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负压吸引在糖尿病足坏疽患者治疗中的实用研究

关小宏;李宝军;关泰宇;杨彩哲;吴石白

关键词:负压辅助闭合创口技术, 糖尿病足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辅助闭合创口技术(Vacuum assisted closure ,VAC)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14年9月在空军总医院住院的糖尿病足坏疽患者536例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268例采用VAC治疗,对照组268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二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创面愈合好,观察组换药次数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VAC用于治疗糖尿病足坏疽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2例。每组除给予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外,A组加用奥拉西坦4g入250ml生理盐水缓慢滴注;B组加用丁苯酞胶囊200mg口服,3次/d;C组加用奥拉西坦和丁苯酞,用法同A组、B组;三组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奥拉西坦或丁苯酞治疗组。结论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孙原;王翠兰;张春阳;石秋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心绞痛发作需要硝酸酯类药物(舌下含服或缓慢静滴)缓解基础上,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滴,共2周,观察患者心绞痛、心电图、血沉、需要硝酸酯类药物次数等指标变化。结果二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显效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0.05,观察组完全停用硝酸酯类药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0.05,观察组硝酸酯类药物用量不变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沉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基层医院,无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等积极手段情况下,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杨;徐万宇;范建生;张小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葛根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

    目的:以脱乙酰壳聚糖为药物载体,制备了葛根素壳聚糖微球,考察葛根素壳聚糖微球在体外药物释放特性。方法以液体石蜡为油相,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葛根素壳聚糖微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结果制备的葛根素壳聚糖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9.56μm ,葛根素包封率为72.20%,平均载药量为17.82%。结论体外药物释放结果显示:以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的葛根素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作者:殷瑞;吴宝淑;肖爱红;杨环玲;潘菲;韩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伊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目的:分析伊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原菌的主要种类、病原学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新疆兵团第四师医院2014年1-8月208例AECOPD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菌种及耐药性的分析。结果培养菌株共6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9株,占92.19%,为主要的AECOPD的病原菌,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阳性菌2株,占3.12%,主要为葡萄球菌等,真菌1株,占1.56%,其他2株,占3.12%,其中主要病原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AECOPD的感染问题与年龄并无明确的关联。结论伊犁地区AECOPD患者感染为其主要原因,与年龄无明确关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性较为普遍,应加强病原菌监测,合理用药。

    作者:赵东利;彭燕;周红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广州地区4152例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广州地区人群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OP)的发病率,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4152例20~100岁受试者的L1-4及股骨上段的骨密度(BMD)值。按照年龄、性别进行不同分组,以10岁为1个年龄段。结果随着年龄增加骨量减少发生率不断增加,由15.5%增加到高49.4%,在60岁以上年龄组增加不明显;其中50~60岁各年龄组女性骨量减少明显高于同组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率在50岁以上各年龄组骨质疏松发生率增加明显,由7.6%增加到高33.7%,在70岁以上各年龄组增加高,女性明显高于同组男性。结论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同年龄组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出现骨量减少时应及时治疗,以免进一步发展为不可逆转骨质疏松症。

    作者:禹晖;张金赫;尹吉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对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癌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对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肝癌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根据随机数字表将80例TACE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基于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表(SDS)、焦虑自评表(SAS)、自行设计的肿瘤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及WHO推荐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 -BREF)对患者负性情绪、疾病知识水平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运动知识、饮食知识、疾病监测、用药知识、基础知识及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及总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度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 T ACE肝癌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他巴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并分析他巴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大剂量他巴唑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小剂量他巴唑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检测治疗前后的 FT3、FT4、TSH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二组患者FT3、FT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FT3、FT4水平分别为(8.1±1.2)μmol/L、(18.2±4.6)μmol/L ,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治疗后TSH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 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2%,明显高于对照组(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大剂量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优于小剂量他巴唑,但大剂量他巴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较小剂量多,故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剂量他巴唑治疗。

    作者:骆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移动式床旁CT-CereTom在导航引导下锁孔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移动式床旁CT (Portable Bedside CT ,PBCT )-CereTom在导航引导下锁孔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Supratentorial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56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前使用PBCT -CereTom行CT导航扫描。19例为床旁CT检查,37例为常规CT检查。手术后行CT扫描,了解血肿清除效果。结果用mRS、GCS以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术前GCS平均9分(范围:3~15分),mRS平均4分(范围:2~5分);出院时GCS平均14分(范围0~15分),m RS平均3分(范围0~6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6个月总体生存率:94.64%(53/56)。GOS评分:57.1%(GOS 4~5)恢复良好,28.57%(16/56)合并(GOS 3)重残,8.6%(GOS 2)植物生存,5.7%(GOS 1)死亡;影像学评价:血肿清除率96.9%(范围:77.9~99.4%),血肿清除率>90%的病例数52例(92.86%)。结论 PBCT -CereTom的导航可以快速实施,并可保证图像质量,其导航引导下的锁孔手术快速、精准、安全和有效;术后实时了解血肿清除程度、血肿腔渗血情况,并可连续追踪观察;特别适合于危重患者的床旁检查。

    作者:张志强;张强;吴素芳;刘丽娟;魏群;徐如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方式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

    目的:通过观察在治疗气胸中的效果及并发症来评价细管及粗管闭式引流在气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分两组,观察A组(即细管引流组)及对照B组(粗管引流组)。A组采用细管引流方式,B组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方式。在保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的前提下,胸管内24h无气体排出,复查胸部CT了解肺复张情况及肺本身病变情况。治疗期间记录引流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如明显疼痛、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皮下气肿、复张性肺水肿以及带管时间(除外转行手术患者)等。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气胸的方法,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邸永辉;檀振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联合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2-40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

    目的:运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2-40)标识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其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10年6月-2012年12月43例乳腺癌标本进行VEGF、D2-40标记计数MVD、MLVD ,分析对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结果 VEGF标识MVD、D2-40标识MLVD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V EG F、D2-40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琳琳;李志民;展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广西煤矿工人尘肺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TNF-α)-308和-238位点多态性与广西煤矿工人尘肺患者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88例尘肺患者和44例粉尘接触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职业史、尘肺病史等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每个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TNF-α多态性。结果矽肺组和煤工尘肺组TNF-α-308和-238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308和-238位点基因多态性在广西煤矿工人尘肺发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中不起作用。

    作者:麦志丹;李小萍;梁梅;潘沛江;梁冰玉;陈荣凤;韦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唐山地区健康新生儿凝血结果正常参考范围的探讨

    目的:建立唐山地区新生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C28-A2推荐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健康新生儿1102例,按照性别不同分为男(584例)、女(518例)二组;根据不同民族分男(汉族548例,少数民族36例)、女(汉族495例,少数民族23例)二组,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其PT ,APTT ,FIB ,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正态性检验,新生儿PT ,APTT ,FIB测定值均呈正态分布。经 Z检验发现不同性别新生儿 APTT 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PTT =6.693,P<0.05),不同民族新生儿PT ,APTT ,FIB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男=0.058~0.317,t女=0.049~0.317, P>0.05)。各项指标的参考区间(P2.5~ P97.5)如下:新生儿PT 参考范围11.1~14.9s;APTT 参考范围(男)29.9~62.6s ,(女)30.6~63.4s ;FIB的参考范围1.51~3.46 g/L。结论初步建立唐山地区新生儿PT ,APTT ,FIB的生物参考区间,提高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病诊治的准确性。

    作者:乔国昱;何亚萍;张国栋;石峻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前PET/CT中SUV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18 F-FDG PET/CT检查中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影响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36例NHL患者全身大淋巴结的SUVmax与其年龄、B症状、恶性程度、骨髓浸润、临床分期、病灶大小、坏死情况、治疗前血清LDH(psLDH)及Ki-67阳性率的关系及部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Wilcoxon检验分析SUVmax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SUVmax与病灶大小、Ki-67阳性率及psLDH的相关性。随访71例患者,根据R-IPI将71例患者分为预后非常好、预后好、预后差三组,采用方差分析分析SUVmax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经Wilcoxon检验发现SUVmax与恶性程度(P=0.0003)、骨髓浸润(P=0.003)、临床分期(P=0.021)、病灶大小(P=0.0001)、坏死情况(P=0.011)、psLDH(P=0.0002)、Ki-67阳性率(P=0.015)有关。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SUVmax与病灶大小、Ki -67阳性率及 psLDH 呈正相关,相关系数 r分别为0.737、0.615、0.691(P<0.05)。通过ROC曲线比较,结果提示SUVmax 、psLDH能够较准确地反映NHL的侵袭性,AZ值分别为0.878、0.740。经方差分析发现随访预后3组患者病灶的SUVmax有差异,分别为6.87±2.79、9.69±2.19、18.65±5.95,呈逐渐升高趋势,预后非常好与预后好组的SUVmax明显低于预后差组(P<0.05)。结论 SUVmax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有关系,且与病灶大小、Ki-67阳性率及psLDH呈正相关,其中病灶大小对SUVmax影响明显。另外SUVmax较psLDH诊断侵袭性淋巴瘤的准确性略高。在R -IPI的不同随访预后组中病灶的SUVmax有差异,呈逐渐升高趋势。

    作者:桂思;汤日杰;李建生;张海南;卢斌贵;蔡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对出院糖尿病患者行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行电话随访式的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的40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管床医生定期对患者行电话随访。半年后利用患者来院复诊的机会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评价二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和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二组患者知晓率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对糖尿病药物治疗、合理饮食、坚持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的依从性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保持情绪稳定的知晓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6%),二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和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

    作者:张丽梅;郑艳安;于作芳;李玉霞;侯婷婷;金秀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踝部腱鞘巨细胞瘤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25岁。发现右足外踝肿物1年,疼痛加重2个月于2011年1月1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足外踝前侧一2cm ×2cm大小的肿物,边界不清,质软,无触痛,未行特殊治疗,近2个月感觉局部有不适感,负重后疼痛,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以“右足肿物待查”收住院。专科检查于右足外踝前侧可触及一大小约2cm ×2cm大小囊性肿物,质软,活动性可,无明显压痛。

    作者:梅龙凤;杨洁;孟爱琴;冯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普通放疗对C6胶质瘤细胞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常规放疗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用MTT比色法检测抑制作用。实验分成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单纯用药组,用药联合放疗组。药物与放疗联合组分先放疗后给药和先用药后放疗二种。单纯用药组及药物与放疗联合组设药物浓度设为1.25、2.5、5、10g/L四个亚组。结果MTT比色法显示常规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与单纯常规放疗相比,早期(24h)药物浓度≥2.5g/L时药物联合放疗抑制率高于单纯放疗;随作用时间延长(48h)药物联合放疗抑制率均大于普通放疗。常规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与单纯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相比,早期(24h)药物浓度≥2.5g/L时联合放疗对C6胶质瘤细胞抑制率高于单纯用药,但随作用时间延长(48h)抑制率差异不明显。结论体外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能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随时间延长(48h)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抑制作用高于常规放疗;放疗联合药物与单独用药对C6胶质瘤细胞作用无明显差异。放疗后用药好于放疗前用药。

    作者:尹绍成;董德宏;王艳军;王建宁;冯娜;石文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慢性病患儿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特征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慢性病患儿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特点。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3年1-10月在唐山4家三级医院内就诊的哮喘等慢性病患儿140例,应用故事情境访谈法,采用开放式回答方式进行研究。结果慢性病患儿的情绪表达规则知识总分(2.64±1.32),低于中间值;患儿在消极情绪情境中的情绪表达规则知识、自我保护目标及社会定向目标、掩饰策略的得分均高于积极情绪情境(P<0.05);积极情绪情境中的夸大策略得分高于消极情绪情境(P<0.05)。结论慢性病患儿的情绪表达规则知识较少,护理人员应提供相应护理措施以增强患儿对积极情绪情境中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

    作者:刘慧贤;张翠兰;孙秉赋;孙玉倩;任珊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安腿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安腿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安腿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二组患者在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负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安腿综合征不良情绪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血透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丽;于明忠;赵会文;孙伟;潘玲玲;陈卫莉;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Survivin在肾细胞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Survivin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液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RCC行肾癌根治术患者和10例非肿瘤原因切肾患者术前1d、术后第七天外周血中Survivin含量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0例非肿瘤原因切肾患者术前1d、术后第七天外周血中Survivin的含量分别为(10.90±14.69)pg/ml、(5.00±10.58)pg/ml;30例RCC患者术前1d、术后第七天外周血中Survivin的含量分别为(125.80±49.28)pg/ml、(31.53±23.70)pg/ml。对照组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CC组术前术后相比,术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RCC组相比,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细胞癌根治术后,Sur-vivin在外周血中含量随之明显下降,进一步说明了Survivin与RCC的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测定外周血中Survivin含量可作为监测肿瘤发生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将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评估。

    作者:王建伟;孙立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12月住院的62例 H IE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观察二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同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NBNA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节苷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阻断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病过程,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