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清降糖方对糖耐量减低冠心病患者的干预作用

杜宁;孟爱琴;吕立勋;陈劲松

关键词:三清降糖方, 糖耐量异常, 冠状动脉疾病
摘要:目的:探讨三清降糖方对合并糖耐量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意外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三清降糖方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其余二组均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结果各药物治疗组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阿卡波糖组与三清降糖方组比较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糖耐量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应用三清降糖方治疗可显著减少患者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黏蛋白在肿瘤中的应用

    正常胃肠道、乳腺、胰腺、输尿管、卵巢等上皮性细胞中,有一层保护性的黏液层,起到防止上皮细胞的损伤和润滑作用,黏液层主要的成分是黏蛋白(Mucins ,MUC)。MUC不仅在正常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上皮性肿瘤中M UC常出现异常表达,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等生物行为相关,M UC家族部分成员作为肿瘤相关抗原已经应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和肿瘤标志物。

    作者:刘春辉;赵鹏;张国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脉搏灌注指数变异联合被动抬腿实验指导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进行容量复苏的意义

    目的:评估脉搏灌注指数变异(PVI)联合被动抬腿实验(PLR)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进行容量复苏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40例,随机分为二组:①C V P监测治疗组(A组):根据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量、心率等给予液体复苏。② PVI联合PLR组(B组):根据被动抬腿实验后监测的PVI变化指导液体复苏。观察指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酚丁胺)使用时间;2、6、24及48h的乳酸情况,1、2、3d液体平衡情况,1、2、3d氧合指数(PaO2/FiO2),发生M ODS例数及死亡例数。结果二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前三天液体正平衡量情况;前三天氧合指数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患者IC U 住院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各时间点的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M 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PVI联合PLR指导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进行液体复苏可改善患者的循环状态,同时可减少盲目补液所致的容量过负荷,对于减轻肺部水肿,改善氧合情况有重要意义,且能减少使用呼吸机的时间,但M 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影响不大。

    作者:周文龙;吴莹;李占明;马晶;张颖;孙庆君;姜帆;何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1-2013年收治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身体特征,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比较二组患者黄体生成素(L H )、睾酮(T )、甘油三酯(TG)、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空腹血糖(FPG)等指标。结果肥胖组患者LH/FSH、LH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P<0.05);肥胖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出现率为87.5%,非肥胖组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之间PRL、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症候群、内分泌异常情况等显著高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此,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控制体重,减少相关并发症。

    作者:杨颖;王金敏;彭书苹;王玉华;韩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编制及考评

    目的:编制尘肺病生存质量量表,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以WHOQOL -100普适性量表和常用的COPD生存质量量表为依据,经专家组讨论确定量表的结构和内容,对确诊的80例尘肺患者进行测试,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编制的尘肺病生活质量量表含有4个维度,20个条目。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8,分半信度为0.89,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3,与FEV1%相关系数为-0.55(P<0.001),与尘肺期别的相关系数为0.69( P<0.001)。结论初步编制的尘肺病生活质量量表条目简洁,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尘肺病生活质量的临床测量。

    作者:徐应军;陈志远;于立群;张天哲;王国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唐山市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SP)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S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城乡、年龄、地域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本研究以唐山市社区人口学特征随机抽取唐山市市区及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912例,采用改良皮肤瘙痒症综合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S P发病率为33.8%,其一般影响因素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地区高于山区平原;秋冬季高于春夏季;皮肤瘙痒症随年龄增长发病呈上升趋势,且瘙痒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重( P<0.05或 P<0.01);家庭环境因素对SP的影响因素有:睡眠质量差、夫妻关系不和睦、不参加家务劳动、情绪烦躁易怒等瘙痒症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 SP的发生与生理性老化、地域、季节和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作者:杨洁;毕廷民;姜峰;孙小强;刘阳;王丽昆;金慧;窦娜;马素慧;李丹;陈瑞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三清降糖方对糖耐量减低冠心病患者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三清降糖方对合并糖耐量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意外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三清降糖方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其余二组均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结果各药物治疗组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阿卡波糖组与三清降糖方组比较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糖耐量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应用三清降糖方治疗可显著减少患者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作者:杜宁;孟爱琴;吕立勋;陈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酚红法不适用于研究葛根素肠吸收的机制探讨

    目的:对酚红法不适用于研究葛根素肠吸收的机制展开研究分析,为临床葛根素肠吸收的机制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应用酚红法校正灌流液体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灌流前后酚红水平进行检测,给予鼠体不同质量浓度维拉帕米、葛根素后,对体内各肠段酚红吸收参数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不给予维拉帕米时,酚红在鼠体各肠段存在一定程度的吸收;给予鼠体50、100、200μg/m l质量浓度的维拉帕米后,酚红在鼠体各肠段的吸收呈上升趋势;不给予维拉帕米的鼠体各肠段酚红吸收参数显著低于给予200μg/m l质量浓度维拉帕米的鼠体各肠段酚红吸收参数,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给予葛根素时,酚红在鼠体各肠段吸收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给予鼠体50、100、200μg/m l质量浓度的葛根素后,鼠体结肠段酚红吸收程度显著提升,与其他肠段十二直肠、空肠、回肠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不给予葛根素的鼠体各肠段酚红吸收参数,给予鼠体50、100、200μg/ml质量浓度的葛根素后,以结肠段酚红吸收上升程度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红在体内个肠段均存在吸收可能,酚红不适用于研究葛根素肠吸收的机制受葛根素促进酚红各肠道吸收重要影响。

    作者:夏侃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营养风险筛查和微型营养评定用于高龄糖尿病患者营养评估的比较

    目的:比较营养风险筛查和微型营养评定用于高龄糖尿病患者营养评估的结果。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高龄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和微型营养评定进行营养筛查。结果52例患者均完成N RS2002和M N A。N RS2002显示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7.31%,M N A显示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51.92%,二种方法在营养筛查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 RS2002和M N A均适用于高龄糖尿病患者营养筛查。

    作者:李婷;沈静;吴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乳腺癌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明显上升并趋向年轻化。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深入,乳腺癌术式从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向保守性手术发展。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目前已成为国内Ⅰ、Ⅱ期乳腺癌手术的主要术式。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是各型乳腺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

    作者:唐照鹏;徐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对比研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采用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缺点,50例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全身麻醉组,腰硬联合麻醉组,每组25例。术中监测各项指标,术后疼痛、并发症、恢复时间和患者满意度,以及医疗成本都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手术均按选择麻醉方式完成。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后4,8,12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全麻组,并且住院总费用较全麻组显著降低。术后评估发现所有患者对腰硬联合麻醉满意。结论腰硬联合麻醉配合CO2低压气腹应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腰硬联合麻醉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且住院总费用比全身麻醉明显降低。

    作者:陈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胆道镜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

    目的:探讨胆道镜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7月入住该院肝胆外科的12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二组,A组采用胆道镜配合肝胆管切开手术治疗的方法,B组采用胆道镜配合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方法,比较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优良率为95.24%,A组为82.54%,B组结石取出率为92.06%,A组为82.54%,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感染、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镜配合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显著,结石清除率高,创伤小,出血少,利于术后恢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林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与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2011年收治的127例中重度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孕期有无出血倾向与产后出血的发生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除血小板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在具备引起产后出血的产科因素中,宫缩乏力仍占首位;产后出血多于产后6h内发生。结论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若孕期有出血倾向、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等高危因素,易发生产后出血。分娩时合理应用宫缩剂、严密监测产后6h以内出血情况,可有效避免产后出血。

    作者:张彩霞;赵秀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导乐仪应用于阴道分娩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导乐仪应用于阴道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6月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孕妇,随机分为导乐仪组、椎管麻醉组、传统组。导乐仪组选取导乐仪镇痛分娩,椎管麻醉组应用硬膜外药物麻醉的方法镇痛,传统组为传统待产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观察三组孕妇的产程变化、分娩结局、对分娩痛的反应等。结果导乐仪组镇痛有效率为93.0%,椎管麻醉组的镇痛有效率为98.0%,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乐仪组宫口扩张速度较椎管麻醉组和传统组快(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其他二组(P<0.05),阴道分娩率为97.0%,明显高于其他二组(P<0.05),剖宫产率为3.0%,明显低于其他二组(P<0.05);三组在新生儿阿氏评分、出生体重、产后出血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仪的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无创,能加速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对母儿无影响,值得在产科推广使用。

    作者:王红红;胡美丽;王雅慧;王秀芳;孙冰;王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河北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1河北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实施现状1.1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设置情况2013年5月,河北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现场会在秦皇岛市召开。省司法厅副厅长王大为强调,7月底前设区的市要全部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远离市区的县(市)要在8月底前单独建立医调委或依托现有县(市)疑难纠纷调解中心,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室。截至2013年5月,河北省有4个设区的市成立了医调委,县级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49个,石家庄市实现了县级行政区域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的全覆盖[1]。2013年底,唐山市和承德市成立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作者:徐静;崔玉明;贾敬鸿;陆琳;洪润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180例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55例,B组58例,C组67例。A组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操作,B组行肠外营养支持操作,C组行肠内肠外联合的营养支持操作。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优于A、B二组(P<0.05),而A、B二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患者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术后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单纯的肠内或场外营养。

    作者:孙江华;贺龙;田贵金;王丽娴;霍艳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DV100型数字示教系统结合仿真头模在口腔实验教学的应用

    口腔实验教学是学生从理论知识到临床操作的必经阶段,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弊端,我院引进了DV100型数字示教系统。该系统可直观呈现教学信息,使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实物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步进行,利于临床操作技能训练。该系统作为现代口腔医学实验教学的设备和手段,值得进一步在口腔实验教学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穆玉;陈乃玲;王丹;张俊梅;米雪;李金源;孙竹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五常法在国内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1五常法的概念五常法起源于日本的5S ,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这些项目日语的拼音均以“S”开头,英语也是以“S”开头,故简称5S 。何广明教授在1994年将其引入香港,定名注册为五常法。即常组织(Structurise)、常整顿(Systematise)、常清洁(Sanitise)、常规范(Standardise)、常自律(Self - discipline)。

    作者:甘丽;朱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组人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7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36例单纯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二组临床疗效、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转阴率、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 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丙氨酸转氨酶(ALT )、冬氨酸转氨酶(AST ),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高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率,改善肝功能水平。

    作者:马红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UGT1A1与IP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了解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血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启动子的多态性分布,并研究其多态性和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采用伊立替康加顺铂化疗患者全血标本,直接测序分析UGT1A1*28 TATA盒基因序列;并与化疗不良反应、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进行UGT1A1*28 TATA基因启动子检测,UGT1A1*28野生纯合型(TA6/6)27例,占75%;突变杂合型(TA6/7)7例,占19.4%;突变纯合型(TA7/7)2例,占5.6%。UGT1A1基因突变纯合型(TA7/7))患者发生Ⅲ度迟发型腹泻1例,2例皆发生Ⅲ度粒细胞减少。UGT1A1基因突变杂合型(TA6/7)发生Ⅲ度迟发型腹泻1例,Ⅲ度粒细胞减少1例。UGT1A1基因野生纯合型(TA6/6)无Ⅲ度迟发型腹泻和Ⅲ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Ⅰ~Ⅱ度迟发型腹泻3例,Ⅰ~Ⅱ度粒细胞减少5例。全部患者未发生Ⅲ度以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腹泻等不良反应。UGT1A1基因突变纯合型(TA7/7))CR 0例,PR 1例;UGT1A1基因突变杂合型(TA6/7) CR 1例,PR 3例;UGT1A1基因野生纯合型(TA6/6)CR 3例,PR 15例。结论 UGT1A1*28突变纯合型(TA7/7)可能增加伊立替康所致3度及以上延迟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作者:赵凯;张晓斌;杨俊泉;赵洪焕;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信念模式对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状态的研究

    目的: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建立系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探讨其对冠脉介入患者产生焦虑状态的改善情况,并评价其效果,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方法观察组为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该科室成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2例患者成立健康信念模式辅导小组,编写健康教育手册,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制定教育路径,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其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以2011年3月-2012年2月在该科室成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二组患者均在入院后2d内和术后1个月采用 HAD量表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并对照分析。结果二组患者术后1个月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信念模式辅导小组的建立更能有效的缓解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了临床症状,提高了生存质量,加快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栎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