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和医派基本学术观点

关键词:中和, 中医基本理论, 非药物疗法, 药物组方, 行为主体, 四诊合参, 临床信息, 辨证论治, 治疗, 证候, 诊断, 运用, 预防, 医学, 疾病, 采集, 保健
摘要:中医定义:中医,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望闻问切“四诊”为主要手段采集临床信息,通过四诊合参,运用辨证论治诊断疾病及其证候,采用天然药物组方或采用非药物疗法,实施预防、治疗、保健的医学行为主体。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李维芬用温胞饮治疗妇科病的临床经验

    温胞饮出自清代著名医家傅山所著的《傅青主女科》上卷种子篇,是治疗下部冰冷不受孕的著名方剂。李维芬主任医师是山东省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丰富,精研经典,善用古方,在临床中灵活应用温胞饮,对于辨证要点表现为阳虚宫寒征象者,诸如形寒肢冷,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周身乏力,性欲淡漠,夜尿频多,大便时溏,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随证加减,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如不孕症、痛经、妇人腹痛、带下病、经行泄泻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学习借鉴。

    作者:冉雪梦;徐慧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各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 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是一种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的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药物,有助于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方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补肾祛斑汤治疗肾虚型黄褐斑25例

    目的:观察“补肾祛斑汤”治疗“肾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自拟“补肾祛斑汤”;对照组予维生素C片、维生素E胶丸口服。2组均治疗60天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结论“补肾祛斑汤”治疗肾虚型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陆素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自拟增液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症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增液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增液润燥汤1天1剂,分2次水煎口服;对照组给予白芍总苷胶囊,0.6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两组患者的唾液分泌量、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G和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液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刘瑞林;周全;李纪高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由两案引出的对《伤寒论》106、107条之间的探析

    笔者在两个医案的亲身治疗经历中,合理运用了经方桃核承气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效如桴鼓,遂以此而思之,从中探析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106条、107条前后两条条文之间病因病机之联系、症状及用药之异同、临床应用等,感受到了中医经典之博大精深,感悟到了中医经典之魅力与底蕴,从中获益良多,以此指导今后的临床辨证。

    作者:肖存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国家级中医药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CAJCED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AJED )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每月8日、23日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4/R国际刊号ISSN1672-2779。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浮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传统疗法牵引配合中频电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治疗起效及消失时间、治疗前与治疗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起效及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VAS评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P<0.01。以上数据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明显差异。结论浮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张晔;王瑞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以工作坊形式组织《金匮要略》教学的体会

    工作坊( workshop )教学模式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工作坊形式组织《金匮要略》教学,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开阔了眼界,掌握了新知识,提高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能力与知识的融合。以工作坊形式组织《金匮要略》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中医思维,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张皞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临床观察

    由于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呈现着不断发展的趋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上升,人口老龄化情况更加严峻化。老龄化导致老年人数量增大,但是老年人因为自身抵抗力以及行动不便等原因而出现的病痛越来越多,对于大多数老年患者来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老年生活质量。老年股骨颈骨折属于老年患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笔者主要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希望能够为改善该病症的治疗效果提供帮助。

    作者:刘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茯苓琥珀化瘀汤治疗ⅢB 型前列腺炎60例

    目的:研究讨论茯苓琥珀化瘀汤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运用茯苓琥珀化瘀汤治疗;对照组60例,运用盐酸坦索罗新胶囊、舍尼通治疗。两组治疗都以一个月为1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结果两个疗程后,治疗组60例,治愈13例,显效26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60例,治愈7例,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NIH-CPSI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茯苓琥珀化瘀汤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康根水;黄腾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清开灵片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开灵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清开灵片1 g,3次/d,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3次/d。对照组38例:单一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3次/d。两组均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1次/d。连用1周为一疗程,未愈者再用1疗程。同时观察皮损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组治愈时间(7~12) d,平均8d,对照组治疗时间均>12d。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开灵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能缩短疗程,不良反应小,可进一步增强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明翠;邱慧娟;王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斑块形成破裂是其致病的关键环节,是造成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AS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并且缺乏改善AS斑块稳定性的有效药物,而近年来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防治疗效得到肯定。现从斑块的构成、炎症、基质金属蛋白酶等方面,阐述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机制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孙续鹏;朱艳琴;高爱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正交试验优选强心颗粒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我院制剂强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丹酚酸B含量及干膏率为试验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强心颗粒提取工艺。结果强心颗粒佳提取工艺为8倍水,煎煮1小时,提取2次。结论该研究为强心颗粒剂型改革和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徐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半夏泻心汤证治机理及临床运用浅析

    目的:本文旨在阐明半夏泻心汤的证治机理,治法用方特点以及临床加减运用。方法通过查阅原文古籍以及相关文献,并结合梅国强教授在临床上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病的经验进行简单阐述。结果发现半夏泻心汤的病机多宗于寒热互结于心下,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治法上采用辛开苦降,平调寒热,攻补兼施之法。结论在明确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用方特点的前提下,抓其主证并结合实际进行酌情加减,可治疗多种脾胃疾病,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探讨。

    作者:曹秋实;张智华;柳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疏肝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疏肝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疏肝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疏肝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庆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耳穴贴压对缓解阑尾炎术后伤口疼痛及腹胀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耳穴贴压缓解阑尾炎术后伤口疼痛及腹胀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3年9月间,在本院外科进行阑尾炎手术并使用耳穴贴压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6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80例。 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疼痛护理及心理护理为主的细节护理,B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h、8h、12h、24h、36h、72h伤口疼痛程度,术后排气时间,出院时对护理满意度及耳穴贴压的依从性。结果 A组患者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其中术后12h至术后72h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疼痛时间和程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平均时间显著小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3%)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护理非常满意人数显著多于B组,不满意人数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总依从性比较无显著差异,但A组患者完全依从人数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耳穴贴压对于缓解阑尾炎术后伤口疼痛及腹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以疼痛护理及心理护理为主的细节护理可以明显的提升患者对耳穴贴压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玉环;王珊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药内服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外感咳嗽150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2例外感咳嗽的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清金止嗽散及耳穴压豆组150例,止嗽散组40例,桑菊饮组62例,桑杏汤组48例,西药组42例,并以清金止嗽散联合耳穴压豆组为治疗组,止嗽散组、桑菊饮组、桑杏汤组、西药组为对照组,观察五组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结果清金止嗽散及耳穴压豆组、止嗽散组、桑菊饮组、桑杏汤组、西药组的治疗总效率分别为88.9%、70%、75.8%、72.9%、76.2%。各组经统计学处理,清金止嗽散组与各对照组对照,均有明显差异。结论中药内服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明确,适用于治疗岭南地区各型外感咳嗽。

    作者:吴志光;陈永锋;冯劲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噪声性耳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56例可疑噪声性耳聋患者体质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56例可疑噪声性耳聋患者实施中医体质判定。结果9类体质中,特禀质37例(占66.07%),平和质14例(25%),其它体质5例(占8.9%)。结论在可疑噪声性耳聋患者中,特禀质体质占到了大多数,说明噪声性耳聋与特禀体质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吴延涛;封彦蕾;刘锦凤;梁月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三仁汤在小儿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

    三仁汤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创立治疗湿温病的代表方,由杏仁、薏苡仁、白豆蔻仁、滑石、白通草、竹叶、厚朴、半夏组成。具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效。原方主要为湿温病而设,“湿”乃脾土所生,与脾胃系统疾病联系密切。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小儿脾胃病,如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小儿腹泻病、肠系膜淋巴结炎、细菌性痢疾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张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从治未病角度浅谈中风病的一、二级预防

    结合以往对中风病的研究以及临床经验,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浅谈关于中风病的一、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为“未病先防”阶段,主要预防手段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控制可控危险因素;二级预防为“已病防变、预防复发”阶段,预防手段主要为寻找中风病发生的原因,结合中药、针灸等临床方法治疗可逆病因,纠正可干预危险因素。

    作者:刘洁;王宝亮;段枫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