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致胸腔积液42例误诊分析

常宏;沈潮芝

关键词:肝硬化, 性胸腔积液, 肝病史, 临床资料, 住院病人, 诊断标准, 饮酒史, 饮酒量, 年龄, 男女, 病例
摘要:我院自1993年9月~2003年9月共收治肝硬化住院病人488例,其中42例有肝源性胸腔积液,占8.6%.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34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4.25:1.年龄26~72岁,平均48.9岁.20例有饮酒史,酒龄18~35年,饮酒量200~450ml/d.既往有乙肝病史25便,占59.5%,丙肝病史4例占6.5%.本组病例均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1].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方法选择260例剖宫产手术孕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130例采用镇痛泵经硬膜外腔匀速注入芬太尼及布比卡因等复合液,对照组130例术后拔管,疼痛时肌注盐酸哌替啶.观察产妇情绪、泌乳始动时间、产后24小时内血清泌乳素(PRL)、泌乳量.结果镇痛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产妇情绪安定、PRL、泌乳量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有利于提高和促进母乳喂养.

    作者:林玉秀;宋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病因治疗对小气道病变患者肺功能转归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气道病变常见病因及对因治疗的意义.方法根据不同病因,将310例患者分为感染组(A)、吸烟组(B)、过敏组(C)和原因未明组(D),分别观察病因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并对未愈患者中80例跟踪随访.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后FVC、FEVI,统计学均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A组160例中有效率63.1%,治疗前后V50、V25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115例中戒烟者有效率25%,戒烟与未戒烟者V50、V25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9例中有效率55%,V50、V25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D组26例,未经处理,观察半年后3例恢复正常.总有效率41%.对未愈者中80例随访,有4例发展为COPD,5例肺功能恢复正常,余71例无变化.结论小气道病变尽早针对病因治疗,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对避免以小气道重塑为主的不可逆病变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颖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探讨

    新生儿HIE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也是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因素.我院儿科自1998年2月~2003年1月共收住168例HIE,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方案探讨总结如下:

    作者:魏月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体会

    极低出生体重儿生活能力低,死亡率高,成活者往往有智力发育落后或其他后遗症,因此,极低出生体重儿存在的护理问题多,护理难度大.自2002年1月以来,我院采用全方位护理的方法,提高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

    作者:李召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铸造嵌体冠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我们往往碰到牙体缺损严重需做冠修复的牙或要做固定义齿修复的基牙,临床牙冠特别短,固位力特别差,若普通全冠修复常常会因修复体松动、脱落而失败.笔者采用铸造嵌体冠来修复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吕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的护理

    急性放射性肺炎,多发生于肺癌放疗后的6周左右,放疗即将结束.但实际上肺在照射30~40CDY后肺就会呈现急性渗出性炎症.但临床上病人大多不产生症状.此时若合并感染即可出现高热、咳嗽、咳痰、胸痛、气短、呼吸困难、缺氧等一系列症状.据有关文献报道:肺癌实施放射治疗病人,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为16.7%.如果治疗不当可导致病人死亡.

    作者:张元娜;周春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婚前体检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分析

    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预防保健,阻止乙肝病毒的传播,降低发病率,促进后代的优生是婚前查体的宗旨,但是,我国目前婚前查体一般不查两对半,笔者以为,HBsAg在人体存在和消失的规律尚未被完全认识,我国目前的做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乙肝的各种症状了解的也不够深入和细致.

    作者:高爱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72例分析

    目的探讨保留肛门手术(sphincter saving resection,SSR)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0月72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保肛手术66例一期愈合,6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结论保肛手术应综合分析判断,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慎重选择病例,适当提高保肛手术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刁玉平;齐峰;高颖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切除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1例

    患者,男,55岁,因发现腹部包块3年来诊,3年前发现左侧腹部有一拳头大小包块,无疼痛,活动,后逐渐增大,并出现腹部撑胀感及腹部疼痛,食欲好,大小便正常.

    作者:张成峰;赵和庆;刘选平;陈立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教育

    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公认糖尿病不是唯一病因所致的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症,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目前糖尿病治疗强调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的原则.但作为糖尿病患者本人或易患人群,应该怎样从一般治疗、饮食治疗、体育锻炼、口服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方面采取个体化保健方案,是所有糖尿病患者深感困惑的问题.

    作者:任伟丽;任冬梅;冯仰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谈城镇社区妇幼保健管理

    加强城镇社区妇幼保健管理,对保障社区妇女儿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如何加强社区妇幼保健管理的作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增柏;刘群;边爱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近年来,大量资料显示,由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所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为给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对184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药敏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利福平、地塞米松、冰片加入肤轻松软膏中治疗肛门及会阴区湿疹4O0例疗效观察

    用利福平、地塞米松、冰片加入肤轻松软膏中治疗肛门湿疹40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0例中,男性268例,女性:132例,年龄11~70岁,以16~50岁患者居多,病程1~2周,痔瘘术后并发湿疹75例,肛瘘术后38例,肛周脓肿术后139例,合并阴囊及阴唇湿疹55例.

    作者:何峰;乌尔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食管癌病人放射治疗的操作体会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术前放疗、术后放疗以及单纯性放射治疗等.放射治疗成功的关键除了合理的放疗计划外,重要的莫过于准确无误的放疗操作技术.现将食管癌病人的放疗操作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李龙梅;李建之;张向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健康体检15145例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及防病意识地不断加强,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人们地关注.现将我院2002年集体体检人数15145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包卫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男性性传播性疾病防治分析

    性传播性疾病主要是指通过性接触而传播引起的一些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寄生虫七大类.笔者从2002年以来,对来站治疗的40例男性性传播性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的疾病进行治疗随访调查情况如下:

    作者:巩传富;孙宏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儿添加辅食困难分析

    目的为了解婴儿辅食添加困难的现状,分析可能的因素以及该现象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探讨相关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添加辅食困难的母乳喂养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添加辅食困难的发生率为50%.结论母乳喂养的小儿添加辅食困难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方能解决问题.

    作者:黄淑珍;崔文霞;王玉兰;季冬;赵立梅;贾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改良式输卵管结扎术960例分析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输卵管结扎术又是节育中一项重要措施,手术的方法很多,我们行改良式输卵管结扎术960例,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作者:李翠英;董丽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微量平板法检测ALT在健康查体中的应用探讨

    ALT测定是饮食行业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中必不可少的项目,过去我们检测ALT是用试管法操作,然后再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判定结果.该法费时费力,又费试剂,不适应大批量ALT的筛查工作.为改进这种局面,我们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和有关的文献报告[2],采用微量平板法对从业人员ALT进行筛查,并与试管法进行比较,其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赵岩;秦瑛;李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P-选择素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P-选择素属于细胞粘附分子中的选择素家族,合成并贮存于静息的血小板a颗粒、内皮细胞的Weibel-PaIade体.P-选择素介导的细胞粘附是机体正常防御和生理止血得以存在和维持的重要基础,但内皮细胞及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持续或增强又可导致组织器官炎症免疫损伤及缺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选择素作为一种细胞粘附分子其重要的触发作用,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血小板之间的粘附,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造成心肌细胞损伤,甚至出现无复流现象[1].

    作者:张向鑫;李庆浩;李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