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徐华铭;李小燕
[目的]探讨某机械制造企业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鼻、咽部健康的影响,为在相关行业中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广州市某机械制造企业2 014名工龄>1年的男性工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在这些男性工人中,以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或接触噪声的733名作业人员为对照组,接触电焊烟尘、锰尘、棉尘、砂轮磨尘、有机粉尘的619名作业人员作为粉尘接触组,接触汽车尾气、二甲苯、汽油的622名作业人员作为化学危害因素接触组,分析各组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患病率情况,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慢性鼻炎患病率方面,粉尘接触组为13.6%(84/619),化学危害因素接触组为9.8%(61/622),对照组为13.1%(101/773),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咽炎患病率方面,粉尘接触组为69.1%(428/619),化学危害因素接触组为64.7%(402/622),对照组为42.3%(327/773),两组接触组慢性咽炎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3),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尚未发现接触粉尘和接触化学危害因素对慢性鼻炎患病率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粉尘(OR=2.801,P< 0.01)和接触化学危害因素(OR=2.362,P<0.01)可能均为患慢性咽炎的危险因素;与18 ~ 29岁年龄组相比,30 ~ 39岁年龄组(OR=1.361,P< 0.01)、40~ 49岁年龄组(OR=1.516,P<O.01)、50~ 60岁年龄组(OR=2.444,P< 0.01)患慢性咽炎的危险度可能增加;偶尔饮酒、偶尔吸烟、经常吸烟均可能为慢性咽炎的危险因素(OR =1.778、1.707、1.324,P<0.05).[结论]职业性接触粉尘、化学有害因素可能对咽部疾病有重要影响,应督促工人正确合理使用防护用品;饮酒对鼻、咽部健康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建波;许小云;周浩;白卢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对某化工企业在拆除原生产设备和安装新钢结构平台过程中发生的一起“不明原因”急性中毒事件进行分析,以探讨此事件发生及处置的经验教训.对于可疑不明原因性急性中毒,首先,应判断患者是否中毒;其次,要积极寻找致病因素,分析中毒原因,通过医学检查、现场调查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检测检验等方法,结合现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后,提出改进建议,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作者:张雪涛;刘武忠;王祖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电石,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遇水立即剧烈反应,极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通过对近5年来公路运输电石事故及其救援经过的分析,指出当前公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电石事故大多由遭遇下雨天气导致;对该类事故现场特点和危害性做了进一步分析,并对公路电石事故应急救援对策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媛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职业体检人员中脂肪肝患者超声图像与CT图像的比较,探讨超声诊断中脂肪肝的误诊率问题.[方法]从职业体检人员中抽取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228名患者,收集他们的超声图像与CT图像并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28例患者中,超声与CT检查结果相符的有213例,总符合率为93.42%.其中,新超声设备与CT的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7.89%(139/142),老超声没备的符合率为86.05%(7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是脂肪肝诊断中简单可靠的方法,但仪器老化、体榆工作量大、操作不细致等因素会增加误诊率,特别是皮下脂肪较厚者.
作者:张效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实施和评价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的常见质量控制活动.[方法]依据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相关标准,开展仪器比对、人员比对、留样复检、测量审核以及实验室间比对等,根据结果对实验室进行评价.[结果]仪器比对显示,分别以MR-3A型和SFR-Ⅲ型辐射热计检测同一工作环境辐射热,两者结果分别为(0.241±0.005) kw/m2和(0.246±0.004) kw/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员比对显示两名技术人员对同批次活性碳管中苯含量检测结果分别为(589.4±3.0) mg/m3和(588.2±1.6) mg/m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样复检显示首次检测、留样复检同一滤膜中镉及其化合物,结果分别为(0.312±0.007) μg/mL和(0.323±0.009) μg/m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审核显示实验室测量有证标准物质结果为(0.247±0.009)μmol/L,与证书参数(0.255±0.008) μmol/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间比对结果显示两实验室同时间进行同批号尿中铅质控物检测,结果分别为(40.81±2.43)μg/L和(43.10±1.68)μg/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途径实施职业卫生检测常见质量控制活动并进行评价,能多角度展现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状态,是检测工作质量得到保证的直接客观依据.
作者:左慧;许启荣;杜伟佳;周海林;刘移民;朱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职业卫生数据中心平台建设属于职业l卫生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为职业病前期预防提供数据支撑.职业卫生数据中心平台主要收集包括职业卫生检测结果、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危害申报三大类数据,主体思想是通过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直接发现危害或者通过职业健康体检信息间接发现危害,从而为监管部门的临管提供参考.全国职业卫生信息化工作目前缺乏统一的内容、标准和规范.在浙江省职业卫生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的必要性、职业卫生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的整体框架、职业卫生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的内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周簪荣;陈三强;金玉兰;李学盛;汪圣华;牟杰;华金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以我国煤矿应急预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基础依据,概述了我国应急预案管理评估的研究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首先,提出构建基于煤矿现有文本预案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层次、多方位数字应急预案体系;其次,开展基于数字预案的应急处置流程构造和联动机制研究;再次,建立基于数字预案的“编制—实施—演练—评估—改进”的多方位、多层级数字预案系统及其闭环管理体系;随后,以典型省级区域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为基础,设计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数字预案系统评价体系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后,在省级区域典型煤矿企业及其协议救护队示范应用.通过研究,提出构建一种典型省级区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多层次、多方位数字预案体系与评估体系的必要性、思路和技术方法.
作者:郑万波;袁湘涛;吴燕清;李先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上海某船厂打磨岗位噪声对工人听觉系统的危害情况,为企业职业病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船厂的加工车间、装焊车间、露天平台、船台、船坞等5个作业场所,对其打磨岗位噪声声级进行定点检测.对2014-2016年4 958份打磨工职业健康体检资料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6年打磨岗位噪声检测均值逐年降低,分别为(101.4±1.7)dB(A)、(101.2±1.5)dB(A)和(91.8±1.8)dB(A),2016年低于前两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2016年,打磨工听力损失检出286例(占5.77%),职业禁忌证检出38例(占0.77%).3年间听力损失检出率、职业禁忌证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2016年打磨工听力损失情况进行分析,听力损失均集中在30~ 50岁,听力损失检出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1);不同工龄段语频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打磨工工龄6年以上听力损失者占总损伤人数的85.0%;40 ~ 50岁听力损失者占总损伤人数的72.5%.[结论]该船厂对打磨工职业健康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较重视,但打磨工的噪声危害依然严峻.
作者:尚隆邦;朱德新;黄明华;刘美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推广工程技术控制生产性噪声的影响因素,为噪声工程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对云南省15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现况调查,并对机构内313名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定性、定量分析推广噪声工程控制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15家机构噪声检测设备配置均符合安监相关文件的低配置要求,但仅3家机构配置了频谱分析仪.回收问卷307份,医学专业人员占53.1%(163/307),理工科类占21.2%(65/307).噪声工程控制知识知晓率仅36.8%(113/307),75.2%(231/307)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开展噪声工程控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事职业病防治工龄越长、工程控制知识掌握越多,越要求应用噪声工程控制技术(OR=4.528、5.010,P<0.05);对市场需求判断中,认为没有市场需求的,倾向于认为没有必要应用噪声工程控制技术(OR=0.161,P<0.05);越认为市场需求大,就越要求应用噪声工程控制技术(OR=2.657、4.353,P<0.05);认为法规没有强制要求的,倾向于认为没有必要应用噪声工程控制技术(OR=0.373,P<0.05);认为法规已规定需要开展的,倾向于要求应用噪声工程控制技术(OR=3.723,P<0.05).[结论]要推广工程技术控制生产性噪声,就必须提高职业卫生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风险意识,积累相关经验与知识,正确认识市场需求,同时完善噪声工程控制应用的法规要求;减少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在工程控制上的认识误区,合理探索生产性噪声工程控制的实用技术.
作者:汪永忠;李旭;张永健;雷存容;耿全;杨晨;李琪;郭仕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用于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2015年10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在消毒供应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抽取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前、1年后各300个手术器械包进行调查,对比两个时问段的手术器械管理效果,并抽取活动开展前后各2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手术器械包的缺陷发生率为14.67%,高于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后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前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和消毒灭菌合格率分别为87.33%、89.67%,均低于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后的98.33%、9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管理质量,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也可能有一定效果,故值得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开展使用.
作者:田亚玲;陈妍馨;郭少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罗定市2010-2017年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对罗定市游泳池中的水进行检测,根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进行水质评价.[结果]2010-2017年共检测游泳池水样102份,其中65份水样合格,总合格率为63.7%,各年度合格率分别为12.5%、50.0%、100%、55.6%、33.3%、88.9%、75.0%、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泳池水游离性余氯合格率低,为80.4%,其次为细菌总数(82.4%)和尿素(92.2%),pH值、浑浊度和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均为100%,不同项目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游泳池水合格率高,为60.9%,市区、乡镇公共泳池水合格率分别为70.0%、61.2%,三者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定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管工作.
作者:张硕;徐华铭;李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和能力.[方法]对2017年参加文登区卫生应急技能竞赛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学历和职称普遍偏低,大学本科学历和中级职称均低于50%.传染病防控人员、突发中毒事件处置人员和紧急医学救援人员在各自专业方面,存在应急知识了解不够、处置水平低的问题,三类人员各自理论知识得分及格率分别为87.2%、61.5%、79.5%,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技能操作方面得分及格率分别为82.1%、53.8%、79.5%,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对突发中毒事件的知识和能力明显不足.[结论]应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应急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装备,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培训与演练,特别是要提高突发中毒类事件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王润胜;吴喜娟;刘文;张玉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使用抢救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河南省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止血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止血药物基础上行垂体后叶素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大咯血停止时间为(6.78±2.41)h,短于对照组的(8.31±1.7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1.40%),不良反应发生率(11.63%)低于对照组(3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过程中行垂体后叶素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赵长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某企业发生的一起急性不明气体及(或)缺氧引起的接触反应事故,以引起企业的重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方法]通过问卷形式,详细询问患者的接触史、病史及就诊经过;查阅患者住院病历记录;对事发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以头晕、恶心、胸闷为主.有7位患者氧分压、氧饱和度增高,全血中的二氧化碳总浓度、血浆中的二氧化碳总浓度降低事发现场厕所的空间较小,平时 门窗关闭,厕所空气中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气等物质,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结论]企业管理人员对化粪池产生的气体危害性认识不足,防护措施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相关企业应加强化粪池及厕所通风管理.
作者:林孟端;张靖;陈自然;毛耿;荣怿;陈鹤明;卿文静;许章强;林健;林海端;何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收集国内职业性苯暴露致白血病病例报告,分析其致病特点,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中2000--2016年报告的职业性苯暴露致白血病病例,对白血病类型、发病年龄、性别、工种、苯累计接触年限、潜隐期、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报道36篇,去除重复或重要信息缺失报道11篇,实际纳入分析25篇,共计报告105例.白血病类型包括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56例(占53.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占15.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1例(占29.5%),毛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各1例.性别构成上,男性59例(占56.2%),女性46例(占43.8%).发病年龄19 ~ 66岁,其中20~40岁者86例(占81.9%).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为< 0.5~1 196.2 mg/m3,其中< 3.25 mg/m3 26例(占30.2%),<6 mg/m331例(占36.0%),<100 mg/m3 56例(占65.1%),<300 mg/m3 83例(占96.5%).苯累计接触年限5月~31年,主要在10年以下,占79.1%.工种构成比例上,由高到低前三位依次为喷漆(或制漆)27例(占25.7%)、制鞋21例(占20%)、印刷10例(占9.5%).[结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职业性苯暴露所致白血病的主要类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占相当比例.接触低浓度苯者占相当比例,应引起重视.
作者:王洁;黄沪涛;杨海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通过分析噪声作业岗位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等职业卫生标准,对职业健康体检与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衔接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认为噪声的体检及噪声聋的诊断工作需根据作业场所及劳动者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技术文件,做出正确的检查结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可避免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体检结论产生异议,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陈献文;冯鸿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工作场所空气中氨样品保存环境对检测时限的影响.[方法]将2 μg/mL、5μg/mL、10 μg/mL、20μg/mL氨样品分别在0℃、10℃、20℃下保存1 ~6d,测定氨样品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考察其保存时限延长情况.[结果]在设定温度下,2 μg/mL氨样品保存时限为1d,与标准相规定检测时限相同;在0℃、10℃保存环境下,5 μg/mL、10 μg/mL、20μg/mL氨样品保存时限为2d,与标准相比,延长了1d.[结论]降低保存环境温度,可以延长浓度≥5μg/mL氨样品的保存时限.
作者:于静;马淳淼;刘思海;薛锦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检验某放射防护监督监测中心生物剂量估算能力,强化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方法]通过参加2016年全国生物剂量估算能力考核结果,分析影响该中心剂量估算能力的因素.[结果]2份盲样估算值与分配剂量真值的偏差均小于20%,评定成绩合格.[结论]该中心生物剂量估算水平符合国家要求,下一步应适时建立剂量估算曲线,加强染色体标本制备的质量控制和畸变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高生物剂量估算水平,在事故应急救援时发挥指导作用.
作者:荣曙;于旭;李文豪;曾曾;杨龙;毛应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反事实分析方法在职业性噪声所致听力损失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7类行业42家大中小型企业22 690名在岗期间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作业工人为研究目标人群,从目标人群中选择14 823名噪声作业工人纳入暴露组,以42家企业中1 311名上岗前噪声作业工人为反事实背景,评估职业性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的人群归因分值.[结果]目标人群的噪声暴露率为65.33%,暴露相对危险度为2.00,人群归因分值为39.51%.36岁以上年龄组的人群归因分值高于35岁以下人群,小型企业的人群归因分值高于大型和中型企业人群;各类行业的人群归因分值比较,金属制品业高,电子设备制造业低.[结论]人群归因分值能够反映职业性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的人群分布特征,建议推广和应用反事实分析方法进行职业性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的归因研究.
作者:梁灿坤;成财达;胡魁;符传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职业病诊断申请过程中,出现重复诊断的现象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报道一起因用人单位未开展上岗前体检,劳动者隐瞒既往职业史和职业病诊断结果,诊断机构不能获取其他诊断机构诊断记录而导致的职业病重复诊断的案例,对职业病诊断申请过程中存在的解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建议.
作者:周俊海;黄瑞雪 刊期: 2018年第02期