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髓象检查提示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分析

王士磊

关键词:骨髓象,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摘要:1 病历报告患者,女,77岁,主因右眼进行性视力下降5年于2013年5月6日入院行白内障手术,临床诊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右眼)、玻璃体混浊(双眼)、房颤、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型糖尿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44×109/L,红细胞4.39×1012/L,血红蛋白141g/L,血小板24×109/L,临床无出血症状,凝血功能检查正常,尿、便常规正常,生化检查G血糖7.13mmol/L、胆固醇6.4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3mmol/L其余肝功、肾功、蛋白均正常.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NICU病室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NICU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30例气管插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针对性综合护理),比较二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约为13.85%;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约为2.0%,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使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白细胞介素17/23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关系研究及意义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模型,观察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与重症胰腺炎的关系及地塞米松对IL-17表达的影响,探讨IL-17/23在S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共45只,随机分为三组(2=15).对照组(A组):正常组;模型组(B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干预组(C组):重症急性胰腺炎+地塞米松组.每组按3h、6h、12h又随机分成三小组(n=5).重症胰腺炎的制作通过于胰胆管逆行注射5%的牛黄胆酸钠造成.三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3h、6h、12h经下腔静脉取血测定血淀粉酶的水平,同时,严格按照酶联免疫实验的要求,检测血清IL-17、IL-23的水平.观察胰腺标本大体改变并取胰腺组织HE染色,做胰腺病理学评分.结果 B组血清IL-17、IL-23水平明显高于A、C二组(P<0.01),且随时间变化,差异越显著;C组血清IL-17、IL-23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而随时间变化,C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腺大体观及病理评分:B组胰腺病理评分结果明显高于A、C二组(P<0.01),且随时间变化,差异越显著;C组病理评分结果明显高于A组(P<0.01),而随时间变化,C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7/IL-23表达水平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地塞米松可抑制IL-17表达,改善SAP的严重程度.

    作者:孙秉赋;张博;栾明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在AECOPD抗生素应用的指导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呼吸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五、七和十天测定PCT水平,当血清PCT≥0.25ng/ml时使用抗生素,血清PCT<0.25ng/ml时不使用或停用抗生素.对照组患者经验使用抗生素.观察二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临床有效率、病死率和有创机械通气率.结果 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临床有效率、有创机械通气率和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检测有利于指导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减少使用率和使用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訾春雷;盛红梅;朱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输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ASAⅡ~Ⅲ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S组)和对照组(F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舒芬太尼1μg/kg+咪达唑仑10mg+生理盐水稀释到50ml,2ml/h持续微量注射泵泵入,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芬太尼10μg/kg+咪达唑仑10mg+生理盐水稀释到50ml,2ml/h持续微量注射泵泵入.对二组患者术后12、24、36、48h不同时间点进行疼痛程度和镇静程度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镇静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注射泵输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李芳;张俊彪;邸永辉;孙秉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甲氨蝶呤治疗血液肿瘤致严重口腔黏膜及皮肤损害护理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中年男性,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15个月,于2013年5月29日入院行VDLP方案化疗一次,VDCMP方案化疗一次.EA方案化疗三次,大剂量MTX化疗四次,CAM方案化疗二次,鞘内注射八次.此次行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3d后周身出现散在皮疹,后逐渐加重,7d后皮疹到达高峰,皮疹中央可见白色小脓点,以前胸后背为重,伴瘙痒疼痛,并出现口腔破溃,严重影响饮食及睡眠.当时化验:白细胞0.6×109/L,血红蛋白87g/L,血小板11×109/L.后经升白细胞,输血,补充血小板等治疗及精心护理后,于15d皮疹消退,血常规恢复正常后康复出院.

    作者:陈伏美;陈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魏酸钠对弥漫性脑外伤致内耳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弥漫性脑外伤致内耳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组,应用蛋白印迹及显微图像分析方法测定HO-1、iNOS蛋白在各组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HO-1与iN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阿魏酸钠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HO-1蛋白仍然高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i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阿魏酸钠对弥漫性脑外伤致内耳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邓艳丽;刘建新;张再兴;付兴华;顾洪兰;庞淑兰;卢鹤翔;张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跳骤停后亚低温治疗的研究进展

    心跳骤停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提示心跳骤停每年的发生率为(36~128)/10万,其中25%患者<65岁[1],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其中大脑缺血、缺氧性损伤是心跳骤停患者死亡常见的原因.随着基础及高级生命支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心跳骤停患者得到复苏.但是心跳骤停导致的脑灌注消失进而发生的缺氧性脑神经损伤或“复苏后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亚低温治疗,能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的风险,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静;申永春;左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煤工尘肺并肺结核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原因,预后以及时矽肺的影响.方法 观察60例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年龄,矽肺分期,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尘肺和肺结核密切相关.肺结核患者如接触粉尘及二氧化硅容易引起尘肺;而尘肺患者容易合并肺结核,二者相互促进.结论 尘肺合并肺结核后导致尘肺进展、恶化和愈后不良.

    作者:朐振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情景领导理论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情境领导理论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方法 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体状态,将其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按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结果 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其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情境领导理论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运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作者:高洁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5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孕产妇并发症、围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2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59例妊娠期糖尿病作为观察组与未发生糖尿病的正常孕产妇59例作为对照组,对围生儿并发症以及孕产妇情况作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围生期早产儿、巨大儿、死胎、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早产、酮症酸中度、羊水过多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围生儿以及孕产妇并发症有明显影响,需加强孕期管理,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胡寒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MMP-2水平及新活素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rh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 选定60例CHF患者及正常对照组60例,将CHF组随机分为二组,rhBNP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各3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MMP-2的浓度,并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HF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MMP-2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BNP组治疗后血清MMP-2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可降低CHF患者血清MMP-2水平,从而改善左室重构及心脏功能.

    作者:赵楚敏;王希柱;许涛;郭永辉;李莉;宋月霞;张小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甘露醇滴注顺序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甘露醇滴注顺序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 通过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组,A组输注甘露醇前有其他液体,B组输注甘露醇前无其他液体.观察二组输注甘露醇的速度及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 随着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延长(1~4d),A组输注速度明显快于B组,P值分别为0.575、<0.001、<0.001、<0.001.A组静脉留置针时间(3.14±1.0)d,B组(2.70±0.97)d,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 静滴甘露醇前先输注其他液体可以提高甘露醇的输液速度,明显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作者:刘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红素加氧酶-1在门脉高压性胃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门脉高压性胃病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O-1的表达,分析HO-1表达与临床的关系.结果 形态学研究证实: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毛细血管扩张,未见炎性细胞浸润.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HO-1阳性细胞明显增多,HO-1主要在胃黏膜固有层表达;HO-1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明显升高,胃黏膜HO-1蛋白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HO-1在PHG患者中表达明显增高,参与了PHG的发生.

    作者:路新卿;沈香荣;任海霞;刘志军;李校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贺州地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特征分析

    目的 观察我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贺州地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报告160例,统计分析不良反应特征.结果 ①男性100例(62.5%),女性60例(37.5%),男性多于女性;≤14岁者55例(34.4%),≥50岁者56例(35.0%),以儿童及老年人居多;原发病主要以呼吸系统为主,80例(50.0%).②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3d内,严重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用药1h内;主要为过敏反应,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者94例次(94/170,55.29%),全身性损害32例(18.8%).③主要上报单位为市/县级二等医院149例(93.1%),以一般不良反应为主,148例(148/160,92.5%),采取治疗措施后治愈59例(36.9%),好转101例(63.1%).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应加强对二级医疗机构的用药监控,尤其是对儿童和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杜绝药物滥用,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李鑫;林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尿动力学检查在合并急性尿潴留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尿动力学检查在合并急性尿潴留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们随机选择43例合并急性尿潴留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分析留置尿管时间、逼尿肌收缩力、逼尿肌不稳定、逼尿肌不稳定幅度、梗阻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5.6(52~78)岁.43例患者中,发生逼尿肌不稳定者29例(67.4%),逼尿肌不稳定幅度5~164(97±35)cmH2O;有随意性逼尿肌收缩者36例(83.7%),明确诊断为膀胱出口梗阻者32例(74.4%);逼尿肌收缩力与留置尿管时间无相关性(P>0.05),与逼尿肌不稳定、逼尿肌不稳定幅度、梗阻程度有相关性(P分别为<0.05、<0.01、<0.01);逼尿肌不稳定与梗阻程度无相关性(P>0.05),逼尿肌不稳定幅度与梗阻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 合并急性尿潴留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前无需留置尿管2~3周以上;有逼尿肌不稳定者的逼尿肌收缩力强于无逼尿肌不稳定者;膀胱出口梗阻越严重,逼尿肌不稳定幅度越大,逼尿肌收缩力越强.

    作者:周宝永;姚绪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比较研究——以临床医学、翻译、会计和建筑学专业学位为例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旨在培养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需要的、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而,专业学位从设置之初就明确要求与任职资格相联系.我国自1990年开始试办专业学位,至今已有硕士层次39种,博士层次5种,学士层次1种.由于一直以来多针对在职人员,因而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没有被重视,2009年规模发展以后,招收对象主要为全日制应届本科生和社会人员,新就业压力的形成,使得这个问题成为主要矛盾.

    作者:李会兰;张柳;孙玉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症状性上尿路结石47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症状性上尿路结石的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47例妊娠期并发症状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本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结果 47例患者输尿管结石41例,左侧16例,右侧22例,双侧3例,肾结石6例,左侧2例,右侧4例.主要症状为腰腹部疼痛、肉眼血尿、发热.超声检查发现结石34例,11例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发现结石,2例因顽固性腰痛伴发热行输尿管软镜检查发现结石并行钬激光碎石术.所有患者首先采取保守治疗,予以解痉、止痛、输液抗感染等治疗,9例肾积水较严重且反复发作肾绞痛予以输尿管软镜镜下钬激光碎石术,顺利;7例患者出现反复发热,其中2行膀胱镜下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引流尿液,5例行肾穿刺造瘘引流尿液,症状均缓解;其余31例自行排出结石.47例患者均未出现流产,顺利分娩.结论 妊娠期泌尿系结石诊断明确后,如果无肾盂积水、脓毒症或肾功能障碍,应首先采取保守治疗.一旦出现肾功能衰竭、脓毒症及保守治疗失败者,应行积极的外科治疗.经皮肾穿刺造瘘或逆行输尿管置管引流尿液法应为首选;输尿管软镜下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既可以用来诊断,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作为一线治疗手段;总之,妊娠期合并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必须个体化,要根据孕妇的一般情况、孕期、上尿路结石特点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丁雄伟;刘微姣;杜彦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机能实验改革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质量的影响

    目的 提高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学实验课程质量.方法 采用教学研究中的对比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机能学实验课程质量的差异.实验组为我校2012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照组为同届医学类专业学生,比较医学机能实验改革对课程质量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教学内容得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的课程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能实验课程整合能够提高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学实验课程质量.

    作者:谭俊珍;步怀恩;李春深;蔡青;周涛;宋春敬;王蓉;许蓬娟;王泓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某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变化情况和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江苏省2011年度中央补助地方病防治项目方案要求,对病区村分层随机抽样,进行水氟、尿氟、氟斑牙、氟骨症调查.结果 3个村水氟值均未超过国家标准;8~12岁儿童氟斑牙发病率为31.18%,尿氟均值为1.28mg/L;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平均患病率为31.57%,尿氟均值为1.34mg/L.结论 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显著下降,成人氟骨症患病率、儿童和成人的尿氟水平得到控制,防治效果明显.

    作者:姚成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骨髓象检查提示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分析

    1 病历报告患者,女,77岁,主因右眼进行性视力下降5年于2013年5月6日入院行白内障手术,临床诊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右眼)、玻璃体混浊(双眼)、房颤、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型糖尿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44×109/L,红细胞4.39×1012/L,血红蛋白141g/L,血小板24×109/L,临床无出血症状,凝血功能检查正常,尿、便常规正常,生化检查G血糖7.13mmol/L、胆固醇6.4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3mmol/L其余肝功、肾功、蛋白均正常.

    作者:王士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