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囊鞘膜腔结石的超声诊断

穆柯晓;陈芳

关键词:阴囊, 鞘膜腔, 结石, 专题报道, 鞘膜积液, 临床症状, 合并感染, 反复感染, 超声评价, 影像学, 易误诊, 无感染, 漏诊, 局部, 检测, 国内, 方法, 窦道
摘要:阴囊鞘膜腔结石在临床上相对少见,而且容易误诊及漏诊.该病主要临床症状:阴囊局部触及硬结,无感染一般无明显不适,合并感染或鞘膜积液时,出现阴囊坠胀不适,反复感染可形成窦道.目前影像学方法检测该病的报道甚少,国内尚未见到超声评价该病的专题报道.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9例胎盘早剥的诊治体会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起病急而隐匿,病情进展迅速,早期发现及恰当的处理与母婴的预后有密切的关联.

    作者:韩宗芬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子痫性脑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目的 探讨子痫性脑病的磁共振成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子痫性脑病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9例行磁共振成像检查,6例行CT检查,且都有CT或磁共振成像复查.结果 3例CT显示双侧额叶、顶叶及枕叶皮层及白质内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影,3例未见异常.9例磁共振成像显示病灶基本上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多数病灶位于旁正中矢状位、顶枕叶脑实质内;病灶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早期多无明显占位效应.严重者表现为脑室、脑池受压、变小或闭塞;增强扫描多数病灶无明显异常强化;经对症处理后复查示所有病灶几乎完全吸收消失,临床症状也在2周至3个月内部分或完全改善.结论 子痫性脑病有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正确认识这一疾病对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磊;傅晓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重症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

    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310例,其中重症高龄患者60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晓华;吕秀艳;杨妮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40例高龄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高龄化,高龄尿毒症透析患者逐年增多.由于高龄患者生理方面的变化,加之疾病的复杂性,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较一般患者为差.因此良好的护理是提高高龄患者透析效果和生存率的关键.我院于2000年8月-2006年8月共对40例高龄患者进行了血液透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个人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俊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两种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方法准确率的比较

    目的 比较研究ROOT-ZX根管测量仪和X线手感法用于根管测量的准确性.方法 抽取150例根管治疗病例,分两组,在根管预备前分别应用ROOT-ZX根管测量仪和X线手感法进行根管工作长度测量,以此长度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然后摄X线牙片,比较其成功率.结果 用ROOT-X根管测量仪和X线手感法指导的根管充填成功率分别为94.22%和79.1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ROOT-ZX根管测量仪是一种准确率较高的根管长度测量工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为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损害及其对策

    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ycemia,IFG)和糖耐量损害(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都是指患者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之间的一种中问糖代谢状态,又称为糖调节受损,同属于糖尿病前期.众所周知,近年来2型糖尿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大约有70%的IFG和IGT患者终会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

    作者:荣文;蔡凌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提高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血管丰富,无静脉瓣,相互沟通,交错成网,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头皮静脉浅表易见,不易滑动,而且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既不影响患儿保暖,也不影响肢体活动,利于观察和护理,是3岁以内患儿首选的穿刺部位.

    作者:张惠芳;杨拴娥;刘晓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高脂血症与并存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校在职副高及以上教授高脂血症与其并存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某高校2007年5月副高及以上教授体检结果中的高脂血症与并存疾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54名副高及以上教授检出高脂血症82例(32.28%)、脂肪肝68例(26.77%)、肝功能异常33例(12.99%)、高血糖19例(7.48%)、高尿酸血症39例(15.35%)、高血压58例(22.83%)、胆囊结石40例(15.75%)、胆囊炎27例(10.63%)、冠心病20例(7.87%)、肥胖症79例(31.10%).高脂血症组中并存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脂血症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具有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浆OX-LDL水平的作用.

    作者:颜庆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脑复饮、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性脑病临床观察

    新生儿缺氧性脑病,多是由于宫内或产程中出现窒息,致使脑组织缺氧,脑细胞及间质水肿,代谢障碍,从而出现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全身脏器均可有不同程度受损,有的可合并颅内出血和吸入性肺炎,如治疗不当可引起死亡,或出现运动、感觉、听力及智力障碍、癫痫等后遗症[1-2].因此,对本病的早期综合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李殿品;李潇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与护理

    盆腔炎分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是较为严重的妇科疾病,多在产后、手术后、流产后由病菌感染或经期不注意卫生,以及邻近器官疾病如阑尾炎等蔓延所致.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者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如沙眼衣眼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1].

    作者:王秀玲;李青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护士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经标准化测量测得的血压,至少有3次的测量值都》140/90mm Hg才可确定高血压的诊断.

    作者:鞠端芬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为了做好某单位职工的健康体检工作,防治各种疾病.为广大职工提供更有效的预防保健服务,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职业科中毒科于2006年对某单位308名在职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闫玲;陈景秋;杨玉平;张庆;柏地努尔;李理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等治疗效果欠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口服缬沙坦80 mg/d,治疗4-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心胸比、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后心率、心胸比、血压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05),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副作用少,是比较理想的治疗药物.

    作者:王春霞;孙卫东;周发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浅谈社区护理中护患沟通的意义与技巧

    社区护理是一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学科,要求社区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临床护理知识,熟练的护理专业技术,而且要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能广泛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者:谭凤林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36例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治疗效果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36例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发病时间、基础疾病、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性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占医院感染的35.3%,住院时间超过30天者多,占47.2%(17/36).基础疾病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主,死亡率30.6%(11/36).结论 老年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治疗效果差,住院时间长、免疫功能差、原有基础疾病是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彭林强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多巴胺、硫酸镁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3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巴胺硫酸镁联用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2001年2月~2006年2月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解痉平喘、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多巴胺与硫酸镬.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100%,对照组77%(P<0.01).结论 多巴胺、硫酸镁联用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燚;张富强;韩宝强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和人们的健康观发生了变化.健康已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活动的完好状态.医学模式已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多维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作者:张文汉;刘一心;静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4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在产程中的作用以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428例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孕妇(实验组)与同期506例非陪伴分娩孕妇(对照组)比较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结局、产后出血率.结果 实验组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低,产程时间短,新生儿窒息率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有助于降低产科干预率、缩短产程,有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程仁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原发性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是机体自然衰退、老化过程的组成部分,是系统性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即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含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和骨折危险度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

    作者:常辉;郭静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来氟米特的药理特征及临床应用

    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是一种合成的异噁唑类化合物,具有免疫抑制及抗增殖作用,是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于1998年批准上市的新型免疫抑制剂,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99年批准在中国上市.近年来,该药已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其药效持久、疗效确切,且不良作用较轻,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茂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