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期多平面手术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吕凌燕;周宣岩;曲喆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生活质量, 多平面手术, 同期
摘要:目的 评价同期多平面手术(鼻腔扩容术和腭咽成形术)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50例患者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为重度OSAHS,术前进行明确的阻塞平面定位,均为多平面阻塞,根据阻塞平面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同期行鼻腔扩容术、改良腭垂腭咽成形术及颏舌肌前移舌骨悬吊术.术前和术后12个月分别进行Epworth睡眠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及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指数(Sleep apnea quality of life index.SAQLI)评分,将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SHAS患者术前ESS评分与SAQLI总分及各项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术后患者多导睡眠监测参数、ESS和SAQLI评分及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QOL总体改善率为74%.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需行气管切开术.结论 根据阻塞平面进行同期多平面手术可有效改善重度OSHAS患者的QOL,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重度OSAHS安全有效.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泌乳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泌乳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7月住院分娩的产妇50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母婴同室护理;选择2010年8月-2011年5月住院分娩的产妇50例为干预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观察二组护理模式对产妇乳汁分泌量的影响.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知识掌握较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干预组产妇产后第一、二天乳汁分泌量较多.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使新生儿做到了早吸吮,早开奶,促进了产妇乳汁的分泌.

    作者:赵芳菲;赵力艳;孙玉荣;刘淑艳;李彩萍;邢军;陈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72例使用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超声诊断分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组58例;单纯慢性乙肝组214例.均给予恩替卡韦0.5mg空腹口服1次/d,抗病毒治疗,疗程48周,比较二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和生化学应答的差异.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58例患者有40例(68.97%)出现病毒学应答,单纯慢性乙型肝炎214例患者有177例出现病毒学应答(82.71%).二组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68.97%(40/58)和82.71%(177/214)(x2=5.3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复常率分别为60.34%(35/58)和73.83%(158/214)(x2=4.028,P<0.05),存在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于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下降.结论 肝细胞脂肪变性是影响恩替卡韦抗病毒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宋春霞;赵艳;阎志欣;幺作义;李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清可溶性LOX-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及冠状动脉斑块局部表达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ACS组(9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正常对照组(50例)肘静脉、股动脉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抽取斑块局部血液的LOX-1和hs-CRP水平.结果 ACS组中的LOX-1和hs-CRP的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1),冠脉斑块部位的LOX-1水平明显高于股动脉和肘静脉的LOX-1水平(P<0.01),冠脉斑块处的LOX-1ROC曲线下的面积是0.900(95%CI 0.858~0.942),明显高于hs-CRPROC曲线下的面积(P<0.01),斑块部位LOX-1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LOX-1可以作为诊断早期ACS的一个有效指标,且冠脉斑块处的Lox-1水平对冠状动脉损伤的炎症反应更敏感.

    作者:闫杰;刁增利;赵红;李雅男;苏鹏宇;李海涛;葛庆锋;王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CT导引下支气管镜获取痰培养标本与常规吸痰管方法比较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与常规吸痰管方法相比,CT导引下支气管镜获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ICU确诊重症肺炎的成年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吸痰管留取标本组(A组)45例和CT导引下支气管镜留取痰标本组(B组)42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开始试验时、治疗后48h、5d、7d的APACHEⅡ评分、肺感染评分、白细胞计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d病死率,抗生素相关治疗费用和总治疗费用.结果 二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治疗时、治疗后48h,二组APACHEⅡ评分和肺感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5d和7d时B组APACHEⅡ评分和肺感染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开始治疗时,二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48h、5d和7d时,B组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抗生素相关治疗费用和总治疗费用比较明显低于A组(P<0.05).二组患者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导引下支气管镜获取痰标本操作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CT导引下支气管镜获取痰标本方法对重症肺炎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军伟;白静;王建军;李志强;邱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对喉罩置入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探讨

    目的 观察在靶控输注丙泊酚诱导下置入喉罩时,不同剂量的艾司洛尔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机体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5例,丙泊酚靶控诱导后分别注射生理盐水5ml、艾司洛尔0.5mg/kg、艾司洛尔1mg/kg,观察置入喉罩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变化.结果 B组和C组置入喉罩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小于A组,1mg/kg艾司洛尔能够明显抑制置入喉罩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明显抑制由此而引起的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的升高.结论 1mg/kg艾司洛尔可能通过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从而抑制置入喉罩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作者:张顺利;乔建业;任志明;刘永臣;王振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合并出血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临床联合治疗

    目的 总结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合并出血的彩超、DSA影像学诊断,并探讨其介入和临床联合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收集该院近3年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合并出血的80例患者资料,术前B超确诊后行介入诊断性造影及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并在24~48h内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结果 彩超表现为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内不均质混合回声,内见囊状及迂曲管状无回声,边界不清,向宫外突出,其前方与膀胱之间肌层变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包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非常丰富.DSA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子宫动脉增粗,子宫常大或稍大,不同程度的峡部增宽,其内均可见不均质染色,有造影剂渗出.80例介入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均成功.但首次术后出现23例宫腔残留及2例感染的并发症,占31.3%.结论 彩超是子宫切口瘢痕妊娠首选、可靠的诊断方法.DSA不仅能明确出血及部位,而且同时行介入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能较好的治疗出血、起到杀灭胚胎细胞的作用.并联合清宫术彻底治愈疾病,保留子宫.但首次治疗仍有一定的并发症,需要二次处理.

    作者:孙静涛;董芳芳;张莉;刘蕊;李文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插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全麻插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中剂量组(D1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 /kg;高剂量组(D2组)给予0.8μg /kg;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以上各组药物均于麻醉诱导前10min内用微量泵输入.记录三组患者:入室时(给予右美托咪定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毕即刻(T2)、切皮前(T3)各时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糖(Glu)浓度.记录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心动过缓、寒颤等的例数.结果 T2时点C组HR、SBP、DBP、MAP明显高于D1、D2组(P<0.05);T3时点C组的Cor、Clu浓度高于D1、D2组(P<0.05).组内比较:C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P<0.05),而D1、D2组波动不大(P>0.05).不良反应例数D2组明显多于D1组.结论 中剂量右美托咪定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更安全有效.

    作者:于铁莉;岳文慧;王金城;宋有鑫;李汝泓;李艳;张晓侠;王志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及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在诊断小肠隆起性病变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 初步探讨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与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在诊断小肠隆起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小肠隆起性病变患者影像学资料,患者于1周内分别进行CT小肠造影和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二种检查,随后统计分析二种不同检查方法分别对小肠隆起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果 50例小肠隆起性病变小肠造影检查敏感性96.15%,准确性98.15%.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敏感性100%,准确性96.0%.二种检查方法对小肠隆起性病变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小肠造影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对小肠隆起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二者结合应用可作为小肠肿瘤诊断和评估治疗的必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刘振翠;陈伟彬;杨冬生;张厚宁;张惠英;赵新斌;洪波;赵玲;刘俊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广西市级尘肺病诊断机构诊断质量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广西市级尘肺病诊断机构诊断质量.方法 对承担广西所有企业粉尘作业工人职业健康 监护尘肺病诊断的全部8个市级诊断机构,每市整群取样粉尘危害严重的2~3个企业,共选取17个企业2011-2013年间一次岗前或岗中职业健康监护的全部受检者共742例,由自治区级3名有尘肺病诊断资质者与当地市有尘肺病诊断资质者共同对受检者进行尘肺病诊断及分期.此结果为检出尘肺病例.查阅有尘肺病诊断证明书者,为诊断尘肺病例.分析尘肺病诊断漏诊率、复诊漏诊率,及其与企业属性、尘肺期别、健康监护年份和时点的关系.结果 检出尘肺病例72例,诊断尘肺病例34例,非尘肺误诊为尘肺病4例,尘肺误诊为非尘肺病2例.尘肺病诊断漏诊率58.3%,误诊率16.7%(x2=16.8,P<0.01).尘肺病初诊漏诊率为零.复诊漏诊率38.9%.壹期、贰期、叁期尘肺漏诊率分别为61.5%、33.3%、75.0%(x2=4.22,P=0.121).2011年漏诊率88%,2012年25%,2013年100%(x2=33.37,P<0.01).国营企业漏诊率0%,集体企业43%,民营企业74%(x2=11.09,P<0.01).复诊漏诊率民营企业61.5%,国营企业0%,集体企业13.3%(x2=18.572,P<0.01).岗前尘肺漏诊率47.4%,岗中62.3%(x2=1.27,P=0.258).岗前尘肺复诊漏诊率31.6%,岗中41.5%(x2 =0.58,P=0.446).结论 广西市级尘肺病诊断质量存在较严重问题,漏诊率高.漏诊的主要原因不是诊断技术,而是诊断管理.复诊漏诊是尘肺病漏诊的重要原因,但非唯一原因.民营企业复诊率低,漏诊率高,问题突出.设立广西职业病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加强职业病诊断科学管理;将尘肺病复诊率、尘肺病漏诊率列为广西尘肺病诊断机构诊断质量及资质认证指标,值得探索.

    作者:秦克江;叶绍色;王力珩;钟丽萍;王超英;李美雄;邱毅;郑超盈;麦志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Wnt-1、uP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Wnt信号传导通路在子宫内膜癌侵袭、转移中作用机制,并结合uPA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技术,对10例手术切除的新鲜子宫内膜癌和手术切除的新鲜子宫内膜组织进行Wnt-1和uPA mRNA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9例子宫内膜癌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Wnt-1和uPA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Wnt-1的高表达与肿瘤的手术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uPA与手术分期、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Wnt-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与uPA的高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434,P<0.05).结论 Wnt-1和uP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存在着相关性,推测Wnt-1异常表达通过下游uPA的过度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黏附性下降,间质降解和转移.

    作者:张玉洲;杜敏霞;李春阳;孙少霖;赵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与血压、尿蛋白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与血压、尿蛋白的关系.方法 以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子痫前期69例,重度子痫前期31例;选取同期100例正常孕晚期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检测血压及尿蛋白,比较二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尿蛋白、血压的关系.结果 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尿蛋白、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尿蛋白含量呈负相关(r=-0.70,P<0.01),与血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脂联素变化对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茜松;张剑峰;季淑英;李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Barton骨折术后联合应用鹿瓜多肽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在Barton骨折术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33例Barton骨折术后患者,分为二组:术后应用鹿瓜多肽组15例,根据说明书推荐剂量鹿瓜多肽注射液组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8~12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15d为1个疗程.单纯手术组18例.术后二组均辅以腕关节功能练习,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3,6,12个月观察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2个月,鹿瓜多肽注射液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单纯手术组(P<0.05),Cooney腕关节评分在1,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鹿瓜多肽注射液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术后患肢肿痛,可加快早期关节功能锻炼,从而早期改善腕关节活动功能,但长期观察无明显差异.

    作者:宋敬锋;梁春雨;白俊清;刘昊;毕成;白卫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洛伐他汀对去卵巢大鼠骨质量及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灌胃干预对去卵巢大鼠骨量、生物力学性能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18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只暴露卵巢但不切除;卵巢切除组,切除双侧卵巢,给予生理盐水按1ml/(kg·d)干预;卵巢切除加洛伐他汀干预组,给予洛伐他汀按10mg/(kg·d)干预,3个月后处死所有大鼠.ELISA法检测血清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carboxy 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Collagen typeⅠ,CTX-Ⅰ)的水平;检测第4腰椎骨密度,取第5腰椎行压缩试验,分析大载荷,弹性模量.结果 ①骨密度:卵巢切除术后3个月,大鼠腰椎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洛伐他汀干预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别;②生物力学分析:模型组和洛伐他汀干预组大载荷、弹性模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③骨代谢指标:模型组和洛伐他汀干预组PINP和CTX-Ⅰ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卵巢切除3个月大鼠骨质量显著降低,骨代谢呈现高骨转换状态,洛伐他汀口服干预对该模型骨质量及骨代谢均无显著影响.

    作者:曹国龙;张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微种植体支抗骨结合的影响

    目的 二甲双胍干预治疗糖尿病大鼠,观察其对微种植体支抗骨整合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 大鼠,6~8周龄雄性,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20只采用高脂肪饲料加链脲佐菌素(STZ溶液40mg/kg),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三组大鼠于左侧胫骨各植入微种植体2枚,药物组应用二甲双胍灌胃治疗[剂量0.2g/(kg·d)],2周后加力60g,12周处死,测血糖、血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制作含有微种植体的组织学切片,观察并计算微种植体骨结合率及骨矿化沉积率.结果 三组大鼠微种植体仅有模型组1枚微种植体脱落.用药组的骨结合率及骨矿化沉积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有控制血糖、调节骨代谢的作用,可提高微种植体的骨结合,但作用有限.

    作者:张彬;黄碧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先天性出血性疾病108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提高对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诊治水平,减少临床误诊、漏诊.方法 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1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和住院登记的108例先天性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分布、家族史、疾病谱分布、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中男96例,女12例,男∶女=8∶1,小年龄6个月,大82岁,中位年龄25岁.其中血友病A(凝血因子Ⅷ缺乏)78例,血友病B(凝血因子Ⅸ缺乏)16例,凝血因子Ⅶ缺乏症2例(均为女性),凝血因子Ⅺ缺乏症3例(其中女性2例),凝血因子Ⅴ缺乏症1例(女性),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3例(其中女性2例),凝血因子Ⅻ缺乏症2例(均为女性),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3例(均为女性).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6.8%.血友病A/B重型患者均自幼反复自发性出血,以关节、肌肉和皮肤黏膜出血为主;中型患者多为损伤后出血,以皮肤黏膜、关节出血为主;轻型患者以皮肤黏膜损伤后出血为主.结论 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友病为常见,大部分患者无明确家族史.其他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凝血因子缺乏症以关节肌肉出血为主,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以皮肤黏膜出血和慢性失血为主要表现,凝血因子Ⅻ缺乏症均无出血倾向.

    作者:闫振宇;张嵩;杨美荣;王雪明;张海霞;陈乃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圆锥角膜蛋白异常表达的研究

    圆锥角膜是一种角膜变性,主要表现为角膜中央或旁中央进行性变薄,呈圆锥状凸起,主要为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结构性异常,从而导致不规则散光和高度近视,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功能障碍.圆锥角膜厚度变薄主要是因为其基质层中层数减少及纤维细胞退化[1].另外也有报道圆锥角膜总层数改变以及胶原纤维分布的不均匀主要发生在圆锥角膜的中央[2].在圆锥角膜前弹力层观察到缺损及中断,这有可能是来自基质层的胶原束突入前弹力层导致的[3].后弹力层介于基质层和内皮层之间,是一薄细胞层,在圆锥角膜中除了发生细胞延伸及多形性改变外很少受到影响[4].

    作者:毕宇;刘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同期多平面手术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价同期多平面手术(鼻腔扩容术和腭咽成形术)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50例患者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为重度OSAHS,术前进行明确的阻塞平面定位,均为多平面阻塞,根据阻塞平面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同期行鼻腔扩容术、改良腭垂腭咽成形术及颏舌肌前移舌骨悬吊术.术前和术后12个月分别进行Epworth睡眠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及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指数(Sleep apnea quality of life index.SAQLI)评分,将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SHAS患者术前ESS评分与SAQLI总分及各项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术后患者多导睡眠监测参数、ESS和SAQLI评分及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QOL总体改善率为74%.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需行气管切开术.结论 根据阻塞平面进行同期多平面手术可有效改善重度OSHAS患者的QOL,同期多平面手术治疗重度OSAHS安全有效.

    作者:吕凌燕;周宣岩;曲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改进护理对高龄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进护理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高龄糖尿病足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先后收治的30例高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常规护理和改进后的强化护理.通过对前期护理工作的总结和改进,改进护理组在糖尿病足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并分别对改进前后的工作进行了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改进护理组在身体疼痛、情感功能和一般健康三个方面的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而在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护理对高龄糖尿病足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好的效果及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张灵;徐成;周继涛;王丽妮;王大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清钙浓度与不同类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钙浓度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月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孕周分为观察A组45例(≤34周)和观察B组55例(>34周),选择同期正常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钙浓度的指标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在年龄、孕产次无明显差异情况下,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钙浓度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孕妇,因此,在孕中期合理补充钙剂对子痫前期疾病的预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静;孙丽君;武军;左金玲;李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MMPRIN通过调控MMP-2的表达参与乳腺癌恶性侵袭进程

    目的 检测EMMPRIN(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与MMP-2(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并探讨其在乳腺癌恶性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8例乳腺癌和26例乳腺增生病组织标本中EMMPRIN和MMP-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恶性侵袭的关系.结果 在乳腺癌组织中EMMPRIN及MMP-2的表达均高于乳腺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MPRIN与MMP-2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EMMPRIN阳性的乳腺癌间质细胞中MMP-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EMMPRIN阴性者(P<0.05).结论 EMMPRIN可能通过诱导乳腺癌细胞及其间质细胞高表达MMP-2参与乳腺癌恶性侵袭进程.

    作者:黄晓智;熊伟;张晓斌;杜爱军;马立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