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封闭负压吸引与腓肠肌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严重损伤的护理要点

孙开艳;杜伟;曲家富;田敏

关键词:封闭负压吸引, 腓肠肌神经皮瓣, 足踝部, 护理
摘要:目的:讨论和总结封闭负压吸引与腓肠肌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严重损伤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120例足踝严重损伤的患者,均采取封闭负压吸引与腓肠肌神经皮瓣修复的方法进行修复。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术前护理,增加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等。观察统计对比二组的各项结果,包括平均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平均伤口完全愈合时间(40.2±1.7)d、平均住院时间(33.3±2.1)d,出现并发症例数9例;观察组平均伤口完全愈合时间(32.7±1.4)d、平均住院时间(26.9±1.4)d,出现并发症例数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满意度为71.7%,观察组为91.7%,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做好术前护理工作,加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对封闭负压吸引与腓肠肌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严重损伤有良好的作用,大大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了伤口愈合时间,改善创面受损情况,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有很好的临床护理价值。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护理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采用 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价二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差异。结果经早期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二组患者预后神经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可知,观察组44例患者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 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中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活活力、精神健康6项维度评分均明显提升,相比对照组44例患者干预前后各项维度分值无显著变化,组间差异对比,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治疗同期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作者:孟晓旭;朱浩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达标对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达标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取2014年1—1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7例,测量入院14d 52次血压。将血压达标值设为140/90mmHg。按血压值小于达标值次数占血压测量总次数的百分比分为<25%组(54例)、≥25%且<50%组(51例)、≥50%且<75%组(64例)、≥75%组(78例)。记录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采用生活自理程度 Modified Rankin 量表(mRS)为预后评判标准,采用 COX 回归分析观察血压达标情况对30d 预后的影响。结果四组入院时与30d 的 NIHSS 评分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压达标情况与30d 预后无明显关系(P >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达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大力;边哲;彭延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封闭负压吸引与腓肠肌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严重损伤的护理要点

    目的:讨论和总结封闭负压吸引与腓肠肌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严重损伤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120例足踝严重损伤的患者,均采取封闭负压吸引与腓肠肌神经皮瓣修复的方法进行修复。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术前护理,增加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等。观察统计对比二组的各项结果,包括平均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平均伤口完全愈合时间(40.2±1.7)d、平均住院时间(33.3±2.1)d,出现并发症例数9例;观察组平均伤口完全愈合时间(32.7±1.4)d、平均住院时间(26.9±1.4)d,出现并发症例数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满意度为71.7%,观察组为91.7%,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做好术前护理工作,加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对封闭负压吸引与腓肠肌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严重损伤有良好的作用,大大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了伤口愈合时间,改善创面受损情况,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有很好的临床护理价值。

    作者:孙开艳;杜伟;曲家富;田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征稿简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7月—2015年4月364例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及可能感染因素。结果共发生29例医院感染,感染率7.97%,主要为下呼吸道(4.95%)、骨牵引眼(1.36%)、泌尿道(0.82%),其余占0.81%;手术时间长、参与人员刷手及患者皮肤消毒不彻底、手术室空气质量是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在患者术后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沈黎黎;袁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结合湿性愈合疗法在预防乳腺癌住院患者压疮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结合湿性愈合疗法预防乳腺癌住院患者Ⅱ期、Ⅲ期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3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乳腺癌住院患者50例(Ⅱ期、Ⅲ期压疮),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3.0±2.5)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压疮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结合湿性愈合疗法。治疗28d 后对比分析二组乳腺癌住院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换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0%比60.0%,χ2=5.031,P <0.001),其中观察组中Ⅱ期与Ⅲ期压疮患者好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亚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92.31%比71.43%,χ2=4.237,P <0.001;91.67%比45.45%,χ2=4.932,P <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压疮 Branden 评分和压疮面积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及住院的平均费用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结合湿性愈合疗法在防治乳腺癌住院患者压疮效果相对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萍;刘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家族性淀粉样变多发性神经性损害患者腺体组织存在淀粉样小体

    目的:报道家族性淀粉样变多发性神经性损害(familial amyloidotic polyneuropathy,FAP)患者腺体组织存在淀粉样小体,用于探讨淀粉样变形成机制。方法①临床收集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 TTR)相关淀粉样变患者,利用免疫亲和-质量分析装置法(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s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法测定 TTR 基因突变类型。②刚果红(Congo red,CR)染色结合偏振光显微镜检查鉴定心脏组织是否发生淀粉样变沉积。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淀粉样变沉积蛋白类型。④对 FAP 患者腺体组织进行形态分析以确定淀粉样小体的存在。结果①MALDI-TOF/MS 分析结果确定 TTR 基因突变类型为 ATTRVal30Met。②患者心脏组织经 CR 染色结合偏振光显微镜观察,确定淀粉样变沉积阳性,且沉积于小血管壁和心肌组织间隙。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见 TTR 免疫反应阳性,提示淀粉样变沉积前蛋白为 TTR。④对胰腺组织进行分析发现腺体腔内可见 CR 染色阳性和绿色荧光淀粉样小体,未见其与 TTR 抗体存在免疫原性反应。结论FAP 患者胰腺组织发现淀粉样小体,且未发现其与 TTR 抗体之间存在免疫原性反应。

    作者:李琬琛;宋林;王亮;苏桂新;李晓亮;郑芳;孙续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核蛋白 Nupr1研究进展

    1997年,P8基因首先从鼠胰腺炎模型中被克隆并测序[1],1999年,Ree 等[2]发现一个可能与乳腺癌转移有关的基因,并将其命名为转移候选基因1(candidate of metastasis -1,com-1)。com-1是鼠 P8的人类对应基因,由于此基因具有核定位信号(NLS),提示是一种核蛋白,因此被称为核蛋白1(nuclear protein 1,Nupr1)。Nupr1具有转录活性,可通过参与不同的胞内信号途径来发挥不同的功能,并已证实其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 Nupr1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赵春兰;王维娜;张文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黄水提物对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结构的影响及可逆性研究

    目的:观察大黄水提物对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结构影响及其可逆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 雌性大鼠40只,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其余30只灌胃大黄水提取物2.0g/kg(按生药计),连续给药60d。分别于末次给药后24h、停药30d、60d 各处死总量的1/3。取脑、垂体,垂体称重、计算脏器指数;组织 HE 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给药60d 垂体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停药30d 垂体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停药30d 垂体指数与给药60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停药60d 垂体指数明显低于给药60d(P <0.05)。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显示,给药组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减少,有红色神经元,出现大量鬼影细胞及染色质边极现象;垂体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排列不规整,血窦严重扩张,嗜酸性细胞适应性增生,嗜碱性细胞减少。停药30d,下丘脑神经元有所增加,鬼影细胞及染色质边极现象减轻;垂体细胞数量增加,血窦扩张减轻,嗜酸性细胞适应性增生减少。停药60d,下丘脑神经元明显增加,鬼影细胞及染色质边极现象极少;垂体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血窦扩张进一步减轻,嗜酸性细胞适应性增生明显减少。结论灌胃大黄60d 可致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组织结构损害,此种损害是可逆性的,停药60d 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孟欣;佟继铭;张树峰;吴金洋;宋素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翼点与颈部联合床突段动脉瘤夹闭的手术配合

    目的:对翼点与颈部联合床突段动脉瘤夹闭的手术配合进行探析。方法选择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10月该院诊治的43例床突段动脉瘤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2月该院治疗的40例床突段动脉瘤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配合,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手术配合,对比与统计分析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灶清除率以及手术完成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分别是(255±45)ml、(2.8±0.4)h,对照组分别是(489±125)ml、(4.2±1.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组床突段动脉瘤患者均顺利结束手术治疗,手术完成度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术后拔除气管导管率与病灶清除率分别是93.02%、100.00%,对照组分别是52.5%、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翼点与颈部联合床突段动脉瘤夹闭的手术配合极为重要,不仅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影响患者手术的完成度。

    作者:赵云云;董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患者对医院健康服务期望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患者对医院健康服务的期望内容能否实现是影响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判断的关键。在当下严峻紧张的医患关系背景下,特别是患者对医疗效果的期望与实际结果间的差距过大常常是引发医患纠纷的核心问题。因此,医务人员通过有效沟通了解不同场景下患者对医院健康服务期望的具体内容及变化趋势,并调控其不合理的期望值,不仅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能,还能增加患者的内心满足感,从而推进医患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本文简单介绍了患者期望的相关概念,患者对医院健康服务期望的具体内容,影响期望形成的因素,重点阐述了当前国内外调查患者对医院健康服务的测评工具及应用情况,并指出我国关于患者对医院健康服务期望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魏亚男;雷宁;张绍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锌离子在心肌线粒体保护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锌作为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参与各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及细胞信号转导过程。锌能够保护心肌细胞,但是锌参与心肌细胞线粒体保护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就锌可能参与的心肌线粒体保护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费硕;郑桓;张义东;习瑾昆;贺永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SAPHO 综合征临床分析(附15例报告)

    目的:分析 SAPHO 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特异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5年6月秦皇岛第一医院确诊的15例 SAPHO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登记并分析。结果15例患者均出现皮肤病变,痤疮9例,掌跖脓疱病6例,骨关节易受累的部位依次为胸锁关节(12例)、中轴关节(7例)、肩关节(5例)、腕关节(3例)。结论SAPHO 综合征患者中年女性多见,痤疮及胸锁关节滑膜炎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作者:刘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的影响

    目的:为了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特点及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量表(CSLPSS)对3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所测量的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的平均得分为77.2分,处于60~99(常态区间)之间,男生的恋爱心理压力显著地高于女生(t=2.104,P <0.05);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与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呈显著性的负相关(r=-0.193,P <0.01);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与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呈显著正相关(r =0.198,P <0.01)。结论大学生的确存在常态下恋爱心理压力感,其中男生的压力感显著高于女生。此外,大学生家庭环境亲密度越高,恋爱心理压力越低;矛盾性越高,恋爱心理压力越高。

    作者:段亚妮;杨美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 CCU 病房焦虑抑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比不同护理手段对 CCU 病房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该院 CCU 病房收治的139例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差异随机分为二组,其中69例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其余70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对比二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二组护理干预前 SAS、SDS 两项评分差异不大(P >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 SAS 评分(45.83±4.91)、SDS 评分(44.92±5.22),观察组 SAS 评分(34.80±5.23)、SDS 评分(33.69±4.99),此两项评分与组间评分差异均较大(P <0.05);数据统计可知,观察组在视觉空间与执行(4.64±0.48)、记忆(3.86±1.31)、注意(4.67±0.78)、语言(2.51±0.54)、定向力(5.12±0.56)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 CCU 病房患者进行心理、行为、认知等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该种护理方案深受临床欢迎。

    作者:江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巴曲亭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巴曲亭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入院的肺结核咯血患者100例,在常规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其中50例患者给予垂体后叶素针对咯血治疗,另外50例患者则在给予垂体后叶素之外加用巴曲亭,进行联合用药治疗,观察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5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4%),而无效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巴曲亭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刘道恒;仵倩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对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2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2013年7月—2014年6月的126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6月的130例为干预组。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二组患者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和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比较,并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导管破损率为6.9%、导管阻塞率为8.4%、导管移位脱出率为0.8%、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9.2%、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率为3.8%、静脉炎率为6.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对导管相关知识和维护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4.6%和8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导管知识和维护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穆树敏;穆树林;刘晶;柴囡;史素丽;尚秀娟;程爱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模式在临床检验仪器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将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引入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方法近四年检验仪器学教学中,08、09级学生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10、11级学生采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回顾性分析二组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性,并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教学实践表明教改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大多数学生喜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任课教师均表示下一学年将继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结论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检验仪器学教学新模式,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因材施教等方面具有传统模式无法比拟的强大优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日益提高。

    作者:赵俊暕;赵力欣;王沂;刘亚杰;杨学惠;崔秀凤;常玉荣;石峻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并文献复习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 HAML)是一种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主要是由平滑肌细胞、增生的血管及脂肪这三种成分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1]。该肿瘤临床发病率较低,且不同患者三种成分比例不同,故影像学表现差异较大,临床误诊率较高,临床常误诊为肝癌、肝血管瘤、肝腺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等各种肝良、恶性肿瘤。我院2015年5月收治1例 HAML,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祯;刘昭明;李恒力;许丙辉;齐双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式健康教育对晚期胃癌患者服药态度改善情况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式的健康教育对晚期胃癌患者服药态度改善情况。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1—7月共50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式的健康教育,作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6—12月共50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根据指南要求进行保守治疗,如止痛、营养支持等。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包括住院环境、主管医师介绍,基本病情、医嘱用药和常规护理介绍,心理安慰等,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式的健康教育。采用该院自制调查表,对比患者的服药态度。结果二组患者入院时对服药的知识掌握程度、医护的信任程度、服药的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二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较前提高,且观察组提高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式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晚期胃癌患者服药态度,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绍芬;张晓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