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澳大利亚卫生技术评估的应用

茅艺伟;陈英耀;唐檬;刘文彬

关键词:澳大利亚, 卫生技术评估, 决策
摘要:卫生技术评估在澳大利亚的发展在全球是成功经验之一。卫生技术评估在药品福利计划中的应用从开始走向成熟,并逐渐应用到其他领域,目前整个过程历经约20年。澳大利亚的成功既有与其他国家的共性之处,也有其独特之处,并且目前仍在摸索不断前进。这也提示了中国需要将国际成功经历本土化,从而达到将卫生技术评估不断发展和深化的作用。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相关文献
  • 公立医院横向医疗资源整合的内涵研究

    医疗资源整合是在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资源的优化组合与配置,提供更有效率、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实现规模经济。我国当前的公立医院改革对横向医疗资源整合的探索较少。研究在归纳国际横向医疗资源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界定我国公立医院横向医疗资源整合的内涵,为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思路和方向。

    作者:高解春;赵蓉;杨丽;郑培永;杜宁;何萍;杨佳泓;应晓华;张璐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取消药品加成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梳理了北京市、深圳市、浙江省3个典型地区取消药品加成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实践做法和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和总结提炼,从调价幅度、范围、效果、配套政策4个方面为取消药品加成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彭颖;李芬;金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在郊区农村建立医院-社区全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探索

    就郊区农村地区的糖尿病管理模式进行探索,提出由三级、二级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联动的全程糖尿病管理模式,总结取得的成效和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中国糖尿病防治管理模式在上海城乡地区实施提供适用性经验。

    作者:陈德英;邵海龙;卢箴劬;沈初;管丽华;许加明;邢永娟;陆丽清;贾伟平;孙庆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上海市市级医院运行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

    应用BCC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0年和2011年上海市市级医院的运行效率进行数据包络(DEA)分析。结果显示市级医院资源配置的效率较高,然而专科医院呈现出生产率降低、技术衰退的情况。这提示在促进提升上海市市级医院效率时,需要重点关注专科医院医疗资源的配置和运行效率。

    作者:张璐莹;应晓华;王笑;高解春;赵蓉;杨丽;杜宁;郑培永;何萍;杨佳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公立医院激励机制改革的难点和对策

    新医改的主体是公立医院,而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又在于医务人员,要在确保“公益性”的前提下,通过激励机制的创新,引入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BRVS)评估系统,建立“以人为本”的多重激励因素和多维考量体系共同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医生待遇,充分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终让民众得益。

    作者:高一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应用的问题和对策

    对全成本核算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加强主观意识、推进会计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模式、控制公用事业费和管理费用的支出等方面提出建议与对策。

    作者:陈珏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医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临床医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上海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医师胜任力提供界定工具。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6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10年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临床医疗专家16名作为函询对象,应用德尔菲法对临床医师胜任力评价指标进行2轮函询。结果:专家对每个指标的权威系数高为0.91,低为0.68,3个维度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58、0.25、0.30,P均小于0.001,构建了上海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医师胜任力评价指标包括认知、技能、个性态度及价值观3个一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0.34、0.41和0.25),10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结论:专家的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均较高;临床医师评价指标应既体现临床医师的知识及技能,又要体现临床医师的个性态度及价值观,职业素养等理念。

    作者:孙佳;夏云;黄雪飞;薛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上海市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研究--以长宁区为例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方法:运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长期照护需求调研问卷对长宁区所管辖的3个居委会的所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得到有效问卷1665份。结果:在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研究中,27.57%老年人需要生活帮助服务,15.56%的老年人需要心理护理服务,25.47%的老年人需要慢性病护理服务,23.00%的老年人需要康复护理,18.50%的老年人需要长期卧床护理服务,19.40%的老年人选择其他医疗专业护理服务。在需要长期照护服务的老年人中,有20%~55%的老年人因经济无力承担而得不到相关的服务。随着年龄和自理能力的下降,老年人对长期护理需求的6个方面的需求都有所增加(OR>1),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对长期护理需求更大;独居老人相对于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对心理护理、慢性病护理、康复护理的需求更大(OR<1),学历较低的老人对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相对较高。结论:政府应加大对高龄、独居、低收入的老年人的保障,建立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作者:张薇薇;殷悦;周希喆;王晓栋;缪栋蕾;沈继杰;彭靖;李国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举办主体的两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历史和现状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家不同举办主体的医疗机构在发展历程、规模、服务能力的差异,揭示社会资本办医之困境。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对两家医院历史和运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两家不同举办主体的医疗机构,在发展演变、医院规模、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管理创新是促进民营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短缺是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扶持是保证民营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嫣;朱骞;齐璐璐;朱同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院物流信息系统在病区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院物流信息系统在病区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某院消化科病房使用医院物流信息系统,引进“定数管理”概念,发行指定一次性材料、部门、数量的定数条码,通过回收扫描该定数条码来确认相关一次性材料在病区的消耗,并由库房对低于警戒数量的耗材主动发货补给。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比较2014年3月—2014年6月(实验前)及2014年6—9月(实验后)病区一次性耗材库存量及每周耗材管理所需护理工时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实验后病区耗材库存量由(1.30±0.17)m3降至(0.28±0.10)m3(P<0.05),每周耗材管理所需护理工时由(138.81±19.68)min降至(40.17±8.10)min(P<0.01)。结论:医院物流信息系统可节约病区空间、降低存货成本,并大大降低护理人力资源成本,今后将扩大覆盖科室及耗材品种。

    作者:陶然;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举办“2014复旦医疗保障论坛”

    本刊讯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是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是当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战略目标。为追踪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和实践探索,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近日举办了“2014复旦医疗保障论坛”。本次论坛围绕“中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展望”主题,交流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内外经验。

    作者:焕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国内外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绩效评价经验和借鉴

    介绍归纳了国内外护理人员绩效研究情况和评价方法。通过国外经验对比借鉴,发现目前我国绩效考评的指标具有多样化、主观化的特点,并且大多尚未真正在实践中应用,提出我国绩效考核指标需要进行信度、效度的实证研究,并重视积极有效的考核信息反馈方式等。

    作者:张敏;叶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北京市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况。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对朝阳区23个政府部门、43个街道(地区)办事处、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家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危机意识,组织体系工作机构基本健全,大部分部门职能明确,与其他单位沟通协调顺畅;风险评估认为对朝阳区威胁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次是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事件。决策大部分会参考专家或学者意见或由单位内部集体决定。公众宣传教育形式多样,范围广泛。亟需解决的前三项制约因素是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人力资源不足、财力投入有限。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系统,其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进一步建立完善事后评估机制和重视科研机构和专家在应急管理的作用,完善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作者:韩静;王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上海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推进区域卫生规划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市公务员局、市行政学院举办这个卫生领域专题研讨班,给我一个“命题作文”,就是给同志们讲讲关于上海新一轮医改的事。今天名义上是授课,实际上主要是和大家就医改中的一些关键和难点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交流。

    作者:翁铁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与上海市卫生经济学会举办第二十期双月论坛和青年论坛

    本刊讯为进一步加强交流,发挥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卫生政策网络平台作用,传播中心青年专家的学术成果,中心与上海市卫生经济学会共同主办第二十期双月论坛。

    作者:胡焕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型综合性医院物资的精细化管理

    剖析了医院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从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的构建、预算与成本考核机制的构建和物资管理的信息化支撑三大方面提出医院物资精细化管理的思路。

    作者:潘常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市级医院后勤队伍现状调查与完善对策

    分析了医院后勤系统管理、人员队伍现状,指出当前医院后勤管理队伍人才结构不合理,医院对后勤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后勤人员自身缺乏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提出完善医院后勤管理各项工作流程与制度、加强医院后勤人才队伍培训与建设、完善医院运行的成本控制等对策。

    作者:张之薇;朱永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文献再论证影响疾病防制功能落实作用机制

    通过对11年来149篇相关文献的归纳分析,结合前期的研究结果进行历史比较,明确“我国疾病防制功能难以切实落实到位作用机制模型”仍具有现实意义,有关恶性循环已被初步打断,但离建立适宜且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尚有差距。有关结论有待定量论证。

    作者:苌凤水;孙梅;姜庆五;于竞进;梁鸿;励晓红;罗力;王颖;吕军;郝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北京市朝阳区输入性呼吸道传染病社区防控模式研究

    目的:从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人员角度,回顾性评价既往北京市朝阳区输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体系,为类似输入性呼吸道传染病区级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参与传染病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关键知情人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对朝阳区输入性呼吸道疫情防控培训、健康教育落实、人财物配备、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管理、相关部门配合情况进行调查与讨论。结果:朝阳区已基本建立和完善了输入性呼吸道传染病综合防控体系和网络,但有些具体的工作细节仍需调整。结论:朝阳区有能力有效应对输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应进一步明晰四方责任,调整内部工作机制,以更有效地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

    作者:韩柏慧;刘方;李书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闵行区民办医疗机构信息化现状及思考

    目的:对闵行区民办医疗机构信息化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民办医疗机构进行现状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信息化系统使用、人力资源、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等。结果:民办医疗机构建有管理信息系统的单位所占比例为36.76%,功能单一,主要满足财务收费(76.00%)、药品管理(72.00%)、门诊管理(68.00%)的需要,对信息化的软硬件、人力资源等投入较少。结论:民办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操作人员素质和信息化理念均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顾怡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经济学会 卫生资源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