学”理论体系的“非科学”理论体系.所以没有必要讨论中医的“科学性”,更不需刻意证实其“科学性”.无论以“伪科学”为由对中医恶意的攻击或迫害,还是以“科学化”名义对中医的善意改造或研究,其实都脱离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属性,都是对中医的伤害,都是不可取的.结论 中医是不同于西医“科学”体系的“非科学”体系.中医必须在自己特有的文化基础上,坚持自身独具的研究方法以保证确切的临床效果,才能够存续、发展.
作者:尹亚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