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兰;张柳;孙玉倩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率、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大兴区人民医院普外一科2008年1月-2013年8月1 046例腹部手术中26例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术前长期流出道梗阻、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及术后低蛋白血症、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发病率较高.胃镜、上消化道造影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方法.经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一般可在术后5周内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心理指导、营养支持、促动力药物及中医针灸在内的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的有效手段,应避免再手术.
作者:于丽丽;黄涛;赵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底节内囊区出血血肿发生的部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依据头颅CT中原发灶的部位与责任血管将基底节内囊区出血分为6个亚型,记录死亡病例,对经治疗后存活的患者3个月后进行随访,记录ADL分级,以评价不同分型的患者预后.结果 Ⅰ型37例,ADLⅡ级以上29例,占78.4%.Ⅱ型18例,ADL分级Ⅱ以上16例,占88.9%.Ⅲ型15例,ADLⅡ级以上13例,占86.7%.Ⅳ型74例,死亡10例,占13.5%;ADLⅡ级以上22例,占29.7%.V型88例,死亡18例,占20.4%;ADLⅡ级以上22例,占25.0%.Ⅵ型65例,死亡29例,占44.6%.无ADLⅡ级以上病例.结论 血肿位置是除血肿量外影响基底节内囊区出血预后的又一重要因素,六型分类法可以预测预后.
作者:贾济;孙红梅;谢文娟;李彩;刘芳;王启华;乔柏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观察发病时间、发病年龄、肠套叠类型等因素对患儿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来手术治疗的183例急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发病时间、发病年龄、肠套叠类型进行分组时比研究.结果 不同发病时间对患儿肠梗阻发生率、肠切除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不同发病年龄对患儿血便发生率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肠套叠类型对肠切除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发病时间、发病年龄及套叠类型是影响肠套叠疾病的重要因素,临床可用来评估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预测手术方式及预后.
作者:张剑峰;陈茜松;孙爱军;赵晓燕;徐渭贤;邱忠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经左房给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可行性.方法 28例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二组:LAP组和CVP组.二组患者术前均经右颈内静脉安放Swan-Ganz导管,待术中放入肺动脉.LAP组患者经右锁骨下静脉置入30cm长的4号深静脉管,待术中经卵圆孔或房间隔缺损置入左房.LAP、CVP组患儿分别经左房或中心静脉输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剂量为6~10μg/(kg·min),持续输注3d后逐渐减量.分别于停机后3d经测量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肺动脉压(PMP),用热稀释法测量心输出量(CO),然后计算出心指数(CI)、体循环阻力和肺血管阻力.结果 所有患儿所测得的PCWP与LAP呈显著正相关(r=0.739,P<0.01).LAP组患儿心指数(CI)显著高于CVP组,PMP和肺血管阻力显著低于CVP组(P<0.05),手术后左房给药组心指数与中心静脉给药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二组患儿的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所测的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左房压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而手术经左房给予正性肌力药物能够减轻经中心静脉给药而引起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的升高,增加心输出量.
作者:谢英;程加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对复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双眼复视患者进行TCD检查.结果 复视患者与同龄段人群的正常血流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复视患者<40岁右侧大脑中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01),40~60岁左侧大脑前动脉、右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01),>60岁双侧大脑中动脉、双侧颈内动脉终末端、双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采用TCD评价复视患者脑血管病变对临床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文秋;李秀霞;张淑芳;刘云东;安艳秋;夏静;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77岁,主因右眼进行性视力下降5年于2013年5月6日入院行白内障手术,临床诊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右眼)、玻璃体混浊(双眼)、房颤、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型糖尿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44×109/L,红细胞4.39×1012/L,血红蛋白141g/L,血小板24×109/L,临床无出血症状,凝血功能检查正常,尿、便常规正常,生化检查G血糖7.13mmol/L、胆固醇6.4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3mmol/L其余肝功、肾功、蛋白均正常.
作者:王士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地区、种族和病理类型的差异[1].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尤其好发于50~69岁中老年人群[2].1913年,世界上第一例食管癌食管切除手术成功实施,我国第一例食管癌手术于1940年由吴英恺教授完成.开放性手术是传统的食管癌术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考验,无疑是安全成熟的手术方式.其优点是手术暴露好,直视下操作,手术彻底.同时也存在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生活质量差的弊端.
作者:孙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血清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新鲜豚鼠全脊髓匀浆+完全福氏佐剂免疫Wistar大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选用黄芪注射液干预治疗,观察其对大鼠发病率、神经功能评分和病理学改变的影响,并检测血清IFN-γ的水平.结果 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大鼠发病率明显降低,炎性病灶明显减少,血清中IFN-γ表达减少.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以改善EAE大鼠的临床症状,减轻脊髓内炎症反应,其作用可能与减少血清IFN-γ的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张春阳;石秋艳;田广平;孙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学实验课程质量.方法 采用教学研究中的对比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机能学实验课程质量的差异.实验组为我校2012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照组为同届医学类专业学生,比较医学机能实验改革对课程质量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教学内容得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的课程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能实验课程整合能够提高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学实验课程质量.
作者:谭俊珍;步怀恩;李春深;蔡青;周涛;宋春敬;王蓉;许蓬娟;王泓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运用情境领导理论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方法 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体状态,将其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按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结果 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其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情境领导理论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运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作者:高洁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选择一种消毒效果好、对医护人员手无刺激性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方法 选用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护办室的电话40部,每3周的周一早晨8:00对40部电话进行采样后,用84消毒剂、75%乙醇及快速手消毒剂分别对电话进行消毒,待干后进行采样培养,同时,每位护士擦拭5部电话后观察护士手部皮肤.结果 三种消毒剂对电话的消毒均能达到卫生部的标准.但是,84消毒剂及乙醇不仅有刺激性气味,同时对护理人员的手部皮肤也有刺激性.结论 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既能达到卫生部关于医疗用品表面消毒标准(≤10cfu/cm2),对护理人员手部皮肤无刺激性.
作者:焦桂梅;张芬;张海燕;赵慧萍;袁丽艳;袁蕾;宋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甘露醇滴注顺序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 通过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组,A组输注甘露醇前有其他液体,B组输注甘露醇前无其他液体.观察二组输注甘露醇的速度及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 随着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延长(1~4d),A组输注速度明显快于B组,P值分别为0.575、<0.001、<0.001、<0.001.A组静脉留置针时间(3.14±1.0)d,B组(2.70±0.97)d,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 静滴甘露醇前先输注其他液体可以提高甘露醇的输液速度,明显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作者:刘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rh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 选定60例CHF患者及正常对照组60例,将CHF组随机分为二组,rhBNP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各3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MMP-2的浓度,并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HF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MMP-2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BNP组治疗后血清MMP-2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可降低CHF患者血清MMP-2水平,从而改善左室重构及心脏功能.
作者:赵楚敏;王希柱;许涛;郭永辉;李莉;宋月霞;张小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呼吸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五、七和十天测定PCT水平,当血清PCT≥0.25ng/ml时使用抗生素,血清PCT<0.25ng/ml时不使用或停用抗生素.对照组患者经验使用抗生素.观察二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临床有效率、病死率和有创机械通气率.结果 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临床有效率、有创机械通气率和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检测有利于指导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减少使用率和使用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訾春雷;盛红梅;朱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 病历报告患者,中年男性,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15个月,于2013年5月29日入院行VDLP方案化疗一次,VDCMP方案化疗一次.EA方案化疗三次,大剂量MTX化疗四次,CAM方案化疗二次,鞘内注射八次.此次行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3d后周身出现散在皮疹,后逐渐加重,7d后皮疹到达高峰,皮疹中央可见白色小脓点,以前胸后背为重,伴瘙痒疼痛,并出现口腔破溃,严重影响饮食及睡眠.当时化验:白细胞0.6×109/L,血红蛋白87g/L,血小板11×109/L.后经升白细胞,输血,补充血小板等治疗及精心护理后,于15d皮疹消退,血常规恢复正常后康复出院.
作者:陈伏美;陈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96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二组予以脑出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观察二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H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治疗前后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二组NIHSS、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发生因应用丹参而直接导致的颅内再出血或死亡病例.结论 丹参酮ⅡA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尹金泉;李宝生;朱春鹏;张晓仙;杨淑杰;靳风池;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近颁布了一系列的评价化学物生态毒性的检测方法,生态毒理学的目的主要是研究化学品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对新颁布的生态毒理测试指南进行了简要介绍,供国内实验室参考.
作者:缪文彬;陈相;蒋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2例小儿重症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NCPAP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62例,比较二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发绀消失时间、呼吸和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二组治疗前后PaO2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陈强;訾慧芬;赵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15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按不同的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分娩方式分组观察.结果 不同发病孕周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引产率以及产妇并发症、围生儿死亡率、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终止妊娠孕周自然分娩率、引产率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并发症、围生儿死亡率、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发病孕周<28周的产妇应根据病情及时终止妊娠,从而降低产妇并发症、围生儿死亡率、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剖宫产仍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对无严重并发症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茜松;张剑峰;胡建威;孙爱军;刘宝莲;季淑英;李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输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ASAⅡ~Ⅲ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S组)和对照组(F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舒芬太尼1μg/kg+咪达唑仑10mg+生理盐水稀释到50ml,2ml/h持续微量注射泵泵入,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芬太尼10μg/kg+咪达唑仑10mg+生理盐水稀释到50ml,2ml/h持续微量注射泵泵入.对二组患者术后12、24、36、48h不同时间点进行疼痛程度和镇静程度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镇静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注射泵输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李芳;张俊彪;邸永辉;孙秉赋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