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调查分析

林国荣;王炜;陈秀英;张六平

关键词:老年人, 认知损害, 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
摘要:目的观察居住在社区中老年人群的认知功能情况,研究认知功能损害发生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在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以分区随机取样法抽取60岁以上老年人做为调查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等对其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完成认知功能评估773人.认知损害130人(16.82%),其中轻度认知功能损害102人(13.20%),中重度认知功能损害28人(3.62%);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重,且女性多于男性;MMSE分值随受教育程度降低而降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损害以记忆衰退为显著.结论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与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关,并以记忆衰退显著.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巨野县民营医院消毒监测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巨野县民营医院发展较快,为了了解民营医院消毒工作现状,我们于2003~2004年连续对我县十一处民营医院进行消毒监测调查.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丁继良;张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调查分析

    目的观察居住在社区中老年人群的认知功能情况,研究认知功能损害发生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在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以分区随机取样法抽取60岁以上老年人做为调查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等对其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完成认知功能评估773人.认知损害130人(16.82%),其中轻度认知功能损害102人(13.20%),中重度认知功能损害28人(3.62%);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重,且女性多于男性;MMSE分值随受教育程度降低而降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损害以记忆衰退为显著.结论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与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关,并以记忆衰退显著.

    作者:林国荣;王炜;陈秀英;张六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计划免疫工作促进作用的探讨

    计划免疫是人类控制疾病有效便捷的手段,它具有服务面广、工作量大、时间持久、技术性强等特点.因此,做好健康教育是巩固计划免疫工作成果、消灭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推动计划免疫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接种率的关键.

    作者:于延玲;朱学莲;王春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颞叶性癫痫的治疗体会和家庭护理

    颞叶性癫痫属局灶性癫痫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意识障碍、醉梦样表现和嗅觉异常等.病因很多包括:脑炎、肿瘤、外伤、动静脉畸形、灰质或白质异位症等.有的也查不出原因,中枢定位是在颞叶或边缘系统.是颞叶或边缘系统中癫痫病灶异常放电所致,多次发作后影响智力和性格.近5年来,笔者采用卡马西平与硝基安定治疗颞叶性癫痫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柏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例重症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分析

    2001年7月~2004年7月,我院收治重症胰腺炎(SAP)患者20例,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俊峰;周晓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

    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连续工作时间长,无规律,而且还是高危区;病毒感染、化学制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及电灼、噪音等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手术室的职业性危害已引起多方面的高度重视,医院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注射疫苗、每年健康查体等.为将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降至低,大限度地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现将手术室存在或潜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进一步强化手术室护士对各种危害因素的认识,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好防护和调节.

    作者:魏代艳;王玉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的X刀治疗

    目的回顾分析100例非小细胞肺癌X刀治疗后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讨论非小细胞肺癌X刀治疗疗效.方法 1998年10月至2002年10月,利用CRT-98体部X刀系统,常规进行体模固定,以3mm或5mm层厚强化CT扫描,3DTPS三维重建,制定治疗计划,采用多角度,非共面,单靶点或多靶点旋转照射,分割6~14次,治疗剂量18~54Gy,肿瘤总效应65~75Gy.结果全组100例获得12~72个月的随访,中位23个月.12个月后CT或MRI复查45例病灶消失占45%,40例病灶缩小或局部纤维化占40%,6例局部复发占6%,11例远处转移占11%;53例症状消失,32例症状减轻,10例症状加重,5例死亡.36个月复查36例CT或MRI显示正常,7例显示局部纤维化或结节状改变,9例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48例死亡.结论 X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为肿瘤提供较准确的治疗剂量,改善并提高此类病人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

    作者:侯建新;李玉报;郝传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窗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6小时内为A组25例;6~24小时为B组35例.A组和B组均快速静脉滴注尿激酶150万U.另设对照组为C组30例,不用尿激酶,其余治疗相同,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并用TCD评价血管再通情况.结果 A组、B组与C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管再通率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异.A、B两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内出血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管再通率两组间无差别(P>0.05).结论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6小时内疗效显著,并发症少,6~12小时溶栓也有明显效果.

    作者:李冬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对烟台地区导致肺癌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烟台地区导致肺癌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综合预防措施.方法对确诊为肺癌的728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空气污染(大气以及室内)、吸烟、营养、遗传因素与肺癌发病密切相关.结论空气污染(大气以及室内)、吸烟、营养、遗传因素是导致肺癌危险因素,并据此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分三个步骤:第一通过炉灶改造和改进通风,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第二戒烟;第三在高危人群中开展化学预防和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作者:赵联伟;谭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的护理及预防

    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虚弱、出汗、震颤、烦躁等低血糖症状,进食后可能缓解,发作时血糖低于2.2mmol/L,有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略高于此水平也出现症状,轻者可以寻求自我帮助,重者昏迷,需立即救治,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作者:靳豫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认识领悟疗法治疗强迫性神经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认识领悟疗法在强迫症治疗中的作用及长期疗效.方法药物合并认识领悟疗法组31例,单一用药组33例,于入组时、治疗6周后、半年后及一年后,分别用YALE-BROWN强迫评定量表、HAMA量表评定病人,并于出院一年后用SDSS量表评定病人.结果合并认识领悟疗法组治疗6周后至出院一年后强迫思维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单一用药组,治疗半年后合并认识领悟疗法组焦虑症状评分较低.出院一年后合并认识领悟疗法组SDSS总分及职业工作因子评分低于单一用药组,提示出院后职业功能较好.结论认识领悟疗法不仅能够减轻强迫症状,而且能够改善焦虑症状,是全面改善强迫症的治疗方法,而且长期应用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李震;刘翠珍;陈洪来;李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lnfarction,AMI)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4例AMI并AF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10min内注入,随后以0.5~1.5 mg/min维持静脉滴注.若AF控制不满意,间隔30min追加75~150mg负荷量,多静脉注射达3次,同时口服胺碘酮.静脉用药2~7(3.24±1.7)d.结果 AF转复率2h内为47.1%(16/34),24h内为70.6%(24/34),48h内为85.3%(29/34),72h内为91.2%(31/34).第一个24h静脉用量为1010~2460(1574±213)mg.治疗期间,5例(14.7%)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减量后心率恢复.4例(11.8%)血压降低,经用多巴胺后,血压上升至正常.结论大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对AMI并AF疗效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及血压变化.用药需强调个体化.

    作者:周凤云;高秀华;朱素娟;史沛霞;王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社区病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覆盖面不断增大,服务的项目也在逐渐增多,如医疗、预防、保健、健康宣传等.同时社区病历资料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建立社区病历档案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杨雅秋;高世洪;丁莲芝;乔艳艳;张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6层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对24例临床病理确诊的、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并薄层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 VR)并与横断位相比较.结果 24例周围型小肺癌的MPR和VR技术在显示肿瘤的基本形态,边缘特征(分叶,血管集束等)叶间裂及膈胸膜的牵拉征,与横断位图像有优势.结论 16层螺旋CT的机器性能及处理技术为肺内早期肺癌的定位、定性提供了更多的有用信息.

    作者:盛蕾;李玉报;马得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快速染色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

    我科采用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对980例门诊就诊患者的白带涂片进行染色检查,检出有病原菌者687例,占70.1%,结果符合临床,染色背景鲜艳、清晰、病原体形态清楚,可在一张片上同时做滴虫、霉菌、淋球菌、加特纳球杆菌、纤毛菌、核异质细胞、癌细胞等多项检查,涂片可短期保存以便复查而建立质控措施等优点,可代替传统方法推广使用,我科2003年应用以来,深受患者、妇科医生和检验人员的欢迎,现将我科的临床应用推广情况及质量控制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梅;尹计宏;孙永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食品防腐剂及其在食品生产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色、香、味及新鲜程度、保质期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添加剂就是为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防腐剂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食品生产中对防腐剂的使用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以下叙述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慕卫平;孙隆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社区高血压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遵医治疗情况,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采用自编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问卷,对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情况调查.结果只有36%患者能做到定期测血压;51%患者能遵医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34%患者能遵医戒除烟酒;52%患者能坚持饮食控制;67%患者能遵医坚持适量运动;23%患者能保持理想体重.患者由于医疗意向不明确,求医行为受条件限制,病情慢性迁延和治疗过程长久难以坚持等因素,致使不遵医行为普遍存在.结论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达到治疗的佳目标.

    作者:吴洪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4例老年重症胆管炎治疗体会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的病死率仍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的同种疾病患者,尤其是非手术病例高达70%.我院1998~2003年共收治ACST 106例,其中60岁以上者24例.治疗情况如下.

    作者:高洪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36例报告

    变应性鼻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数患者用药物治疗可控制症状,但少数患者药物治疗无效.1997~2003年,我们采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3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宁津县不同人群HBsAg携带状况分析

    为了解宁津县不同人群HBsAg携带情况,加强对乙型肝炎的防治,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于2004年1月~2005年6月采集宁津5组不同人群6656例血标本进行HBsAg的检测,对HBsAg阳性标本进一步交HBeAg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贞;徐学廷;刘学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