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模式在临床检验仪器教学中的应用

赵俊暕;赵力欣;王沂;刘亚杰;杨学惠;崔秀凤;常玉荣;石峻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检验仪器学, 教学改革
摘要:目的:将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引入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方法近四年检验仪器学教学中,08、09级学生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10、11级学生采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回顾性分析二组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性,并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教学实践表明教改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大多数学生喜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任课教师均表示下一学年将继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结论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检验仪器学教学新模式,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因材施教等方面具有传统模式无法比拟的强大优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日益提高。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APHO 综合征临床分析(附15例报告)

    目的:分析 SAPHO 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特异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5年6月秦皇岛第一医院确诊的15例 SAPHO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登记并分析。结果15例患者均出现皮肤病变,痤疮9例,掌跖脓疱病6例,骨关节易受累的部位依次为胸锁关节(12例)、中轴关节(7例)、肩关节(5例)、腕关节(3例)。结论SAPHO 综合征患者中年女性多见,痤疮及胸锁关节滑膜炎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作者:刘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巴曲亭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巴曲亭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入院的肺结核咯血患者100例,在常规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其中50例患者给予垂体后叶素针对咯血治疗,另外50例患者则在给予垂体后叶素之外加用巴曲亭,进行联合用药治疗,观察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5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4%),而无效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巴曲亭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刘道恒;仵倩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ICC 置管在艾滋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对 PICC 置管在艾滋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进行探析与比较。方法随机抽选该院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接诊的40例艾滋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二组,分别给予中心静脉导管与 PICC 置管进行治疗,并实施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与比较二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40例研究对象均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是100%,观察组患者的留置时间是(66.57±15.48)d,对照组(13.05±3.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ICC 置管在艾滋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极为理想,有效增加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配合度,改善患者的仇视心理,保障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许萌;王素倩;张振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翼点与颈部联合床突段动脉瘤夹闭的手术配合

    目的:对翼点与颈部联合床突段动脉瘤夹闭的手术配合进行探析。方法选择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10月该院诊治的43例床突段动脉瘤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2月该院治疗的40例床突段动脉瘤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配合,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手术配合,对比与统计分析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灶清除率以及手术完成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分别是(255±45)ml、(2.8±0.4)h,对照组分别是(489±125)ml、(4.2±1.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组床突段动脉瘤患者均顺利结束手术治疗,手术完成度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术后拔除气管导管率与病灶清除率分别是93.02%、100.00%,对照组分别是52.5%、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翼点与颈部联合床突段动脉瘤夹闭的手术配合极为重要,不仅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影响患者手术的完成度。

    作者:赵云云;董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体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室围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针对性的对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手术室围术期护理流程进行研究,更好的配合手术操作,保障手术过程顺利完成。方法本研究采取对照研究方法,以2014年1—12月收治的在该院实施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手术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3年1—12月在该院实施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手术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既往护理进行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根据护理环节对手术护理人员进行了针对性培训,提高手术护理人员的护理规范和配合熟练程度,比较二组护理配合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开始时间(15.3±4.2)min、干细胞植入时间(51.8±9.3) min、平均手术时间(73.2±7.5)min 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开始时间(21.7±5.6)min、干细胞植入时间(58.0±8.6)min、平均手术时间(78.6±8.5)min 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医生对护理人员手术配合的满意度为100%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90.4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干细胞移植成功率达到97.78%(44/45)与对照组的97.62%(41/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 =0.961>0.05)。观察组的 Harris 评分优良率71.11%高于对照组的69.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手术室围术期护理流程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医生对护理人员手术配合的满意度。

    作者:刘瑜;陈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中西医多模态信息的放射性肺损伤早期预测模型

    目的:基于中西医多模态信息并应用支持向量机技术(SVM)构建关于≥2级放射性肺损伤(RILI)早期预测模型。方法2013年1月—2015年7月,共纳入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191例,收集放疗前中医证候情况,放疗剂量学资料及其他一般临床信息。根据 NCI-CTC 3.0标准评价 RILI 级别,将放疗结束后发生≥2级 RILI 与否作为分类标签,随机选取119例病例作为建模组,剩余72例作为测试组。在 SVM模型训练中,应用 PCA 法对于维度特征进行了降维处理,并应用交叉验证方法进行参数寻优,确立佳参数,建立模型后通过验证集进行验证评价。结果在测试集建模中,5折交叉验证方法参数寻优确立了佳参数,其中惩罚参数 c 为21.112,核函数参数 g 为0.009,初步建立模型,并通过验证集进行验证,验证结果示该 SVM 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效力,其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75.2%,正确率73.8%,准确率为50.0%,F 值为62.7%,AUC 值0.72。结论基于 SVM 技术构建早期预测≥2级 RILI 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示该模型值得进一步验证并应用。

    作者:王志武;王静怡;胡建;杨俊泉;冯计辰;李国欢;吴琼;邢影;张宪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征稿简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院员工沉默与权力距离导向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医院员工沉默行为与权力距离导向的影响,为医院的科学性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 SPSS、HLM 等统计分析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整理,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员工沉默与员工权力距离导向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结果员工三种沉默与领导教育程度和员工教育程度呈负相关,与领导工作年限呈正相关,与员工的权力距离导向呈正相关的关系,与领导权力距离导向也是正相关的关系;员工组织地位感知能调节员工权力距离导向与员工默许性沉默之间的关系,当员工组织地位感知较高时,二者之间的关系较弱,相反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强。结论领导和员工的权力距离导向都能够对员工的沉默行为产生的显著影响,并且调查中的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员工沉默也有影响。

    作者:白洋;栾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护理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采用 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价二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差异。结果经早期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二组患者预后神经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可知,观察组44例患者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 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中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活活力、精神健康6项维度评分均明显提升,相比对照组44例患者干预前后各项维度分值无显著变化,组间差异对比,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治疗同期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作者:孟晓旭;朱浩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 CCU 病房焦虑抑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比不同护理手段对 CCU 病房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该院 CCU 病房收治的139例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差异随机分为二组,其中69例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其余70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对比二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二组护理干预前 SAS、SDS 两项评分差异不大(P >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 SAS 评分(45.83±4.91)、SDS 评分(44.92±5.22),观察组 SAS 评分(34.80±5.23)、SDS 评分(33.69±4.99),此两项评分与组间评分差异均较大(P <0.05);数据统计可知,观察组在视觉空间与执行(4.64±0.48)、记忆(3.86±1.31)、注意(4.67±0.78)、语言(2.51±0.54)、定向力(5.12±0.56)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 CCU 病房患者进行心理、行为、认知等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该种护理方案深受临床欢迎。

    作者:江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巴豆油制作 SD 大鼠肛门水肿模型的实验验证研究

    目的:验证巴豆油致 SD 大鼠肛门水肿模型。方法将 SD 大鼠24只平均分为正常组1、2和模型组1、2,应用巴豆油混合液将模型组1、2制作大鼠肛门水肿模型,6h 后观察四组肛门外观后肛门取材,将正常组1和模型组1的标本制作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将正常组2和模型组2标本置于冰浴上充分研磨后检测肛周组织中 IL-6和 TNF-a 的含量。结果形态学上,正常组大鼠肛门外观正常,模型组大鼠肛门红肿;组织学上可见模型组1大鼠肠黏膜呈急性炎症改变,黏膜下层充血、水肿,血管充血、扩张,而正常组1正常;模型组2 TNF-α和 IL-6较正常组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巴豆油致大鼠肛门水肿模型,与肛肠常见疾病发病或手术创面的常见表现及病理生理过程相类似,符合试验用肛门水肿模型的要求。

    作者:孙松朋;张媛;赵宝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并大咯血的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并大咯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6例大咯血患者,经 DSA 血管造影显示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BPS)65例,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治疗,34例应用传统单纯明胶海绵(GS)栓塞治疗(传统组),31例采用永久双重栓塞法治疗(观察组),即应用三丙烯微球(Em-bosphere)联合 GS 或弹簧圈进行栓塞。术后规律随访12个月以上,对二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 BAE,52例患者 BAE 术后24h 内停止咯血,11例患者 BAE 术后72h内停止咯血,总有效率96.92%(63/65)。12个月内复发咯血12例(传统组10例,观察组2例),总复发率18.46%(12/65)。观察组复发率6.45%(2/31),低于传统组29.41%(10/34),二组复发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永久双重栓塞治疗 BPS 并大咯血安全、有效,可明显降低复发率,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张万壮;李俊芹;李秀芝;杨德久;张瑞凤;王志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锌离子在心肌线粒体保护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锌作为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参与各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及细胞信号转导过程。锌能够保护心肌细胞,但是锌参与心肌细胞线粒体保护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就锌可能参与的心肌线粒体保护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费硕;郑桓;张义东;习瑾昆;贺永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黄总蒽醌对大鼠子宫中 Bcl-2、Bax 表达的影响及可逆性

    目的:观察长期灌胃大黄总蒽醌对大鼠子宫中 Bcl-2、Bax 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可逆性。方法8周龄 SD 雌性大鼠40只,随机取10只做为正常对照,其余30只灌胃大黄总蒽醌73mg/kg,连续给药60d。末次给药后24h、停药30d、60d 分别处死10只。取子宫,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子宫中 Bcl-2、Bax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给药60dBax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 <0.05),Bcl-2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 <0.05)。停药30dBax 表达水平低于给药60d、高于正常对照(P <0.05),Bcl-2表达水平高于给药60d、低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停药60dBax 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给药60d、停药30d(P<0.05),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cl-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给药60d、停药30d(P<0.05),并且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结论长期应用大黄总蒽醌可降低成年雌性大鼠子宫内膜中Bcl-2蛋白表达,提高 Bax 蛋白表达,这种影响是可逆的。

    作者:吴金洋;张树峰;佟继铭;孟欣;宋素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麻杏滋脾胶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混合痔术后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麻杏滋脾胶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混合痔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口服麻杏滋脾胶囊,耳穴贴压肺、脾、肾、直肠、便秘点,对照组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耳穴贴压肺、脾、肾、直肠、便秘点,观察排便效果及切口疼痛、出血、水肿情况。结果观察组排便效果(P <0.01)及切口疼痛、出血、水肿(P <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麻杏滋脾胶囊配合耳穴贴压肺、脾、肾、直肠、便秘点,治疗老年混合痔术后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荀绍山;张文静;刘洋;张雷;刘丽萍;包巨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该院骨科成功实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采用 HSS 膝关节评分对患者行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功能评定。对二组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术前 HS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在术后各时间点 HS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平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可显著改善其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作者:张文杰;刘宗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对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2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2013年7月—2014年6月的126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6月的130例为干预组。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二组患者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和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比较,并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导管破损率为6.9%、导管阻塞率为8.4%、导管移位脱出率为0.8%、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9.2%、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率为3.8%、静脉炎率为6.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对导管相关知识和维护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4.6%和8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导管知识和维护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穆树敏;穆树林;刘晶;柴囡;史素丽;尚秀娟;程爱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的影响

    目的:为了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特点及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量表(CSLPSS)对3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所测量的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的平均得分为77.2分,处于60~99(常态区间)之间,男生的恋爱心理压力显著地高于女生(t=2.104,P <0.05);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与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呈显著性的负相关(r=-0.193,P <0.01);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与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呈显著正相关(r =0.198,P <0.01)。结论大学生的确存在常态下恋爱心理压力感,其中男生的压力感显著高于女生。此外,大学生家庭环境亲密度越高,恋爱心理压力越低;矛盾性越高,恋爱心理压力越高。

    作者:段亚妮;杨美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核蛋白 Nupr1研究进展

    1997年,P8基因首先从鼠胰腺炎模型中被克隆并测序[1],1999年,Ree 等[2]发现一个可能与乳腺癌转移有关的基因,并将其命名为转移候选基因1(candidate of metastasis -1,com-1)。com-1是鼠 P8的人类对应基因,由于此基因具有核定位信号(NLS),提示是一种核蛋白,因此被称为核蛋白1(nuclear protein 1,Nupr1)。Nupr1具有转录活性,可通过参与不同的胞内信号途径来发挥不同的功能,并已证实其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 Nupr1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赵春兰;王维娜;张文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黄水提物对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结构的影响及可逆性研究

    目的:观察大黄水提物对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结构影响及其可逆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 雌性大鼠40只,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其余30只灌胃大黄水提取物2.0g/kg(按生药计),连续给药60d。分别于末次给药后24h、停药30d、60d 各处死总量的1/3。取脑、垂体,垂体称重、计算脏器指数;组织 HE 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给药60d 垂体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停药30d 垂体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停药30d 垂体指数与给药60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停药60d 垂体指数明显低于给药60d(P <0.05)。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显示,给药组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减少,有红色神经元,出现大量鬼影细胞及染色质边极现象;垂体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排列不规整,血窦严重扩张,嗜酸性细胞适应性增生,嗜碱性细胞减少。停药30d,下丘脑神经元有所增加,鬼影细胞及染色质边极现象减轻;垂体细胞数量增加,血窦扩张减轻,嗜酸性细胞适应性增生减少。停药60d,下丘脑神经元明显增加,鬼影细胞及染色质边极现象极少;垂体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血窦扩张进一步减轻,嗜酸性细胞适应性增生明显减少。结论灌胃大黄60d 可致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组织结构损害,此种损害是可逆性的,停药60d 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孟欣;佟继铭;张树峰;吴金洋;宋素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