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春;胡乃毅
目的 研究分析颈椎牵引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1日-2014年6月1日期间,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颈肩综合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床边针灸、拔罐及活血止痛膏外用,中医治疗组配合给予颈椎牵引、穴位敷贴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以及治疗一个月后随访复发情况,并比较.结果 中医治疗组有要效率为96.00%,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00%,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并且中医治疗组复发率为6.10%,常规治疗组复发率为42.28%,中医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劲椎牵引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颈肩综合症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劲椎牵引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方法对颈肩综合症的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钟玉琼;龚友梅;陈燕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疗法,以压痛敏感点为主穴(均在肱骨外上髁部,部分在该点远侧约1cm处还有一敏感点),同侧手三里,肘髎为配穴,在主穴上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取穴同治疗组,常规电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VAS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3.8% (51/80)优于对照组的47.5% (38/80),治疗组愈显率86.3%(69/80)优于对照组的70.0% (56/80)(均P<0.05).两组均能明显降低VAS疼痛积分,治疗组VAS疼痛积分较对照组减轻更明显(均P<0.01).结论 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较显著.
作者:邱晓虎;谢晓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针刺联用度洛西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病人原有的用药基础上,给予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剂量为60mg/日,同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配合针刺.主穴:梁丘、曲泉、阳关.(①行痹:配合血海、三阴交;(②痛痹:配合阳陵泉,犊鼻;③着痹:配合阴陵泉、足三里.每天1次,6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天,共4个疗程.疗效标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评估.结果 疗程结束后,未见病例脱落,所有患者均能配合完成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其中,痊愈1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0例,显愈率(痊愈+显效)达70%.结论 针刺联用度洛西汀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但因观察周期较短,样本量偏少,下阶段可进行大样本、多时间点的疗效评定的相关研究.
作者:谢彦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中医临床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 将已明确诊断颈椎病的68例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中医饮食护理、中医心理护理、中医辨证健康宣教等中医临床护理.各治疗3个疗程(7d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颈椎病患者的病情恢复水平,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缓解临床症状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对颈椎病康复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苗;谷绍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多数医家对癫痫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运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搜集相关名医治疗癫痫的文章,总结其治法精要.结果 共搜集20篇相关文献,对其中相关6篇文献进行总结.结论 癫痫的中医辨治从病因论多为风、火、痰,从脏腑论治,风、火多责之于心、肝、肾,痰多责之于脾、肺.癫痫属本虚标实,本虚者责之于脏腑亏虚,标实者责之于风、火、痰.本虚者补脏腑之虚,多以补益肝肾、健脾,标实者祛风、涤痰、泻火.
作者:张珍;杨旭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脾温肾活血利水法治疗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肾炎舒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健脾温肾活血利水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均有所降低,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 对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应用健脾温肾活血利水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讨论中医的学科属性和发展方向.方法 通过“科学”“非科学”“伪科学”定义及界定标准的溯源,以及中西医学不同文化基础、哲学基础、认识方法、研究方法的讨论,确定中医的学科属性和研究方向.结果 认为构建在经验总结、演绎推理等“形而上”研究方法上的中医理论体系是不同于建立在“实证”“实验”基础上西医“科学”理论体系的“非科学”理论体系.所以没有必要讨论中医的“科学性”,更不需刻意证实其“科学性”.无论以“伪科学”为由对中医恶意的攻击或迫害,还是以“科学化”名义对中医的善意改造或研究,其实都脱离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属性,都是对中医的伤害,都是不可取的.结论 中医是不同于西医“科学”体系的“非科学”体系.中医必须在自己特有的文化基础上,坚持自身独具的研究方法以保证确切的临床效果,才能够存续、发展.
作者:尹亚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对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阴部神经的解剖学研究、阴部神经的定位研究以及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结果 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中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但研究者不多.结论 阴部神经阻滞虽然在肛门直肠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但因定位仪器的限制,目前仍没有广泛开展,有进一步研究并推广的价值.
作者:吴锋;赵斌;王小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成都中医药大学李培教授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成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第二届十大名中医之一,临床经验丰富,尤擅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现重点介绍李培教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思路及临证经验等方面的认识.
作者:袁嘉仪;李丽贤;罗梦霞;韦长林;李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肺炎是指感染细菌,病毒或病原微生物或接触放射线、吸入性异物后,发生在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在内的肺实质炎症.该病起病急骤,以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1].西医主要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但由于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导致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得该病的临床治愈率不断下降.而探究中医在治疗肺炎中的作用很有意义.方法 中医将该病归为“风温肺热病”范畴,中医药以其作用靶点广泛,可同时作用于病原体及微生物的优势,在肺炎的治疗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现以中药治疗肺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验案为例做初步探究.结果 本例中患儿使用中医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中医药在肺炎的治疗中作用值得肯定,日后可行大样本观察验证.
作者:田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定坤丹治疗月经过少导致的不孕的疗效.方法 以月经过少的育龄不孕妇女56例为研究对象,月经干净后开始服用定坤丹,每日1丸,每天1次,连续服用至下次月经前14天,连用3~12个月.结果 用药后月经量明显增多为有效,受孕为治愈.治愈率为73.2%,总有效率为85.7%.结论 定坤丹治疗月经过少导致的不孕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建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月经过少往往是闭经的前驱症状,影响女性的正常生理及生育功能,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进一步发展形成月经停闭、甚或不孕.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观察导师金凤丽教授运用益肾调肝化瘀序贯分期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临床疗效,为临床分期治疗月经过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益肾调肝化瘀序贯分期治疗.结果 针对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采用本法治疗,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实际治疗中多以一证一方进行治疗,没有更好地反映出动态的调治优势.导师遵循气血盛衰动态变化,结合女性阴血偏不足、血脉多留瘀之实际,采用益肾调肝化瘀序贯分期治疗,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鲁晓玲;高俊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综述近几年中医药物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回顾分析近几年中医药物治疗D-IBS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章.结果 西医治疗本病缺乏特异性,且存在不良作用较大、病人经济负担较重及停药后易复发等不足.中医治疗本病已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中医药物治疗是解决本病的有效方法,但临床研究仍存许多不足.
作者:王建斌;续海啸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行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并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肝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TC、TG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祖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复方补筋片对绝经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绝经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复方补筋片组和壮骨关节丸组,每组30例,通过VAS评分、ISOA评分及改良症状、体征评分进行疗效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4周随访,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ISOA评分、相关症状体征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补筋片及壮骨关节丸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均疗效明显,但以复方补筋片组疗效更优.
作者:林石明;钟树玉;张嵩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牛阳教授运用石葛汤联合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方法 对牛阳教授20多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心得记录及分析.结果 牛阳教授认为过敏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虽然过敏性鼻炎病因病机复杂且不易治愈,但其基本病机为肺气虚弱,邪热郁肺,故在治疗时强调祛邪固卫,标本兼治,以达到良好效果.结论 石葛汤联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
作者:师小茜;牛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升陷汤合苓桂术甘汤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压、心率、左室收缩功能、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和住院天数的影响.方法 80例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升陷汤合苓桂术甘汤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的心功能分级、收缩血压、心率、心脏超声指标和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和住院天数,评估其有效性.结果 升陷汤合苓桂术甘汤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治疗中能够显著升高血压、改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NT-proBNP(P<0.01),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P<0.05),缩短住院日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P<0.05).结论 升陷汤合苓桂术甘汤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的心脏功能,升高血压,缩短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克清;李彦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介绍王祥生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辨证论治及用药经验,王祥生主任认为糖尿病肾病为脾肾亏虚,气虚血瘀致病,治疗时注意分期论治及对症论治,效果显著,举验案1则.
作者:侯宇辉;程娜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总结张骠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经验,张师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与小儿咳嗽病因病机的变化,提出疏风宣肺,降气化痰,利咽止咳三法,以及运用整体观念,注重小儿体质的调整与兼证的治疗,屡获良效.
作者:朱景维;张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眩晕多从肝论治,临证根据病机的异同择用平肝、柔肝、养肝、疏肝、清肝之法,为进一步阐明调肝之法在眩晕治疗中的运用,与同道共同探讨.方法 本文列举从肝论治眩晕验案2则以阐释对于眩晕之病选用调肝之法的疗效.结果 调肝之法治疗眩晕取效甚佳.结论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眩晕属肝所主,治疗当以调肝为要.
作者:辛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