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体针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疗效分析

杨丽娟

关键词:头体针, 中药, 失眠
摘要:目的 观察头体针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头体针联合中药组(A组),头体针组(B组)和西药组(C组),分别采用头体针联合中药治疗、头体针治疗和西药治疗,观察PSQI评分,统计总有效率.结果 组内各指标治疗前后结果存在差异(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三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存在差异,A组变化幅度大,B组次之,C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82.1%和71.1%,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方法都能改善睡眠质量,但头体针配合中药疗法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李培教授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经验初探

    成都中医药大学李培教授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成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第二届十大名中医之一,临床经验丰富,尤擅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现重点介绍李培教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思路及临证经验等方面的认识.

    作者:袁嘉仪;李丽贤;罗梦霞;韦长林;李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巨刺法结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

    目的 在临床中用巨刺法结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经验公之于众,希望能对临床医生及病人有所帮助.方法 采用先健侧巨刺,后患侧隔姜灸的方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结果 此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具有显著疗效.结论 希望此法多用于临床实践,能对患者有所助益.

    作者:谢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头体针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头体针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头体针联合中药组(A组),头体针组(B组)和西药组(C组),分别采用头体针联合中药治疗、头体针治疗和西药治疗,观察PSQI评分,统计总有效率.结果 组内各指标治疗前后结果存在差异(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三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存在差异,A组变化幅度大,B组次之,C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82.1%和71.1%,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方法都能改善睡眠质量,但头体针配合中药疗法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34例颈椎病患者的中医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中医临床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 将已明确诊断颈椎病的68例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中医饮食护理、中医心理护理、中医辨证健康宣教等中医临床护理.各治疗3个疗程(7d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颈椎病患者的病情恢复水平,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缓解临床症状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对颈椎病康复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苗;谷绍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穴位按摩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与护理干预组(B组)各100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手术结束时进行手足底按摩各10min.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期Sp02下降比例、呕吐发生率、血压及心率变化幅度和苏醒后躁动评分的差异.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复苏期Sp02下降比例、呕吐发生率、血压及心率变化幅度和苏醒后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低(均P<0.05).结论 对进入复苏期的全麻患者进行手足底穴位按摩,不仅能够降低复苏期Sp02下降比例、呕吐发生率、血压和心率,而且还减轻患者苏醒后的躁动、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更为安全、顺利的渡过麻醉恢复期,提高患者的安全度与舒适度.

    作者:张传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RP-HPLC法测定西咪替丁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 建立西咪替丁注射液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Thermo-C18 (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三乙胺溶液(磷酸调节pH值至5.8±0.1)(24∶76),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9nm.结果 西咪替丁进样量在0.1508~1.507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 =0.33% (n =9).结论 该方法准确度、灵敏度及重复性均较好,可作为西咪替丁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逯小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多动症心脾两虚证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心脾两虚证多动症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对照组42例,针灸治疗组43例..针灸治疗组针刺体针耳针治疗,中药组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三周.结果 针灸治疗组疗效优于中药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治疗多动症心脾两虚证疗效显著.

    作者:吴西志;吴运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理虚元鉴》的学术价值

    目的 熟悉古籍,吸取真知,加深对中医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临床辨治水平.方法 通过反复研读《理虚元鉴》,进一步丰富了关于虚劳病症方面的历史知识、经典理论、辨治技巧、实用常见方和预防措施.又通过探索研究、执笔写作.结果 使人懂得了它的历史地位和核心理论,明白了该著作是一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实用性论著,特别是对清金保肺、金行清化(即补肺滋肾)的具体内容有了深刻理解,而且也展示了它对临床多方面的指导作用.结论 此书价值高,不愧为经典.

    作者:屈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辨体质施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辨体质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中医体质施行不同的护理方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应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除睡眠无较大改善外,日常活动、忧虑、饮食、不适、健康感觉、疾病控制、压力7个维度均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尤其在焦虑、压力及患者的健康感觉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 中医体质辨证施护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江春;胡乃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辨证治疗消渴病(糖尿病)33例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行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并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肝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TC、TG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祖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试论中医的科学属性与发展方向(下)

    目的 讨论中医的学科属性和发展方向.方法 通过“科学”“非科学”“伪科学”定义及界定标准的溯源,以及中西医学不同文化基础、哲学基础、认识方法、研究方法的讨论,确定中医的学科属性和研究方向.结果 认为构建在经验总结、演绎推理等“形而上”研究方法上的中医理论体系是不同于建立在“实证”“实验”基础上西医“科学”理论体系的“非科学”理论体系.所以没有必要讨论中医的“科学性”,更不需刻意证实其“科学性”.无论以“伪科学”为由对中医恶意的攻击或迫害,还是以“科学化”名义对中医的善意改造或研究,其实都脱离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属性,都是对中医的伤害,都是不可取的.结论 中医是不同于西医“科学”体系的“非科学”体系.中医必须在自己特有的文化基础上,坚持自身独具的研究方法以保证确切的临床效果,才能够存续、发展.

    作者:尹亚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采用健脾温肾活血利水法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健脾温肾活血利水法治疗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肾炎舒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健脾温肾活血利水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均有所降低,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 对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应用健脾温肾活血利水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析老年骨折住院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骨折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老年骨折住院患者常常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人性化的心理护理.结果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护理措施能使其使其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

    作者:刘兰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BL教学模式在中医眼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中医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评价.方法 试验组应用PBL教学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试卷一考试成绩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试卷二考试成绩试验组好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BL教学法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大大增强.

    作者:周丹;葛书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王祥生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经验

    介绍王祥生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辨证论治及用药经验,王祥生主任认为糖尿病肾病为脾肾亏虚,气虚血瘀致病,治疗时注意分期论治及对症论治,效果显著,举验案1则.

    作者:侯宇辉;程娜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扶正固本防治非清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目的 探讨扶正固本中药防治单倍体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法 我院自2009年9月-2014年10月对32例白血病患者进行非清髓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GVHD防治方法,中药治疗组16例,在常规GVHD防治基础上给予扶正固本中药;对比两组患者移植后血象恢复、嵌合变化以及GVHD发生情况.结果 中药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在移植后造血恢复及移植后供者干细胞植入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治疗组重度GVHD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扶正固本中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移植后机体免疫状态、减少重度GVHD的发生.

    作者:田猛;王磊;刘俊玲;乌庆超;范传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概况

    目的 研究我国近年来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情况,以便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方案.方法 例举了近年来治疗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针刺治疗、药物治疗及多种治疗相结合的疗效对比.结果 目前临床上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采用的方式方法较多,且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结论 目前多以临床观察研究为主,缺少疗效机制的实验性研究.虽然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仍是中风后遗症的一个治疗难点,故而统一治疗标准、寻求佳的联合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宋雅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砭石疗法在胸痹心痛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新砭石疗法在治疗胸痹心痛患者中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新砭石疗法,根据操作标准,选取加热好的砭石在病人相应的穴位上进行护理操作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7.50%,治疗组为9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砭石疗法操作简单安全,不良作用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常桂娟;闫志如;王华静;魏会玉;陈爱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药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

    目前,中医药统计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强调公式推导和运算、理论脱离实践、缺少实习课时及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对此,可从淡化公式推导,理论结合实际,增加软件教学与实习和考核方式多样化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提高中医药统计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春阳;闫国立;王瑾瑾;裴兰英;徐学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冰硼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冰硼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采用冰硼散联合思密达涂抹口腔溃疡患处,每日3次,5天一疗程;观察用药前后溃疡范围和颜色变化以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治愈56例,好转7例,无效1例,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4%.结论 冰硼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简便快捷有效.

    作者:罗铁柱;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