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疗效观察

陈祥明;魏林;叶欣;葛忠民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 腹膜后淋巴结, 转移癌
摘要:目的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FEP-BY01型肿瘤超声治疗机对37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84.8%的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100%癌组织B超回声都出现不同程度地增强,治疗后35.1%的患者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失,40.6%无变化,24.3%有不同程度的增大,75.0%的患者治疗后梗阻症状缓解.全部治疗无疼痛,无皮肤灼伤、胃肠道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HIFU是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注射心律平治疗新近发生的房颤护理体会

    我科自1996年至2004年用心律平静推治疗新近24h内发生的房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34例房颤患者,经问诊、体检和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新近24h内发生的房颤,无高血压及预激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Ⅰ~Ⅱ级,近半月内未用过抗心律失常药及洋地黄类药物.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龄26~67岁,随机分为心律平治疗组和西地兰治疗组,两组年龄、性别、治疗前心室率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继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医院听诊器细菌监测分析

    目的为了减少医院感染对密切接触者的听诊器进行细菌监测.方法采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连续采样,采样面积≥10cm22个,用没有含相应中和试剂的洗涤的棉拭子1支采样后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涂擦各5次送检.结果听诊器使用3天其染菌量已超过卫生部规定的普通物体带菌标准(8CFU/cm2).结论听诊器必须定期消毒.

    作者:杜雁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康复护理程序对偏瘫病人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程序的应用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把64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实施四阶段五周的康复护理程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病人上下肢功能和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第1周相比P>0.05,出院前与第1周相比P<0.05,出院前两组相比P<0.01.结论按康复护理程序护理偏瘫病人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王秀荣;于斌;倪爱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应对措施

    由于滥用抗生素,在抗生素使用中盲目追求洋、新、贵,近年来耐药菌株已非常普遍,甚至于世界上产生了超级耐药细菌--不完全耐万古霉素的细菌[1],对公众健康已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对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及应对措施作一简介.

    作者:李芝;贾法玲;徐秀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新生儿期常见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从出生到足28天的婴儿称为新生儿.在新生儿期,经常会出现一些现象,多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儿童的健康愈来愈重视,因此,对新生儿的护理就成为临床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下面是对新生儿期几种常见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作者:虞堃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调查分析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种类及几率.方法凡来我站行人工流产者,我们均按人工流产登记表逐项询问,进行妇科、阴道分泌物和超声检查,并认真登记.术后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复查或电话随访,并认真记录复查及随访情况.结果通过3000例人工流产者进行观察,发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 %,其中术中及术后近期并发症为6.21%,术后远期并发症为5.79%.结论人工流产对妇女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为保护妇女的健康,应坚持避孕为主,努力减少人工流产次数.

    作者:李长翠;吕秀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对临时欠费住院病人的催款与护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费看病是我国病人住院的唯一方法.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既能使病人治好病又能搞好医患关系是广大医护人员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适宜、合理地催款,避免由于催款不良信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及躯体疾病加重[1],也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我们心内科自2004年6~12月共有临时欠费病人660人,经过细心护理,催款后病人未发生严重情绪反应,得到病人及家属好评,体会如下:

    作者:周俊华;李风莲;袁海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自制静脉输液简易小夹板的应用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经常静脉输液而导致手背浅静脉变硬、变细、甚至闭锁,这就使我们经常会用到关节附近的短小静脉进行穿刺.为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有利于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我自制了一种简易的小夹板,经过几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在此向同行们作以下介绍,以供参考.

    作者:刘喜梅;范维玲;纪慧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X-刀治疗老年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报告60例老年性良性前列腺增生(BPH)X-刀(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治疗后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讨论X-刀对老年性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利用CRT-98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常规进行体模固定,以3mm或5mm层厚CT扫描,将影像信息输入治疗计划系统(3DTPS),图像重建,制定治疗计划,采用多角度,非共面,单靶区旋转照射,分割5~6次,以80%等剂量曲线覆盖增生(肥大)的前列腺腺体边缘,治疗总剂量20~25Gy.结果全组60例进行了1~3个月的随访.治疗后1个月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B超复查残余尿30±12ml,较治疗前明显减少;3个月后复查58例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消失,占96.7%,2例有轻度尿频,占3.3%,B超复查10例有少量残余尿,CT复查60例患者均显示腺体缩小或恢复正常,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治疗前28.6±3.0降至9.2±2.0.结论 X-刀治疗BPH能使过度增生的腺体细胞变性坏死,达到消除或缓解尿梗阻症状的目的.

    作者:周传芹;周运生;郝传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女性外阴白色病变与维生素B1、B2缺乏30例分析

    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致病因素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为探索该疾患与体内维生素B1、B2量的关系,我们对3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尿中维生素B1、B2排出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景玲;季金环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丙泊酚配伍米非司酮人工流产150例观察

    人工流产(简称人流),做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已为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我院使用丙泊酚配伍米非司酮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吕彩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吲哚美辛栓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临床常见症状为膀胱阵发性痉挛及尿道或会阴部、小腹部疼痛不适等.2003年10月以来,我们以吲哚美辛栓(消炎痛栓)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痉挛及疼痛患者,临床观察9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越;周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锶-90敷贴治疗毛细血管型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血管瘤是先天性毛细血管增生、扩张的良性肿瘤,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随年龄而增大[1].我科用锶-90敷贴器治疗毛细血管型血管瘤62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蔚然;尚清秀;李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加强护患沟通预防护理纠纷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优化护患关系,避免护理纠纷是提高护理质量和医院整体形象的合理选择.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纠纷发生均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却是微乎其微.因此,我们就5086例患者沟通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晁储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伊曲康唑短程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

    我科自2002年1月~2004年3月,用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短程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亚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山东省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卫生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

    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健康,良好的健康素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发展卫生事业,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卫生水平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学合理地制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卫生指标体系和目标值,不仅可以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医疗卫生的状况和贡献,还可为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子体系一一构建卫生指标体系的研究在目前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作者:刘忠华;毕振强;孙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水痘并发ITP1例分析

    患儿,男,6岁,皮肤皮疹5~6天,呕血半天入院,患儿近5~6天来躯干部出现红色斑丘疹,逐渐波及面部,头皮,四肢远段,瘙痒明显,渐变为疱疹,部分结痂,在外用药具体不详.近半天来出现呕血一次为咖啡样物,伴鼻衄,无尿血便血.查体:T36.5℃ P88次/分 BP13/9kpa患儿面色萎黄,头面部,躯干部可见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双下肢少许出血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软,剑突下压痛明显,肝脾未触及.

    作者:杨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的影响

    目的评估健康教育对精神病人的康复的作用.方法依据自定评估量表对50例住院精神病人的症状、体征及康复状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段及疾病的不同时期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不同.结论健康教育对精神病人的康复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曹迎伟;宋彩云;王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

    癌性疼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临床问题,据WHO统计,每天有350万人蒙受癌痛之苦,在晚期肿瘤中癌痛发生率为80%,可能与肿瘤的直接浸润,尤其对神经的浸润或肿瘤的转移如骨转移、肝转移有关.此外手术、放疗和感染等有时亦可引起疼痛.为使晚期癌症患者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我们于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对收治的228例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莲;丁爱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继发性非酮症高渗昏迷的观察与护理

    继发性非酮症高渗昏迷是脑外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因丘脑下部功能障碍、手术刺激及脱水剂、利尿剂、激素、葡萄糖液的大量应用,而诱发的以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酮体缺乏、以进行性意识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常与原发性昏迷相混淆,处理不当则会出现严重后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牛淑香;毕经芳;薛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