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郝模;刘鹏程;吴红辉;屈卫东;姜庆五;陈家应;李程跃
目的:分析2000—2012年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用泰尔指数对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0—2012年期间,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总量逐年上升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地区间差异是资源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视卫生资源纵向整合,推动卫生人才双向流动,全面推进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缩小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差异。
作者:刘稳;李士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和卫生资源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国家学术类科技期刊。杂志开设“医改纵论”、“医院管理”、“医疗保险”、“公共卫生”、“社区农村”等栏目,适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广大管理人员、卫技人员、医学院校师生等人员阅读,也欢迎上述相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踊跃赐稿。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华东某省实现“十二五”期间“期望寿命增加1岁”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工作策略。方法:收集华东某省2011—2015年人口预测资料、1950—2010年分年龄组的人口、发病和死亡数据资料,利用简略寿命表法、时间序列分析等思路和方法,分析2010—2015年间期望寿命的变化幅度,明确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改变防控工作力度,预测实现规划目标的可行途径。结果:自然趋势下,华东某省2010—2015年期望寿命将增加0.86岁,距规划目标还有0.14岁的差距;通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整体加强0.3%、心脏病防控加强8%、脑血管病防控加强6%、肿瘤防控加强6%、意外伤害防控加强4%等途径可弥补0.14岁的差距,实现规划目标。结论:加强慢性病和意外伤害防控是未来期望寿命再提升的主要源泉和途径。
作者:邱晓辉;王颖;刘鹏程;汪华;汤善健;屈卫东;蒲川;郝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经济社会转型和生活方式转变,引发我国慢性疾病高流行、高死亡率,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负担,成为我国重大公共问题。慢性疾病的风险因素管控还没有得到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识,对国民健康的危害还在持续增加。并从战略、策略和路径选择上,为我国慢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的管控提供政策建议。
作者:饶克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提出对公立医院横向医疗资源整合的整体设计:整合的目标为对具有相同资产权属、相同能级的公立医院中的医疗资源进行统筹安排,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适合进行横向整合的情况是拥有优势资源的医院与资源相对薄弱的医院之间整合资源,实现强弱互补。横向整合中的关键问题为利益分配机制,人事制度、资产归属、管理体制、绩效评价。提出上海市级医院横向医疗资源整合的适宜模式为学科整合、人才整合、科研平台建设、信息共享、设备共享、委托检验检查和集团化采购的建议。
作者:赵蓉;杨佳鸿;杨丽;高解春;郑培永;杜宁;何萍;应晓华;张璐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刊讯2014年,我社组团参与了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新闻报刊管理处指导,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和上海出版物编校质量检测中心联合举办的“2014年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我社操仪同志荣获个人优秀奖(共30名)。2014年,上海市期刊协会开展了第五届上海市期刊优秀工作者的评选活动。共有100余家期刊主办单位推荐了174位同志参加评选。经评选,我社张伊人同志荣获“第五届上海市医学类期刊优秀工作者”称号。2015年,杂志社所有同仁也将再接再厉,不断提高编校质量和期刊水平,更好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张伊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上海市发革委近日公布了《上海市2015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今年将协调推进5项重点改革和深入推进13项专项改革,主要内容见表1。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方法与路径,从而有效控制成本。方法:引入作业成本理论,结合某医院成本核算的实际情况,运用实地调研法、专家咨询法,尝试在公立医院开展项目成本核算,构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模式。结果:通过项目成本核算,为某医院提供及时、准确的成本信息,找到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结论:提出综合医院医疗服务项目作业成本核算系统的实施方案,不但对该医院未来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有很好的实践指导意义,也能为政府的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及制订预算补助标准提供参考依据,而且对国内同类型医院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也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作者:周海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聚焦依法推进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别从加快出台基本医疗卫生法、依法制定区域卫生资源配置规划、依法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及依法促进医药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探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潜在重点领域,为我国在“十三五”期末能实现基本医疗卫生全覆盖的医改预期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袁素维;马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就上海市医疗技术培训的现状进行描述,指出上海市医疗技术培训存在已有培训基地仍无法满足医疗技术规范化的要求、缺少科学完善的培训基地管理制度、缺乏对新技术的规范培训、多为“拿来主义”等问题,并提出加快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培训管理制度等建议。
作者:贾怡蓓;张晨;颜世洁;蔡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定量测算传染病、慢性病、意外伤害、孕产妇疾病等主要疾病死亡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变化归因,明确各类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方法:收集华东某省1950—2010年分年龄组的人口和疾病死亡数据资料,借鉴归因分析的思路,形成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归因的测算思路,分析1950—2010年、预测2010—2020年主要疾病死亡的变化归因。结果:以2010年为基准年份,1950—2010年间,传染病、慢性病、意外伤害、孕产妇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归因分别为63.967%、1.255%、14.327%和1.371%;预测2010—2020年,上述4类疾病归因分别为1.551%、-125.049%、12.917%和0.098%,慢性病逐渐由“正归因”转变为“负归因”。结论:传染病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下降明显,慢性病的“负归因”程度逐渐加剧,论证了慢性病将是影响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
作者:王颖;郝模;刘鹏程;吴红辉;屈卫东;姜庆五;陈家应;李程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薪酬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符合我国西部农村基层卫生特点的相关薪酬建议。方法:选取青海和广西4个县的34所乡镇卫生院及其中213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采用描述、单因素分析、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西部调查地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2012年的年均薪酬水平为36483.13元、年平均薪酬从2008年到2012年增加了12730.43元。薪酬整体满意度为(2.83±0.59)分,薪酬满意度4个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薪酬水平满意度低(2.79±0.51)分,薪酬结构/管理满意度高(3.11±0.65)分,薪酬提升满意度(2.96±0.55)分和福利满意度居中(2.98±0.59)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编制床位数”是薪酬满意度的负向影响因素,“乡镇卫生院人员核定编制数”及“月均出院人数”为正向影响因素,以上几项因素在西部地区特定条件下分别对不同薪酬满意度维度产生了显著影响。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大针对西部地区基层农村卫生人员的财政支付力度,以提升现况低下的薪酬满意度水平,使卫生人才能够留用在基层。
作者:张宏;陈哲娟;赵虹;刘金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介绍了江西省瑞金市开展医疗保险工作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指出经过努力,瑞金市已经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为主,多种保险为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但仍存在工伤保险参保扩面难度大、居民医保参保扩面工作进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要加大医保宣传工作力度、强化工伤保险工作、加强基金征缴,切实保障参保对象的医疗待遇等措施。
作者:钟惠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明确全民免费医疗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要实现的全民免费医疗目标进行界定。通过总结各国实行免费医疗的先进经验和我国的探索现状,为我国的全民免费医疗提供借鉴。分阶段对我国全民免费医疗进行目标分析,并为终实现全民免费医疗提出建议。
作者:常璇;李晓露;马东平;尹爱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从“大卫生、大预防”的视角,运用期望寿命表法、数学模型构建等方法,探索了“疾病预防—降低发病/患病—减少死亡—期望寿命提升”的定量关系,形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对期望寿命提升贡献的测算思路、步骤与具体方法,为各地测算疾病防控工作的贡献提供了方法学支撑。
作者:李程跃;郝模;曾伟;汪华;梁鸿;周志俊;胡志;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疾病预防控制对人群期望寿命的贡献研究”课题概述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等。研究综合运用寿命表法、去死因期望寿命表法、归因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旨在明确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期望寿命提升的贡献,为公共卫生领域中,准确把握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风险、明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战略重点等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郝模;王颖;李程跃;汪华;吴红辉;邱晓辉;林尚立;汤善健;屈卫东;姜庆五;陈文;陈英耀;梁鸿;周志俊;傅华;马安宁;刘鹏程;曾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医院病人安全氛围评价与医院质控管理和病人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浦东新区7所区属公立综合性医院进行医院质控管理状况调查、病人满意度调查和病人安全氛围调查,收集医院质控管理状况、病人满意度水平和员工对病人安全氛围评价的资料;利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医院病人安全氛围评价与医院质控管理和病人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有良好病人安全氛围的医院,质控管理较强,病人满意度水平高。结论:医院应营造良好的病人安全氛围,以加强质量管理,终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李明;蔡美玉;周萍;贺晓燕;俞步青;孙昕;薛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良好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将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服务意识及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医疗事故、纠纷的发生率,直接影响到医院未来的发展。在前期对浦东新区公立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焦点组访谈,提出了浦东新区公立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方案。此建设方案不仅为浦东新区改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了决策信息,也为我国其它地区改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顾建钧;贺晓燕;李明;蔡美玉;俞步青;孙昕;薛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分析和对比国外全科医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全科医师制度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服务能力不足,健康守门人作用不明显,管理政策尚欠完善,信息协作渠道有待通畅等方面。探讨我国提升全科医师地位的可行策略,包括加强政策导向,将双向转诊纳入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评,适当限制和优化公立医疗机构结构,建立全科医师长效机制等措施。
作者:朱有为;柏涌海;王胜军;孙金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刊讯推进医药分开,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是当前医改的重要内容。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在所有参与改革的公立医院中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为借鉴国际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经验,进一步加强学习与交流,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于2015年3月4日举办了第二十四期论坛暨上海卫生管理战略系列研讨会,主题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美国医改及医生付费机制。主办方特邀碧迪医疗(BD China)全球支付费政策高级总监Michael Reiner和艾薇乐尔医疗(Avalere Health)副总裁Kathy Hughes来沪到会,分别作了“美国医疗体系现状及政策进展”和“美国医生付费机制”的主题演讲。
作者:焕庭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