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刘风云

关键词:被动吸烟, 儿童健康, 影响综述, 烟雾, 危害, 人类健康, 公共场所, 吸烟者, 孕妇, 吸入, 胎儿, 空气, 卷烟, 局部, 妇女, 肺内
摘要:关于被动吸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受到国内外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卷烟烟雾10%被吸烟者吸入肺内,90%散布在局部空气中,妇女和儿童在家中或在公共场所接受烟雾的机会很多,形成被动吸烟.早年的研究围绕孕妇吸烟对胎儿的影响较多,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尤为严重,本文就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综述如下.
预防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放射工作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各种介入技术的广泛推广.介入放射科医护人员长期工作在电离辐射、生物污染、意外伤害、空气污染等的环境中,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心身健康,现将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刘斌;坚永彬;胡宗华;于桂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81名高校教师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和疾病普查规律,为高校教师防病治病提供决策性依据.[方法]2006年7月对某高校年龄在30~60岁所有在职老师进行心电图检测.[结果]检测的281名教师中,心电图异常者36人,异常率为12.8%.其中50~54和55~60岁心电图异常者多,合计15人,异常率为19.5%;不同年龄组间心电图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某高校在职教师心电图异常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作者:唐小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7年鹤壁市某医院1 001例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现状,探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鹤壁市某医院2007年外科手术后1 001例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 00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64例,感染率为6.39%.切口感染率,男性为8.37%,女性为4.21%(P<0.01);2~17岁为4.36%,18~60岁为5.88%,>60岁为10.48%(P<0.05);急诊手术为8.45%,非急诊手术为4.17%(P<0.01);手术持续时间>5 h的为16.67%,≤5 h的为3.67%(P<0.01);上午手术者为4.23%,下午、晚上手术者为11.68%(P<0.01);夏秋季手术者为8.35%,冬春季手术者为4.60%(P<0.05);Ⅰ类切口为3.83%,Ⅱ类切口为6.34%,Ⅲ类切口为10.05%(P<0.05);消化系统手术为8.33%,运动系统手术为9.13%,其他系统手术为4.13%(P<0.05或P<0.01).感染切口分泌物病原菌检出率为85.71%(48/56),其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合计40株,占83.33%.[结论]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别、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季节、切口类型及手术部位有关.

    作者:崔清华;李雪梅;纪双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焦炉气生产甲醇工艺中存在职业病危害

    [目的]探讨焦炉气生产甲醇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现状,预防和控制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采用检查表法对其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等进行现场调查,并用定点采样法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一氧化碳、甲醇、煤焦油沥青挥发物、苯、噪声等24种.超标严重的是甲醇精馏工段一氧化碳,浓度为168.62 mg/m3,超限4.6倍,其次为压缩车间的噪声,强度为105.9 dB(A).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不完全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结论]焦炉气制甲醇工艺中一氧化碳、噪声等职业病危害严重,甲醇精馏工段一氧化碳危害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加强职业防护措施.

    作者:李凤琴;何进凯;李俊生;郭慧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6年苏州市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调查

    [目的]研究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应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系建设,提高防控水平.[方法]2006年,在江苏省苏州市随机抽取农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910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910人,相关风险意识(满分为90分)为(36.85±6.78)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满分32分)总体得分为(16.93±4.64)分.调查对象认为本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人力资源、药品储备和检测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结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薄弱.

    作者:施宇佳;徐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泰安市泰山区14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资料分析

    泰安市泰山区自2005年6月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艾滋病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为准确掌握艾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泰山区2005年6月至2008年2月发现的14例HIV感染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孙永合;严秀丽;耿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日照市实行网络直报前后医院传染病疫情漏报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网络直报前后医院传染病疫情漏报情况,为今后的传染病报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日照市2003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前)和2007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期间)各级医院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各种传染病漏报率2003年为18.75%,2007年为8.00%(P<0.01).其中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2003年为12.50%,2007年为1.73%(P<0.01);非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2003年为31.25%,2007年为22.18%(P>0.05).三级、二级、一级医院2003年漏报率分别为13.33%、16.67%、28.33%(P>0.05),2007年漏报率分别为1.43%、6.67%、18.33%(P<0.01).[结论]日照市传染病疫情漏报率实行网络直报后低于直报前,直报前漏报率随着医院级别的增高而降低.

    作者:周泉合;尚兆荣;李峰;苗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7年昆山市看守所羁押暗娼艾滋病性病知识和生殖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昆山市暗娼性病/艾滋病知识和生殖健康状况.[方法]2007年对昆山市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进行艾滋病病毒(HIV)及梅毒等性病感染检测.[结果]调查297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0.58%.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64.70%,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65.82%;确诊性病感染者122例,性病感染率为41.08%,未检出HIV感染者.[结论]昆山市暗娼性病/艾滋病知识比较缺乏,性病患病率较高.

    作者:王文明;薛黎坚;夏利民;唐琴芳;沈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关于被动吸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受到国内外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卷烟烟雾10%被吸烟者吸入肺内,90%散布在局部空气中,妇女和儿童在家中或在公共场所接受烟雾的机会很多,形成被动吸烟.早年的研究围绕孕妇吸烟对胎儿的影响较多,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尤为严重,本文就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刘风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2~2006年青岛市四方区育龄妇女死亡资料分析

    [目的]准确掌握育龄妇女死亡率和死亡原因,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青岛市四方区2002~2006年育龄妇女(15~49岁)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6年育龄妇女累积死亡268例,年均死亡率为32.17/10万.年死亡率(/10万),2002年为34.26,2003年为28.99,2004年为30.68,2005年为35.75,2006年为31.20;15~19岁为7.66,20~24岁为8.18,25~29岁为9.69,30~34岁为20.27,35~39岁为30.28,40~44岁为80.10,45~49岁为84.28(P<0.05).268例死亡者中,恶性肿瘤120例,意外死亡55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50例,其他疾病死亡43例.[结论]青岛市四方区育龄妇女死亡率较低,主要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意外和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厉彦芳;郭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6年青州、寿光市部分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目的]了解潍坊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状况,评价无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2006年对青州、寿光2市采取划片轮转的方式,每个市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3月龄至60岁人群80人,全市共抽取319人,进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水平检测.[结果]百日咳抗体保护率为68.5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26.14,免疫成功率为79.66%;白喉抗体保护率为83.70%,抗毒素含量为0.132 6 IU/ ml,免疫成功率为90.00%;破伤风抗体保护率为86.52%,抗毒素含量为0.147 2 IU/ ml,免疫成功率为90.00%;3种抗体保护率均以2~4岁和15~19岁人群较高,20岁以上人群较低,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百日咳抗体保护率和免疫成功率较白喉和破伤风低,2市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3种抗体中百日咳抗体保护率低为68.57%,抗体水平较低,平均为1∶326.14;20岁以上人群白喉和破伤风抗体保护率较低,为68.18%~75.00%,抗体水平较低,抗毒素平均值分别为0.039 8 IU/ ml~0.160 6 IU/ ml.应加强疫苗在保存、运输、接种等各个环节的冷链管理,确保疫苗效价;开展成人白破二联疫苗的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作者:王绍清;徐华胜;于海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5~2007年上海市南汇区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寻找减少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上海市南汇区各级免疫预防机构收集的接种后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合计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52 572剂次,发生不良反应137例,发生率为0.26%.其中2005年9~12月百白破三联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0%,2006年为0.27%,2007年1~6月为0.21%(P<0.05);接种第1剂次为0.11%,第2剂次为0.28%,第3剂次为0.24%,第4剂次为0.47%(P<0.01);接种全细胞疫苗(DTwP)为0.33%,接种无细胞疫苗(DTaP)为0.18%(P<0.01).[结论]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作者:万春;庄小玲;吴菊芳;丁美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6~2007年黔东南州乙脑疑似病例乙脑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乙脑疑似病例血清乙脑抗体水平,为预防控制乙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黔东南州各县(市)送检的乙脑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及部分双份血清乙脑IgM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202例乙脑疑似病例血清,乙脑IgM抗体阳性的150例,阳性率为74.25%.乙脑IgM抗体阳性率,有乙脑疫苗接种史的23例为69.57%,无接种史的104例为80.77%,免疫史不详的75例为66.67%(P>0.05);2006年的125例为84.80%,2007年的77例为59.21%(P<0.01);10岁以下159例为78.62%,10岁以上的43例为60.47%(P<0.05).[结论]应提高免疫质量和接种率,搞好防蚊工作.

    作者:王芳;邓茂铭;罗江淑;唐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6年大连市伤害监测点医院首诊伤害病例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大连市伤害发生的分布特点及流行规律,探索切实可行的监测网络系统,为制定干预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大连市沙河口区监测点医院急诊室、其他门急诊及临床科室诊断为伤害的全部首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合计报告伤害病例10 537例,其中男性占68.09%,女性占31.91%;25~34岁占23.30%,35~44岁占20.17%,20~24岁占15.36%;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依次为钝器伤(占28.98%)、跌倒/坠落(占22.60%)、刀/锐器伤(占18.87%)、机动车车祸(占16.76%)、动物伤(占1.78%);发生地点主要是公路/街道(占19.33%)、贸易和服务场所(占19.11%)、公共居住场所(占16.39%)、家中(占16.27%)、工业和建筑场所(占14.16%);伤害发生高峰时间在8:00~12:00和16:00~22:00,高发月份为1、7、10月,每周周一稍高;非故意伤害占70.86%;轻症占67.37%;治疗后回家的占79.98%,死亡的占0.15%.[结论]伤害发生的重点人群是男性,20~44岁青壮年,应针对重点人群、多发地点、高峰时间和多发季节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战贤梅;许放;刘明禹;杨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7年巨野县部分高中生艾滋病知识及其相关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高中生艾滋病知识与其对待AIDS/HIV感染者态度,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辖区内2所中学高中1~3年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755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 690份.艾滋病知识得分均值为(71.56±13.16)分.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得分高于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P<0.01),城镇学生知识得分高于农村学生(P<0.01).在生活中认为AIDS/HIV感染者享有平等权利的1~3年级的学生分别为87.5%、88.3%、88.9%,愿意直接帮助关心AIDS/HIV感染者的1~3年级的学生分别为67.7%、68.4%、67.7%.愿意间接帮助AIDS/HIV感染者的1~3年级学生的分别为82.1%、83.1%、84.7%.认为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的1~3年级的学生分别为95.8%、94.3%、91.5%,认为AIDS/HIV感染者与性乱、吸毒、卖淫嫖娼有关的1~3年级学生分别为85.5%、82.2%、78.2%.[结论]高中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高中生对AIDS/HIV感染者有恐惧心理和歧视态度.在高中生中开展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伍恩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克拉玛依市共青团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调查及短期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共青团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评价对其进行短期培训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的效果.[方法]2008年3月,在克拉玛依市选择151名共青团干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教学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短期培训,并评价其效果.[结果]调查151人,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培训前为76.53%,培训后为93.67%(P<0.01﹚;对艾滋病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培训前为87.81%,培训后为99.47%(P<0.01);对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认为应同情和关心者,培训前占82.12%,培训后占85.43%(P>0.05);对婚前性行为表示反对者,培训前占60.93%,培训后占68.87%(P>0.05).[结论]共青团干部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较高,短期培训后艾滋病知识水平进一步提高.

    作者:丁晓卫;林彬;阿斯木古丽;郭俊;曾克芬;胡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当代中国公共健康伦理研究

    我国对公共健康伦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公共健康伦理的研究主要涉及公共健康伦理的定义,公共健康伦理与医学伦理、生命伦理的联系与区别,公共健康伦理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公共健康伦理的原则等等.但是,我国公共健康伦理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和宏观的价值目标.

    作者:喻文德;李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湖北海棠的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湖北海棠的毒性.[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 30 d喂养试验.[结果]湖北海棠属实际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湖北海棠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作者:郭婕;张天亮;卢连华;程东;颜燕;杨非;谢玮;张东新;姚文环;张静;曲保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7年自贡市部分残疾人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保健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残疾人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健康状况,探索我国残疾人口腔保健知识和观念.[方法]2007年,在自贡市富顺县、大安区、自流井区、贡井区抽取531名残疾人进行口腔健康状况与口腔保健知识调查.[结果]调查531名残疾人,恒牙患龋率为68.36%,牙龈炎患病率为47.45%,牙周炎患病率为51.97%,刷牙率为99.62%,口腔疾病就诊率为49.20%;近2年内分别只有1.32%、1.69%、2.64%做过定期口腔检查、窝沟封闭及洁治等口腔保健项目;对牙周病病因的知晓率为63.13%,对专业口腔预防项目(氟防龋、窝沟封闭)的知晓率分别为22.52%和51.53%.[结论]自贡市残疾人口腔健康状况较差,口腔保健知识欠缺.

    作者:李广文;郭静;许万忠;刘翔羽;李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6~2007年溧阳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溧阳市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方法]2006~2007年在溧阳市抽取10个乡镇的20个自然村,对全部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并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4 090人(男性1 884人,女性2 206人),高血压患者 856例,高血压患病率为20.93%,标化患病率为15.87%.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22.51%,女性为19.58%(P<0.05);男性、女性不同年龄人群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民为20.98%,其他人群为9.92%(P<0.01);文盲、半文盲为21.26%,小学文化为20.19%,初中文化者为23.53%,高中以上文化者为12.19%(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家族史、饮酒和腰围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5、11.86、1.44、1.82.[结论]溧阳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偏低,高血压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大、有高血压家族史、饮酒和腰围大.

    作者:胡运清;许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预防医学论坛杂志

预防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