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徐成;周继涛;王丽妮;王大平
Notch受体是决定细胞命运的单次跨膜蛋白,当Notch配体的相互作用,使蛋白水解裂解释放出Notch胞内结构域,转位到细胞核中,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包括分割多毛增强剂(HES)和HES相关YR-PW基序(Hey).Notch对骨的发育及骨细胞的活性至关重要,Notch信号通路的失调与人类骨骼疾病相关.Notch信号通路组成部分的遗传性或偶发性突变与脊椎肋骨发育不全相关.脊椎肋骨发育不全和隐性短指疾病的特点是骨骼构形缺陷.
作者:孙明宏;卢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的160例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50饲,B组53例,C组57例.A组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操作,B组行肠外营养支持操作,C组行肠内肠外联合的营养支持操作.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阃、肛门排气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问、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优于于A、B二组患者(P>0.05).此外,A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6.0%,B组为30.2%,C组为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是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案之一,该营养支持方法在改善患者肠道功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较高疗效,并且肠内肠外联合的营养支持安全性与单纯的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方案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江华;王文韬;田贵金;张健维;赵忠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尿α1微球蛋白(α1-MG)检测在继发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方法收集该院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性肾病、高血压性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病患者共计203例,与正常对照组(80例),检测尿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白蛋白(ALb)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的尿α1-MG检测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尿α1-MG异常结果的出现明显早于其他微量蛋白.结论 尿α1-MG检测对多种继发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及临床观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颜景春;赵静;高福佳;李盖;朱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49例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口服,10ml/次,1次/d)联合地奈德乳膏(外涂肛周皮损处,3次/d)治疗;对照1组50例,单独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口服,10ml/次,1次/d;对照2组50例,单独采用地奈德乳膏外涂肛周皮损处,3次/d.三组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并随访3个月.结果 观察组痊愈28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对照1组痊愈20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0%,对照2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或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或P<0.01).结论 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肛周湿疹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或单独使用地奈德乳膏,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郁辉;黄军;邱芬;贾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彩超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术(PTCD)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26例阻塞性黄疸的患者,其中24例为恶性阻塞性病变、2例为良性阻塞性病变,在超声引导下行PTCD术;穿刺右叶胆管20例,左叶胆管4例,双叶胆管2例.结果 穿刺成功率100%,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细致的护理,无一例 出现出血及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PTCD是一种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简便、经济、并发症少的优点,在术前、术中、术后恰当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崔婧芳;李艳;王彩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开放性骨折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效果.方法 给予20例开放性骨折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血糖监测、低血糖护理、皮肤护理、康复指导、预防感染等,使患者术前能尽快手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手术后并发症.结果 20例患者术前血糖控制在8.1mmol/L以下,术后皮肤切口愈合良好,术后2周拆线,安全度过围术期.结论 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与应激性高血糖围术期的护理相比较,后者能正确有效的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代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状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医院2012年住院患者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sAg和抗-HCV进行检测.结果 住院患者HBsAg总体阳性率为9.84%,抗-HCV总体阳性率为0.75%;儿科HBsAg阳性率低,为4.93%,血液内科抗-HCV阳性率高,为1.94%,阳性率与其他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和抗-HCV阳性率在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60岁年龄段HBsAg阳性率高,0~10岁年龄段HBsAg低,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事服务业的住院患者HBsAg、抗-HCV阳性率高,与其他职业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住院患者HBsAg阳性率较高,应做好患者院内感染和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预防工作,对感染患者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
作者:刘苹;郭晓斌;冯福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联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笑气吸入联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宫颈旁局部阻滞麻醉三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及给药途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在曹妃甸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360例早孕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者,将这360例孕妇随机分成四组,每组90例.分别为A组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组,B组笑气联合米索前列醇组,C组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组,D组对照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各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A、B、C三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联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效果佳.结论 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联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佳;笑气吸入联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人流工流术产效果次之;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宫颈旁局部阻滞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效果一般.
作者:赵铁兵;孙艳梅;于昌风;霍桂霞;庞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骨保护蛋白(OPG)和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及相关骨代谢指标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确诊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4例,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8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入选者均行体格检查,记录BMI(即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年龄、测量腰椎1~4(L1~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同时作血清OPG、RANKL、IFN-γ、TNF-α、IL-10等骨代谢指标及细胞因子等检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骨质疏松组患者BAP、OS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血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OPG、RANKL、IFN-γ、TNF-α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10水平降低,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G、RANKL水平在男性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明显升高,表明OPG及RANKL在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褚建国;任明光;王秀军;王井伟;张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质量审查标准能否应用于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重症监护患者眼部护理及对其能否提高护理质量进行评估,为探索降低眼部并发症的护理提供循证实践方案.方法 2013年7-12月,对重症监护室内意识障碍,镇静用药或使用机械通气超过2d的132例患者分阶段研究:①眼部护理的基线质量审查;②干预措施的实施和干预后的质量审查.采用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以及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眼部护理循证实践方案实施后,在JBI眼部护理质量审查的7条标准中,有4条标准的完成率得到极大提高.干预后重症患者结膜充血,结膜暴露和角膜暴露的发生率均较基线阶段明显降低(P<0.05).结论 JBI眼部护理循证标准可以应用于重症监护患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并降低重症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病率,但仍需不断完善.
作者:曹琼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成为现代医学模式,医学体系和医学教育模式也必须相应的转变,以适应现代健康、医学观念的改变,对于放射肿瘤学研究生的培养,还需在医学知识方面培育以外,还需在人文素质、科学素养方面培育,并结合循证医学资源合理的进行培养.
作者:马红兵;任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经病理确诊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宝鸡地区食管癌病例的特点.方法 收集宝鸡市人民医院2002年2月-2008年2月经病理学确诊并行外科手术的食管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食管癌好发于55~70岁,男性多见,占91.0%;②发病部位:好发于食管中段,占51.3%;③细胞分型:鳞癌多见,占67.3%,腺癌占25.6%;④肿瘤分化程度:中分化多见,占76.9%;⑤约70%的病例中伴有淋巴结转移.结论 宝鸡地区食管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好发于食管中段,病理分期以中晚期为主,病理类型多为鳞癌,但腺癌有增加的趋势.该研究为本地区食管癌的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陈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治疗中青年中度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寻求一种高效、经济、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和方法.方法 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经口吸再经鼻呼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每次200μg,3次/d,富马酮替芬1mg,2次/d;对照组43例,经口吸再经口呼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250mg,3次/d,富马酮替芬1mg,2次/d,二组按需给予沙丁胺醇2.4mg,每日不过3次.疗程均为12周.结果 治疗后二组在白天症状,夜间症状,哮喘和鼻炎的控制,FEV1、FEV1占预计值和PEF值比较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0.01).结论 经口吸再经鼻呼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的方式治疗青中年中度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是一种高效、经济、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作者:刘崇淼;杜亚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尿激酶经颅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对50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均采用侧脑室前角钻孔引流术,术中应用尿激酶间断液化血肿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性侧脑室钻孔引流术,单纯引流,不用尿激酶.分别从脑室积血吸收时间、脑积水发生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置管引流时间为3~7d,脑室积血清除率首次平均62%;术后1周平均89%;术后2周为100%,术后1个月发生脑积液1例.痊愈24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8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置管引流时间为7~15d,脑室积血清除率首次为平均32%,术后1周为平均42%,术后2周为60%,100%清除率为0例,术后1个月发生脑积液5例.其中痊愈0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2例,死亡10例,自动出院15例.总有效率50%.结论 经颅脑脊液置换术操作简便,在治疗重症脑室出血中创伤小,神经功能恢复快,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秋武;尹丽鹤;姚亚红;朱东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未经治疗.检查方法用精子混合凝聚试验(MAR),直接用精液检查精子膜表面抗体IgG阳性.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抗精子抗体(AsAb)转阴率、受孕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中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有较好疗效.
作者:董江波;石大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了解临产产妇的心理状况,寻求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针对进入产程产妇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促进自然分娩.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6-12月临产产妇5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循证医学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心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增高,剖宫产率降低(P<0.01),产后出血率降低(P<0.01),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 通过循证医学模式充分了解临产产妇的不同心理状况,为个体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促进了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冯小明;于树静;季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方剂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138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分为中药方剂组(观察组)与西药组(对照组),观察二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大脑前、中及椎动脉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用药后较用药前脑血流速度明显增加,血液黏稠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是改善脑循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理想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刘仁胜;张军访;韩文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在于调查分析唐山某钢厂炼铁工人住院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唐山市某钢厂全体炼铁北区2 325名工人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96%.结果 显示年龄、工龄和饮酒情况对住院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婚姻状况和吸烟情况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调查对象中年龄较大和工龄较长的住院率较高,建议可适当对年龄大工龄长的职工增加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干预措施.
作者:任琦;张丽伟;崔立华;李云;薛玲;庞淑兰;关维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在不同病程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2013年收治的60例实施强化心理护理的糖尿病足患者为强化护理组,选取2008-2010年实施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对照组和强化组疗效及S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均呈现不同程度改善,强化护理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是强化护理组改善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促进糖尿病足的及早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灵;徐成;周继涛;王丽妮;王大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护理措施干预后对于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护理措施在舒利迭治疗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该院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二组患者均采取舒利迭吸入治疗的方法,并常规指导患者舒利迭的正确吸入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的专门护理措施,对比二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出院后用药的正确率为95%;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7.5%,出院后用药的正确率为70%;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引导患者的正确用药而提高舒利迭治疗COPD的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韩丽娜;朱美英;张桂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