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urvivin在肾细胞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变化

王建伟;孙立江

关键词:肾细胞癌, survivin, 外周血, 手术前后
摘要:目的:探讨Survivin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液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RCC行肾癌根治术患者和10例非肿瘤原因切肾患者术前1d、术后第七天外周血中Survivin含量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0例非肿瘤原因切肾患者术前1d、术后第七天外周血中Survivin的含量分别为(10.90±14.69)pg/ml、(5.00±10.58)pg/ml;30例RCC患者术前1d、术后第七天外周血中Survivin的含量分别为(125.80±49.28)pg/ml、(31.53±23.70)pg/ml。对照组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CC组术前术后相比,术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RCC组相比,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细胞癌根治术后,Sur-vivin在外周血中含量随之明显下降,进一步说明了Survivin与RCC的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测定外周血中Survivin含量可作为监测肿瘤发生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将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评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12月住院的62例 H IE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观察二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同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NBNA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节苷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阻断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病过程,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口服维生素D在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在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时,联合使用口服维生素D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探讨维生素D口服联合维生素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在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中有效性。方法2013年1-12月入院治疗的处于妊娠期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共有275例,从中选取符合本该文研究条件的妊娠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维生素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维生素D口服联合维生素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在二组患者治疗1周后,对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对比,主要包括阴道pH值,白带常规及BV检测,血清维生素D检测,症状改善等。在患者治愈停药后1周以及1个月后,对二组患者的细菌性阴道病的复发率进行统计对比,总结维生素D的使用效果。结果经过1周的治疗后,对照组有41例患者治疗有效,观察组有47例治疗有效。停药1周后,对照组复发的患者有7例,观察组有1例复发。二组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维生素D口服联合维生素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的方法,在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应用中,治疗效果好,减少了复发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房淑倩;刘琼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安腿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安腿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安腿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二组患者在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负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安腿综合征不良情绪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血透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丽;于明忠;赵会文;孙伟;潘玲玲;陈卫莉;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良好的气道护理是安全有效人工气道治疗的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随机对照设计比较微量注射泵持续和传统间断气道湿化护理对收住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care unit ,RCU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ARF)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4例收住该院RCU的ARF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二组,即持续湿化组和间断湿化组。持续湿化组中,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向气管导管内注入湿化液5~10ml/h。间断湿化组中,手工注射湿化液3~5ml ,1次/1~2h。每日由独立研究护士直接观察气道湿化效果、送检痰培养以及统计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气道护理费用。结果二组患者在基线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持续湿化组的日均吸痰量和次数明显低于间断湿化组,气道湿化良好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间断湿化组。二组患者痰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持续湿化组在拔管时间日均气道护理时间以及日均气道护理费用方面均明显低于间断湿化组。结论应用微量泵可明显改善RCU中ARF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并减少气道护理负担。

    作者:巫瑞;李晓军;李小妹;冯思芳;尚东;邱丽;王改平;严馨;吴娟宁;杨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心绞痛发作需要硝酸酯类药物(舌下含服或缓慢静滴)缓解基础上,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滴,共2周,观察患者心绞痛、心电图、血沉、需要硝酸酯类药物次数等指标变化。结果二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显效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0.05,观察组完全停用硝酸酯类药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0.05,观察组硝酸酯类药物用量不变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沉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基层医院,无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等积极手段情况下,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杨;徐万宇;范建生;张小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对出院糖尿病患者行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行电话随访式的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的40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管床医生定期对患者行电话随访。半年后利用患者来院复诊的机会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评价二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和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二组患者知晓率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对糖尿病药物治疗、合理饮食、坚持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的依从性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保持情绪稳定的知晓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6%),二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和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

    作者:张丽梅;郑艳安;于作芳;李玉霞;侯婷婷;金秀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广西煤矿工人尘肺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TNF-α)-308和-238位点多态性与广西煤矿工人尘肺患者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88例尘肺患者和44例粉尘接触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职业史、尘肺病史等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每个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TNF-α多态性。结果矽肺组和煤工尘肺组TNF-α-308和-238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308和-238位点基因多态性在广西煤矿工人尘肺发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中不起作用。

    作者:麦志丹;李小萍;梁梅;潘沛江;梁冰玉;陈荣凤;韦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频谱多普勒超声对区分卵巢肿瘤良恶性价值的探讨

    目的:通过总结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多普勒超声表现,结合病理诊断,探讨频谱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区分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该院就诊,临床怀疑有卵巢包块的女性患者245例。术前进行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肿物的频谱多普勒参数(包括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术后对肿物病理诊断跟踪随访,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5例肿物进行病理诊断后,共诊断出良性肿瘤160例,恶性肿瘤85例,按照RI值<0.55或PI值<0.75(恶性组珚x ± s)作为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恶性肿瘤的依据,频谱多普勒检查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89.41%,特异度=77.50%。结论卵巢良、恶性肿瘤在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方面存在差异,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能够根据卵巢肿瘤的血流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定量分析,对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张金辉;徐应军;周玉坤;范金玉;陈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振动反应成像技术在妊娠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振动反应成像技术(VRI)诊断妊娠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的意义。方法分别对妊娠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患者与同孕期正常妊娠孕妇志愿者进行振动反应成像检查,观察二组能量大值、呼吸曲线观察、动态图像观察、双肺出现同步性、M EF观察、QLD值评价、EV P左右肺呼吸曲线同步性及振幅高度。对后6项指标赋分、检查、统计。结果妊娠期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组、急性肺炎组分别与正常妊娠组比较7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能量大值、曲线观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5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反应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妊娠期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的诊断,结合临床表现早期治疗。

    作者:高慧;李桂荣;苏妍;韩东玲;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踝部腱鞘巨细胞瘤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25岁。发现右足外踝肿物1年,疼痛加重2个月于2011年1月1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足外踝前侧一2cm ×2cm大小的肿物,边界不清,质软,无触痛,未行特殊治疗,近2个月感觉局部有不适感,负重后疼痛,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以“右足肿物待查”收住院。专科检查于右足外踝前侧可触及一大小约2cm ×2cm大小囊性肿物,质软,活动性可,无明显压痛。

    作者:梅龙凤;杨洁;孟爱琴;冯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小儿弱视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小儿弱视治疗的影响。方法对120例(156眼)3~12岁弱视患儿按就诊的先后顺序以及患儿家长对治疗的主观依从性分为二组。对照组患儿60例76眼常规弱视治疗,加强组60例80眼在实施常规弱视治疗的同时进行针对性系统化心理强化护理。结果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科学的强化心理护理能提高弱视治疗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并缩短治疗的疗程。结论科学的心理护理在弱视治疗中能够起到积极的治疗效应。

    作者:闫小艺;张震英;肖凤芝;刘湘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前PET/CT中SUV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18 F-FDG PET/CT检查中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影响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36例NHL患者全身大淋巴结的SUVmax与其年龄、B症状、恶性程度、骨髓浸润、临床分期、病灶大小、坏死情况、治疗前血清LDH(psLDH)及Ki-67阳性率的关系及部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Wilcoxon检验分析SUVmax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SUVmax与病灶大小、Ki-67阳性率及psLDH的相关性。随访71例患者,根据R-IPI将71例患者分为预后非常好、预后好、预后差三组,采用方差分析分析SUVmax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经Wilcoxon检验发现SUVmax与恶性程度(P=0.0003)、骨髓浸润(P=0.003)、临床分期(P=0.021)、病灶大小(P=0.0001)、坏死情况(P=0.011)、psLDH(P=0.0002)、Ki-67阳性率(P=0.015)有关。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SUVmax与病灶大小、Ki -67阳性率及 psLDH 呈正相关,相关系数 r分别为0.737、0.615、0.691(P<0.05)。通过ROC曲线比较,结果提示SUVmax 、psLDH能够较准确地反映NHL的侵袭性,AZ值分别为0.878、0.740。经方差分析发现随访预后3组患者病灶的SUVmax有差异,分别为6.87±2.79、9.69±2.19、18.65±5.95,呈逐渐升高趋势,预后非常好与预后好组的SUVmax明显低于预后差组(P<0.05)。结论 SUVmax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有关系,且与病灶大小、Ki-67阳性率及psLDH呈正相关,其中病灶大小对SUVmax影响明显。另外SUVmax较psLDH诊断侵袭性淋巴瘤的准确性略高。在R -IPI的不同随访预后组中病灶的SUVmax有差异,呈逐渐升高趋势。

    作者:桂思;汤日杰;李建生;张海南;卢斌贵;蔡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骨外科行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伤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Cobb角和伤椎椎体后缘骨块在椎管内占位大小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椎体后缘骨块在椎管内占位大小和后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减小,术后伤椎椎体前缘、后缘的平均高度均较术前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患者术后脊髓损伤较术前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远期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谢文瑾;李小飞;盛路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在剖宫产全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全麻诱导中麻醉的效果,以及二种诱导方法对剖宫产胎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足月妊娠伴血小板减少症,拟全麻下行剖宫产术产妇40例,随机分成二组(n=20)Ⅰ组:丙泊酚组,Ⅱ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分别记录诱导前、切皮前、切皮时、切皮后1,2,3min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胎儿娩出1,2,3,5,10min的Apgar评分。结果二组患者的 HR、MAP在切皮前、切皮时、切皮后1,2,3min均有明显改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儿娩出1,2,3,5,10min的Apgar评分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诱导在剖宫产全麻中麻醉更平稳,更安全,值得临床实践。

    作者:王建生;彭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2例。每组除给予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外,A组加用奥拉西坦4g入250ml生理盐水缓慢滴注;B组加用丁苯酞胶囊200mg口服,3次/d;C组加用奥拉西坦和丁苯酞,用法同A组、B组;三组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奥拉西坦或丁苯酞治疗组。结论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孙原;王翠兰;张春阳;石秋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负压吸引在糖尿病足坏疽患者治疗中的实用研究

    目的:探讨负压辅助闭合创口技术(Vacuum assisted closure ,VAC)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14年9月在空军总医院住院的糖尿病足坏疽患者536例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268例采用VAC治疗,对照组268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二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创面愈合好,观察组换药次数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VAC用于治疗糖尿病足坏疽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关小宏;李宝军;关泰宇;杨彩哲;吴石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普通放疗对C6胶质瘤细胞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常规放疗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用MTT比色法检测抑制作用。实验分成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单纯用药组,用药联合放疗组。药物与放疗联合组分先放疗后给药和先用药后放疗二种。单纯用药组及药物与放疗联合组设药物浓度设为1.25、2.5、5、10g/L四个亚组。结果MTT比色法显示常规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与单纯常规放疗相比,早期(24h)药物浓度≥2.5g/L时药物联合放疗抑制率高于单纯放疗;随作用时间延长(48h)药物联合放疗抑制率均大于普通放疗。常规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与单纯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相比,早期(24h)药物浓度≥2.5g/L时联合放疗对C6胶质瘤细胞抑制率高于单纯用药,但随作用时间延长(48h)抑制率差异不明显。结论体外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能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随时间延长(48h)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抑制作用高于常规放疗;放疗联合药物与单独用药对C6胶质瘤细胞作用无明显差异。放疗后用药好于放疗前用药。

    作者:尹绍成;董德宏;王艳军;王建宁;冯娜;石文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白芍总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 S )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AS患者8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白芍总苷联合沙利度胺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沙利度胺进行治疗。主要疗效指标为达到AS疗效评价(ASAS)20%改善程度(ASAS 20)的受试者比例;次要疗效指标包括与基线比较BASFI、BAS-DAI、BASM I、患者对病情的总体评价、夜间背部疼痛和总体背部疼痛、晨僵时间、ESR、CRP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4、8、12周时达到ASAS20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52.5%、67.5%、77.5%,对照组分别为37.5%、42.5%、55%。8周、12周观察组达到ASAS20的受试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BASDAI、BASFI、患者总体评价、夜间痛、总体背痛、晨僵时间、ESR、CRP在8、12周时均较基线时改善(P<0.05)。部分指标(BASDAI、患者总体评价、总体背痛、晨僵时间)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35%,明显低于对照组67.5%( P<0.01)。结论白芍总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疾病活动度,与单用沙利度胺相比,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武剑;曾克勤;王鸣军;郭雨凡;邓迎苏;顾美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无创通气体外循环在婴幼儿拔除气管插管后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无创通气体外循环在婴幼儿拔除气管插管后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在该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建立体外循环后发生呼吸衰竭患儿67例,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则于术后采用无创通气治疗。观察二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使用呼吸机停机时间及二组患儿出现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二组患儿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辅助通气时间平均(55.58±14.72)h ,对照组为(67.45±14.75)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938,P=0.0016),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82,P=0.0134)。结论无创通气体外循环较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对呼吸衰竭患儿改善呼吸症状更合适,且并发症少,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湛要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他巴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并分析他巴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大剂量他巴唑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小剂量他巴唑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检测治疗前后的 FT3、FT4、TSH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二组患者FT3、FT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FT3、FT4水平分别为(8.1±1.2)μmol/L、(18.2±4.6)μmol/L ,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治疗后TSH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 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2%,明显高于对照组(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大剂量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优于小剂量他巴唑,但大剂量他巴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较小剂量多,故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剂量他巴唑治疗。

    作者:骆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