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泰安市泰山区14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资料分析

孙永合;严秀丽;耿文

关键词:泰安市, 山区, 艾滋病病毒, 感染者, 增长趋势, 流行特征, 控制措施, 资料, 首例, 快速, 科学
摘要:泰安市泰山区自2005年6月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艾滋病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为准确掌握艾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泰山区2005年6月至2008年2月发现的14例HIV感染者资料进行分析.
预防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湖北海棠的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湖北海棠的毒性.[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 30 d喂养试验.[结果]湖北海棠属实际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湖北海棠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作者:郭婕;张天亮;卢连华;程东;颜燕;杨非;谢玮;张东新;姚文环;张静;曲保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克拉玛依市共青团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调查及短期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共青团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评价对其进行短期培训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的效果.[方法]2008年3月,在克拉玛依市选择151名共青团干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教学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短期培训,并评价其效果.[结果]调查151人,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培训前为76.53%,培训后为93.67%(P<0.01﹚;对艾滋病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培训前为87.81%,培训后为99.47%(P<0.01);对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认为应同情和关心者,培训前占82.12%,培训后占85.43%(P>0.05);对婚前性行为表示反对者,培训前占60.93%,培训后占68.87%(P>0.05).[结论]共青团干部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较高,短期培训后艾滋病知识水平进一步提高.

    作者:丁晓卫;林彬;阿斯木古丽;郭俊;曾克芬;胡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某竹地板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竹地板生产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为预防职业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厂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并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气象条件的测定点合格率分别为100.0%、100.0%、58.8%、78.6%.[结论]该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主要是生产性噪声和不良气象条件,应及时采取噪声治理和防暑降温措施.

    作者:谢德兴;陈彬霞;李筱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从腹泻病人粪便中检出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42:K86的报告

    2007年8月24日,无锡市惠山区堰桥镇某村村民在家就餐后,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呈水样便,有脱水症状.惠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从采集的5例患者的粪便中检出3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42:K86,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军;朱静霞;杨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6~2007年黔东南州乙脑疑似病例乙脑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乙脑疑似病例血清乙脑抗体水平,为预防控制乙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黔东南州各县(市)送检的乙脑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及部分双份血清乙脑IgM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202例乙脑疑似病例血清,乙脑IgM抗体阳性的150例,阳性率为74.25%.乙脑IgM抗体阳性率,有乙脑疫苗接种史的23例为69.57%,无接种史的104例为80.77%,免疫史不详的75例为66.67%(P>0.05);2006年的125例为84.80%,2007年的77例为59.21%(P<0.01);10岁以下159例为78.62%,10岁以上的43例为60.47%(P<0.05).[结论]应提高免疫质量和接种率,搞好防蚊工作.

    作者:王芳;邓茂铭;罗江淑;唐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6年威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威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处置,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方法]利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威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结果]2006年威海市共报告突发事件及相关信息103起,确认分级的突发事件10起.其中,较大突发事件2起,一般突发事件8起,其余93起为未分级突发事件.共波及22 916人,病例448例,死亡4例.传染病事件13起,食物中毒事件3起,环境因素事件87起.环翠区报告多,45起,占43.69%.报告发生突发事件农村82起,占79.61%.12月发生88起,占85.44%.448例病例中,男性174例,女性274例;年龄以2~29岁年龄组居多,占80.58%;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占51.79%.[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数发生农村、学校及流动人口聚集区,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农村,应切实落实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林向利;陈德颖;周春莲;张秋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焦炉气生产甲醇工艺中存在职业病危害

    [目的]探讨焦炉气生产甲醇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现状,预防和控制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采用检查表法对其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等进行现场调查,并用定点采样法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一氧化碳、甲醇、煤焦油沥青挥发物、苯、噪声等24种.超标严重的是甲醇精馏工段一氧化碳,浓度为168.62 mg/m3,超限4.6倍,其次为压缩车间的噪声,强度为105.9 dB(A).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不完全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结论]焦炉气制甲醇工艺中一氧化碳、噪声等职业病危害严重,甲醇精馏工段一氧化碳危害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加强职业防护措施.

    作者:李凤琴;何进凯;李俊生;郭慧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4~2007年防城港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实行网络直报以来传染病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总结防制经验、及时调整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7年防城港市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合计报告传染病19种、18 200例,死亡97例,年均发病率为574.85/10万,病死率为0.53%.其中,2004年发病4 959例,发病率为625.48/10万;2005年发病3 929例,发病率为494.03/10万;2006年发病4 588例,发病率为585.49/10万;2007年发病4 724例,发病率为594.73/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213.64/10万)、病毒性肝炎(123.41/10万)、梅毒(82.53/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47.06/10万)、淋病(32.53/10万).[结论]防城港市传染病防治工作形势仍十分严峻,重点防治的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作者:龙海艺;黄飞;许文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青岛健康教育基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是从整体上对居民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根本途径[1].2007年,青岛市建立了5个市级公立医院为基础的市民健康教育基地和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室.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动员的方式,以基地为固定阵地,实现健康教育工作由以宣传为主向行为干预、健康促进模式的转变.

    作者:刘辉;李善鹏;綦斐;林永峰;李兰;朱敏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3~2006年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论文被引统计分析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客观评价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优势学科和突出科技人才,为学科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对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2006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6年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论文被引率为46.33%(246/531),以2003年被引率高58.56%(65/111);以疾病控制学科的被引率高64.75%(79/122);被引频次多达16次.[结论]从统计数据中反映出本中心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对指导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时念玲;胡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关于被动吸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受到国内外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卷烟烟雾10%被吸烟者吸入肺内,90%散布在局部空气中,妇女和儿童在家中或在公共场所接受烟雾的机会很多,形成被动吸烟.早年的研究围绕孕妇吸烟对胎儿的影响较多,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尤为严重,本文就被动吸烟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刘风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研究

    中国人口80%以上生活在农村,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走向衰落,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失去了医疗保障.

    作者:常巍;罗家洪;李晓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6年大连市伤害监测点医院首诊伤害病例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大连市伤害发生的分布特点及流行规律,探索切实可行的监测网络系统,为制定干预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大连市沙河口区监测点医院急诊室、其他门急诊及临床科室诊断为伤害的全部首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合计报告伤害病例10 537例,其中男性占68.09%,女性占31.91%;25~34岁占23.30%,35~44岁占20.17%,20~24岁占15.36%;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依次为钝器伤(占28.98%)、跌倒/坠落(占22.60%)、刀/锐器伤(占18.87%)、机动车车祸(占16.76%)、动物伤(占1.78%);发生地点主要是公路/街道(占19.33%)、贸易和服务场所(占19.11%)、公共居住场所(占16.39%)、家中(占16.27%)、工业和建筑场所(占14.16%);伤害发生高峰时间在8:00~12:00和16:00~22:00,高发月份为1、7、10月,每周周一稍高;非故意伤害占70.86%;轻症占67.37%;治疗后回家的占79.98%,死亡的占0.15%.[结论]伤害发生的重点人群是男性,20~44岁青壮年,应针对重点人群、多发地点、高峰时间和多发季节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战贤梅;许放;刘明禹;杨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日照市实行网络直报前后医院传染病疫情漏报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网络直报前后医院传染病疫情漏报情况,为今后的传染病报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日照市2003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前)和2007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期间)各级医院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各种传染病漏报率2003年为18.75%,2007年为8.00%(P<0.01).其中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2003年为12.50%,2007年为1.73%(P<0.01);非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2003年为31.25%,2007年为22.18%(P>0.05).三级、二级、一级医院2003年漏报率分别为13.33%、16.67%、28.33%(P>0.05),2007年漏报率分别为1.43%、6.67%、18.33%(P<0.01).[结论]日照市传染病疫情漏报率实行网络直报后低于直报前,直报前漏报率随着医院级别的增高而降低.

    作者:周泉合;尚兆荣;李峰;苗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7年昆山市看守所羁押暗娼艾滋病性病知识和生殖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昆山市暗娼性病/艾滋病知识和生殖健康状况.[方法]2007年对昆山市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进行艾滋病病毒(HIV)及梅毒等性病感染检测.[结果]调查297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0.58%.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64.70%,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65.82%;确诊性病感染者122例,性病感染率为41.08%,未检出HIV感染者.[结论]昆山市暗娼性病/艾滋病知识比较缺乏,性病患病率较高.

    作者:王文明;薛黎坚;夏利民;唐琴芳;沈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北川县小坝乡汶川大地震灾后卫生防病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灾后卫生防病工作状况,为开展灾后卫生援助,为灾后重建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08年7月,在北川县小坝乡的乡中心卫生院、乡驻地及各村进行调查.[结果]小坝乡震后公共卫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环境卫生、饮水卫生、饮食卫生均存在一定隐患,目前尚未出现相关疾病的暴发疫情.[结论]灾后小坝乡的公共卫生状况急需改善.

    作者:丁德超;刘军;张海路;张显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5年上海市杨浦区医疗机构网络报告乙肝病例质量评价

    [目的]评价医疗机构网络报告乙肝病例质量.[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报告的60例乙肝病例进行核实.[结果]网络报告的19例急性乙肝病例中,5例核实为慢性乙肝,网络订正报告的41例慢性乙肝病例中,21例核实为急性乙肝,核实结果与网络报告符合率为56.67%.[结论]网络报告乙肝病例质量不高.应加强核实诊断,提高报告质量.

    作者:王琳;李桂珍;张家琪;胡进;朱先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突发化学事件的现场医学救援处置方法

    突发化学事件是由于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失控或人为散播造成的人员、社会和环境的危害事件.

    作者:李秀芹;刘文华;赵进沛;于瑞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综合方案治疗急性甲醇中毒远视力损害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急性甲醇中毒所致的远视力损害进行分级,并将常规和综合2种方法治疗后的远视力情况及2个月后复查结果,进行前后对照分析.[方法]对27例54眼急性甲醇中毒者按现行诊断标准进行分级后,对各不同分级中毒者的远视力情况,使用视力损害分级(WHO,1973) 标准进行分级.使用常规和综合方案于治疗前后进行远视力检查,其检查结果连同2个月后复查的相同项目进行前后对照,2种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常规和综合方案2种治疗方法比较,对于提高远视力,后者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力≥1.0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和复查三者分别为0,51%和43%.[结论]综合治疗方案疗效优于常规方法,远视力的提高不是治愈的唯一标准.

    作者:程建新;张少冲;林秋红;李静;张维生;李聪;韦霞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6~2007年溧阳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溧阳市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方法]2006~2007年在溧阳市抽取10个乡镇的20个自然村,对全部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并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4 090人(男性1 884人,女性2 206人),高血压患者 856例,高血压患病率为20.93%,标化患病率为15.87%.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22.51%,女性为19.58%(P<0.05);男性、女性不同年龄人群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民为20.98%,其他人群为9.92%(P<0.01);文盲、半文盲为21.26%,小学文化为20.19%,初中文化者为23.53%,高中以上文化者为12.19%(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家族史、饮酒和腰围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5、11.86、1.44、1.82.[结论]溧阳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偏低,高血压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大、有高血压家族史、饮酒和腰围大.

    作者:胡运清;许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预防医学论坛杂志

预防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