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增液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症32例临床观察﹡

刘瑞林;周全;李纪高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症, 增液润燥汤, 中医药治疗,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增液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增液润燥汤1天1剂,分2次水煎口服;对照组给予白芍总苷胶囊,0.6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两组患者的唾液分泌量、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G和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液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50例

    目的:探析参芪血府逐瘀汤合西药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予以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口服参芪血府逐瘀汤治疗,一剂/天,早晚各服用一次,连续服用一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改变情况以及病情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心绞痛的总有效率达96.0%,优胜于对照组(76.0%),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远远优胜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意义( P<0.05)。结论参芪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具有卓越成效,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中医疗法。

    作者:张根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刘印普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

    肾病综合征病情复杂,迁延难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法众多。中医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方面存在优势,刘印普医师擅于从经典出发,运用中医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从治分三焦、散瘀化痰、重视兼证、敛散结合等方面介绍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遣方用药,擅于运用经方,疗效颇佳,并提出肾病迁延,需长期巩固治疗,以期达到终治愈的目标。

    作者:刘照;刘墨熙萱;刘印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保元汤合真武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保元汤合真武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大连市中医医院心病科病房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中药汤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治疗三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衰临床症状,6分钟步行试验,血BNP指标及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大小。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显示: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并且治疗组血BNP值明显下降,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较前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上升,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明显下降,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元汤合真武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衰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尹小星;周慧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慢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中医体质分型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CPGN)和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了解两组疾病中医体质分布的规律性与差异性。方法将80例CPGN和62例LN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判定体质类型并观察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细化临床分型为肾病综合征组、非肾病综合征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体质分布存在的差异。结果 CPGN 组与 LN 组均以虚性体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为主(>50%),但CPGN患者体质类型以气虚质、阳虚质为主(>20%);LN患者体质类型以阴虚质为主(>2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表现为非肾病综合征CPGN组主要体质类型是气虚质(26.82%),而LN组主要是阴虚质(26.8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CPGN痰湿质比例明显高于 LN组,LN组湿热质比例明显高于CPGN,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中医体质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

    作者:严晓华;金一顺;黄昉萌;吴梦甜;张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耳穴贴压对缓解阑尾炎术后伤口疼痛及腹胀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耳穴贴压缓解阑尾炎术后伤口疼痛及腹胀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3年9月间,在本院外科进行阑尾炎手术并使用耳穴贴压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6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80例。 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疼痛护理及心理护理为主的细节护理,B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h、8h、12h、24h、36h、72h伤口疼痛程度,术后排气时间,出院时对护理满意度及耳穴贴压的依从性。结果 A组患者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其中术后12h至术后72h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疼痛时间和程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平均时间显著小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3%)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护理非常满意人数显著多于B组,不满意人数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总依从性比较无显著差异,但A组患者完全依从人数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耳穴贴压对于缓解阑尾炎术后伤口疼痛及腹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以疼痛护理及心理护理为主的细节护理可以明显的提升患者对耳穴贴压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玉环;王珊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自拟增液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症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增液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增液润燥汤1天1剂,分2次水煎口服;对照组给予白芍总苷胶囊,0.6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两组患者的唾液分泌量、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G和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液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刘瑞林;周全;李纪高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李广文主任医师对重症肌无力的诊治特色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 AChR)抗体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纯西医治疗常出现耐药、无效或病情复发加重及胆碱能危象等,为临床难治疾病。李广文主任医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编著了《重症肌无力中医实践录》一书,确立了中西医,尤其是中医治疗本病的思路和方法。认为“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证”范畴,但须辨证论治。确立了“健脾益气”为中医治疗的根本大法。并在治疗中“方对、药对”并用增强疗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激素减停过程中注意育阴潜阳,提高疗效,预防病情的反复。

    作者:周兴莲;李广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谈四神煎汗法治急性期痛风

    清代鲍相璈《验方新编》明言四神煎治疗鹤膝风。综观四神煎药物组成及煎服法,无特异发汗药物,为何却有“汗出如雨”之功,主要归结于黄芪量大以及煎服法,气足则能祛邪从汗而解,煎服法可助热发汗矣。而四神煎之汗法现广为运用于以膝部病变的痹症,其中以风湿性关节炎为主,但痛风也属痹症,实则对痛风的急性发作期亦有良效。

    作者:杨金蓉;岳仁宋;董久艳;刘秋艳;涂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针刺人迎穴对改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效应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穴对于脑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于针刺前后分别进行TCD(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前后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其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针刺前均有改善,治疗后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人迎穴对椎-基底动脉供血的改善有较明显的效果。

    作者:李云飞;马朝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清开灵与双黄连治疗病毒性感冒的 EA 分析

    目的:分析清开灵颗粒与双黄连口服液治疗病毒性感冒与发热的成本效果比,为临床经济、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院治疗病毒性感冒与发热的患者76例,将其分为清开灵颗粒治疗组与双黄连口服液对照组,运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其进行客观评价。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49%;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在临床缓解患者症状所需的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等治疗有效性评价方面清开灵颗粒明显优于双黄连口服液。在治疗成本上清开灵颗粒略低。结论通过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法分析得出清开灵颗粒是治疗病毒性感冒与发热成本效果比较好的药物,临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田丽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化瘀通络汤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观察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汤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8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较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NIHSS评分分别为(9.2±5.0)分、(9.6±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4.8)分、(13.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明确,能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关战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穴位贴敷缩短药物流产进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缩短药物流产进程的疗效。方法观察药物流产患者164例,对照组82例,治疗组8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主要由当归、三七、川芎、桃仁、红花、炮姜、川牛膝等药物)穴位贴敷治疗。结果164例中4例药物流产失败改为手术终止妊娠,穴位敷贴配合药物终止妊娠能够有效缩短孕囊排出时间,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1)。结论穴位贴敷可缩短孕囊排出时间,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无创、简单、易行、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身体质量指数等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2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分类,所有患者均测量身高、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血清HCY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 IMT)。结果痰湿质、湿热质的患者吸烟多见,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阴虚质、痰湿质患者糖尿病发病多见,与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BMI以痰湿质及湿热质患者较高,与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特禀质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患者的甘油三酯明显升高,与平和质、特禀质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血瘀质、痰湿质、平和质、湿热质患者的总胆固醇明显升高,与气虚质、气郁质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1);痰湿质、血瘀质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与阳虚质、湿热质相比差异显著(P<0.01);血瘀质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与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相比差异明显( P<0.01);血瘀质、痰湿质、阴虚质患者平均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平和质、特禀质、气郁质相比明显增厚( 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体质分类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明妍;李启燕;徐静;张燕;高孝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金樱子对疲劳大鼠免疫细胞共刺激信号通路及免疫平衡作用的研究﹡

    共刺激分子是认识和治疗免疫性疾病的有效靶点。中医理论证明金樱子可以补血易精,减轻或缓解疲劳,本研究运用中医、中药理论探讨金樱子在预防疲劳方面的作用,金樱子以调节机体功能为主而非对抗,这种调节效应具有双向性和整体性。本研究以疲劳大鼠为模型,金樱子作为干预手段,结果发现金樱子可以矫正过度运动导致的免疫失衡,通过提高INF-γ的表达,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这一过程可能与金樱子上调B7-1的表达有关。

    作者:苏利强;曾志强;邹业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桂枝汤及加减方辨析

    通过表证、里证、表里证三证分期法,对桂枝汤及其加减方进行探讨分析。表证以风寒表虚证为主;里证以太阴病及内伤杂病为主;表里证遵“虚人伤寒建其中,实人伤寒发其汗”之原则,表里分治。不管表证或里证,桂枝汤及其加减方均是通过补益中焦脾胃,以达到解肌和营卫,化气调阴阳之目的。桂枝汤及其加减方主要治疗虚证,通过加减亦可用于表实证,或水饮里实证的治疗。治疗范围之广,是仲景其它方剂所无法比拟的。

    作者:王金成;王亚丽;刘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以工作坊形式组织《金匮要略》教学的体会

    工作坊( workshop )教学模式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工作坊形式组织《金匮要略》教学,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开阔了眼界,掌握了新知识,提高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能力与知识的融合。以工作坊形式组织《金匮要略》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中医思维,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张皞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微课在《金匮要略》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微课在《金匮要略》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二年级两个班级,其中一班采用传统教学授课,另一班采用微课授课,课堂结束后以笔试考核形式比较两班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传统授课班学生成绩优良率为52.83%,微课授课班为70%。结论采用微课授课,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作者:李梦华;马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斑块形成破裂是其致病的关键环节,是造成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AS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并且缺乏改善AS斑块稳定性的有效药物,而近年来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防治疗效得到肯定。现从斑块的构成、炎症、基质金属蛋白酶等方面,阐述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机制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孙续鹏;朱艳琴;高爱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葛宝和教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迁延日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难治性慢性胃肠疾病之一。系统总结葛宝和教授针刺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病因上强调脾虚为本,湿热疫毒杂合。结合临床中医辨证分型,从脾入手,标本兼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强调经验穴和特定穴的灵活运用,重视“治神”“守神”,疗效显著。

    作者:王真真;韩晓辉;葛宝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本刊针对个别网站及个人以本刊名义从事非法活动的声明

    凡非本刊版权页上公布之个人网站或下属部门或各地联络站或广告发行站,均与本刊无关,其活动应属假冒本刊名义的非法活动,本刊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权利。同时,敬请读者鉴别,谨防上当。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