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控制乙型肝炎传播的措施

郑冬梅

关键词:手术室, 控制, 乙型肝炎, 传播, 阳性检出, 乙肝二对半, 择期手术, 阴性, 手术病人, 室内环境, 临床资料, 监测结果, 工作人员, 手术床, 肝功能, 桌面, 随访, 器械, 平车, 检查
摘要:1临床资料我院2000年~2002年对手术病人HBV检查,结果见表1.2监测结果3年来定期对手术室桌面、手术床、平车、器械表面及室内环境的HBsAg的监测未发现有阳性检出,每半年对手术室工作人员做肝功能和乙肝二对半检测,也未发现阳性者.择期手术HBV阴性患者跟踪随访无一例HBV阴性转阳性.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苍山县2003年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2003年伤寒流行规律,以利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全县2003年伤寒疫情报告资料及个案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全县共发生伤寒102例,死亡0例,年发病率为8.65/10万,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季节多发),年龄主要集中在10~45岁,占92.16%.结论苍山县2003年伤寒发病率高、夏秋季节多发等特点,须于夏秋季节前做好伤寒的各项防治措施.

    作者:刘天吉;阚仕英;张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儿添加辅食困难分析

    目的为了解婴儿辅食添加困难的现状,分析可能的因素以及该现象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探讨相关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添加辅食困难的母乳喂养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添加辅食困难的发生率为50%.结论母乳喂养的小儿添加辅食困难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方能解决问题.

    作者:黄淑珍;崔文霞;王玉兰;季冬;赵立梅;贾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食管癌病人放射治疗的操作体会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术前放疗、术后放疗以及单纯性放射治疗等.放射治疗成功的关键除了合理的放疗计划外,重要的莫过于准确无误的放疗操作技术.现将食管癌病人的放疗操作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李龙梅;李建之;张向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神志清醒患者7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在病后第4天开始进行康复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对两组病人治疗4周后进行肌力的比较.结果康复组肌力明显比对照组提高,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康复干预,能明显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作者:冯晓晴;刘喜梅;杨洪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BPM红外光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观察

    BPM红外线治疗仪在治疗宫颈糜烂方面疗效独特,一次治愈率高.我们采用此种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满意,现对我站自2001年12月至2003年12月26日50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王凯平;孙明娥;武金兰;仝爱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倍欣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48例临床观察

    我们应用倍欣联合二甲双胍对48例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观察对象选自我院1999年以来住院或门诊患者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38~66岁,平均57岁,病程平均6.5年,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7年标准,且均为肥胖者(大于理想体重20%,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作者:李寒莉;崔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结肠癌合并穿孔12例治疗体会

    结肠癌并发急性穿孔引起的粪便性腹膜炎,是普外科严重的急腹症之一.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结肠癌并发穿孔12例.除1例家属放弃手术外,11例行急症手术,11例均好转出院.

    作者:胡桂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对40例冠心病心绞痛,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二组78例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2~76岁,平均60.5岁,其中劳力型心绞痛24例,自发性心绞痛10例,混合型心绞痛6例.其中10例为不能耐受静滴硝酸酯类药物所至头疼副作用的患者.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51~74岁,平均59.6岁,其中劳力型心绞痛22例,自发性心绞痛13例,混合性心绞痛3例.

    作者:张传会;蒋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泰安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泰安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以便科学地指导学生保健工作.方法1995年和2003年按有关标准对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营养不良率在13.52%~23.65%之间.2003年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低于1995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上升.营养不良率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而超重率和肥胖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结论预防控制学生营养不良重点是女生,肥胖的预防控制重点是男生.

    作者:刘金英;郑光丽;王进力;丛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前房型人工晶体致角膜失代偿的治疗

    前房形人工晶体,术后并发症较多,以角膜失代偿,大泡性角膜内皮炎常见.现总结2001年12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6例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李智生;乔喜斌;孙勇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静脉全麻下行葡萄胎刮宫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葡萄胎的治疗主要靠刮宫,均采用电吸引术,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大出血、急性肺栓塞、子宫穿孔等.开展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葡萄胎刮宫术,减轻了患者刮宫时的痛苦,现将配合葡萄胎刮宫术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景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输卵管妊娠的病因及诊治进展

    输卵管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孕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在异位妊娠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有些新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阐述.

    作者:王凤红;王希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24例不规则绝经后阴道出血诊治分析

    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较常见的症状之一,阴道出血的原因很多,流血量可多可少,流血的部位可来自外阴、阴道和子宫.本文对224例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进行分析.

    作者:马彩腾;金锦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笑气镇痛分娩临床应用观察

    随着医学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减轻分娩的痛苦,引起了国内外麻醉医师及产科医师的关注,使许多镇痛方法得以在产科临床开展应用.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笑气镇痛分娩,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邵明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并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近年来药物流产在临床的应用,给终止早孕的孕妇带来了福音,但药物流产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阴道流血时间较长(有些20~30天),不全流产及流产失败继续妊娠等弊病.所以仍有大部分孕妇选择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术时给受术者带来或轻或重的疼痛,我们在人工流产中采取一种简便易行的镇痛方法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屈兴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鼻中隔粘膜固定器的设计及应用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在临床上鼻中隔偏曲手术仍应用传统方法,指套油纱填塞鼻腔,固定中隔粘膜.其缺点是:油纱指套填塞鼻腔,影响各鼻窦口引流,并可引起耳鸣及眼部不适等症状.为了改进此方法,我科于2001年开始在临床上试用自行设计的鼻中隔粘膜固定器,效果满意,并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ZL02341137·6.现介绍如下:

    作者:乔建华;付刚;刘广芬;朱晓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多发1家系

    患者,男性,75岁,因贫血三个月,大便带血二个月,加重伴低烧10天入院,经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加之病理报告,确认为:直肠癌.家系调查:该家系4代共¨人,有9男2女,其中4人患4个部分2种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均为男性,见表1.

    作者:沈贞;胡月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探讨

    新生儿HIE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也是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因素.我院儿科自1998年2月~2003年1月共收住168例HIE,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方案探讨总结如下:

    作者:魏月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护患产生法律纠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医学与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经济意识不断增强,病人在就医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医疗纠纷也逐年增多,其中与护理相关者占了较大的比例.特别是新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院的医疗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理应成为医疗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根据工作中有时存在的某些问题和法律纠纷事例,就护患纠纷产生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肖富香;解玉萍;李树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P-选择素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P-选择素属于细胞粘附分子中的选择素家族,合成并贮存于静息的血小板a颗粒、内皮细胞的Weibel-PaIade体.P-选择素介导的细胞粘附是机体正常防御和生理止血得以存在和维持的重要基础,但内皮细胞及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持续或增强又可导致组织器官炎症免疫损伤及缺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选择素作为一种细胞粘附分子其重要的触发作用,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血小板之间的粘附,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造成心肌细胞损伤,甚至出现无复流现象[1].

    作者:张向鑫;李庆浩;李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