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

许玉林;崔英英;侯建新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 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 技术水平, 新技术, 适应证, 冠状动脉病变, 成功率, 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治疗, 重建技术, 再狭窄率, 推广应用, 引导钢丝, 血运重建, 球囊导管, 切割球囊, 器械, 功率增加, 动脉斑块, 旋切术
摘要:1977年Gruentzig[14]进行了世界上第1例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PTCA的问世,为冠心病人血运重建提供了新的选择,是冠心病治疗史上的重要进展.当时,由于器械和技术水平的限制,适应证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成功率约70%.八十年代,由于导管等器械的不断改进,特别是带有可控制、可移动引导钢丝的球囊导管的问世,以及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PTCA的适应证扩大,成功率增加至90%~95%以上,并发症减少,PTCA作为一项重要的冠心病血管重建技术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但是PTCA对某些病变如严重钙化性病变、显著偏心性和弥漫性狭窄效果不好.另外,术后3~6个月再狭窄率较高.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高频旋磨术、新鲜血栓吸引术、切割球囊等新技术相继应用于临床.这些新技术在某些方面弥补了PTCA的不足,它们现在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的方法.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于产后1~2周发病,但也有迟至6~8周甚至10周发病者.阴道流血持续或间断,也可表现为急剧大量流血.可伴低热,常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和失血性休克,危及产妇生命.

    作者:陈兴凤;段光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不同试剂对血液抗-HCV初、复检的报告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1],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为确保血液的高质量,按照国家卫生部<供血者体格检查标准>的要求,每人份血液必须经过初检和复检,确认抗-HCV阴性后,方可供临床应用.目前国产的第二代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不同厂家在抗原包被上有所不同[2],检测结果也有所不相符合,为此,我们用不同厂家不同代次的试剂盒进行抗-HCV检测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韧;苏吉东;吴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穿刺技巧

    我院儿科自2002年7月开始应用BD公司生产的22GA、24GA静脉留置针替代头皮针,为0-6岁500余例患儿行静脉穿刺,有效地保持了静脉通路的通畅,为及时给药、快速抢救患儿的生命赢得了时间,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广芬;郑炅红;王成珍;陈兰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QT间期离散度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

    QT间期离散度(QTd)反映了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QTd值越大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程度愈高,反之则表示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程度愈低.有学者提出QTd增大是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旨在通过QTd在冠心病诊治中的意义,探讨其应用价值.

    作者:翟乾勋;王爱香;王明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测定分析

    为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我们测定了35例再障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晖;刘广丽;赵爱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产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产科的工作复杂而又多变,一旦出现险情,将危及母子两人的生命.特别是面对不会表达的婴儿及高危妊娠的妇女更增加了一份危险性,特殊的工作性质以及近几年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对保护自己就医的权利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安全要求的提高,以及法律观念、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等多种原因引发的纠纷有明显上升趋势,我们针对产科易产生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

    作者:岳红梅;韩静;刘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病人服用舒必利临床疗效与药物浓度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舒必利治疗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应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必利血浓度;用BPRS(简明精神量表)、SANS(阴性症状量表)总分与血浓度作指数和对数曲线拟合分析临床疗效的关系;将TESS(副反应量表)总分与血药浓度作直线相关分析判断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未发现BPRS减分与血浓度相关(P>0.05);TESS加分值与血浓度直线相关(r=O,347,P<O,05).结论血药浓度高于或在0.6mg/L时不良反应增加.

    作者:刘丽;宁秀华;李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下、后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塞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而造成的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上以前壁、前侧壁、下壁心肌梗塞多见,下、后壁合并右心室梗塞者相对少见,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右心衰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右心房压力增高,高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心排血量减低,血压下降.通过对186例心肌梗塞病人(其中下、后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心室心肌梗塞37例)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朱元凤;牛庆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633例未产妇药物与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安全性对比分析

    近年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后补救措施,无论是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因其安全、简便已广泛用于临床.但未产妇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时并发症高于无人工流产者.药物流产因不是机械干扰宫腔,是否对再次妊娠有影响.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对比方法对633例未产妇药物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进行了系统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庆珍;楮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脉络宁合并654-2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8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目前尚无良好治疗方法.我科采用脉络宁合并654-2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8例,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彦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异常巴氏涂片中宫颈病变的发生率及预测

    目的评估巴氏涂片为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宫颈病变的发生率及确定临床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ASCUS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病例,所有病例行阴道镜检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预测组织学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指标.结果406例中有137例(34%)为组织学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组织学SIL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预测指标为年龄(<35岁及≥35岁)和初次涂片结果(LSIL及ASCUS)(P<0.001)进行回归分析.结论在异常巴氏涂片中有宫颈病变高危因素者立即行阴道镜检查是适宜的.年龄和初次巴氏涂片是预示宫颈病变的因素,并可用于选择低危险度的病人.

    作者:于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隔日使用氟西汀维持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氟西汀隔日使用维持治疗抑郁症,预防复发的可行性.方法81例抑郁症患者经氟西汀治疗临床痊愈后,随机分组采用氟西汀每日一次与隔日一次维持治疗,用GAS量表评定效果.结果两种维持治疗方法疗效无差异,而且隔日一次治疗副反应较少.结论隔日一次使用氟西汀维持治疗抑郁症是可行的.

    作者:孙宝民;沈鲁平;吕燕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护士角色的适应与发展

    现代护理发展的趋势给我国的护士角色赋予了新的内涵.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实行卫生保健型体制,为护理工作展示了更为广阔的活动领域,因此,必须加强护士角色多元化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护理学的发展要求.

    作者:张衍珍;孟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巨大扁平状脑膜瘤1例报告

    患者男,65岁.因右眼睑晨起肿胀3年余,右眼球前突,酸胀2月入院.专科检查:右眼睑轻度肿胀,右眼球向前突出,眼压稍高,右眼球向上运动轻度受限,无视力、视野改变,无复视.眼底静脉迂曲扩张.颅脑CT示眼眶内球后上方见1.2cm×1.5cm×2.0cm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影,CT值为38.4HV.眼球受压前移,但形态正常,边缘可见弧形高密度钙化影.

    作者:苏吉春;付鹏;宁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谈卫生体制改革与加强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已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及其他配套政策文件的出台,更进一步明确了进行卫生体制改革的意义、作用和必要性.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是国家、集体、个人各方利益调整的过程,在利益调整中,凸现了国家预算分配办法的调整、药品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及合理控制医疗成本、追求社会效益和医院经济效益大化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无一不体现了加强财务管理在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倪玉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刺五加联合维脑路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眼底血管病中发生率高、并发症多、愈后欠佳的一种血管性疾病,本病特征为眼底静脉扩张、纡曲,沿静脉枝有出血、水肿、渗出,是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治疗颇为棘手,我院自1998年4月~2002年4月期间,均选用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公司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和天津金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维脑路通联合进行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洪进;杜允宏;潘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阴道B超检测早早孕在药物流产中的参考意义

    作者于2002年8月~11月对265例患者的阴道B型超声图像进行了分析,并统计了265例患者药物流产后的效果,发现阴道B超检测可早在患者孕4-5周做出诊断,据此诊断后行药物流产的效果较好.

    作者:李慧林;韩晓敏;李希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缺血细胞凋亡与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长寿,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质量的困扰尤为重要.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除经典的坏死外,还以凋亡的方式死亡[1].有人认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主要是通过凋亡完成的,凋亡神经元主要分布在缺血半影区[2].

    作者:李红伟;滕继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大剂量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36例

    肾病综合征(简称NS)经激素治疗大部分能取得缓解,但仍有部分难治病例无效或缓解后短时复发.1999年10月至2002年10月我们采用单纯大剂量地塞米松或并用环磷酰胺(简称单一治疗和联合治疗)治疗36例难治性NS,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朱学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因特网上医学信息资源

    Internet是一个广泛的国际互联网,它不仅是一种通讯媒体,更是世界上规模大、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的数字化信息海洋,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给整个世界带来巨大变化,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作者:陈少军;王春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