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研究

常巍;罗家洪;李晓梅

关键词:型农村合作医疗, 运行, 经济体制改革, 医疗保障, 医疗保健, 社会稳定, 农村居民, 经济发展, 中国, 影响, 问题, 衰落, 生活, 人口, 农业, 农民
摘要:中国人口80%以上生活在农村,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走向衰落,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失去了医疗保障.
预防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2007年驻广州部队部分餐饮单位熟肉制品污染状况调查

    熟肉制品被细菌污染是造成食物中毒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解部队餐饮单位夏季熟肉制品卫生质量,保证官兵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于2007年6~7月对广州市城区部分部队餐饮单位供应销售的熟肉制品进行卫生质量抽检.

    作者:帅丽芳;赵勇;银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青岛健康教育基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是从整体上对居民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根本途径[1].2007年,青岛市建立了5个市级公立医院为基础的市民健康教育基地和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室.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动员的方式,以基地为固定阵地,实现健康教育工作由以宣传为主向行为干预、健康促进模式的转变.

    作者:刘辉;李善鹏;綦斐;林永峰;李兰;朱敏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137例复治肺结核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复治肺结核的原因,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2006年武平县卫生防疫站结防门诊治疗的复治肺结核1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9~2006年武平县卫生防疫站结防门诊治疗共复治肺结核137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55例;年龄27~79岁;初治在乡镇卫生院及个体诊所69例,占50.4%;不规律用药95例,占69.3%;化疗方案不合理62例,占45.3%;药物副作用及药物耐受性差29例,占30.5%;137例均为Ⅲ型结核,有合并症99例.[结论]只有实施DOTS策略,实行规范化疗,才能减少复治发生,提高肺结核治愈率.

    作者:谢美凤;钟耀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6年苏州市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调查

    [目的]研究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应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系建设,提高防控水平.[方法]2006年,在江苏省苏州市随机抽取农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910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910人,相关风险意识(满分为90分)为(36.85±6.78)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满分32分)总体得分为(16.93±4.64)分.调查对象认为本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人力资源、药品储备和检测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结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薄弱.

    作者:施宇佳;徐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3~2006年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论文被引统计分析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客观评价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优势学科和突出科技人才,为学科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对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2006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6年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论文被引率为46.33%(246/531),以2003年被引率高58.56%(65/111);以疾病控制学科的被引率高64.75%(79/122);被引频次多达16次.[结论]从统计数据中反映出本中心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对指导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时念玲;胡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3~2007年姜堰市沈高镇卫生院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资料分析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高达100%,人类常常被狂犬或携带狂犬病毒的犬、猫、鼠等动物直接咬、抓伤或添及黏膜而感染.为进一步掌握姜堰市沈高镇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发病的因素,控制疫情的发生与蔓延,作者对该镇2003~2007年被动物伤及到沈高镇卫生院狂犬病门诊就诊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沈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北川县小坝乡汶川大地震灾后卫生防病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灾后卫生防病工作状况,为开展灾后卫生援助,为灾后重建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08年7月,在北川县小坝乡的乡中心卫生院、乡驻地及各村进行调查.[结果]小坝乡震后公共卫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环境卫生、饮水卫生、饮食卫生均存在一定隐患,目前尚未出现相关疾病的暴发疫情.[结论]灾后小坝乡的公共卫生状况急需改善.

    作者:丁德超;刘军;张海路;张显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4~2006年平定县居民死亡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平定县近几年居民死亡情况,分析死亡原因,为有关部门制定卫生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平定县2004~2006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平定县2004~2006年居民年均死亡率为720.72/10万,男性为784.43/10万,女性为651.72/10万(P<0.01).累计死亡的6 844例中,死亡原因为脑血管病的2 262例,心脏病1 445例,恶性肿瘤1 351例,损伤和中毒494例,呼吸系统疾病434例,消化系统疾病212例.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年均死亡率男性分别为173.37/10万、80.41/10万、39.50/10万,女性分别为129.20/10万、21.28/10万、52.43/10万(P<0.01).[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平定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作者:岳庆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接种百白破三联合疫苗引起无菌性脓肿1例

    2007年4月28日贵州省遵义县尚嵇镇毛坪村大井村民组1名幼儿接种吸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白破)联合疫苗引起局部红肿硬结.县卫生局派接种疫苗不良反应调查处理小组到现场进行调查、诊断、指导治疗与处理.经调查诊断为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引起的无菌性脓肿,患儿24 d治疗后痊愈出院.

    作者:华昕;安仁寿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7年栖霞市部分小学入学新生预防接种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栖霞市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状况,为今后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抽取5所小学,查验入校新生预防接种证、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及教师预防接种证查验知晓率调查.[结果]调查5所小学新生2 024人,有预防接种证1 658人,占81.92%.流动人口有预防接种证者占74.24%.城市、农村小学新生疫苗接种率均高于流动人口新生.调查小学老师82名,预防接种证查验知识知晓率为70.73%,且城镇老师知晓率高于农村. [结论]加强卫生和教育部门协作,提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查漏补种率.重点关注流动儿童的接种工作.

    作者:马永兴;柳清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介入放射工作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各种介入技术的广泛推广.介入放射科医护人员长期工作在电离辐射、生物污染、意外伤害、空气污染等的环境中,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心身健康,现将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刘斌;坚永彬;胡宗华;于桂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东营市中小型餐饮单位卫生监督公示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促进中小型餐饮单位卫生管理上档次、上水平,引导消费者选择符合卫生条件的餐饮店就餐,我们对中小型餐饮单位卫生监督公示方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张立民;赵大江;王祥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6年青州、寿光市部分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目的]了解潍坊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状况,评价无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2006年对青州、寿光2市采取划片轮转的方式,每个市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3月龄至60岁人群80人,全市共抽取319人,进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水平检测.[结果]百日咳抗体保护率为68.5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26.14,免疫成功率为79.66%;白喉抗体保护率为83.70%,抗毒素含量为0.132 6 IU/ ml,免疫成功率为90.00%;破伤风抗体保护率为86.52%,抗毒素含量为0.147 2 IU/ ml,免疫成功率为90.00%;3种抗体保护率均以2~4岁和15~19岁人群较高,20岁以上人群较低,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百日咳抗体保护率和免疫成功率较白喉和破伤风低,2市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3种抗体中百日咳抗体保护率低为68.57%,抗体水平较低,平均为1∶326.14;20岁以上人群白喉和破伤风抗体保护率较低,为68.18%~75.00%,抗体水平较低,抗毒素平均值分别为0.039 8 IU/ ml~0.160 6 IU/ ml.应加强疫苗在保存、运输、接种等各个环节的冷链管理,确保疫苗效价;开展成人白破二联疫苗的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作者:王绍清;徐华胜;于海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6年威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威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处置,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方法]利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威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结果]2006年威海市共报告突发事件及相关信息103起,确认分级的突发事件10起.其中,较大突发事件2起,一般突发事件8起,其余93起为未分级突发事件.共波及22 916人,病例448例,死亡4例.传染病事件13起,食物中毒事件3起,环境因素事件87起.环翠区报告多,45起,占43.69%.报告发生突发事件农村82起,占79.61%.12月发生88起,占85.44%.448例病例中,男性174例,女性274例;年龄以2~29岁年龄组居多,占80.58%;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占51.79%.[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数发生农村、学校及流动人口聚集区,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农村,应切实落实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林向利;陈德颖;周春莲;张秋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日照市实行网络直报前后医院传染病疫情漏报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网络直报前后医院传染病疫情漏报情况,为今后的传染病报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日照市2003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前)和2007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期间)各级医院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各种传染病漏报率2003年为18.75%,2007年为8.00%(P<0.01).其中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2003年为12.50%,2007年为1.73%(P<0.01);非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2003年为31.25%,2007年为22.18%(P>0.05).三级、二级、一级医院2003年漏报率分别为13.33%、16.67%、28.33%(P>0.05),2007年漏报率分别为1.43%、6.67%、18.33%(P<0.01).[结论]日照市传染病疫情漏报率实行网络直报后低于直报前,直报前漏报率随着医院级别的增高而降低.

    作者:周泉合;尚兆荣;李峰;苗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6年大连市伤害监测点医院首诊伤害病例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大连市伤害发生的分布特点及流行规律,探索切实可行的监测网络系统,为制定干预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大连市沙河口区监测点医院急诊室、其他门急诊及临床科室诊断为伤害的全部首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合计报告伤害病例10 537例,其中男性占68.09%,女性占31.91%;25~34岁占23.30%,35~44岁占20.17%,20~24岁占15.36%;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依次为钝器伤(占28.98%)、跌倒/坠落(占22.60%)、刀/锐器伤(占18.87%)、机动车车祸(占16.76%)、动物伤(占1.78%);发生地点主要是公路/街道(占19.33%)、贸易和服务场所(占19.11%)、公共居住场所(占16.39%)、家中(占16.27%)、工业和建筑场所(占14.16%);伤害发生高峰时间在8:00~12:00和16:00~22:00,高发月份为1、7、10月,每周周一稍高;非故意伤害占70.86%;轻症占67.37%;治疗后回家的占79.98%,死亡的占0.15%.[结论]伤害发生的重点人群是男性,20~44岁青壮年,应针对重点人群、多发地点、高峰时间和多发季节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战贤梅;许放;刘明禹;杨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关于被动吸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受到国内外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卷烟烟雾10%被吸烟者吸入肺内,90%散布在局部空气中,妇女和儿童在家中或在公共场所接受烟雾的机会很多,形成被动吸烟.早年的研究围绕孕妇吸烟对胎儿的影响较多,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尤为严重,本文就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刘风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81名高校教师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和疾病普查规律,为高校教师防病治病提供决策性依据.[方法]2006年7月对某高校年龄在30~60岁所有在职老师进行心电图检测.[结果]检测的281名教师中,心电图异常者36人,异常率为12.8%.其中50~54和55~60岁心电图异常者多,合计15人,异常率为19.5%;不同年龄组间心电图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某高校在职教师心电图异常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作者:唐小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焦炉气生产甲醇工艺中存在职业病危害

    [目的]探讨焦炉气生产甲醇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现状,预防和控制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采用检查表法对其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等进行现场调查,并用定点采样法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一氧化碳、甲醇、煤焦油沥青挥发物、苯、噪声等24种.超标严重的是甲醇精馏工段一氧化碳,浓度为168.62 mg/m3,超限4.6倍,其次为压缩车间的噪声,强度为105.9 dB(A).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不完全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结论]焦炉气制甲醇工艺中一氧化碳、噪声等职业病危害严重,甲醇精馏工段一氧化碳危害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加强职业防护措施.

    作者:李凤琴;何进凯;李俊生;郭慧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7年巨野县部分高中生艾滋病知识及其相关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高中生艾滋病知识与其对待AIDS/HIV感染者态度,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辖区内2所中学高中1~3年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755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 690份.艾滋病知识得分均值为(71.56±13.16)分.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得分高于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P<0.01),城镇学生知识得分高于农村学生(P<0.01).在生活中认为AIDS/HIV感染者享有平等权利的1~3年级的学生分别为87.5%、88.3%、88.9%,愿意直接帮助关心AIDS/HIV感染者的1~3年级的学生分别为67.7%、68.4%、67.7%.愿意间接帮助AIDS/HIV感染者的1~3年级学生的分别为82.1%、83.1%、84.7%.认为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的1~3年级的学生分别为95.8%、94.3%、91.5%,认为AIDS/HIV感染者与性乱、吸毒、卖淫嫖娼有关的1~3年级学生分别为85.5%、82.2%、78.2%.[结论]高中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高中生对AIDS/HIV感染者有恐惧心理和歧视态度.在高中生中开展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伍恩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预防医学论坛杂志

预防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