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银
小儿多动症的诊断主要靠家长学校老师提供的病史,但要考虑动作过多或注意力不集中是病理表现还是儿童个体差异的活泼好动,结合出生史、家族史、环境因素及体格检查情况,是否存在行为冲动和精细动作不协调如反掌、对指试验阳性等.进行全面分析后给予诊断.
作者:王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护士是为病人用药的后环节,也是先获知药物不良反应的第一知情者,她们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现、预防、治疗报告中起着重要作用,就实际工作中如何观察处理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归结如下
作者:李春霞;王霞;陈广家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临床当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如果治疗不彻底,极易转为慢性,根治较困难,特别是用西药治疗,出现细菌耐药性的机率较大,后果不佳.我们采用了醋制(醋蒸)大黄加马齿苋煎剂对84例急性细菌性痢疾进行了观察治疗,单用西药呋喃唑酮、吡哌酸52例作为对照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焦敬利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了解艾滋病在我国蔓延情况,从HIV/AIDS患者自身角度出发来看对防治艾滋病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激发患者自主性的一些基本措施,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黄建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近年来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明,要使高血压病人达到和维持目标血压,一般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导致不良反应增多.为了既能很好控制血压,又能把不良反应降到低水平,施维雅公司通过反复研究和论证,推出了低剂量复方制剂——百普乐(培朵普利2 mg+吲达帕胺0.625 mg).
作者:金仲品;张延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患,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常用的治疗药物为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等,红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代表药物曾广泛应用[1],近年来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Dispersible Tablets)等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断应用于临床,由于克拉霉素作用更强大、副作用更小,临床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作者将克拉霉素分散片和红霉素肠溶片进行观察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钟梅;李文辉 刊期: 2006年第14期
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们应用卡维地洛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66例,取得良好效果,今报告如下:
作者:桑子刚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我们采用中药健脾汤为主添加助消化及胃动力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6例,并与单纯西药组69例对照,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国 刊期: 2006年第14期
1西医治疗1.1药物治疗1.1.1哌醋甲酯又称利他林.口服吸收快,开始剂量每日0.3 mg/kg,无效可逐渐增加量至0.6mg/kg,,大剂量不超过0.8 mg/kg,分两次于晨起和中午口服.一般需服半年至一年,必要时可延长至2~3年.
作者:王晓红;王晓青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尤其是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常在生后1~3个月发病,多伴有颅内出血,死亡率高,幸存者常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自2004年12月以来用维生素K1,预防新生儿出血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鲁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妊高征的手肿大部分属于非凹陷性的,全身皮下组织张力很大,静脉穿刺的常见部位无法进行,频繁的血生化检验及长时间的静脉用药,大血管处(如肘部)不易进行静脉穿刺给药,对于此类病人我常采用手指浅静脉穿刺,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且病人痛苦小,现总结如下.
作者:付霞;张翠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小儿肺炎支原体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不仅好发于年长儿,婴幼儿也有发病,好发年龄提前.由于其肺部体征轻微或缺如,常被漏误诊,从而延误治疗,我科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75例,占同期肺炎总例数的29%,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俊霞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发热的病人我们经常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进行降温,物理降温包括冰敷、酒精擦浴、温水浴等,而在使用物理降温中经常会因各种原因而影响了降温的效果,并出现某些不适或并发症.
作者:展翠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点、难点,患儿见针就哭,挣扎抗拒、大汗淋漓的现象在病房司空见惯.为了减少患儿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便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护理工作量,自2005年1月份开始,静脉留置针在我科已广泛使用,且很受患儿家长欢迎.但由于小儿自身的特点,留置针的保留也是个难题,使用不当可发生一些并发症.本人通过对32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观察、分析,从中总结出影响小儿留置针保留的原因、常见的并发症,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李慧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近年来,现代医学对哮喘的认识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主要为:1.明确了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一种慢性变应性气道炎症,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控制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2.确定了以吸入技术为主的给药方法,不仅起效快、用药方便,而且不良反应少,使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变为可能.3.防治哮喘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规范治疗并实施阶梯疗法.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肛窦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许多肛肠病的原发灶.笔者自2001年起,采用中药配合直肠理疗,治疗肛窦炎15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承和;胡强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天疱疮及类天疱疮是皮肤科的危重病,其特点为在外观正常的皮肤和粘膜上发生松弛性大疱,使皮肤失去正常生理功能,并可伴有内脏损害,病情严重,可危及生命,死亡率一般可达22.5%.中医学又称为火赤疮,中医治疗是在辨证使用中药的基础上,配合较小量皮质类固醇控制病情的治疗方法,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宁兆惠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一项大规模的国际临床研究表明,新化疗方案可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在日前闭幕的第八届世界胃肠癌大会上,专家报告,通过对1002位晚期胃癌病人应用四种不同的化疗方案,结果发现,与传统方案(表柔比星+顺铂+5-氟尿嘧啶)相比,含乐沙定和卡培他滨的新药联合化疗方案,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率——一年生存率由31.7%增至46.8%,并减少骨髓抑制引起的血液系统毒性.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生理和心理依赖,住院治疗戒酒后而复饮.本文对初戒或复戒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探讨预防复饮的措施.
作者:陈桂玲;王明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造成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易出现肺炎、窒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同时易引起患者悲观失望,致使自我生存信心下降,影响脑卒中整个治疗过程,因此必须尽早实施康复训练,改善其吞咽功能,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生存质量.2004年5月至2005年12月,我们对6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邵桂萍;谷晓明;任红梅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