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砭石疗法在胸痹心痛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常桂娟;闫志如;王华静;魏会玉;陈爱莲

关键词:新砭石疗法, 胸痹心痛, 应用及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新砭石疗法在治疗胸痹心痛患者中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新砭石疗法,根据操作标准,选取加热好的砭石在病人相应的穴位上进行护理操作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7.50%,治疗组为9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砭石疗法操作简单安全,不良作用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琥珀散治疗痛经5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琥珀散临床治疗寒凝血滞型痛经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元胡止痛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琥珀散加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进行判定.结果 采用琥珀散加减进行治疗痛经,有效率达96.3%,疗效显著.结论 琥珀散临床运用确切,临床疗效突出.

    作者:张美英;韩俊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颈性头痛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

    目的 总结近6年颈性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并发现问题.方法 回顾近6年关于颈性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结果 中医药治疗方法对于改善颈性头痛的症状疗效肯定,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基础研究薄弱.结论 中医药治疗方法对于改善颈性头痛的症状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同时应加强基础研究.

    作者:潘珊珊;邹俊;丁志清;郭小平;江蓉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论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选取儿童支气管哮喘8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西医方案治疗(对照组40例)与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40例)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前两组哮喘发作率无明显差异(P>0.05),组后均有降低,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保障患儿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秦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论治癫痫略述

    目的 总结多数医家对癫痫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运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搜集相关名医治疗癫痫的文章,总结其治法精要.结果 共搜集20篇相关文献,对其中相关6篇文献进行总结.结论 癫痫的中医辨治从病因论多为风、火、痰,从脏腑论治,风、火多责之于心、肝、肾,痰多责之于脾、肺.癫痫属本虚标实,本虚者责之于脏腑亏虚,标实者责之于风、火、痰.本虚者补脏腑之虚,多以补益肝肾、健脾,标实者祛风、涤痰、泻火.

    作者:张珍;杨旭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BL教学模式在中医眼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中医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评价.方法 试验组应用PBL教学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试卷一考试成绩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试卷二考试成绩试验组好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BL教学法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大大增强.

    作者:周丹;葛书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李培教授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经验初探

    成都中医药大学李培教授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成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第二届十大名中医之一,临床经验丰富,尤擅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现重点介绍李培教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思路及临证经验等方面的认识.

    作者:袁嘉仪;李丽贤;罗梦霞;韦长林;李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头体针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头体针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头体针联合中药组(A组),头体针组(B组)和西药组(C组),分别采用头体针联合中药治疗、头体针治疗和西药治疗,观察PSQI评分,统计总有效率.结果 组内各指标治疗前后结果存在差异(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三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存在差异,A组变化幅度大,B组次之,C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82.1%和71.1%,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方法都能改善睡眠质量,但头体针配合中药疗法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80例

    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疗法,以压痛敏感点为主穴(均在肱骨外上髁部,部分在该点远侧约1cm处还有一敏感点),同侧手三里,肘髎为配穴,在主穴上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取穴同治疗组,常规电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VAS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3.8% (51/80)优于对照组的47.5% (38/80),治疗组愈显率86.3%(69/80)优于对照组的70.0% (56/80)(均P<0.05).两组均能明显降低VAS疼痛积分,治疗组VAS疼痛积分较对照组减轻更明显(均P<0.01).结论 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较显著.

    作者:邱晓虎;谢晓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调经四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08例

    目的 观察调经四温汤加味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给予调经四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西药消炎痛配合中药艾附暖官丸治疗.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6.55%、62%.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调经四温汤加味治疗痛经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

    作者:李洪忠;于金凤;胡成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穴位按摩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与护理干预组(B组)各100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手术结束时进行手足底按摩各10min.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期Sp02下降比例、呕吐发生率、血压及心率变化幅度和苏醒后躁动评分的差异.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复苏期Sp02下降比例、呕吐发生率、血压及心率变化幅度和苏醒后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低(均P<0.05).结论 对进入复苏期的全麻患者进行手足底穴位按摩,不仅能够降低复苏期Sp02下降比例、呕吐发生率、血压和心率,而且还减轻患者苏醒后的躁动、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更为安全、顺利的渡过麻醉恢复期,提高患者的安全度与舒适度.

    作者:张传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目的 对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阴部神经的解剖学研究、阴部神经的定位研究以及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结果 阴部神经阻滞在肛门直肠手术中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但研究者不多.结论 阴部神经阻滞虽然在肛门直肠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但因定位仪器的限制,目前仍没有广泛开展,有进一步研究并推广的价值.

    作者:吴锋;赵斌;王小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 探究中医、西医治疗方法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用西医的方法治疗,分析两组治疗过程中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见效时间、临床总治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经治疗,西医组有80%症状开始好转,中医组有43.33%症状好转,两组见效速率有显著差异(P<0.5);在经过8周的治疗后,西医组治愈率为70%,中医组治愈率为93.3%,两组治愈率达到显著差异(P<0.5).在并发症方面,中医组并发症出现率为3.33%,西医组并发症出现率为23.33%,达到显著差异(P<0.5).结论 西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见效快,但治愈率低,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虽然见效慢但是治愈率高,且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西医,值得以后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魏绍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试论中医的科学属性与发展方向(下)

    目的 讨论中医的学科属性和发展方向.方法 通过“科学”“非科学”“伪科学”定义及界定标准的溯源,以及中西医学不同文化基础、哲学基础、认识方法、研究方法的讨论,确定中医的学科属性和研究方向.结果 认为构建在经验总结、演绎推理等“形而上”研究方法上的中医理论体系是不同于建立在“实证”“实验”基础上西医“科学”理论体系的“非科学”理论体系.所以没有必要讨论中医的“科学性”,更不需刻意证实其“科学性”.无论以“伪科学”为由对中医恶意的攻击或迫害,还是以“科学化”名义对中医的善意改造或研究,其实都脱离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属性,都是对中医的伤害,都是不可取的.结论 中医是不同于西医“科学”体系的“非科学”体系.中医必须在自己特有的文化基础上,坚持自身独具的研究方法以保证确切的临床效果,才能够存续、发展.

    作者:尹亚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盐熨配合中药直肠滴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目的 探讨盐熨配合自拟清脓汤直肠滴入疗法配合药物内服等治疗UC的疗效.方法 将96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及中医辨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以局部盐熨和清脓汤直肠滴入疗法,30天后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3.7%.结论 盐熨配合自拟清脓汤直肠滴入疗法配合药物内服等治疗UC疗效明显,易于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王祥生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经验

    介绍王祥生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辨证论治及用药经验,王祥生主任认为糖尿病肾病为脾肾亏虚,气虚血瘀致病,治疗时注意分期论治及对症论治,效果显著,举验案1则.

    作者:侯宇辉;程娜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李廷荃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临证举隅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的临床辨证运用,从而扩大本方的应用范围,灵活运用古方.方法 从本方的功效和病机入手,介绍了李廷荃教授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痞症、泄泻、复发性口腔溃疡三个典型病例.结果 半夏泻心汤能够和胃降逆,消痞散结且有清湿热、补脾气的功效.结论 凡符合寒热错杂,气机升降失调所引起的病症,勿需拘于病名,只要从半夏泻心汤的功效和病机为切入点辨证论治就可随症治之.

    作者:贺怡然;李延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补肾宁络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30例

    目的 探讨补肾宁络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口服肾炎康复片;治疗组(30例)口服补肾宁络方,均治疗2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P<0.05).结论 补肾宁络方可有效减少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蛋白尿.

    作者:张虹;梁晶;武嘉兴;刘运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蒲黄常见掺伪的鉴别检验

    目的 建立蒲黄药材的鉴别检验方法,为蒲黄药材提供质量鉴别检验手段.方法 多年来,中药材市场上蒲黄掺伪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药材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健康.文章介绍了蒲黄常见的掺伪现象、正品蒲黄和掺伪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等鉴别方法.结果 这些鉴别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以对常见蒲黄的掺伪进行鉴别检验.结论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正品蒲黄和常见蒲黄掺伪.

    作者:张朝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加味全真一气汤配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加味全真一气汤配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1例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西医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中西医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全真一气汤,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评分、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结果 与西医组相比,中西医组心功能改善程度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BNP下降幅度≥30%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 加味全真一气汤配合西药治疗有利于缓解气阴两虚型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状况,因此,加味全真一气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冷安明;杨静;黄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放血疗法治疗顽固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

    目的 观察放血疗法治疗顽固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腘静脉放血3~5ml,一周一次.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6例,显效15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放血疗法能够明显缓解顽固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张志萍;薛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