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晶
目的 研究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选取100例,依据1:1配对法划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接受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护理中.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胫前色素斑的中医内外结合治疗.方法 以通心络配合温经活血熏洗方治疗糖尿病胫前色素斑18例,6周为1个疗程,疗效标准显效:色素斑消退;有效:色素斑不同程度的变淡;无效:色素斑无变化.结果 总例数18例,显效2例(11.11%),有效12例(66.67%),无效4例(22.22%),总有效率77.78%.结论 此方法内外同治,调和气血,通行脉络,肌肤得养而能恢复常色.临床疗效较好,宜于推广应用.
作者:奚治斌;苗梦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测定芦荟、苦参2种中草药对大肠埃希菌等5种常见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MH(B)营养肉汤递倍稀释法,分别测定芦荟、苦参对5种常见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二者对5种常见细菌表现出不同抑菌作用,但芦荟的抑菌效果较好,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MRSA有较强抑菌作用,MIC均为15.625μg/ml.结论 芦荟和苦参对5中常见细菌均产生抑制效果,芦荟的抑菌效果更加显著,可为临床治疗由这5种细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梁士兵;王育纯;孙娜;张颖颖;王花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补肾宁络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口服肾炎康复片;治疗组(30例)口服补肾宁络方,均治疗2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P<0.05).结论 补肾宁络方可有效减少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蛋白尿.
作者:张虹;梁晶;武嘉兴;刘运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眩晕多从肝论治,临证根据病机的异同择用平肝、柔肝、养肝、疏肝、清肝之法,为进一步阐明调肝之法在眩晕治疗中的运用,与同道共同探讨.方法 本文列举从肝论治眩晕验案2则以阐释对于眩晕之病选用调肝之法的疗效.结果 调肝之法治疗眩晕取效甚佳.结论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眩晕属肝所主,治疗当以调肝为要.
作者:辛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与护理干预组(B组)各100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手术结束时进行手足底按摩各10min.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期Sp02下降比例、呕吐发生率、血压及心率变化幅度和苏醒后躁动评分的差异.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复苏期Sp02下降比例、呕吐发生率、血压及心率变化幅度和苏醒后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低(均P<0.05).结论 对进入复苏期的全麻患者进行手足底穴位按摩,不仅能够降低复苏期Sp02下降比例、呕吐发生率、血压和心率,而且还减轻患者苏醒后的躁动、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更为安全、顺利的渡过麻醉恢复期,提高患者的安全度与舒适度.
作者:张传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胶囊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胃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奥美拉唑40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温胆汤.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6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祝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辨体质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中医体质施行不同的护理方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应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除睡眠无较大改善外,日常活动、忧虑、饮食、不适、健康感觉、疾病控制、压力7个维度均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尤其在焦虑、压力及患者的健康感觉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 中医体质辨证施护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江春;胡乃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蒲黄药材的鉴别检验方法,为蒲黄药材提供质量鉴别检验手段.方法 多年来,中药材市场上蒲黄掺伪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药材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健康.文章介绍了蒲黄常见的掺伪现象、正品蒲黄和掺伪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等鉴别方法.结果 这些鉴别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以对常见蒲黄的掺伪进行鉴别检验.结论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正品蒲黄和常见蒲黄掺伪.
作者:张朝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高血压病人占总人口中的比率已经越来越多,由于高压引起或诱发的心、脑、肾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因此血压的管理与控制也极为重要.降压药物不仅要控制好血压,而且要改善高血压症状,中药在此方面有明显优势.方法 中医学虽没有高血压病的病名,但根据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等疾病范畴,并与“胸痹”“心悸”“中风”等也有一定关系.临床上发现很多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多有头痛、头晕、胸闷、心慌、脑鸣、腰酸、小便清长、健忘、思睡、舌质淡、苔白、脉沉细、体胖痰多,腿肿,面部虚浮等症状.虽长期治疗,服各种降压药及中药“平肝熄风、化痰活血、滋补肝肾”之剂,病情却不见明显好转,血压难以控制.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仔细辨证,发现此类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阳虚表现,表现纯虚寒证或上热下寒的证候,辨证分析考虑是心肾阳虚或阳虚肝风扰动.经用温补柔肝之剂,症状可明显减轻,血压也可下降到理想水平,且远期疗效平稳.结果 温阳柔肝法对心肾阳虚、肝风内动型高血压病人疗效确切.结论 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对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长于改善不同证候具有的症状.故中药降压要想取得好的疗效,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分型论治.
作者:刘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中医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评价.方法 试验组应用PBL教学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试卷一考试成绩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试卷二考试成绩试验组好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BL教学法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大大增强.
作者:周丹;葛书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介绍王祥生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辨证论治及用药经验,王祥生主任认为糖尿病肾病为脾肾亏虚,气虚血瘀致病,治疗时注意分期论治及对症论治,效果显著,举验案1则.
作者:侯宇辉;程娜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西咪替丁注射液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Thermo-C18 (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三乙胺溶液(磷酸调节pH值至5.8±0.1)(24∶76),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9nm.结果 西咪替丁进样量在0.1508~1.507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 =0.33% (n =9).结论 该方法准确度、灵敏度及重复性均较好,可作为西咪替丁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逯小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对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阴部神经的解剖学研究、阴部神经的定位研究以及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结果 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中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但研究者不多.结论 阴部神经阻滞虽然在肛门直肠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但因定位仪器的限制,目前仍没有广泛开展,有进一步研究并推广的价值.
作者:吴锋;赵斌;王小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我国近年来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情况,以便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方案.方法 例举了近年来治疗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针刺治疗、药物治疗及多种治疗相结合的疗效对比.结果 目前临床上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采用的方式方法较多,且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结论 目前多以临床观察研究为主,缺少疗效机制的实验性研究.虽然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仍是中风后遗症的一个治疗难点,故而统一治疗标准、寻求佳的联合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宋雅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气阴亏虚证调查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查阅文献和专家问卷法设计调查表.收集2型糖尿病气阴亏虚证185例患者资料,分析其分半信度、同质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结果 调查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正交旋转后提取5个因子,其因子方差累加贡献率为56.65%.结论 2型糖尿病气阴亏虚证调查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是气阴亏虚证的有效测量工具之一.
作者:杨晓南;刘宝忠;闫丽辉;赵铁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中医临床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 将已明确诊断颈椎病的68例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中医饮食护理、中医心理护理、中医辨证健康宣教等中医临床护理.各治疗3个疗程(7d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颈椎病患者的病情恢复水平,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缓解临床症状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对颈椎病康复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苗;谷绍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心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疗程为2周.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9.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炙甘草汤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血、温阳复脉、养心安神的功效,对心悸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世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牟淑敏副教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整理并总结牟教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经验.结果 导师认为该病的发生本质上是肾虚,日久导致脾肾亏虚,冲任失养,阴虚阳亢,腠理不固,迫津外泄,临床上表现为烘热汗出、潮热面红、眩晕耳鸣、神疲乏力等症状,提出以补肾健脾法结合耳穴疗法并辅以心理治疗.结论 牟淑敏副教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崔小可;牟淑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颈椎牵引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1日-2014年6月1日期间,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颈肩综合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床边针灸、拔罐及活血止痛膏外用,中医治疗组配合给予颈椎牵引、穴位敷贴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以及治疗一个月后随访复发情况,并比较.结果 中医治疗组有要效率为96.00%,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00%,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并且中医治疗组复发率为6.10%,常规治疗组复发率为42.28%,中医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劲椎牵引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颈肩综合症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劲椎牵引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方法对颈肩综合症的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钟玉琼;龚友梅;陈燕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