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莲;刘颖
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加大等原因,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率在我国尤其是中老年女性人群中明显上升,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现以津液亏虚为基本理论基础,论述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汲取多位医家学术思想精华,从而探讨总结本病的辨证论治施治方法,从而说明中医在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病人大程度的解除病痛。
作者:叶平阳;高明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内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2015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11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颈椎牵引,并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颈椎牵引的基础上给予身痛逐瘀汤加减内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分级指数PRI及疼痛强度PPI评估颈肩疼痛,记录主要症状的缓解时间,计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2%,低于观察组有效率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VAS、PRI、PPI评分为(2.33±0.82)、(13.26±1.29)、(2.13±0.2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4.23±1.04)、(25.34±1.58)、(2.54±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指麻木缓解时间、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消失时间(6.26±2.74)d、(5.71±2.41)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10.35±3.25)d、(7.23±2.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内服联合颈椎牵引利于改善患者的颈肩疼痛,缩短病程,疗效确切,是内外合治颈椎病的有效方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山西省肿瘤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实践,探讨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法分析我院PIVAS的运行环节,总结开展PIVAS工作的经验。结果 PIVAS为病人提供了高品质的输液产品,为临床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结论 PIVAS在运行中发现各种问题,应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使工作更合理、规范、科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也进一步促进医院医疗服务的发展。
作者:曾婧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疏风解热汤治疗冬春季感冒伴高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冬春季感冒伴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疏风解热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胶囊加清热解毒口服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比对照组有效率79.0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春季感冒伴高热患者服用疏风解热汤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顺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血管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较高的致残率。它的发生与生活环境、细菌、血管炎、病毒、遗传、性激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但其确切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中医治疗多从风寒湿痹治疗,我科经过临床探索提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多在半表半里、筋膜,相当于西医的结缔组织,经过临床研究,制定了和解少阳,养肝活血的治疗原则,希望通过此法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一条更好的治疗途径。
作者:王进;贾飞宇;刘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皮肤瘙痒症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严重危害。王晞星教授重视使用经方辨证论治,善于临证加减,基于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机,分别采用养血祛风、清热除湿、调和营卫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对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特点以及典型医案等方面作详细论述。
作者:张玉卓;李宜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结筋点对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症状及膝关节功能的改善;观察苍龟探穴法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手法操作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经筋理论,运用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轻重程度评分、VAS疼痛测定量表评分、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分值。结果苍龟探穴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结筋点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苍龟探穴针法对患者膝关节疼痛缓解效果、对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结论苍龟探穴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结筋点是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范洪力;陈锦辉;柯斌霞;陈颖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应用新伤续断汤加减结合髁支持钢板治疗对于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将于我院就诊且确诊为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78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B组)41例,观察组(A组)39例。 B组采用髁支持钢板治疗,A组则采用新伤续断汤加减结合髁支持钢板治疗的方案。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复位情况、Bristol膝关节评分及肢体短缩、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情况,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A组复位情况更优,P<0.05;A组在骨折愈合时间、Bristol膝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新伤续断汤加减结合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疗效显著,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上一种较为理想的联合治疗方案。
作者:吴永磊;孟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进行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配合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及4周的SNOT-20量表和WHOQOL-BREF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NOT-20量表和WHOQOL-BREF量表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治疗后1周及4周观察组的两个量表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均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相对更好,可用于配合本类患者的手术治疗。
作者:林玲玲;林少雄;程耿斌;蔡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艾灸百会穴结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匹维溴铵50mg口服,每日3次,10天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艾灸百会穴治疗法,艾灸每次45分钟,隔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症状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愈率83.33%,对照组显愈率66.67%,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及治疗后一个月回访时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良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艾灸百会穴结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升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守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型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为护理组和对照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逍遥散治疗,护理组给予中医护理加逍遥散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护理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分别护理组为86.67%,对照组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两组SAS与SDS评分治疗前后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结论中药逍遥散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切实有效。
作者:王红芳;邢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腺苷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通过与不同受体亚型结合,在体内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A1受体与腺苷在体内亲和力高,A2a受体、A3受体虽与腺苷亲和力不如A1受体,但在痛觉信息的传递和调节过程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腺苷及腺苷A1、A2、A3三类受体的分布、作用及相关神经肽的关系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探讨针刺镇痛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郭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法观察疏肝理脾汤治疗胆囊术后泄泻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疏肝理脾汤,对照组30例予思密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经临床对照治疗,医学统计分析,疏肝理脾汤治疗胆囊术后泄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柳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睡眠是一个重要的生理现象,睡眠障碍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患者感染率上升,而良好的睡眠能促进机体康复。骨科患者由于手术的特殊性,术后患者肢体制动、疼痛、石膏的影响等,导致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现从术前、术后等多方面综述骨科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李敏清;张广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提高对特殊类型耳前瘘管的诊断及治愈水平,探究护理干预在特殊类型耳前瘘管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自2010年以来,我科收治的5例特殊耳前瘘管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科学而认真的诊断,进行系统的抗感染治疗。结果5例特殊类型耳前瘘管患者,经过切开引流治疗后切口一期愈合,3例行择期手术切除术,2例选择其他医院手术。结论应注意耳前瘘管的特殊性,仔细查找原瘘口,减少误诊率,提高特殊耳前瘘管的治愈率,进一步提高护理干预在特殊类型耳前瘘管诊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燕爱凤;念丁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研究四逆散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散高剂量组及四逆散低剂量组,给药4周后测各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 FPG)、随机血糖、血清胰岛素( FINS)水平、血浆皮质酮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11β-HSD1、GR蛋白表达。结果给药后,四逆散可以控制糖尿病大鼠体质量增长( P<0.05),具有降低空腹及随机血糖的作用(P<0.01),且中药高剂量组降血糖效果更佳,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P<0.05或P<0.01),降低血浆皮质酮含量(P<0.05)。模型组肝脏11β-HSD1、GR蛋白表达量上调,经中药治疗后两种蛋白的表达量均有所下调( P<0.01)。结论四逆散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11β-HSD1、GR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梁绍满;邓小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慢性心衰作为各种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及终末期表现已被全世界重视,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已经取得一定疗效,尤其是在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等方面,疗效显著。但目前,中医对慢性心衰证候规律的认识多源于个人经验判断及简单的病例总结,尚缺乏全面认识。故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中医对慢性心衰治疗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的研究,才能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以推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现代化的进程。现主要从病因病机、证型、证素分布规律、心功能分级、客观指标4个方面对慢性心衰中医证候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梦之;姚成增;贾美君;阮小芬;徐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月经前后诸证,西医称之为“经前期综合征”,一直困扰众多女性,却未被引起重视,现代医学尚无一种统一的、特异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用药处理,以纠正水肿,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和激素疗法为主,并不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而中医擅长辨证及从整体观出发进行治疗,根据症候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月经前后诸证的优势所在,效果甚佳,尤其是经行泄泻,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头痛疗效显著,笔者跟随朱颖教授学习后总结如下。
作者:谭姣姣;朱颖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针药配合治疗青少年轻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低度近视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针药配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滴眼液常规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配合治疗青少年轻度近视有较好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岳学玲;秦东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种患者均采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治疗。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果胶铋胶囊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病理疗效、Hp根除情况、治疗前后胃镜下黏膜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60.42%,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组织炎症改善42例(85.71%),对照组组织炎症改善40例(83.33%),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Hp阴性33例(67.35%),对照组治疗后治疗后Hp阴性21例(43.7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较好,患者Hp根除效果好,治疗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发生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何成华;刘皓月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