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焕英
目的:观察治疗早期中药内服联合针刀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服用本院制剂活血生骨止痛汤,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刀松解减压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配合康复锻炼,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8%,对照组为63.3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中药内服联合针刀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能迅速缓解髋关节囊内高压或关节囊积液所引起的疼痛不适,具有较好的近中期疗效,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胜男;韦标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作为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常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已日见弊端。而中医药有副作用小、价格低廉、辨证施治等优点,经临床实验验证中药雾化对于哮喘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徐增梅;苗同艳;尹婷婷;马啸;丁伟伟;李泽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给予口服中药,配合脐疗;对照组63例常规西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半年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治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0.01),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 P<0.05)。结论中药联合脐疗组治愈率高,复发少,疗效优于西药组。
作者:祁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足三里是目前针灸临床和科研的常用穴,但是关于其定位历代医家和文献的论述并不完全一致,尚存争议。而关于经穴定位的先后两个国家标准中足三里的定位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分别是“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的连线上”。笔者试图通过对比历代文献的相关论述并结合现代研究初步探讨足三里的定位和取穴。
作者:高玉杰;秦杰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解郁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郁证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给予自拟中药解郁汤加减治疗。结果痊愈15例,显效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1%。结论自拟中药解郁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郁证疗效确切。
作者:余德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五痿汤加减方结合中医康复治疗外伤性截瘫的疗效,以期提高本病诊治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采用本法治疗的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配合五痿汤加减方治疗,分析其在临床上的效果等情况。结果27例患者经用上法治疗后,随访3个月评价总疗效,疗效显著,有效率92.6%。结论临床研究证实,五痿汤加减方结合中医康复治疗外伤性截瘫,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明哲;陈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夏柴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两年复发率。方法选择1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口服自拟夏柴消疡汤与H2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观察与对比分析,6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两年复发率14.71%;对照组总有效率84.88%,两年复发率36.54%。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夏柴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坤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消食化积,理气通腑类中药配伍治疗十二指肠淤积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大黄泻心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十二指肠淤积症72例。结果总有效率87.50%。结论本方具有消食化积,理气通腑的作用,对于饮食物壅滞十二指肠而不下,导致脘腹撑胀,疼痛,嗳气,纳呆食减,恶心呕吐,大便秘结等症疗效明显,作用稳定持久。据临床实验证明中药不仅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能修复破损的胃粘膜,消除病症反复发作根源,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翠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平肝活血汤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平肝活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盐酸阿米替林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药平肝活血汤治疗紧张型头痛作用明显,疗效显著。
作者:徐建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1疑难危重症会诊诊治情况1.1案例1呼吸内科,竺某某,男,60岁。床号1302,住院号201323894。2013年9月3日会诊,患者双肺重症肺炎,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衰竭,冠心病,心功能Ⅳ级,高血压2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目前患者高热,呼吸机呼吸,鼻饲饮食,大便为糊状便,脉滑数。初次病情评估:该患者双肺重症肺炎急期,伴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衰竭,此其一;冠心病,心功能Ⅳ级,此其二;高血压2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为其三。目前感染、心衰、呼衰为重点,突出表现为高热不退。诊疗方案:重点改善心肺功能;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治疗:马鞭草12 g,忍冬藤12 g,白术12 g,白芍6 g,杏仁6 g,山萸肉20 g,西洋参10 g,石膏12 g,知母12 g,藿香12 g,佩兰12 g,野菊花10 g,牛蒡子12 g,黄芪30 g,冬瓜子30 g,薏苡仁30 g,芦根30 g,3剂水煎服,并配合补锌、排脓辨证施膳治疗。方解:白术、白芍、杏仁、山萸肉、西洋参、野菊花、牛蒡子重点改善心肺功能;马鞭草、忍冬藤、石膏、知母、藿香、佩兰、野菊花、牛蒡子、黄芪、冬瓜子、薏苡仁、芦根重点抗感染;补锌、排脓辨证施膳加强营养。
作者:刘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发热是红斑狼疮患者在临床上的普遍表现现象,严重降低了人体抗病和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本研究利用牛角化斑汤为基本方,辨证治疗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患者,治愈25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其中退热时间为2~23天,平均退热时间为8.5天。临床治疗结果显示加味牛角化斑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效果显著。
作者:镇树清;镇水清;镇万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本文综述了中医各医家分别从不同病变阶段,不同病因病机,以及专方专药等方面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概况。
作者:汤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本院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治疗组选用西药和中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症状改善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血尿淀粉酶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总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单纯的西医组,疗效确切。
作者:李世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搜索1995-2014年期间针灸治疗梅尼埃病的相关文献,从传统针刺、艾灸、火针、头皮针、耳针、针灸联合中药、针灸配合穴位注射、针灸配合高压氧舱等方面进行整理并总结、阐述。结果针灸是治疗梅尼埃病的有效手段,肯定了针灸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结论针灸治疗梅尼埃病有一定优势,但目前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并提出作者的问题与展望,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作者:刘唯;李安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当归双参蛤蟆油片的遗传毒性,看是否其具有致突变的可能,为其开发利用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15193-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当归双参蛤蟆油片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 Ames)实验。结果当归双参蛤蟆油片Ames实验的结果为阴性。结论当归双参蛤蟆油片未见遗传毒性作用,安全性有保障。
作者:钱星文;刘凡;彭菊;李俊葵;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亚健康的一般特征。方法通过亚健康调查问卷,春季对亚健康人群进行调查,探究春季成都地区亚健康基本证型及症状的特征。结果春季成都人群亚健康证型,以肝郁脾虚、肾阴虚、湿热、肝郁化火、脾阳虚、脾肾阳虚、肝气郁结、肾阳虚、脾虚湿阻、肾精亏虚10项为主要证型。以咽干口燥,想喝水、喜热饮不喜冷饮、健忘、急躁易怒、神疲乏力、脱发、腰膝酸痛、叹气、怕冷四肢发凉、大便干等25种为主要临床症状。结论春季成都亚健康证型及症状与本地地域特征,人群生活习性,以及春季的气候特征关系密切。
作者:蔡力妍;吴节;马婷婷;杨丽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重用酸枣仁治疗顽固性失眠效果显著,本品能补养心肝之血而安神志。长用于肝胆血虚不能养心而致心烦不眠、多梦、不易寐等症。气血两虚者,常配黄芪、白术、白芍等同用;偏于阴虚肝旺者,常配白芍、决明子、生地黄、龙齿、牡蛎等同用。据现代研究证明,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催眠作用。若用量过小,则疗效欠佳,尤其对于重度年久不愈之失眠,更应以大剂量重拳出击,方能速收奇功。
作者:彭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根据临床实践,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辨证为寒凝血脉,气阴两虚,脾肾阳虚3种,三期均兼瘀血阻络。以基本方(黄芪、桂枝、当归、白芍、赤芍、川芎、生地黄、牛膝、鸡血藤)为主,各型加服辨证用药,共治疗本病40例,共有效率85%。提示补肾益气养阴,散寒通阳止痛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同时配以理气、利湿、化瘀诸法后方可取效。
作者:于怀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一号在气管切开雾化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脑外科行气管切开的患者210例进行雾化护理,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庆大霉素加蛋白酶传统治疗,观察组采用雾化一号吸入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临床总疗效率对照组81.9%,观察组95.2%,观察组患者发热及啰音等体征消失时间及胸片病灶消散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雾化一号在气管切开雾化护理中,可降低病死率,缩短病程,提高拔管率。
作者:陈燕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针对旧解“发汗”句是言禁忌,“汤主之”句接在“脉沉紧”后等,新解。“逆”为停滞,非上逆。“头眩”的头晕目眩是头目清窍失阳温养,使视觉失实,位觉失衡,非水饮上蒙清阳。“发汗则动经”是举一误治例言脾阳虚甚时,而非禁忌。禁忌岂限汗法?可换递进连词“甚则”。“身为振振摇”病不在躯干肢体,而在头目眩晕之甚。比82条同处一证之“身瞤动”重,而比“振振欲擗地”轻,而居其中。故只要有眩晕,就会有振摇。故震颤不拘轻重,因人而异,不拘脾肾,与证无关。另据药用桂枝和脉沉反汗言误及句中语气词“者”。合属苓汤一症,原文不错,不分两截。
作者:高伯正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