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贺爱妮;王金华
我们三年来运用手法复位经皮顺行丝氏针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16例,9例肱骨干骨折由二甲以上医院保守治疗失败来诊,经过闭合治疗无一例发生骨不连接,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海春;张迪;刘美佳;王宇飞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1].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是0.1%~6.0%[2].如果渗出未被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可造成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坏死,严重者可导致医疗纠纷,因此分析外渗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化疗药物外渗至关重要.
作者:王丽英;王菊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人们对剖宫产切口愈合问题越来越重视.本文就我院三年来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的病因和防治措施.
作者:束萍凤;谢翠红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仙人掌是地球上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也是目前科学家研究发现含化学物质多的植物.仙人掌原产于美洲,种类多达2000种.仙人掌不但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仙人掌已经走上了许多人的餐桌,它的食用价值已经被人们所共识.但是迄今为止仙人掌的临床药用价值却很少见有报道.近年来,我们用仙人掌外敷治疗药物外渗所致局部肿胀疼痛以及继发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高岁兰;赵昕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丙泊酚常用于人工流产手术.近年来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手术日益增多,手术时间是人工流产术的4~6倍,单纯应用丙泊酚用药量偏大,反复给药苏醒时间也延长,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取合用芬太尼的办法,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洪猛;张壮;司小萌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迅速开放气管,建立人工通气是救治急、慢性呼吸衰竭和其他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气管切开方法操作复杂、手术创伤大,危险性大,且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病人恢复.而气管切开再造口可减少呼吸道生理死腔、降低呼吸道阻力、有助于吸痰及机械通气的实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晶;陈美伦;高燕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患者,男,67岁,因胸闷、憋喘、头晕十余年以铸工尘肺,高血压病Ⅰ期入院治疗,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予抗炎止咳降压及活血化淤等治疗,均未发现不良反应,首次应用藻酸双脂钠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其中含藻酸双脂钠100 mg,葡萄糖12.5 g,以60滴/min静滴,输液结束后30 min,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胸闷、烦躁、大汗寒战并全身瘙痒,满布红色丘疹,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四肢厥泠,脉细速,140次/min,血压骤降至60/40 mmHg.疑藻酸双脂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予以高流量吸氧,静脉推注多巴胺、654-2、地塞米松,半小时后患者意识清醒,面色红润,呼吸平稳,四肢温暖,P 89次/分,律规整有力,血压120/80mmHg,皮疹消失.
作者:戚静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老年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人群之一,在进行医疗服务的同时,心理卫生服务也不可忽视.做好心理保健,不仅可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缩短疗程,有助于身体的康复,还有利于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现将几年来对社区425名离退休老年人的观察随访、调查了解的心理特征及心理保健浅述如下.
作者:杜金陵;张瑞颖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大量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心、脑、肾、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严重损害心、脑、肾等主要器官,是造成中老年人病残或病死的主要因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科学、合理选用药物,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血压的波动性,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免受损害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伯桂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对象共65例.取自1999年~2002年因腹泻在本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病人.男38例,女27例,年龄1个月至5岁,其中1岁以下占45例,1~3岁占15例,3岁以上5例.主要症状均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多为40次/天,大便性状改变,呈黄色稀烂便、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伴有发热48例,呕吐30例,腹痛26例;中度失水者39例,轻度失水者22例,重度失水者4例.
作者:易旺东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糖尿病、妊娠、高蛋白及高盐饮食可加重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有资料说明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病率仍在增高,终末期肾衰竭对病人的预后、存活和生活质量均有负性作用[1].因此预防终末期肾衰竭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目标.此种治疗基于一种策略,即肾损害的初期预防和减轻或停止肾衰竭发展的二期预防.为了达到这些治疗目标,通常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本文综述抗高血压药物肾保护作用的机制和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肾病肾保护作用的临床试验证据.
作者:聂秀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蕉城区有24所中、小、幼儿园食堂提供就餐服务,其中有17所学校食堂设有备餐间.为了解学校食堂备餐间的卫生状况,贯彻实施《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及《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我区于2006年10月调查了17间学校食堂备餐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阮周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1 积聚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病证.积和聚有不同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失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
作者:王光辉;王琦;袁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创伤性骨折病人均因意外事故而受伤入院,因其身体致伤变化突然而剧烈,因而会产生很强的生理应激,给机体带来不利影响,使机体的抗病能力降低,使诊疗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如何对创伤性骨折病人进行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做好心理护理,首先要了解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们通过对各种创伤性骨折病人的心理活动特征分析,其心理活动可分8期,然后有针对性的实施各期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罗霞 刊期: 2006年第24期
2001年~2005年,我院共分娩产妇6352例,其中发现产妇乳头平坦或凹陷者221例.平坦和凹陷的乳头,使新生儿不能做到有效吸吮,造成母乳喂养困难,降低母乳喂养成功率,而从市场购买的吸奶器及人工奶头,也不能有效纠正上述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自制乳头助吸器,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爱霞;崔文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先进重症监护仪器的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经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正确治疗,绝大多数都能平稳地度过危险期进入恢复期.据医学统计学资料表明,恢复期对病人的主要威胁是心肌梗塞的再发,因而对心肌梗塞病人及其家属必须加强健康宣教,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方可消除生活中诱发心肌梗塞的因素.
作者:赵惠英;张漪源;刘霞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从众效应(conformity)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在认知上或行动上以多数人或权威人物的行为为准则,进而在行为上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1].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其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从众正效应,二是具有消极作用的从众负效应.积极的从众效应可以互相激励情绪,做出勇敢之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并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反之亦然.在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工作中,我们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充分发挥从众正效应是扩大献血者队伍的有效手段,在无偿献血招募工作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林妍;裴恒;张宇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对结核性胸膜炎与非结核性胸膜炎不易鉴别,2004年1月~2006年8月对在我院住院的95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ADA(腺苷脱氢酶)测定,探讨ADA测定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作者:张茂青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近年来,选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脑梗塞、冠心病已广泛用于临床.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时,通常选用腹壁皮下注射.因为,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病人出现皮肤瘀斑和痛感,造成情绪紧张,影响疾病恢复.为此,我们对注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改进,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喜梅;杜翠兰;高荣慧;亓长梅;范维玲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都发生一系列的根本变化.老年人的用药由于特定的生理、病理条件,及其药效学、药物动力学自成的特殊类型其用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张玮 刊期: 200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