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中药饮片使用问题与对策

伞红霞

关键词:中药饮片, 使用, 问题, 对策
摘要:中药饮片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到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文章分析了了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加速康复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索加速康复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办法护理,康复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加速康复办法护理,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良率(93.54%)明显优于对照组(4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护理用于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效果良好,有推广价值。

    作者:薛晓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案的选择等信息资料。结果: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10例(16.67%)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50例(73.33%)患者具有临床症状;52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所占比例为86.67%,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方案患者所占比例。以上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60例患者行子宫肌瘤手术期间,1例患者术后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症状,2例患者术后出现便痛症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3/60)。结论:手术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式。手方案的选择应当根据患者对于生育功能的需求以及子宫肌瘤的严重程度进行合理选取,大限度的保留患者卵巢功能。针对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需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并加以治疗。术后并发症患者因对症治疗,避免影响手术效果。

    作者:罗义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树脂夹板固定外伤松动恒前牙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恒前牙外伤松动患者行树脂夹板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恒前牙外伤松动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牙弓夹板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树脂夹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明显不及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牙龈指数(GI)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恒前牙外伤松动患者行树脂夹板固定治疗,可降低对牙周组织的刺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任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

    文章首先概述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涵义及重要意义,然后分析总结了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探讨了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前景。

    作者:周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做好预防工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60例为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差异对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4大危险因素,分别是腹部脂肪厚度大、手术时间长、生殖道感染、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结论: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田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吞咽有异常当心食管癌

    市民王先生出现吞咽困难,拖了6个多月后才去医院检查,检查下来发现,他患的是食管癌,不得不住院治疗。对此,常州四院的专家表示,吞咽困难是指食物从口腔至胃、贲门运送过程中受阻而产生咽部、胸骨后或食管部位的梗阻停滞感觉。是食管癌常见症状,对任何有吞咽困难者,必须要及早明确是否为癌所致。

    作者:张战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严重口腔颌面创伤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严重颌面部外伤患者治疗后的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心理障碍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2012年期间我院收治的69例口腔颌面严重创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症治疗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用SCL-90症状自评清单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统计评估。结果: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障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相关因子与全国常模间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颌面创伤患者采取治疗及护理手段,减轻其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障碍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如何通过规范制度提高护理临床带教质量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中的后阶段。通过实习,学生初步了解病房护理工作特点、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及护理操作程序等,使之逐步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这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护理技能和形成护理专业态度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角色转换的过度阶段。而临床带教能力及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工作、学习态度和成绩。提高护理临床带教的质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而且可以提高病人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降低医疗事故或差错的发生,降低风险系数。因此,如何提高护理临床带教的质量成为医院和学校共同的目标。

    作者:朱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议中药饮片使用问题与对策

    中药饮片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到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文章分析了了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伞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留置闭式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在胸腔积液行闭式引流术里中心静脉导管的价值与使用,我们发现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中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是非常适宜的,具有并发症少的特点并且安全、效果明显。

    作者:孙良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M2.5对人体的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

    细颗粒物质是大气中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的称呼,按直径的大小分为PM10和PM2.5,其中PM2.5的为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um的颗粒物质,也是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颗粒物质。很多的有害的物质或化学物质都吸附在细颗粒物上,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巨大的毒害作用。

    作者:王玲璐;胡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诊断细菌性肠炎的准确性评价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在诊断细菌性肠炎的准确性,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自我院自2012年3月到2012年11月经过病原学检查已经确诊为细菌性肠炎的患者66例作为治疗组,将另外经检测为腹泻患者的7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的浓度,与阳性判断标准血清C反应蛋白8mg/L来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细菌性肠炎的准确性。结果: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的浓度为(85.7±33.5)mg/L,在66例细菌性肠炎患者中有62例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出现升高,对照组的血清浓度为(5.8±3.2)mg/L,对照组的78例患者中仅有9例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出现升高,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有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细菌性肠炎的准确度为96.88%。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诊断细菌性肠炎有较好的准确性,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薛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论透邪法在温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温病的治疗中,透邪法得到为古今医家的重视,但是全面系统研究透邪法的医家及相关文献较少,本文对透邪法的概念及具体应用形式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唐理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与早期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与早期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相关知识知晓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83%)、相关知识知晓率(86.96%)、用药依从性(89.13%)、康复锻炼依从性(80.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与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用药、康复锻炼依从性,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探讨

    药品经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质量管理,核心思想是“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员参与”,其来源于全过程质量管理。然而,当前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制度不完善、管理事项不协同等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实践就此进行相应探讨。

    作者:刘会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高职院校新生乙肝病毒携带情况及原因调查分析

    目的:为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乙肝防治工作和防治意识,对某高职院校新生乙肝病毒携带情况及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通过对某高职院校大一新生的入学体检报告进行分析和汇总并结合问卷调查,对新生乙肝病原携带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携带原因。结果:共调查4055人,乙肝病原携带者316人,占7.79%,其中,属遗传携带者56人,属慢性乙肝转化者4人,属粘液接触感染109人,属性行为传播11人,属医疗活动感染47人;结论:携带乙肝病毒的主要感染原因为粘液接触传染,其次为母婴或父婴传染、医疗活动感染、性生活感染及乙型肝炎转归等。

    作者:马淑红;范晓玲;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急诊静脉输液室护理纠纷分析及干预

    目的:探讨急诊静脉输液室常见的护理纠纷并提出相关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份~2013年12月份急诊输液室发生的护理纠纷68例,总结分析其原因并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很多,其中发生率超过10%的有护理知识技术不扎实(33.8%)、护患沟通不到位组(29.4%)、医院人力分配不均(11.8%)、护理服务不到位(10.3%);与同组其它项原因相比,护患知识技术不扎实(33.8%)、护患沟通不到位(29.4%)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项原因的发生率,与同组其它项原因发生率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干预对策为:不断提高护理知识技术水平、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合理调整护理人力资源、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等。结论:促成护理纠纷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如果能够在认真分析总结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针对性干预措施,那么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输液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警惕不良商家盯住老年人

    前几年,我认识一个专卖螺旋藻保健产品的女老板,她很热情地请我做嘉宾出席她的公司举办的中老年人养生保健活动。盛情难却,我便拨冗出席。到了会场,我见能容纳5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起先是由穿着白大褂的“名医”、“专家”们给大家做健康科普讲座,紧接着活动主持人邀请几位过去做过局级干部、部队主官的人给大家现身说法,分享服用保健食品后身体带来的神奇变化,然后是免费给众人做体检,“名医”、“专家”们煞有介事地对每一个做体检的老年人或说“你的血脂高”、“你的血压高”、“你的血糖高”、“你的心脏不是很好”。一天的健康科普讲座下来,我发现百分之九十的人身体都有毛病,剩下的百分之十的人虽然没有“中彩”而沾沾自喜,但是“名医”、“专家”来了一句“你们身体内正在潜伏着‘三高’或心脑血管疾病的隐患不可小觑。于是这部分人询问“名医”有药可治吗。紧接着公司派出几十个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满场的叔叔、阿姨亲昵的叫着,兜售着螺旋藻保健品。有的人说:“我兜里没多少钱”,工作人员善解人意般地说:“没事,我提着产品到你家去取。”一场健康科普讲座下来,商家赚个盆满钵溢,不亦悦乎。

    作者:陈家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正确呼气锻炼心肺

    深呼吸可以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自我保健方式之一。想象自己身处鸟语花香之中,被新鲜干净的空气环绕,通过呼吸让身心平静,是多么惬意。不过,每个人都在呼吸,可未必人人会呼吸。这看似简单的一呼一吸,却藏着不少学问。英国一项研究显示,90%以上的成年人都不会有意识地调节呼吸。不少人以为深呼吸就是狠狠吸一大口气,呼气时却不知如何配合,或者耸起双肩、用力吸气和呼气,甚至有人认为深呼吸就是憋气。错误的“深呼吸”方式,不仅让许多人大脑缺氧,容易疲惫,还可能容易诱发疾病。

    作者:王锦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76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76例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到2013年2月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包括显微手术治疗的时机、手术入路、术中和术后的处理。结果:本文76例患者中74例77个动脉瘤采用动脉瘤夹闭术,2例行动脉瘤孤立术,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6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1.32%,死因为孤立术后脑水肿。其余75例患者在经显微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经随访3-10年,均恢复日常工作生活,术后经DSA复查显示动脉瘤夹闭完全。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均安全、有效,尤其是合理的手术措施对颅内动脉瘤包括多发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王建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