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平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Fas及其配体FasL是近年来研究得为深入的有关细胞凋亡的膜表面分子,而中药因其作用广,疗效好,毒副作用小而成为目前研究为热的领域之一.本人选择中药对Fas/Fasl细胞凋亡系统作用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因此为中药影响细胞凋亡机制作为疗效的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作者:施宁川;姚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其他疾病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误诊率.方法 对我县15年误诊为阑尾炎的84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列举误诊病种,探讨误诊原因.结果 同期收治急性阑尾炎2514例,误诊84例,误诊率3.34%.结论 对阑尾炎的临床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病史、体征、实验室资料未深入分析是产生误诊的主要原因.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及合理使用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临床资料是避误诊的关键.
作者:董绍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重庆市黔江地区死胎原因,提出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死胎24例临床资料.结果 死胎原因包括先天畸形、脐带因素、生长发育迟缓、不明原因者占25%,就诊原因为胎动消失、腹痛、阴道流血流、阴道流液等.结论 孕妇保健知识缺乏,产前检查少,需提高孕妇的自我监护能力,改善农村孕产妇就医条件.
作者:聂青;吴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自20世纪70年代全球实施扩大免疫规划以来,麻疹的发病率、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呼图壁县麻疹控制工作成绩显著.2008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出现麻疹发病率较大幅度的上升,其中新疆二月份还出现了大范围的麻疹疫情暴发.呼图壁县麻疹疫情大幅度上升,从2008年1月截止5月25日全县共报告麻疹病例136例,其中兵团系统因无隔离治疗条件输入7例,报告发病率85.07/10万,是2007年全年发病率(12.78/10万)的7倍.现将我县麻疹疫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闻娣;尔新;温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减少透析病人低血压的发生,并及时纠正低血压,避免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及心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分析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并加以预防.结果 低血压发生明显减少.结论 针对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加以预防,能有效减少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于凤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为了解2008年公安县狮子口镇村卫生室的消毒效果,杜绝医源性疾病传播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镇配合县卫生监督局对全镇25个村卫生室的消毒效果进行了两次监测,现将结果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糖尿病(DM)是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致使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使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后引起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以至衰竭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至今尚无根治办法,其并发症发生率高,危险大,成为严重危害广大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对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对该病的预防、诊治以及并发症的防治都是非常艰巨的工作.
作者:谢远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宫外孕又称异位任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其他部位着床;其主要病因是慢性输卵管炎症;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它起病急,发展快,常导致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我院妇产科于2006年8月6日收治1例宫外孕并休克病人,经手术抢救及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治愈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使用伐尼克兰戒烟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提供更好的用药指导.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对89名戒烟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89名使用伐尼克兰戒烟者中,有65例用药依从性差,24例用药依从性佳.影响其依从性的因素有:缺乏对伐尼克兰戒烟药物知识,药物不良反应讲解不具体.结论 加强对使用伐尼克兰戒烟者用药知识的宣教,加强护士的控烟角色,以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徐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药科技的发展,小儿用药的品种多种多样,特别是众多纷云的广告药品,一方面给人们传递了医药信息,另一方面也误导了小儿用药的合理性.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关键时期,由于在解剖、生理、病理方面都有着与成人明显不同的特点,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都极为敏感,在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更有着其特殊性,因此浅析小儿用药中不合理表现及对策对今后小儿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炳旭;顾百文;黄盛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渭南市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现状、为县(市、区)级结防人员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市11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岗位设置及基本情况等信息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全市11个县(市、区)51名结防人员,平均每县4.6人,人均服务人口11.2万,人均服务274.2个初诊病人.岗位相互兼职,显示结防人员明显不足,本科占3.9%;大专占49%;中专占39.2%;无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仅占1.96%;中级职称占19.6%;初级职称占到66.5%;男女比例为1∶2.6,女性多于男性.结论 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人员人力资源明显不足,工作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难以满足当前日益深入的现代结防工作,加快结防队伍建设,合理配置结防人员,以改善我市县级结防人力资源的现状,保障结防工作持续性发展.
作者:靳小兵;张桂侠;马跃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治疗临床护理新方法 ,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我院24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患儿采用静滴维生素k,补充凝血因子、输血、吸氧、降颅压、镇静,加强基础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结果 临床治愈18例,转好4例,有效率达91.7%.结论 加强基础护理,对提高治愈率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作者:翟沂慧;于曰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组成、结构的科学,是医学课的基础,只有学好了它才能更好地学习其它的课程,因此,学好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的首要任务.如何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从十几年来解剖理论和实验的教学中我,我总结如下三点拙见
作者:刘喜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骨盆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骨盆训练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下肢的步行能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骨盆训练组患者的功能改善(优良率93.3%)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骨盆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的步行能力.
作者:王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诺和锐30强化治疗初发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6例确诊为T2DM患者给予诺和锐30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T2DM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出院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住院时间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低血糖发生率为0.结论 运用诺和锐30强化治疗初发T2DM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勇;尹冰;都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虽然多数病例分娩后随之消失,但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我院自2005年10月~2009年3月分娩总人数2980人,其中妊高征300人占总人数的10%、重度子痫前期、子痫193人占妊高征的64.4%,我们对其回顾母子预后进行分析重度妊高征对母子生命危害极大,及时终止妊娠可减少母儿围产病死率.近年来对妊高征来采取割剖宫产结束分娩,对母子预后均较阴道分娩安全.初步探讨剖宫产是重度妊高征患者终止妊娠的主要理想措施,但并非唯一措施[1].
作者:买卫红;王俊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患者,女,32岁,因自服农药1605约80ml急诊入院,在我院急诊室洗胃、给阿托品10mg静脉注射、解磷定2.0静脉滴入后收入院.查体:体温37.8℃,脉搏110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16/76mmHg,意识清楚,反应可,语言流利,颜面微红,瞳孔3~4mm大小,对光反射灵敏,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罗音,心率110次/min,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四肢活动自如,无明显的肌颤,胆碱酯酶活力5U.三大常规检查无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肝肾功能正常.
作者:杨梦;周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及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18例和非冠心病患者37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51例,双支病变组39例,三支病变组28例.分别测定血清尿酸及胆红素水平,同时记录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相关因素.结果 对照组在上述因素临床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血清尿酸水平呈递增趋势.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血清尿酸水平呈递减趋势.结论 血尿酸及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血尿酸水平升高及胆红素水平降低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与胆红素水平二者呈负相关(P<O.05).
作者:王海珠;贾国力;李小霄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各种实验条件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测定值的影响.方法 测定采血后标本放置不同时间、溶血以及乳糜血标本对PT和APTT结果 的影响.结果 样本放置8小时(h)APTT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无溶血组与溶血组之间、无乳糜血与乳糜血之间PT和APTT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测定PT和APTT标本必须在4h内进行测定,无溶血、无乳糜血时才能测出较准确的实验数据.
作者:孔妍;赵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期晚发型维生素K1缺乏致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方法 对近10年来我科收治的本病患儿78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治愈12例,好转自动出院39例,放弃治疗25例,死亡2例.结论 本病发病突然,无明显表现,易被忽视延误诊治时机,起病急骤,多合并颅内出血,预后差,故应早诊断早治疗,通过静注vitK1 1Omg5~7天止血,重者应同时使用新鲜血浆10~15ml/kg制止出血,严重贫血者应给新鲜压积红细胞纠正贫血.本病重在预防,应加强乳母营养指导,并给所有新生儿生后肌注vitK1,长期腹泻及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有肝胆病者应每周用肌注vitK1.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