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脐疗配合电磁波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张莲;刘颖

关键词:脐疗, 电磁波, 荨麻疹, 风寒型
摘要:目的:观察脐疗配合电磁波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为A组(脐疗加TDP照射)、B组(脐疗)、C组( TDP照射)、D组(空白组)。各组治疗均隔日1次,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同时予玉屏风胶囊口服。采用标准计分法评估治疗前与4周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在改善风团、瘙痒等症状方面A组优于B组、C组、D组;A、B、C、D四组疗法均有疗效,A组疗效优于B组、C组、D组,B组与C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脐疗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益肾健脾法减少曼月乐不良作用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中药益肾健脾法在减少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治疗后宫腔内放置曼月乐引起的不规则阴道流血的不良作用的作用。方法调查我院2014年1月1日—2015年1月29日间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行保守手术并在术后放置“曼月乐”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单纯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组各40例,观察其在放置曼月乐后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情况。结果放置曼月乐后加用中药组比不使用中药组,在不规则阴道出血持续天数、不规则阴道流血持续月数、阴道流血量( ml,称重法)、突破性阴道流血的有无、突破性阴道流血的次数等均有明显减少。结论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治疗后宫腔内放置曼月乐,可以加用中药“自拟益肾健脾汤”,可以缓解不规则阴道流血的不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哲晶;陈丽笙;李小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眼睑肌阵挛失神误诊1例分析

    目的:分析眼睑肌阵挛失神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1例误诊为结膜炎及抽动障碍的EMA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5岁,因反复发作性眨眼9个月就诊。曾在外院先后诊断为结膜炎、抽动障碍,予针对性治疗无效,遂就诊于我处。经细致查体及行相关医技检查后确诊为EMA,予德巴金、拉莫三嗪、中药汤剂等综合治疗,临床发作完全消失。结论眼睑肌阵挛发作临床上相对少见,症状多较轻微,发作时间短暂,并且短暂失神发作仅在一些特定场合才可被观察到,所以易被漏诊、误诊;缺乏对EMA的认识、诊断思维局限、未行特异性医技检查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赵伟;张喜莲;彭博;马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王晞星教授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经验总结

    皮肤瘙痒症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严重危害。王晞星教授重视使用经方辨证论治,善于临证加减,基于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机,分别采用养血祛风、清热除湿、调和营卫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对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特点以及典型医案等方面作详细论述。

    作者:张玉卓;李宜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腺苷及其受体与针刺镇痛的相关性研究

    腺苷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通过与不同受体亚型结合,在体内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A1受体与腺苷在体内亲和力高,A2a受体、A3受体虽与腺苷亲和力不如A1受体,但在痛觉信息的传递和调节过程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腺苷及腺苷A1、A2、A3三类受体的分布、作用及相关神经肽的关系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探讨针刺镇痛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郭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诊治结核病的优势

    通过阐述结核病的病源、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主要症状、辨证论治。提出中西医结合诊治结核病,别开生面地提出结核病全新的辨证论治思维方法,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与经验方相结合。即区别于中医对结核病传统的宏观辨证又区别于西医单纯的辨病,提出临床诊疗中选择具有抗结核菌作用、抗纤维化、提高免疫力、保护肝肾功能等作用的中药或者含有这些成分的中成药。引证了使用中药冬虫夏草、白及、百部、甘草、五味子、鳖甲、丹参、黄芩、黄芪、熟地黄、当归等作用机理。

    作者:王永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排石汤联合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09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的11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排石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其中显效41例,有效1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6.79%其中显效32例,有效11例。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排石汤联合单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艳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苍龟探穴”结筋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结筋点对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症状及膝关节功能的改善;观察苍龟探穴法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手法操作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经筋理论,运用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轻重程度评分、VAS疼痛测定量表评分、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分值。结果苍龟探穴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结筋点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苍龟探穴针法对患者膝关节疼痛缓解效果、对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结论苍龟探穴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结筋点是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范洪力;陈锦辉;柯斌霞;陈颖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耳穴联合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耳穴贴压联合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1例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为32例和29例。治疗组服用中药方剂温胆汤加减配合耳穴贴压,对照组服用西药艾司唑仑,两组均治疗一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89.65%,两组总有效率相当,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用耳穴贴压联合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疗效确切,不良作用小,无成瘾性,无宿醉现象,能被大多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卓彩琴;周卫国;蒋巧燕;胡彦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研究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进行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配合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及4周的SNOT-20量表和WHOQOL-BREF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NOT-20量表和WHOQOL-BREF量表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治疗后1周及4周观察组的两个量表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均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相对更好,可用于配合本类患者的手术治疗。

    作者:林玲玲;林少雄;程耿斌;蔡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壮骨止痛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下丘脑瘦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壮骨止痛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下丘脑瘦素及其受体的影响,探讨其抗骨质疏松机制。方法72只200 g左右的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抽出假手术组12只,造模组60只,造模组采用双侧去卵巢法造模,假手术组只切除卵巢周围相应质量的脂肪。造模成功后,造模组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壮骨止痛方高剂量组(13.2 g/kg)、中剂量组(6.6 g/kg)、低剂量组(3.3 g/kg)和戊酸雌二醇组,每组12只。术后第5天开始药物干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纯净水,持续13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骨密度和下丘脑Leptin含量及OB-Rb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下丘脑Leptin及OB-Rb含量显著降低,骨密度显著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壮骨止痛方各剂量组大鼠OB-R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骨密度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促进OB-Rb蛋白表达,可能是壮骨止痛方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易仲媛;甘国兴;李劲平;郭小玲;饶剑花;RAO Jianhua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5例特殊类型耳前瘘管的诊治及护理干预

    目的:提高对特殊类型耳前瘘管的诊断及治愈水平,探究护理干预在特殊类型耳前瘘管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自2010年以来,我科收治的5例特殊耳前瘘管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科学而认真的诊断,进行系统的抗感染治疗。结果5例特殊类型耳前瘘管患者,经过切开引流治疗后切口一期愈合,3例行择期手术切除术,2例选择其他医院手术。结论应注意耳前瘘管的特殊性,仔细查找原瘘口,减少误诊率,提高特殊耳前瘘管的治愈率,进一步提高护理干预在特殊类型耳前瘘管诊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燕爱凤;念丁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对比,差异不显著(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D、LVEF、LVESD等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89%,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建议推广。

    作者:赵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青少年低度近视55例

    目的:探讨针药配合治疗青少年轻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低度近视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针药配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滴眼液常规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配合治疗青少年轻度近视有较好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岳学玲;秦东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目的:通过查阅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相关文献,探析推拿治疗该病的具体手法及选穴特征。方法以推拿、按摩、功能性便秘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上检索近10年来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经分析得出天枢、中脘、足三里、大横、脾俞、大肠俞、气海等穴应用频次高,推拿方法以摩法、推法、揉法、按法等为常见。结论按法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常用方法,天枢、大肠俞、脾俞、气海、中脘是治疗功能性便秘出现频次高的穴位,可作为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常用穴位选用。

    作者:古俊;周思远;罗芳丽;李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西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

    目的:观察艾灸百会穴结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匹维溴铵50mg口服,每日3次,10天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艾灸百会穴治疗法,艾灸每次45分钟,隔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症状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愈率83.33%,对照组显愈率66.67%,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及治疗后一个月回访时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良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艾灸百会穴结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升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守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生物全息穴位贴压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物全息穴位贴压法对偏头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对肝气郁结证与肝郁化火证两种不同证型的干预作用。方法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口服盐酸氟桂利嗪5 mg,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在双侧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头穴、肝胆穴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的变化以及临床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肝气郁结证效果优于肝郁化火证。结论生物全息穴位贴压法对偏头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尤其对肝气郁结证的干预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余萱;曾凯军;谢玉珠;庄沁红;王玉妹;许爱淑;颜光华;杨国宗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实施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有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现象,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四逆散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11βHSD1及 GR 的影响

    目的:观察研究四逆散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散高剂量组及四逆散低剂量组,给药4周后测各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 FPG)、随机血糖、血清胰岛素( FINS)水平、血浆皮质酮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11β-HSD1、GR蛋白表达。结果给药后,四逆散可以控制糖尿病大鼠体质量增长( P<0.05),具有降低空腹及随机血糖的作用(P<0.01),且中药高剂量组降血糖效果更佳,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P<0.05或P<0.01),降低血浆皮质酮含量(P<0.05)。模型组肝脏11β-HSD1、GR蛋白表达量上调,经中药治疗后两种蛋白的表达量均有所下调( P<0.01)。结论四逆散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11β-HSD1、GR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梁绍满;邓小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叩刺放血联合火龙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叩刺放血联合火龙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叩刺放血背部华佗夹脊穴、火龙灸督脉穴,评价治疗方案整体疗效,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叩刺放血华佗夹脊穴联合火龙灸督脉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总体有效率为95.65%,各项观察指标经统计学检验显示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叩刺放血华佗夹脊穴联合火龙灸督脉穴能有效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症状,并能减轻西药治疗的不良作用,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世杰;刘传慧;吕成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针灸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胃肠道功能紊乱机制的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其对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的病因病机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并发现更多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目前有诸多研究证实针灸疗法可以治疗CKD患者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其疗效显著,且不良作用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针灸疗法还具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实惠等优点。现将针灸治疗CKD3-5期胃肠道功能紊乱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静;郭兆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