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全
目的 观察通淋分清饮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我科2006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78例分别用通淋分清饮加味进行治疗.结果 有效率达92%.结论 通淋分清饮具有消炎利尿,软坚散结的功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确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和进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的变化,作为教学活动一切总和的教学方法,必须不断改革,才能保证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们殚精竭虑,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作者:杨全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精神卫生患儿的心理护理,研究解决儿童心理障碍的办法.方法 将来自我中心心理门诊205例患儿,分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反馈日记、家访、服药前后观察等心理护理治疗.结果 不当的教育方式可能是子女罹患各种心理障碍的危害因素,因此,对儿童心理问题开展心理护理措施非常必要.
作者:丁巧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干部老年住院患者对陪护的需求,为提高陪护质量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院45名干部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无论患者生活是否能自理,88.89%的患者希望住院期间有人陪伴;住院患者中,家属(配偶、子女)陪护的占82.23%,护工陪护的占17.78%;由于亲人工作太忙或其他原因不能由亲人陪护时,82.22%的患者希望能够提供职业陪护.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对陪护具有一定的需求,医院可以成立职业陪护中心,健全陪护制度,加强医院管理,满足老年住院患者的需求.
作者:齐爱娇;章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影响,Apgar评分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减少和控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以绩溪县妇幼保健所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住院分娩,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为病例,本所病例同天出生或次日出生时间与病例近的1分钟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为对照,采用1∶1配比,应用PEMS3.1统计软件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经对脐带缠绕、羊水污染、分娩方式、孕次、产次、新儿体重等共计13个暴露因素的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羊水污染、新生儿体重≤2000或≥4000、孕妇有无自然流产史是影响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的暴露因素,其OR值(95%可信区间)和p值分别为:OR=1.6490(1.0063~2.7023),P=0.0472;OR9.0000(1.1402~71.0402),P=0.0371;OR=0.2821(0.0876~0.9078),P=0.046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论 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发现有羊水污染、新生儿体重不正常、有自然流产史孕妇、阴道产不顺产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充分做好新生儿窒息抢救的准备工作.
作者:邵巧秋;程扶雪;方彩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科24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发生原因,总结治疗方法 .结果 24例病人中肥胖16例,滞产12例,合并糖尿病2例,贫血3例,产后出血3例.结论 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滞产、合并糖尿病、贫血、失血、休克有关,术前积极治疗合并症,术中精细操作是降低发生率的关键,及时发现切口脂肪液征象,加强治疗,可促进切口愈合.
作者:谢丽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与日俱增,为社会、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本文通过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庭陪护护理技能的培训,使陪护全面掌握家庭护理技能,达到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
作者:杨艳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传统胃管固定方法 与新的固定方法 (胶管、寸带法)差异,选择即牢固又简单易行的方法 ,减少病人意外脱管率,解除病人留置胃管带来的心理负担,消除胶布对固定胃管处皮肤的刺激,减少护士工作量.方法 分析比较我院2009年3月~2009年6月分别采用传统固定方法 (109例)与新固定方法 (127例)的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情况及病人担心脱管的心理负担.结果 新固定方法 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发生率及病人的心理负担状况明显降低,传统固定方法 (109例)与新固定方法 (127例)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 新的固定方法 固定牢固、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在我院使用受到广泛认可.
作者:郭忠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戊二醛因高效、低毒,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处理,但消毒效果受理化性质、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作者:郭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以头痛、眼胀、眼压升高伴视力、视野、视神经损害、视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眼病.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多见于中老年病人.让病人了解情绪激动,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暴饮暴食是该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多数患者存在紧张,焦虑,孤独,猜忌的心理.针对患者心理问题,采取疏导与劝慰、解释与鼓励等心理护理,对稳定患者情绪,尽快控制眼压,为进一步手术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的22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治疗及青光眼的知识健康宣教总结如下
作者:孙国英;陈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探讨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指出电子病案档案在医院中的作用及实行电子病案档案的对策
作者:王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发生护理差错的有效预防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的,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方法 通过总结术前准备、书中配合,术后管理,分类归纳并不断发展手术室护理的工作常规.结果 实施环节控制有效预防了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和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外在与内涵的水平、规范各种医疗护理行为,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可有效地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质量,确保护理安全[1].
作者:夏庆梅;刘荣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通过班主任工作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育者,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班主任要有真诚的爱心,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还要有较丰富的知识和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和目的 .
作者:柳海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健康教育是指导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法,通过教育手段,把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卫生科学知识普及到人群中去,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随着住院病人整体护理的逐步普及,健康教育在病区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被护士和病人所接受,这对促进病人恢复健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门诊病人流动性大,停留的时间短,加上门诊护士健康教育意识淡薄,所以门诊病人健康教育仍存在不足的方面.
作者:陈旭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心身疾病指的是即使不是完全,但至少部分地由心理、社会因素所引起的躯体的疾病.由于当前世界各地的心身疾病大幅度地增加,使得人们对心身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并且在整个医疗观念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模式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转变,新的护理观念使护理工作从单一的功能制护理,发展为全身心的整体护理,而心身疾病患者是实施整体护理的主要对象.
作者:宋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白血病病人化疗及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消化道分泌消化液的功能暂时受损,消化道粘膜的自身保护功能降低.化疗可使体内存在的疱疹病毒被激活,促使口腔黏膜溃疡的发生.口腔溃疡不仅使病人进食痛苦,而且溃疡面是细菌入侵的门户,因此,口腔溃疡的防治至关重要[1、2].
作者:张亚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减少透析病人低血压的发生,并及时纠正低血压,避免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及心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分析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并加以预防.结果 低血压发生明显减少.结论 针对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加以预防,能有效减少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于凤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氟西汀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120例患FD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加用氟两汀口服治疗.结果 4周后统计结果 ,治疗组显效43%,有效40%,总有效率83%,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氟西汀与多潘立酮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功能性消化小良的疗效.
作者:柳娟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如何更好地护理微创经皮肾镜手术(MPCNL)的围手术期患者,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护理干预对37例微创经皮肾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针对性护理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37例患者通过Ⅰ期或Ⅱ期取石术,取净结石率为86.5%,术后继发出血5例,无尿瘘,肾、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和细致周到的病情观察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明珠;梁云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鼻饲是指不能经口进食或失去自己进食能力,却还有胃肠消化功能的患者的一种重要进食途径[1].根据胃肠道插管的途径,可分为鼻胃管、口胃管、胃肠管或肠管、空肠造瘘[2].目前,临床应用多的是鼻胃管插管,适用于要素饮食、匀浆饮食、混合奶的肠内营养支持[3].国内护理学者对鼻饲护理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对老年人的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不能经口进食必须由鼻胃管饲供给营养的老年人亦越来越多[4]本文拟围绕老年患者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美香;张燕燕;谭英葵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