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亚男;雷宁;张绍蓉
目的:验证巴豆油致 SD 大鼠肛门水肿模型。方法将 SD 大鼠24只平均分为正常组1、2和模型组1、2,应用巴豆油混合液将模型组1、2制作大鼠肛门水肿模型,6h 后观察四组肛门外观后肛门取材,将正常组1和模型组1的标本制作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将正常组2和模型组2标本置于冰浴上充分研磨后检测肛周组织中 IL-6和 TNF-a 的含量。结果形态学上,正常组大鼠肛门外观正常,模型组大鼠肛门红肿;组织学上可见模型组1大鼠肠黏膜呈急性炎症改变,黏膜下层充血、水肿,血管充血、扩张,而正常组1正常;模型组2 TNF-α和 IL-6较正常组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巴豆油致大鼠肛门水肿模型,与肛肠常见疾病发病或手术创面的常见表现及病理生理过程相类似,符合试验用肛门水肿模型的要求。
作者:孙松朋;张媛;赵宝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治疗肾衰竭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40例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血液净化治疗,依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血液净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分析二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缓解总有效率(98.6%)显著高于对照组(82.9%)(P <0.05)。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 SAS(32.6±4.8)、SDS 评分(38.2±6.4)显著低于对照组 SAS(52.6±1.9)、SDS 评分(54.2±6.8)(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2%)显著高于对照组(72.4%)(P <0.05)。观察组患者3例死亡,对照组11例死亡,其余患者肾功能逐渐恢复,观察组患者死亡率(4.3%)显著低于对照组(15.7%)(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70.0%)(P <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肾衰竭患者中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武素珍;赵建荣;张胜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基于中西医多模态信息并应用支持向量机技术(SVM)构建关于≥2级放射性肺损伤(RILI)早期预测模型。方法2013年1月—2015年7月,共纳入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191例,收集放疗前中医证候情况,放疗剂量学资料及其他一般临床信息。根据 NCI-CTC 3.0标准评价 RILI 级别,将放疗结束后发生≥2级 RILI 与否作为分类标签,随机选取119例病例作为建模组,剩余72例作为测试组。在 SVM模型训练中,应用 PCA 法对于维度特征进行了降维处理,并应用交叉验证方法进行参数寻优,确立佳参数,建立模型后通过验证集进行验证评价。结果在测试集建模中,5折交叉验证方法参数寻优确立了佳参数,其中惩罚参数 c 为21.112,核函数参数 g 为0.009,初步建立模型,并通过验证集进行验证,验证结果示该 SVM 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效力,其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75.2%,正确率73.8%,准确率为50.0%,F 值为62.7%,AUC 值0.72。结论基于 SVM 技术构建早期预测≥2级 RILI 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示该模型值得进一步验证并应用。
作者:王志武;王静怡;胡建;杨俊泉;冯计辰;李国欢;吴琼;邢影;张宪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式的健康教育对晚期胃癌患者服药态度改善情况。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1—7月共50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式的健康教育,作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6—12月共50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根据指南要求进行保守治疗,如止痛、营养支持等。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包括住院环境、主管医师介绍,基本病情、医嘱用药和常规护理介绍,心理安慰等,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式的健康教育。采用该院自制调查表,对比患者的服药态度。结果二组患者入院时对服药的知识掌握程度、医护的信任程度、服药的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二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较前提高,且观察组提高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式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晚期胃癌患者服药态度,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绍芬;张晓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结合湿性愈合疗法预防乳腺癌住院患者Ⅱ期、Ⅲ期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3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乳腺癌住院患者50例(Ⅱ期、Ⅲ期压疮),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3.0±2.5)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压疮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结合湿性愈合疗法。治疗28d 后对比分析二组乳腺癌住院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换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0%比60.0%,χ2=5.031,P <0.001),其中观察组中Ⅱ期与Ⅲ期压疮患者好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亚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92.31%比71.43%,χ2=4.237,P <0.001;91.67%比45.45%,χ2=4.932,P <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压疮 Branden 评分和压疮面积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及住院的平均费用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结合湿性愈合疗法在防治乳腺癌住院患者压疮效果相对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萍;刘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锌作为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参与各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及细胞信号转导过程。锌能够保护心肌细胞,但是锌参与心肌细胞线粒体保护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就锌可能参与的心肌线粒体保护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费硕;郑桓;张义东;习瑾昆;贺永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 PICC 置管在艾滋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进行探析与比较。方法随机抽选该院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接诊的40例艾滋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二组,分别给予中心静脉导管与 PICC 置管进行治疗,并实施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与比较二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40例研究对象均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是100%,观察组患者的留置时间是(66.57±15.48)d,对照组(13.05±3.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ICC 置管在艾滋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极为理想,有效增加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配合度,改善患者的仇视心理,保障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许萌;王素倩;张振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7月—2015年4月364例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及可能感染因素。结果共发生29例医院感染,感染率7.97%,主要为下呼吸道(4.95%)、骨牵引眼(1.36%)、泌尿道(0.82%),其余占0.81%;手术时间长、参与人员刷手及患者皮肤消毒不彻底、手术室空气质量是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在患者术后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沈黎黎;袁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硫辛酸(LA)对帕金森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存活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老年雄性 SD 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治疗组;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向损伤组和治疗组大鼠单侧黑质内注入鱼藤酮建立帕金森损伤模型,治疗组同时腹部注射 LA;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ELISA 法检测黑质 TNF-α、IL-1β炎症介质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 TH 阳性细胞率和灰度值显著降低(P <0.05),治疗组高于损伤组,低于对照组(P <0.05);损伤组TNF-α和 IL-1β含量减少(P <0.05),治疗组增高,但仍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LA 对鱼藤酮损伤老年大鼠 DA 能神经元细胞具有神经保护功能。
作者:常宇涛;刘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患者对医院健康服务的期望内容能否实现是影响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判断的关键。在当下严峻紧张的医患关系背景下,特别是患者对医疗效果的期望与实际结果间的差距过大常常是引发医患纠纷的核心问题。因此,医务人员通过有效沟通了解不同场景下患者对医院健康服务期望的具体内容及变化趋势,并调控其不合理的期望值,不仅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能,还能增加患者的内心满足感,从而推进医患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本文简单介绍了患者期望的相关概念,患者对医院健康服务期望的具体内容,影响期望形成的因素,重点阐述了当前国内外调查患者对医院健康服务的测评工具及应用情况,并指出我国关于患者对医院健康服务期望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魏亚男;雷宁;张绍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2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2013年7月—2014年6月的126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6月的130例为干预组。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二组患者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和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比较,并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导管破损率为6.9%、导管阻塞率为8.4%、导管移位脱出率为0.8%、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9.2%、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率为3.8%、静脉炎率为6.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对导管相关知识和维护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4.6%和8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导管知识和维护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穆树敏;穆树林;刘晶;柴囡;史素丽;尚秀娟;程爱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模拟煤矿井下被困人员断食后大鼠动物模型,动态性分析体重、脑重、脑含水量及衰竭死亡的相关性,为研究断食对脑功能影响及干预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用华北理工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清洁级成年雄性12周龄健康 SD 大鼠36只,体重(350±30)g,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A 组,n=4)和只供水,不供食实验组(B 组,n=32)。B 组又依时序性3d、5d、7d、9d 分为4个亚组(n=8),均单独分笼喂养。观测内容包括精神状态、日常行为、皮毛光泽等变化的一般行为、体重、脑重量、脑含水量。结果3d 组未见一般行为有变化,5d 组开始消瘦、皮下脂肪减少;7d 组开始出现行走不稳;9d 组开始出现死亡或处于频死状态。体重下降率随着饥饿期的延长逐渐增大,而脑重量的变化为断食7d 前脑重量与正常脑重量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到9d 组才显示出明显的差异(P <0.05)。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断食(7d、9d)组均下降(P <0.01)。结论全饥饿状态下体重随时间延长而持续下降,但在未陷入频死前脑重量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只有在9d 组脑重量开始下降时,实验大鼠才会陷入频死状态或很快死亡。5d 时脑含水量开始升高,大约持续1~2d 后开始下降,由此推测饥饿性脑水肿或脑肿胀则可能是记忆、行为功能受损的基本原因。
作者:程光;白俊清;张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针对性的对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手术室围术期护理流程进行研究,更好的配合手术操作,保障手术过程顺利完成。方法本研究采取对照研究方法,以2014年1—12月收治的在该院实施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手术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3年1—12月在该院实施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手术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既往护理进行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根据护理环节对手术护理人员进行了针对性培训,提高手术护理人员的护理规范和配合熟练程度,比较二组护理配合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开始时间(15.3±4.2)min、干细胞植入时间(51.8±9.3) min、平均手术时间(73.2±7.5)min 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开始时间(21.7±5.6)min、干细胞植入时间(58.0±8.6)min、平均手术时间(78.6±8.5)min 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医生对护理人员手术配合的满意度为100%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90.4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干细胞移植成功率达到97.78%(44/45)与对照组的97.62%(41/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 =0.961>0.05)。观察组的 Harris 评分优良率71.11%高于对照组的69.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手术室围术期护理流程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医生对护理人员手术配合的满意度。
作者:刘瑜;陈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口服麻杏滋脾胶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混合痔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口服麻杏滋脾胶囊,耳穴贴压肺、脾、肾、直肠、便秘点,对照组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耳穴贴压肺、脾、肾、直肠、便秘点,观察排便效果及切口疼痛、出血、水肿情况。结果观察组排便效果(P <0.01)及切口疼痛、出血、水肿(P <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麻杏滋脾胶囊配合耳穴贴压肺、脾、肾、直肠、便秘点,治疗老年混合痔术后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荀绍山;张文静;刘洋;张雷;刘丽萍;包巨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不同护理手段对 CCU 病房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该院 CCU 病房收治的139例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差异随机分为二组,其中69例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其余70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对比二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二组护理干预前 SAS、SDS 两项评分差异不大(P >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 SAS 评分(45.83±4.91)、SDS 评分(44.92±5.22),观察组 SAS 评分(34.80±5.23)、SDS 评分(33.69±4.99),此两项评分与组间评分差异均较大(P <0.05);数据统计可知,观察组在视觉空间与执行(4.64±0.48)、记忆(3.86±1.31)、注意(4.67±0.78)、语言(2.51±0.54)、定向力(5.12±0.56)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 CCU 病房患者进行心理、行为、认知等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该种护理方案深受临床欢迎。
作者:江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护理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采用 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价二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差异。结果经早期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二组患者预后神经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可知,观察组44例患者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 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中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活活力、精神健康6项维度评分均明显提升,相比对照组44例患者干预前后各项维度分值无显著变化,组间差异对比,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治疗同期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作者:孟晓旭;朱浩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和总结封闭负压吸引与腓肠肌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严重损伤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120例足踝严重损伤的患者,均采取封闭负压吸引与腓肠肌神经皮瓣修复的方法进行修复。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术前护理,增加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等。观察统计对比二组的各项结果,包括平均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平均伤口完全愈合时间(40.2±1.7)d、平均住院时间(33.3±2.1)d,出现并发症例数9例;观察组平均伤口完全愈合时间(32.7±1.4)d、平均住院时间(26.9±1.4)d,出现并发症例数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满意度为71.7%,观察组为91.7%,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做好术前护理工作,加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对封闭负压吸引与腓肠肌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严重损伤有良好的作用,大大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了伤口愈合时间,改善创面受损情况,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有很好的临床护理价值。
作者:孙开艳;杜伟;曲家富;田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1997年,P8基因首先从鼠胰腺炎模型中被克隆并测序[1],1999年,Ree 等[2]发现一个可能与乳腺癌转移有关的基因,并将其命名为转移候选基因1(candidate of metastasis -1,com-1)。com-1是鼠 P8的人类对应基因,由于此基因具有核定位信号(NLS),提示是一种核蛋白,因此被称为核蛋白1(nuclear protein 1,Nupr1)。Nupr1具有转录活性,可通过参与不同的胞内信号途径来发挥不同的功能,并已证实其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 Nupr1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赵春兰;王维娜;张文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 CT 检查中的医疗风险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2012年未实施风险管理的 CT 检查患者1965例作为对照组,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风险管理后进行 CT 检查的3984例患者进行满意度比较,并对比风险管理前后不良事件及设备故障发生率。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满意度由2012年的72%上升至98%,不良事件发生率由2012年未实施风险管理的9%降至1%。设备故障率由2012年未实施风险管理的5‰降至3‰。保证了患者的及时检查与治疗。结论治疗环境、医护人员、完善的制度及就诊患者是影响 CT 检查的风险因素,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服务意识,是减少 CT 检查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
作者:石永兴;尚华;张国顺;付惠杰;郑彩娟;幺作义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