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36例

朱学连

关键词:大剂量, 激素治疗, 难治病例, 联合治疗, 环磷酰胺, 地塞米松, 单一治疗, 难治性, 肾病, 复发, 报告
摘要:肾病综合征(简称NS)经激素治疗大部分能取得缓解,但仍有部分难治病例无效或缓解后短时复发.1999年10月至2002年10月我们采用单纯大剂量地塞米松或并用环磷酰胺(简称单一治疗和联合治疗)治疗36例难治性NS,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于产后1~2周发病,但也有迟至6~8周甚至10周发病者.阴道流血持续或间断,也可表现为急剧大量流血.可伴低热,常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和失血性休克,危及产妇生命.

    作者:陈兴凤;段光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精神疾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它是以个人、集体的行为改变和环境改变为着眼点,根据健康问题的特征和角色变化而采取各种教育形式,其实质就是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秦,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俊;侯明进;林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病人服用舒必利临床疗效与药物浓度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舒必利治疗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应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必利血浓度;用BPRS(简明精神量表)、SANS(阴性症状量表)总分与血浓度作指数和对数曲线拟合分析临床疗效的关系;将TESS(副反应量表)总分与血药浓度作直线相关分析判断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未发现BPRS减分与血浓度相关(P>0.05);TESS加分值与血浓度直线相关(r=O,347,P<O,05).结论血药浓度高于或在0.6mg/L时不良反应增加.

    作者:刘丽;宁秀华;李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学本科生临床见习质量评价分析

    医学生在临床见习前期,为迫切体验临床,将所学知识用于临床实践,兴趣大、积极性高,到见习后期,见习的积极性开始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是在见习过程中学生主动性差,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得结合,与期望值相差较大;部分带教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思路陈旧,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致使见习效果不好.针对这种情况,经过反复论证,我们提出了一套见习教学评价方案,首先组织教师学习,转变教师带教观念,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带教方式,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见习教学讨论,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多提问题,相互讨论,主动问诊和查体,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并制定了<教师对学生见习综合评价表>和<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对每次见习进行双向质量评价.

    作者:王君林;颜世义;张古泉;王目君;吴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QT间期离散度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

    QT间期离散度(QTd)反映了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QTd值越大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程度愈高,反之则表示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程度愈低.有学者提出QTd增大是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旨在通过QTd在冠心病诊治中的意义,探讨其应用价值.

    作者:翟乾勋;王爱香;王明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女性更年期心悸65例

    妇女在45~55岁左右,冲任二脉虚衰,天癸渐竭,月经将断而至绝经,这一生理变化的过渡阶段称之谓妇女更年期.心悸是更年期综合征病人的常见证候之一.笔者自1995年10月~2003年1月共治疗65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马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异常巴氏涂片中宫颈病变的发生率及预测

    目的评估巴氏涂片为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宫颈病变的发生率及确定临床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ASCUS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病例,所有病例行阴道镜检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预测组织学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指标.结果406例中有137例(34%)为组织学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组织学SIL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预测指标为年龄(<35岁及≥35岁)和初次涂片结果(LSIL及ASCUS)(P<0.001)进行回归分析.结论在异常巴氏涂片中有宫颈病变高危因素者立即行阴道镜检查是适宜的.年龄和初次巴氏涂片是预示宫颈病变的因素,并可用于选择低危险度的病人.

    作者:于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

    1977年Gruentzig[14]进行了世界上第1例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PTCA的问世,为冠心病人血运重建提供了新的选择,是冠心病治疗史上的重要进展.当时,由于器械和技术水平的限制,适应证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成功率约70%.八十年代,由于导管等器械的不断改进,特别是带有可控制、可移动引导钢丝的球囊导管的问世,以及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PTCA的适应证扩大,成功率增加至90%~95%以上,并发症减少,PTCA作为一项重要的冠心病血管重建技术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但是PTCA对某些病变如严重钙化性病变、显著偏心性和弥漫性狭窄效果不好.另外,术后3~6个月再狭窄率较高.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高频旋磨术、新鲜血栓吸引术、切割球囊等新技术相继应用于临床.这些新技术在某些方面弥补了PTCA的不足,它们现在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玉林;崔英英;侯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CCU患者常见心理障碍及护理对策

    CCU以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对病人实施严密的监护和集中的治疗护理,挽救了濒死病人的生命,使重病人转危为安.但室内复杂的仪器和监测设施、疾病对死亡的威胁、陌生的环境、医护人员严肃的表情和紧张的工作等因素,都会使病人在意识上、情绪上、行为上产生各种变化.

    作者:周俊华;李凤莲;宗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600例乳腺摄影质量分析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1991年~1992年乳腺发病率为29/10万,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的19.2%,在女性癌谱中仅次于肺癌.为此,乳腺摄影的应用愈来愈广泛.而乳腺摄影的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控制也就愈来愈重要.笔者就此探讨乳腺摄影的常规及其技术标准.

    作者:柏淑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实行清宫术148例原因分析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物,能引起蜕膜、绒毛变性及妊娠的终止.我院门诊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服用对象尤其是生殖器官存在某种原因,服用后需清理宫腔,现将我院门诊2001年1~12月份服用药物527例,清宫148例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吴昌红;许娟;宿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的内在联系.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患者363例,采用问诊与视诊、口内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患者有无口腔不良习惯和错(牙合)畸形.结果363例患者中,不良习惯患者86例,发病率23.69%,错(牙合)畸形者201例,发病率55.37%,错(牙合)畸形患者中,有不良习惯者57例,占28.36%,正常(牙合)儿童不良习惯发病率为17.90%,具有不良习惯的儿童,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66.28%.结论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是引起错(牙合)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秦德川;高爱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不同试剂对血液抗-HCV初、复检的报告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1],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为确保血液的高质量,按照国家卫生部<供血者体格检查标准>的要求,每人份血液必须经过初检和复检,确认抗-HCV阴性后,方可供临床应用.目前国产的第二代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不同厂家在抗原包被上有所不同[2],检测结果也有所不相符合,为此,我们用不同厂家不同代次的试剂盒进行抗-HCV检测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韧;苏吉东;吴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633例未产妇药物与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安全性对比分析

    近年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后补救措施,无论是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因其安全、简便已广泛用于临床.但未产妇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时并发症高于无人工流产者.药物流产因不是机械干扰宫腔,是否对再次妊娠有影响.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对比方法对633例未产妇药物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进行了系统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庆珍;楮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阴道B超检测早早孕在药物流产中的参考意义

    作者于2002年8月~11月对265例患者的阴道B型超声图像进行了分析,并统计了265例患者药物流产后的效果,发现阴道B超检测可早在患者孕4-5周做出诊断,据此诊断后行药物流产的效果较好.

    作者:李慧林;韩晓敏;李希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安阳市社区成年人营养知识、行为调查及干预对策

    通过对安阳市安钢社区成年人营养知识、行为现状调查,了解成年人对营养知识、营养教育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社区成年人中营养宣教的开展,2000年12月至2001年1月,进行了本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隔日使用氟西汀维持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氟西汀隔日使用维持治疗抑郁症,预防复发的可行性.方法81例抑郁症患者经氟西汀治疗临床痊愈后,随机分组采用氟西汀每日一次与隔日一次维持治疗,用GAS量表评定效果.结果两种维持治疗方法疗效无差异,而且隔日一次治疗副反应较少.结论隔日一次使用氟西汀维持治疗抑郁症是可行的.

    作者:孙宝民;沈鲁平;吕燕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脉络宁合并654-2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8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目前尚无良好治疗方法.我科采用脉络宁合并654-2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8例,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彦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下、后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塞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而造成的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上以前壁、前侧壁、下壁心肌梗塞多见,下、后壁合并右心室梗塞者相对少见,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右心衰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右心房压力增高,高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心排血量减低,血压下降.通过对186例心肌梗塞病人(其中下、后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心室心肌梗塞37例)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朱元凤;牛庆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测定分析

    为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我们测定了35例再障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晖;刘广丽;赵爱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